第9章

關燈
,比起坡底村人,有知識、有文化,求咱們盡量在坡底村多待幾年,幫幫坡底村人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

    我……我對她,發誓了……” 一陣靜默,每個人的目光都望向趙曙光,之後是接二連三的發問: “是你自己對她發誓了,還是,也代表我們了?” “我用了‘我們’這個詞。

    ” “你……發的什麼誓?” “我說,我……我和你們,我們會照她希望的那樣……” 又是一陣靜默,每個人的目光都不從趙曙光臉上移開。

     突然有人惱火地吼道:“我操,趙曙光,你憑什麼代表我們大家發誓啊?你又代表我們大家保的什麼證呢?我們是北京知青怎麼的?是北京知青,就反而應該把我們原是北京人忘了嗎?我根本沒忘過!也他媽根本忘不了!我做夢都想早一天離開這鬼地方、窮地方!哪怕在北京掃馬路我也心甘情願!” 另一名知青冷笑地:“不錯,咱們是叫知識青年,可是我倒要問問諸位了,咱們到底有多少‘知’?有多少‘識’?如果咱們在文化上但凡有一點點兒自信,至于把他趙曙光偷偷摸摸搞來的那幾本書當成财寶嗎?” “還叫支書給沒收了,估計當擦屁股紙了!” “我可從沒想過在坡底村當一輩子農民!這麼一個又窮又小的村子,耕地本就有限,如果咱們都在這兒紮根了,結婚了,将來每戶再生一堆孩子,那不得分人家鄉親們的口糧吃?對人家有什麼好處?” “你幹嗎非學農民生一堆孩子呢?” “咱們之間就曉蘭和君婷兩個女的,男女嚴重不成比例,她倆肯定眼裡都沒我,我将來跟誰結婚?弄不好打一輩子光棍!” 李君婷:“你們又開始胡說八道了,我不在這兒了。

    ” 趙曙光嚴肅地:“别走!誰也不許走!我認為你們幾個不是在胡說八道,說的都是各自的真實思想。

    以前咱們都不聊各自的真實思想,今天在一起這麼聊聊,挺好。

    ” 武紅兵一直在悶頭吸煙,這時他将煙往地上一扔,踩一腳,走到屋子中央,旋轉身子逐個看大家,最後将目光盯在趙曙光臉上:“那台編草繩的機器,還能用嗎?” 趙曙光答道:“哪兒壞修哪兒,還能對付着用幾年。

    ” “你修它在行了?” “拆了裝,裝了拆,都修了六七次了。

    現在給我足夠的部件,不看圖紙我都能組裝成一台。

    ” 武紅兵:“剛才,誰說咱們沒知識沒文化來着?你小子說的是吧?” 被指着的知青支吾地:“我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我是說有也不多……” 武紅兵:“你小子這話以後還少給我說!别忘了這屋裡不止住着你們這樣沒正經念過幾天中學的,還住着一個老高二的,一個老高三的!我倆可是北京四中的!而且我倆在學校裡是尖子生!” 一陣靜默中,有人小聲嘟哝:“四中有什麼了不起?尖子生都是走白專道路的學生……” 武紅兵狠狠瞪過去一眼,厲聲地:“再說一遍?!” 對方立刻噤若寒蟬。

     武紅兵走到趙曙光跟前,半挖苦半認真地:“親愛的‘趙克思’同志,剛才别人那話倒也沒錯,你向一個即将死去的好人發誓,保證什麼,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你沒有權力把我們大家都捎帶上。

    但當時那種情況下,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所以我一點兒也不怪你。

    現在,我把我的态度明确告訴你,也告訴你們大家——我武紅兵,也是絕不甘心變成一個農民的。

    我不知道我離開坡底村的機會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裡貓着呢。

    如果明天這種機會冷不丁出現了,那麼我會堅決離開的,最多再待三天!但話又說回來了,今天我武紅兵受到教育了。

    我沒想到在這個又窮又小又偏僻的農村裡,人們之間的鄉親情是這樣的。

    老實說,我武紅兵心裡受感動了。

    所以,剛才我扪心自問,為這麼有情有義的一些中國農民,我能不能真的多做點兒什麼?” 武紅兵将手拍在趙曙光肩上,真摯地:“曙光,在學校時你就以認真出名,現在來插隊了,你連當知青都當得非常認真。

    有時候,我心裡特佩服你這股認真勁兒,有時候呢,又挺煩的。

    因為我是一個隻對和自己命運有關的事認真的人。

    我也不知道我怎麼就變成了一個思想挺自私的人。

    但是以後,隻要我在坡底村一天,隻要你趙曙光做的事是對坡底村有益的事,我無條件聽你調遣!” 李君婷:“這一點,我也能做到。

    ” 馮曉蘭:“我和你們不一樣,我父親一天不解放,我就是‘黑五類’子女中最黑的一類。

    坡底村等于是我的庇護所,王大娘一家是我的恩人,我現在要對得起坡底村,将來還要報答這裡的鄉親們。

    ” 趙曙光站了起來,真誠地:“紅兵說我連當知青都當得非常認真,這我承認。

    因為我經常這麼想,一個人,不管他到了什麼地方,成了什麼樣的人,隻要他還沒有喪失掉基本的人生權力,那麼就都應該自己回答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隻能消極地活着?如果我積極一點兒活着,是否反而比消極地活着更可悲?那些被支書查到的書中,有《怎麼辦》,有《十日談》,有《悲慘世界》,有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集。

    那些名著,都是人在監獄中或流放地寫出來的。

    這是我當知青都當得非常認真的動力。

    我發了誓,我将對我的話同樣認真。

    我當然沒有權力代表你們,但我們同是從北京一節車廂拉來的,我起碼有點兒資格請求你們吧?” 春梅突然闖進來,快要急哭了:“曙光哥哥,快到我家去,我爸他又犯倔了!他非要到支書家去當面賠禮道歉,我哥和我娘都攔不住他,他還不許我們陪着。

    可他連站都站不穩……我娘說,隻有你陪他他才會同意……” 趙曙光被春梅扯着離開了宿舍。

     一名知青:“他話也沒說完。

    他想請求我們什麼呀?” 馮曉蘭:“像紅兵說的那樣去做。

    ” 另一名知青:“紅兵,你剛才說來說去不就是一個意思嗎——有機會走,當然要走,但沒走之前,盡量為坡底村多做點兒事?” 武紅兵:“多做點兒也許能算得上是貢獻的事。

    即使有朝一日離開了,也讓坡底村人提起我們時,念我們幾句好。

    而不是反過來,讓人家恨不得燒高香,說那幾個北京來的壞小子,可他媽走了!” 幾個知青鄭重地點頭: “那我能做到。

    ”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嘛!” 李君婷也說:“我剛才也表态了,紮根我确實還沒想過,但像武紅兵說的那麼做,我也能做到。

    ” 在男知青們懷疑的目光中,李君婷打算離開:“那我走了啊!” 武紅兵:“我送送你。

    ”說着跟她走了出去。

     男知青們都覺奇怪,一時你看我,我看他,交換意味深長的目光。

     一名知青自言自語:“是啊,走是都想走的,但是肯定沒人願意留下罵名……” 武紅兵和李君婷并肩走着。

     李君婷:“你什麼意思?” “我怎麼了?” “幹嗎當着大家的面,非要送我?” “你别多想,我隻不過有話跟你說。

    ” 李君婷突然站住:“我有什麼可多想的?說呀!” 武紅兵也停下腳步:“你像我妹妹。

    ” “你跟我說不正經的話我可翻臉啊!” “我什麼時候跟你說過不正經的話?我比我妹妹大兩歲。

    我爸打成‘右派’以後,我媽和我爸離婚了。

    我媽帶走了我妹妹,我和我爸相依為命。

    我媽不許我妹與我們父子倆來往,但我和我妹還是偷偷見過幾次。

    我上中學以後,再沒見着過她,也不知她和我媽搬到哪兒去了。

    直到‘文革’開始,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我又見着了我妹,典型的紅衛兵打扮,掄着皮帶在抽一位作家。

    那作家的書我讀過,挺崇拜的。

    當時我看呆了,暗想我妹怎麼變得那麼兇狠啊?我都沒上前認她就轉身走了。

    也不知她如今在哪兒,肯定和我們一樣,也是知青。

    有時候想起了她,就聯想到了你。

    看到了你,也會想起她,你和我妹确實有長得像的地方……” 李君婷感到受辱,生氣地:“少跟我扯你那種妹妹!我又沒用皮帶抽過人!說完了吧?那請送到這兒為止吧。

    ”說罷,拔步往前便走。

     武紅兵搶前一步攔住她:“沒說完。

    ” “你究竟想幹什麼?我不願聽你家那些破事兒!”李君婷毫不客氣地瞪着他。

     “破事兒?我跟你講是擡舉你!你以為你一個沒正經念過幾天中學的小丫頭片子,在我心目中還會是個可愛的人物啊?想錯了!我對我那樣一個親妹妹都反感了,對你還會有什麼好感嗎?不僅我,我們幾個男的對你都沒什麼好印象!背後議論你的話跟議論二百五差不多!” 李君婷愕住。

     武紅兵:“你對馮曉蘭那樣,我們甘當配角,你以為那是真的和你保持立場一緻啊?否!那是由于空虛!由于無聊!由于……哎,你就從來沒感覺到,我們那是當成活報劇來演的嗎?從來沒感覺到,劉海他是在學電影裡的捷爾任斯基嗎?我要當面告訴你一個真相,那就是——奉陪你演那種活報劇我們演膩了!今天我們都受到了觸動——人家坡底村人互相能有那份兒鄉親情,再空虛再無聊再煩悶,也不能再用批鬥别人的方式來排解了!馮曉蘭她畢竟也是知青!一句話,我們再不陪你玩了!我怕我不告訴你這個真相,你真真正正成了二百五!” 李君婷“啪”地扇了武紅兵一耳光,拔步就跑。

    武紅兵捂着臉愣了愣,跑到她前面,拉住了她。

     李君婷淚流滿面,說:“你們卑鄙!” 武紅兵:“但我們開始忏悔了!小丫頭片子,我知道你父親正紅得發紫,我知道你父親跟縣裡打過招呼,要好好栽培你兩年,然後通過權力把你名正言順地弄回北京去!這我們不眼氣,也不想阻撓,而且也阻撓不了。

    但是,如果以後你再敢向縣裡彙報我們坡底村知青的言論什麼的,我就帶頭饒不了你!你不要以為我是‘右派’的兒子,就必定膽小怕事!你如果再那樣,我……我敢把你活埋了你信不信?” 李君婷朝武紅兵臉上啐了一口,跑了。

     她一溜煙跑到馬嬸家,馬嬸和大小四個孩子在吃飯。

    她看也不看她們,沖入小屋裡,撲在炕上哭。

     馬嬸放下碗筷,走到門口,詫異地:“君婷,怎麼了?” “他說,他敢把我活埋了!” 馬嬸一愣,又問:“誰啊?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敢對我們北京革命幹部的女兒說這種瘋話!” “武紅兵!” 馬嬸“撲哧”笑了:“他是不是喜歡上你了?男子喜歡一個女子的時候,要麼說愛死你,要麼說恨死你。

    ” 李君婷搖搖頭:“他對我的仇恨是政治仇恨那一種!” 支書盤腿坐在自家炕上吸煙鍋兒。

    炕桌上擺着飯。

    家人都已吃過,唯有他一筷子也沒動。

     門簾一挑,趙曙光攙扶王大爺走了進來:“支書,王大爺讓我陪他來你家坐坐。

    ” 支書将頭一扭。

     王大爺:“我是來跟你賠禮道歉的。

    當着那麼多鄉親,又在那麼一種場面,我不該對你吼。

    ” 支書裝沒聽到,不理睬他。

     趙曙光:“大爺,您坐下說。

    ” 支書猛轉臉,瞪着趙曙光說:“你讓誰坐下呀?往哪兒坐呀?說什麼呀?這是你家呀還是我家呀?我請誰來了呀?你那兒倒替我‘您您’、‘坐坐’的!曙光,你當你是誰了?” 趙曙光苦笑道:“支書,大爺他不是病着呢嘛,再說他上午那會兒還吐血了,您也親眼看到了。

    ” 支書:“我這心口窩還堵着呢,也要吐血,吐不出來,比吐出來了還難受,我還巴望有人心疼呢!不行,那難受勁兒又上來了,我得躺會兒!” 他磕磕煙鍋,仍不看王大爺一眼,拖過隻枕頭,直挺挺地躺下,雙手疊放胸前,閉上了眼睛。

     王大爺也苦笑道:“錯了嘛,賠禮道歉嘛,當然就不能指望着人家好臉色喽!人家不賜座,那咱就不可以坐。

    支書,我說我的老弟,你老哥确實不該那麼對你吼,我這裡給你三鞠躬了,行不行?” 他果然像江湖上人物似的,抱拳胸前,連鞠三躬。

     支書:“我問你,你平常對我吼的時候還少嗎?” “确實不少。

    ” “我呢?我怎麼樣?” 王大爺想想,承認地:“你從沒生過氣。

    你大度,你老哥該向你這老弟學習。

    ” “就别用那大度不大度、學習不學習的話哄我了,我又不是毛孩子。

    我再問你,你對我吼了句什麼呀?” 王大爺:“這……老弟,老哥想不起來了……” 支書:“都想不起來了你賠的什麼禮,道的什麼歉?光對我吼了吼那是不用賠禮道歉的,往常你也沒少對我吼嘛,那你就回去得了嘛!” 王大爺與趙曙光對視。

    王大爺小聲問:“實說不?” 趙曙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