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點後必須要去一趟豪德寺車站——此刻腦中的思考被案件牢牢束縛住,那些平時擡腳就去的展覽會或朋友交際,現在完全遊離出自己的心境。
他覺得調查玉野文雄更重要。
身為考查課長,玉野到底為銀行立下了什麼樣的功績?從昨天起他就在思考這件事,自己必須盡早調查清楚。
真想把時間都用在這上面。
可是,該從哪裡着手?即使去了光和銀行對方也不會告訴自己。
銀行方面一定會拼命隐匿,這點從昨日會見的那個加藤的态度就已顯而易見。
修二在站前大街上閑逛起來,成了一個漫無目的、四處溜達的閑人。
他不時混入穿梭的人流,一會兒瞧瞧路邊的商店,一會兒又停在信号燈前點上煙鬥,眺望行色匆匆的路人。
怎樣才能知道玉野考查課長的功績内容呢?他不斷地思索着方法。
忽然,一條妙計浮上心頭。
銀行的玉野考查課長立過大功,也就是說光和銀行的某家支行出現過重大過失。
隻要找出這家支行不就行了? 光和銀行的營業網點主要在日本中部地區一帶,支行無疑有好幾十家。
修二想起那密密麻麻羅列在銀行廣告中的支行名字來。
光和銀行也一定跟其他銀行一樣,會炫耀其支行數目的龐大。
一家一家地調查這些支行會要命的,而且也不能保證人家告訴自己的就是事實。
不,這條路絕對沒戲。
如同東京支行保持沉默一樣,總部和支行也必定會嚴守秘密。
修二确定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他走進澀谷車站,随着人流移動腳步,思考并未停止。
——假如,玉野發現了支行的重大過失,從而為總行作出貢獻的話,那麼該支行的行長自然會被逼辭職。
玉野從光和銀行辭職,創建櫻總行做保險代理業務是在兩年前,也就是說,支行長的辭職時間,也應該在那個時間點的一年或兩年前。
如此推測肯定是沒錯的。
所以,隻需針對光和銀行的各個支行調查這一點就行了。
此前模糊的幻想忽然具體起來,焦點也明晰顯現。
可是,自己該怎麼調查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問光和銀行總行,了解過去的一兩年内各支行行長的人事變動情況。
可是,自己沒有人脈,銀行也一定不想對外公布這些事情。
并且,就算知道各支行長的人事變動情況,作為外人也無法判斷其中到底哪一個是懲罰性的停職。
為了維護銀行的信譽,銀行方面會以辭職照準的形式解雇員工。
當然,倘若這事作為刑事案件而曝光就另當别論。
否則,外部是無法知道的。
但是,修二卻并未放棄這種構思。
有一點可以想象,雖然調離等人事變動很常見,但支行長辭職的情況還是不多見的吧。
隻要全部調查一遍,把那些退休離職和主動離職者都排除掉,那麼,因特殊情況而離職的人就會浮出水面。
思路基本上明晰了,範圍也縮小了。
那麼,接下來如何做才能獲知這些退職支行長們的情況呢?若是無法拿到這些資料,一切都會回到原點。
這次他沒有擔心,因為他似乎已找到了辦法。
他想起了報社。
報社在中部地方擁有很多分社。
隻要去分社打聽一下,一定可以很容易弄清光和銀行各支行的退職支行長。
隻要把這些資料收集起來,就可以繪制出一張退職支行長的一覽表。
修二不禁想起了R報社的美術記者阿辻。
阿辻的工作與畫壇關系密切,經常出沒于各個展覽會。
這位記者對修二格外關注。
阿辻是一名奇怪的男子,雖然職務是學藝部總編,可在報社的出勤卻很散漫。
一星期能出勤四天算是好的,而且上班時間也不固定。
部長對他這不規律的出勤睜一眼閉一眼。
因為部長跟他是同屆,也不好批評他。
阿辻雖然是一位美術記者,卻緻力于培養年輕畫家。
展評時也經常會
他覺得調查玉野文雄更重要。
身為考查課長,玉野到底為銀行立下了什麼樣的功績?從昨天起他就在思考這件事,自己必須盡早調查清楚。
真想把時間都用在這上面。
可是,該從哪裡着手?即使去了光和銀行對方也不會告訴自己。
銀行方面一定會拼命隐匿,這點從昨日會見的那個加藤的态度就已顯而易見。
修二在站前大街上閑逛起來,成了一個漫無目的、四處溜達的閑人。
他不時混入穿梭的人流,一會兒瞧瞧路邊的商店,一會兒又停在信号燈前點上煙鬥,眺望行色匆匆的路人。
怎樣才能知道玉野考查課長的功績内容呢?他不斷地思索着方法。
忽然,一條妙計浮上心頭。
銀行的玉野考查課長立過大功,也就是說光和銀行的某家支行出現過重大過失。
隻要找出這家支行不就行了? 光和銀行的營業網點主要在日本中部地區一帶,支行無疑有好幾十家。
修二想起那密密麻麻羅列在銀行廣告中的支行名字來。
光和銀行也一定跟其他銀行一樣,會炫耀其支行數目的龐大。
一家一家地調查這些支行會要命的,而且也不能保證人家告訴自己的就是事實。
不,這條路絕對沒戲。
如同東京支行保持沉默一樣,總部和支行也必定會嚴守秘密。
修二确定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他走進澀谷車站,随着人流移動腳步,思考并未停止。
——假如,玉野發現了支行的重大過失,從而為總行作出貢獻的話,那麼該支行的行長自然會被逼辭職。
玉野從光和銀行辭職,創建櫻總行做保險代理業務是在兩年前,也就是說,支行長的辭職時間,也應該在那個時間點的一年或兩年前。
如此推測肯定是沒錯的。
所以,隻需針對光和銀行的各個支行調查這一點就行了。
此前模糊的幻想忽然具體起來,焦點也明晰顯現。
可是,自己該怎麼調查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問光和銀行總行,了解過去的一兩年内各支行行長的人事變動情況。
可是,自己沒有人脈,銀行也一定不想對外公布這些事情。
并且,就算知道各支行長的人事變動情況,作為外人也無法判斷其中到底哪一個是懲罰性的停職。
為了維護銀行的信譽,銀行方面會以辭職照準的形式解雇員工。
當然,倘若這事作為刑事案件而曝光就另當别論。
否則,外部是無法知道的。
但是,修二卻并未放棄這種構思。
有一點可以想象,雖然調離等人事變動很常見,但支行長辭職的情況還是不多見的吧。
隻要全部調查一遍,把那些退休離職和主動離職者都排除掉,那麼,因特殊情況而離職的人就會浮出水面。
思路基本上明晰了,範圍也縮小了。
那麼,接下來如何做才能獲知這些退職支行長們的情況呢?若是無法拿到這些資料,一切都會回到原點。
這次他沒有擔心,因為他似乎已找到了辦法。
他想起了報社。
報社在中部地方擁有很多分社。
隻要去分社打聽一下,一定可以很容易弄清光和銀行各支行的退職支行長。
隻要把這些資料收集起來,就可以繪制出一張退職支行長的一覽表。
修二不禁想起了R報社的美術記者阿辻。
阿辻的工作與畫壇關系密切,經常出沒于各個展覽會。
這位記者對修二格外關注。
阿辻是一名奇怪的男子,雖然職務是學藝部總編,可在報社的出勤卻很散漫。
一星期能出勤四天算是好的,而且上班時間也不固定。
部長對他這不規律的出勤睜一眼閉一眼。
因為部長跟他是同屆,也不好批評他。
阿辻雖然是一位美術記者,卻緻力于培養年輕畫家。
展評時也經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