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突然改變

關燈
洽——這是李宣宣出現之後的突然轉變。

     齊白首先提到具體進行的方法:“他們在明中進行,我們在暗中進行。

    ” 我皺了皺眉,一來,我不是很喜歡“暗中”進行。

    二來這樣大規模的考古探索行動,在人家國土中進行,也絕難偷偷摸摸。

     齊白揮手:“我的計劃是,我們兩人,以考古學者的身分,去考古隊應征當隊員——” 我眉心的結更甚,這不僅是“暗中”,簡直是鬼崇的間諜行為了。

     所以,不等他說完,我就伸手在他的頭上拍打了一下:“萬萬不可!” 卻不料白素道:“照看,這倒是事半功倍的好辦法!” 我大是竟外:“你同意?” 白素道:“我們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明、暗之分太甚,隻好如此。

    ” 我道:“對手不是四号,就是狄可——” 白素道:“四号也好,狄可也好,他們和一二三号一樣,自己都不能出面,出面的是我們這些地球人。

    所以我們的對手,是那個神秘高人——他如代表四号,必然也有人代表狄可,他如代表狄可,就必然有人代表四号,連蒙面高人是誰我們都不知道,另一個更是隐秘,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自然也非兵行險着不可!” 經過白素這一番分析,我自然無話可說,我隻是道:“真悲哀,我們地球人,竟淪為人家争奪寶物的工具。

    ” 李宣宣立即道:“工具是我和齊白,兩位是見義勇為,為朋友出力!” 我忍不住諷刺一句:“對,你這樣說,我心裡會好過得多。

    ” 李宣宣充滿了歉意的望着我,神情楚楚可憐。

    想起她多年以來,多曆憂患,其情可憐,我也就揮了揮手,不再說什麼。

     我對白素道:“我和齊白去就行,你不必去了——我不放心紅绫長時期沒人在她身邊。

    ” 白素點了點頭,齊白大喜若狂,手舞足蹈:“我們要稍作化妝以掩本來面目。

    ” 說是“稍作化裝”,但出來的效果是,齊白變成了一個看來很典型的埃及人,而我則成了一個花甲老翁,行動還頗為不便——那當然不是化裝而是“演技”了。

     照着鏡子,我對齊白道:“相形之下,那個神秘高人,确然高我們一等。

    ” 齊白不服:“何以見得?” 我道:“一樣是化裝,他擺明化了裝,而我們卻要别人不知道我們化了裝。

    ” 齊白仍不以為然:“不想人見到真面目的行為則一,五十步與百步之間耳。

    ” 我隻是搖了搖頭,沒有和他争論下去。

     齊白和埃及考古界極熟,由他制造兩個假身分,再去應征蒙古考的古隊,真是易如反掌,而蒙古考古隊有我們參加,也如獲至寶于是,很快地,其間瑣事,不必細表,我們就處身于那個山谷之我們的名義,也是“顧問”,但是地位和那神秘高人,顯然有差别。

     考古隊的成員,一共有十七人,在山谷中紮營,除了正副隊長,以及我和齊白之外,其餘是四人共搭一個營帳,但是那神秘高人,卻獨自居住。

     而我和齊白,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面對那神秘高人的經曆,是這個故事的最後組成部分,以下會詳細起述。

     在隊長親自到烏蘭巴托,接我們到那山谷去時,他就不斷對我們說:“本隊能有兩位相助,實在榮幸之至,但是有一件事,要請兩位諒解。

    ” 他現出為難的神情:“本隊的高級顧問,脾性甚古怪神秘,竟連我也未曾見過他的本來面目。

    他從不與人交談,隻是在工作上提點意見,希望兩位能和他相處得來。

    ” 齊白冷冷地道:“他幹他的,我們幹我們的,兩不相幹。

    ” 我問道:“他的來曆如何?” 隊長苦笑:“不知道。

    ” 我又問:“那為何要用他?” 隊長歎了一聲:“那山谷的所在,和那山谷當年曾充當鑄兵場,以及所鑄兵器的特殊用途,都由他提供,所以不能不重用。

    ” 齊白連吸了幾口氣——這些資料,最早是一二三号得自蒙古老鬼,是在交談之中,不知是被四号還是狄可偷聽了去的。

    如今齊白反倒不如他重要了。

     當然,齊白并沒有發作,隻是唯唯答應。

     令我們意料之外的是,當天晚上,北風呼号,營帳内雖然爐火熊熊,但寒氣仍然自四方八面侵來——山谷中的強風,由于地形關系,成為大大小小,一團一團的旋風,所以尖銳的風聲,像是有許多厲鬼,圍着營帳在打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