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着畫上的女子,摸着柳蔭的手說道:“柳蔭啊,你覺不覺得畫上的女子有點像你呢?”
柳蔭狠狠把手抽回,冷言道:“老爺,你看就看,能不能不再尋我開心?”
段士章呵呵一笑,絲毫不生氣,說道:“柳蔭,我是說那畫上的女子好看。
呵呵!” 柳蔭瞟了一眼段士章,再不說話。
正如段士章所說,張賢展出的那幅畫中女子,神态的确有幾分像柳蔭,都是柳葉彎眉,櫻桃小口,最像的還是眼神,同是十分的冷豔。
張賢在畫前慢慢走了一圈,似乎在端詳着什麼,站在畫布正中,慢慢将手舉起,向畫中摸去。
台下人看得是莫名其妙,但一時并猜不透張賢要做什麼。
張賢側着身子,一隻手按在畫布上,突然向下一按,半隻手竟沒入畫中不見。
台下有坐得近的,親眼目睹張賢手進入畫卷中,而畫卷中居然淡淡的顯出一隻墨描的手,驚的啊一聲大叫。
還沒有等所有人反應過來,張賢一隻手臂已經全部探入畫中,畫中對應地出現了一隻衣袖。
這下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有人唰的站起,手中拿着的卷煙都忘了移開嘴邊,牢牢盯着張賢不放。
段士章坐在高處,看得十分清楚,慢慢也站了起來,他實在難以相信眼前的景象,那幅畫并沒有破損之處,幾乎是紋絲不動,但張賢真的正在進入畫中。
張賢再往裡走,半個人已經慢慢沒入畫中,身子再一動,整個人已經消失不見。
台下這次忍不住,驚訝聲一片,原來畫卷中已經多出了一個身穿長袍的男人,正側對着大家,确确實實是用墨汁勾畫出來的一個男人! 戲台四角的燈光熄滅,僅剩下燈光從畫布後和上方投過來,讓畫中的人物更加地顯眼,如同幻境。
台下突然有人高喊:“天啊!動了!人動了!” 隻見畫布上“張賢”身子一動,如同木偶一樣前進了半分,已經離開了最開始的位置,而且動作非常明顯,每過兩秒就移動一下,位置和身形都發生改變。
在台下衆人看來,畫中的“張賢”正在向畫中的老人和女子走了過去。
場中鴉雀無聲,半數人都已站起,看着眼前的這番奇景。
“張賢”在畫中行走,很快來到了老者跟前,老者和女子也動了起來,老者起身相迎,女子微微作揖,“張賢”鞠躬答禮。
“張賢”與老者坐下,那女子也湊過來,坐在一側,“張賢”與老者下棋,音樂聲悠揚,畫面看着十分地恬靜。
可眨眼間,音樂聲一停,突然換成激烈軒昂的調子,隻見畫中一隻巨大的蒼鷹襲來,大翅一展,天昏地暗,畫中的“張賢”、老者、女子起身,紛紛躲避,可一股黑風湧來,刹那間把畫中的衆人與茅屋一并蓋住,再也不見。
畫布激烈抖動,黑色蔓延開來,很快便将整張畫布罩住,音樂聲凄苦悲涼,等黑色散去時,畫布中隻剩下“張賢”一人,其他景物、老者、女子一概不見。
畫布中的“張賢”怅然所失,背對着台下,漸漸向外退來,行走到畫布邊緣時,燈光一暗,隻見“張賢”慢慢從畫布中退了出來,邁上舞台,再不是水墨畫像,而是一個真人。
燈光再亮,音樂聲一換,又是最初的曲調,張賢轉過身來,走出幾步,畫布中已是空無一物。
張賢面帶微笑,沖着台下詫異的發呆的衆人深深一鞠,高聲道:“獻醜了!” 台下的衆人這才從剛才的離奇景象中緩過神來,不知是誰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随即掌聲一片,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由衷地喝彩鼓掌。
張賢表演的這個魔術,同樣是失傳許久的中華古戲法中的一種,叫做祝良墨動術,祝良是人名,墨動是表現方式,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南宋末年就已失傳,隻有人說得出祝良墨動術是畫卷上的人、物、景活動起來,少則三五個變化,多則百餘個。
失傳以後,數百年間從未有人複原祝良墨動術,直至張賢的出現。
呵呵!” 柳蔭瞟了一眼段士章,再不說話。
正如段士章所說,張賢展出的那幅畫中女子,神态的确有幾分像柳蔭,都是柳葉彎眉,櫻桃小口,最像的還是眼神,同是十分的冷豔。
張賢在畫前慢慢走了一圈,似乎在端詳着什麼,站在畫布正中,慢慢将手舉起,向畫中摸去。
台下人看得是莫名其妙,但一時并猜不透張賢要做什麼。
張賢側着身子,一隻手按在畫布上,突然向下一按,半隻手竟沒入畫中不見。
台下有坐得近的,親眼目睹張賢手進入畫卷中,而畫卷中居然淡淡的顯出一隻墨描的手,驚的啊一聲大叫。
還沒有等所有人反應過來,張賢一隻手臂已經全部探入畫中,畫中對應地出現了一隻衣袖。
這下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有人唰的站起,手中拿着的卷煙都忘了移開嘴邊,牢牢盯着張賢不放。
段士章坐在高處,看得十分清楚,慢慢也站了起來,他實在難以相信眼前的景象,那幅畫并沒有破損之處,幾乎是紋絲不動,但張賢真的正在進入畫中。
張賢再往裡走,半個人已經慢慢沒入畫中,身子再一動,整個人已經消失不見。
台下這次忍不住,驚訝聲一片,原來畫卷中已經多出了一個身穿長袍的男人,正側對着大家,确确實實是用墨汁勾畫出來的一個男人! 戲台四角的燈光熄滅,僅剩下燈光從畫布後和上方投過來,讓畫中的人物更加地顯眼,如同幻境。
台下突然有人高喊:“天啊!動了!人動了!” 隻見畫布上“張賢”身子一動,如同木偶一樣前進了半分,已經離開了最開始的位置,而且動作非常明顯,每過兩秒就移動一下,位置和身形都發生改變。
在台下衆人看來,畫中的“張賢”正在向畫中的老人和女子走了過去。
場中鴉雀無聲,半數人都已站起,看着眼前的這番奇景。
“張賢”在畫中行走,很快來到了老者跟前,老者和女子也動了起來,老者起身相迎,女子微微作揖,“張賢”鞠躬答禮。
“張賢”與老者坐下,那女子也湊過來,坐在一側,“張賢”與老者下棋,音樂聲悠揚,畫面看着十分地恬靜。
可眨眼間,音樂聲一停,突然換成激烈軒昂的調子,隻見畫中一隻巨大的蒼鷹襲來,大翅一展,天昏地暗,畫中的“張賢”、老者、女子起身,紛紛躲避,可一股黑風湧來,刹那間把畫中的衆人與茅屋一并蓋住,再也不見。
畫布激烈抖動,黑色蔓延開來,很快便将整張畫布罩住,音樂聲凄苦悲涼,等黑色散去時,畫布中隻剩下“張賢”一人,其他景物、老者、女子一概不見。
畫布中的“張賢”怅然所失,背對着台下,漸漸向外退來,行走到畫布邊緣時,燈光一暗,隻見“張賢”慢慢從畫布中退了出來,邁上舞台,再不是水墨畫像,而是一個真人。
燈光再亮,音樂聲一換,又是最初的曲調,張賢轉過身來,走出幾步,畫布中已是空無一物。
張賢面帶微笑,沖着台下詫異的發呆的衆人深深一鞠,高聲道:“獻醜了!” 台下的衆人這才從剛才的離奇景象中緩過神來,不知是誰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随即掌聲一片,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由衷地喝彩鼓掌。
張賢表演的這個魔術,同樣是失傳許久的中華古戲法中的一種,叫做祝良墨動術,祝良是人名,墨動是表現方式,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南宋末年就已失傳,隻有人說得出祝良墨動術是畫卷上的人、物、景活動起來,少則三五個變化,多則百餘個。
失傳以後,數百年間從未有人複原祝良墨動術,直至張賢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