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場的私家道路的路口。
刑警像修二的朋友似的跟了過去。
他的笑容真誠,說話也很直爽,透着一股親切。
現場的私家道路呈直角狀拐向左側。
修二在狹窄的私家路口上停了下來,刑警也與他并排站住,二人一起凝望着眼前案發現場的遺迹。
當然,現在已什麼痕迹都沒有了。
路面并未鋪裝,但十分幹淨,跟這一帶的住宅顯得非常協調。
兩側的房子雖然小,卻都很新,既有日式的,也有西洋式的,風格迥異。
由于太陽已經落下,風景中濃重的陰影部分已然占了上風。
“那個,刑警先生。
”高個的畫家俯看着身旁的男人問道,“我聽說,在案件調查中,有一些機密資料無法對普通民衆公布,這是真的嗎?” 面對山邊修二的提問,刑警西東喃喃地答道:“一般說來是會有一兩件重大線索要保密的。
這些嘛,也是在抓住嫌疑人時,以此來确認他究竟是不是案犯的關鍵罪證。
比方說,一些隻有案犯自己知道别人無法知道的内容,就可以作為保密材料。
”刑警頓了頓,又說道,“可話又說回來,在這次的案件中,沒有一份材料屬于上述情形。
因為我們手頭所掌握的材料,說實話,幾乎就是零。
要是能找出擊碎遇害人頭顱的兇器就好了,可是我們卻連這個也沒能找到。
可以說在這次的調查中,我們束手無策。
” “因此才搞出那麼一場通報會?” “實在是抱歉……”刑警微微低下了頭,表達歉意。
刑警并沒有要離開修二的樣子,就像在無聊的時候好不容易逮到一個聊天對象,怎麼也舍不得放手。
“那個,我有個想法,是我個人的,隻對您一個人說說,可千萬别告訴别人,否則就麻煩了……”刑警磨蹭了半天後終于又開口,“我想,這次的殺人事件,會不會是弄錯人了呢?” “弄錯人?” “是的。
面對遇害人的家屬,這話實在是難以啟齒。
可是,之所以從任何線索上都沒能走下去,就是因為找不到遇害的理由。
因此,唯有改變一下調查方向才行。
” “你的意思是?” “這隻是我個人的猜測。
您姐夫穿的是茶色外套吧?顔色有點偏紅的那種……” “沒錯,應該說是紅茶色更妥當。
” “對,因此我想,案犯是認定了這個身穿紅茶色外套的人是他要謀殺的對象,于是才從您姐夫背後發動突然襲擊的。
” “哪有這種荒唐事?” “不荒唐。
案犯在作案的時候,心情其實非常緊張。
犯人是從您姐夫背後突然用兇器擊其後腦勺的,所以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犯人是在根本就沒有看到您姐夫的臉的情況下,就認定了他是自己要下手的對象?” “……” “犯人早就知道對方會在那個時刻從這條路上走過,于是就在這一帶潛伏下來。
您看,這條路隻有住在附近的人才會走,即使是白天行人都這麼少,過了晚上十點,就隻剩住在這一帶的人行色匆匆地往家趕了。
尤其是走這條私家道路的人更是如此。
因此,我想犯人早就鎖定了下手目标。
” “這麼說,那名被鎖定的目标就是這附近的人了?” “沒錯。
” “啊。
這麼說,犯人所盯上的對象身高應該跟姐夫差不多?并且那人也是一隻手拿着文件包?” “身高大概是差不多吧。
皮包如何雖然還不好說,但您姐夫的身影應該與犯人所盯上的對象差不多。
” “難道唯一的記号就是那件紅茶色的外套?” “照我看,案犯在作案時失去了冷靜,所以那件成為标志的紅茶色外套在案犯的心裡被無限放大了。
” “可是,既然是洩憤殺人,最起碼是掌握了下手對象與其他人的區别才對啊。
” “一語中的。
我甚至還想,或許犯人連對方的面孔也不認識。
” “要殺掉對方卻連對方的面孔都不認識,有這種事嗎?若是搶劫的話倒還另當别論,可怨恨殺人的話,能有這種可能性?” “入情入理。
但即使一些在調查時不合道理的事情,等抓到犯人時才恍然大悟。
這種事也是屢見不鮮呢。
” “這是搜查本部的意見嗎?” “不不,隻是我個人的想法。
事實上,在開調查會議時,我也曾一度提出過,不過被主任一口否定了,說這種想法跟我人一樣荒唐。
” “那,你仍未放棄這種設想?” “我不光有這種設想,自己還曾單獨試着去調查過呢。
雖然我這樣的調查方法是不被允許的,不過,我還是覺得,我這種老派的辦案方式還是有好的一面的。
現在什麼都搞合議制,不允許刑警單獨調
刑警像修二的朋友似的跟了過去。
他的笑容真誠,說話也很直爽,透着一股親切。
現場的私家道路呈直角狀拐向左側。
修二在狹窄的私家路口上停了下來,刑警也與他并排站住,二人一起凝望着眼前案發現場的遺迹。
當然,現在已什麼痕迹都沒有了。
路面并未鋪裝,但十分幹淨,跟這一帶的住宅顯得非常協調。
兩側的房子雖然小,卻都很新,既有日式的,也有西洋式的,風格迥異。
由于太陽已經落下,風景中濃重的陰影部分已然占了上風。
“那個,刑警先生。
”高個的畫家俯看着身旁的男人問道,“我聽說,在案件調查中,有一些機密資料無法對普通民衆公布,這是真的嗎?” 面對山邊修二的提問,刑警西東喃喃地答道:“一般說來是會有一兩件重大線索要保密的。
這些嘛,也是在抓住嫌疑人時,以此來确認他究竟是不是案犯的關鍵罪證。
比方說,一些隻有案犯自己知道别人無法知道的内容,就可以作為保密材料。
”刑警頓了頓,又說道,“可話又說回來,在這次的案件中,沒有一份材料屬于上述情形。
因為我們手頭所掌握的材料,說實話,幾乎就是零。
要是能找出擊碎遇害人頭顱的兇器就好了,可是我們卻連這個也沒能找到。
可以說在這次的調查中,我們束手無策。
” “因此才搞出那麼一場通報會?” “實在是抱歉……”刑警微微低下了頭,表達歉意。
刑警并沒有要離開修二的樣子,就像在無聊的時候好不容易逮到一個聊天對象,怎麼也舍不得放手。
“那個,我有個想法,是我個人的,隻對您一個人說說,可千萬别告訴别人,否則就麻煩了……”刑警磨蹭了半天後終于又開口,“我想,這次的殺人事件,會不會是弄錯人了呢?” “弄錯人?” “是的。
面對遇害人的家屬,這話實在是難以啟齒。
可是,之所以從任何線索上都沒能走下去,就是因為找不到遇害的理由。
因此,唯有改變一下調查方向才行。
” “你的意思是?” “這隻是我個人的猜測。
您姐夫穿的是茶色外套吧?顔色有點偏紅的那種……” “沒錯,應該說是紅茶色更妥當。
” “對,因此我想,案犯是認定了這個身穿紅茶色外套的人是他要謀殺的對象,于是才從您姐夫背後發動突然襲擊的。
” “哪有這種荒唐事?” “不荒唐。
案犯在作案的時候,心情其實非常緊張。
犯人是從您姐夫背後突然用兇器擊其後腦勺的,所以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犯人是在根本就沒有看到您姐夫的臉的情況下,就認定了他是自己要下手的對象?” “……” “犯人早就知道對方會在那個時刻從這條路上走過,于是就在這一帶潛伏下來。
您看,這條路隻有住在附近的人才會走,即使是白天行人都這麼少,過了晚上十點,就隻剩住在這一帶的人行色匆匆地往家趕了。
尤其是走這條私家道路的人更是如此。
因此,我想犯人早就鎖定了下手目标。
” “這麼說,那名被鎖定的目标就是這附近的人了?” “沒錯。
” “啊。
這麼說,犯人所盯上的對象身高應該跟姐夫差不多?并且那人也是一隻手拿着文件包?” “身高大概是差不多吧。
皮包如何雖然還不好說,但您姐夫的身影應該與犯人所盯上的對象差不多。
” “難道唯一的記号就是那件紅茶色的外套?” “照我看,案犯在作案時失去了冷靜,所以那件成為标志的紅茶色外套在案犯的心裡被無限放大了。
” “可是,既然是洩憤殺人,最起碼是掌握了下手對象與其他人的區别才對啊。
” “一語中的。
我甚至還想,或許犯人連對方的面孔也不認識。
” “要殺掉對方卻連對方的面孔都不認識,有這種事嗎?若是搶劫的話倒還另當别論,可怨恨殺人的話,能有這種可能性?” “入情入理。
但即使一些在調查時不合道理的事情,等抓到犯人時才恍然大悟。
這種事也是屢見不鮮呢。
” “這是搜查本部的意見嗎?” “不不,隻是我個人的想法。
事實上,在開調查會議時,我也曾一度提出過,不過被主任一口否定了,說這種想法跟我人一樣荒唐。
” “那,你仍未放棄這種設想?” “我不光有這種設想,自己還曾單獨試着去調查過呢。
雖然我這樣的調查方法是不被允許的,不過,我還是覺得,我這種老派的辦案方式還是有好的一面的。
現在什麼都搞合議制,不允許刑警單獨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