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七星朝元

關燈
閃,瞥見崆峒三子想要溜走,大喝道:“回來!” 崆峒三子果然被他神威所懾,尴尬地一笑,沒有逃走。

     就在這時,鈴聲自夜風中傳來,道路上現出兩盞燈光,接着又是兩盞,一連二十四盞白燈緩緩而來。

     靈水大師肅容道:“掌門師尊來了。

    ” 那一直未開口的靈鏡大師此刻自懷裡掏出了一個金鈴,“叮當”地響起子兩聲,道: “掌門師尊駕到!” 崆峒三子大驚失色,想不到昆侖掌教本無老禅師會帶了如此多的弟子來到喏羌!且如此浩浩蕩蕩地在路上行走,不由睜大眼睛,盯住那二十四盞緩緩而來的白燈。

     轉眼之間,二十四個和尚已來到跟前,中間四個和尚擡着一座敞轎,轎上一個裰錦袈裟,枯瘦長眉,盤膝而坐的老和尚,他就是昆侖掌門本無老禅師。

     本無禅師一見石砥中胸前七顆紅痣,也不禁吃了一驚,兩眼精光倏現,在夜色中恍如兩點星光閃爍發光,他開口說道:“昙月,師尊所言是否應驗?感謝蒼天,一天之期未過,便已碰到師尊所說之人,這下七絕神君不會再動無名了。

    ” 他自轎上跨下,合掌道:“公子貴體違和,請上轎。

    ” 昙月大師呼了口氣,放開右手,道:“掌門人,他的傷勢已好了六成,尚要請師兄師展‘渡引大法’替他療好傷勢。

    ” 石砥中站了起來,躬身道:“掌門人垂問,在下石砥中深謝,實在不敢勞動各位大師。

    ” 本無禅師道:“石公子是否能駕臨昆侖一遊?老僧也好替公子療傷。

    ” 石砥中道:“老禅師提起七絕神君,莫非已到貴山?” 本無禅師歎了口氣道:“唉!佛門不幸,這魔頭身懷絕藝,無敵天下,竟要殺光天下佛門弟子,老衲不才,未能衛道禦魔,惹公子見笑了。

    ” 石砥中望了望昏迷中的靈木大師,毅然道:“好,在下就跟大師上昆侖,我倒要見識一下七絕神君的絕藝。

    ” “阿彌陀佛!”本無禅師呼了聲佛号道:“請公子上轎。

    ” 石砥中道:“在下尚有個包囊,待在下拿了之後再走。

    ” 本無禅師待石砥中解下包囊,挽着他的手,一齊走向轎去,鈴聲一響,燈光如風浮動,朝城裡而去。

     昙月大師朝着目瞪口呆的崆峒三子道:“請代問貴掌門好!”他大袍一展,如天馬行空,随那二十四盞燈而去。

    月光如水,晚風飄過,青沙帳一陣飒飒作響,夜漸涼…… 昆侖山玉柱峰,深秋的寒風自谷底吹起,峰頂雪花亂飛,片片飄落…… 在枯瘦的樹枝上,挂着點點晶瑩的冰珠,反射着清麗的光芒,使得這深秋裡的陽光顯得更柔和了,這是一個陽光與雪光相映的日子。

     雪白的山崖後,一排飛檐斜斜穿入在崖壁下,紅牆綠瓦,綿延不斷,那些雕欄顯示着這正是一幢精舍。

     寒意在山上總是較平地更早來到,在這深秋之時的昆侖山上,竟有數枝梅花吐着新蕊,較早開放的花瓣,散放着一片清香。

     暗香浮動,一溜琴音自樓中傳出,繞着冷梅,清越的琴聲有如天音自空而降。

     樓中盤坐一個銀髯飄飄,紅臉長眉,身穿褐色長袍的老者,在他面前擺着一個小香爐,爐中香煙燎繞,縷縷輕煙飄動着漸漸散入空中。

     在香爐旁是一個黑色的小幾,幾上面一個古色古香的玉琴,琴上十指緩緩跳動着,琴弦顫出一溜溜動人的音韻,聲聲飛出窗外。

     這老者臉上漸露喜色,十指愈來愈快,到最後他十指齊按,一聲大響,樓外假山震得搖晃了一陣,終于倒下來,裂成粉碎。

     他哈哈一笑,站了起來,道:“痛快,藏空你這老賊秃若是不死,親見我這‘天音寶琴’具有如此大的威力,該後悔與我一賭吧!嘿!‘殘曲’已成,天下的和尚一個個都要完蛋,我倒要看看這些賊秃找到誰來與我抗衡?” 他摸了摸頭上的銀發,道:“呸!還說那人會困我三年于昆侖!哼!還有三天就滿一月之期,我看你們這些臭和尚跑到哪裡去!” 他打開門來,喝道:“喂!來人呀!” 一個小沙彌應聲而來,躬身道:“請問神君有何吩咐?” 老者眼睛一瞪道:“我看到你光着頭就讨厭。

    你年紀輕輕的怎麼要當和尚?記住,還有三天你掌門沒回來見我,就要放把火燒了山上的廟,殺盡你們這些和尚!” 小沙彌合掌道:“阿彌陀佛,神君有何吩咐?師祖留下期限是一月,一月之内一定可以找到那身懷七星之人,到時神君自可任意施為,現在神君發脾氣有何用?” 七絕神君哼了一聲道:“再過三天我首先就要殺你,呸!現在給我把好酒好菜拿來,順便把馬喂好!” 那小沙彌應了聲,回過頭朝廟院走去,他腳下如行雲流水,轉眼便穿出一座竹林,來到前院。

     一個中年和尚迎了上來道:“青松,他又要什麼?” 青松躬身道:“師叔,七絕神君說快将好酒好萊拿去,将他的那匹馬喂好!” 那中年和尚一皺眉道:“那你快叫清風合好豆料,加上酒,替他把那匹汗血寶馬喂好,不然他一發脾氣,或許将山門前另一個石獅敲碎。

    ”他歎了口氣道:“唉!自本門般若真氣失傳後,再也抵擋不了這道家玄門正氣的‘罡氣’功夫了!真不知道師尊他老人家能否找到那身懷七星之人?” 青松道:“師祖依照祖師留下的偈示,說要到東北方去尋找‘七星朝元’之人,不知道這人怎會懷有什麼七星,而且他是否會到昆侖來……” 那中年和尚道:“青松,不要多說了,快去吩咐清風喂馬,然後到廚房将神君所要的酒菜拿去。

    ” 青松應聲朝廚房走去,這中年和尚手持念珠,緩緩往山門走去。

     走過大殿,二個深約五寸的腳印留在青石上。

    在寺前的甬道上,一個粗可兩人環抱的大鼎傾斜着嵌入石闆中,僅留着一半在地面上。

     這中年和尚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這兩千斤重的大鼎僅一拂之間便飛出丈外,深嵌入地,如此吓人的情景若非親見有誰相信?唉!佛門不幸!罹此危難。

    ” 甬道旁兩排高聳的蒼松,亂根盤糾,纏結不分,蒼翠的樹帽上,此刻已是一片白雪,惟有樹枝間才可看到綠色的葉子。

     他緩緩行走在甬道的石闆上,繞過那個斜插入石闆裡的巨鼎,他來到石階上,山風吹起他寬大的僧袍嘩嘩作響。

     一排石階直通山下,層層的梯階在正午的陽光下,顯得潔白有序,雪花在陽光中飄落了,片片閃出瑩潔的霞光…… 這中年和尚凝望着對面高聳入雲的山峰,将目光投在那山上的白雪上,而将思緒放在沉思裡。

     良久,他歎口氣,收回凝視的看光,正要回過頭去,回到寺裡,突地精神一振,叫了一聲,一個大抛身,如野鶴沖天,在空中一個斜飛躍向寺裡,一到寺門,他大喝道:“掌門人回來了,你們快出來迎接。

    ” 那時,雪已停了,石階上濕辘辘的,寬大的石階上,有兩行合掌平挂念珠的僧人,正飛快地朝山上躍去,在他們臉上,有一股抑制不住的欣喜神色,這與他們的灰色僧袍是不相稱的。

     迎面過來兩列僧衆,前面是四個高大的和尚擡着一座軟轎,轎上坐着一個長眉垂頰,枯矮瘦小的老和尚,以及一個劍眉虎目,豐神朗逸的少年。

     老和尚本無道:“這就是玉虛宮,石公子請看這深秋時節,山中便已下雪,等下或可看見早放的寒梅。

    ” 石砥中微微一笑道:“這兒如此恬靜,真是世外仙山,不知那七絕神君怎會抱着這種殺盡天下和尚之心?” 本無道:“十五年前七絕神君攜一琴一劍,上我昆侖玉柱峰頂,與先師藏本較技三場,其時我是二弟子,大師兄不顧先師之命,擅自潛至後寺精舍,偷聽七絕神君一阙琴音,終至五髒碎裂,心脈震斷而死……”他臉上現出一股憂戚之容,頓了頓道:“那次三場比鬥,據先師於十日後告訴我們兄弟說,他在棋上赢得一子,而敗于對方的内家功力上,幸得師兄於七絕神君彈琴時惹得他分心,所以家師才能聽完七絕神君之一曲‘天魔曲’。

    ” 這列僧人轉眼便登上石階項,來到甬道上,他們的目光一瞥見斜倒在道中的石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