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勝地烽煙
關燈
小
中
大
小紅應聲答道:&ldquo小紅自幼随侍姑娘,深受陶冶,尚有不讓須眉的雄心俠膽&hellip&hellip&rdquo
冷寒梅不等小紅說完,便即歎道:&ldquo你還說受我陶冶,簡直要把我氣死,這那裡是不讓須眉的俠膽雄心,隻是輕率逞強的匹夫之勇!&rdquo
小紅被羞得玉頰绯紅,垂頭不語。
冷寒梅一聲輕歎,緩緩說道:&ldquo小紅,你不要難受,我不是責罵你,隻是告訴你,關于對敵,尤其是對卓家父子,重在謀而不在勇!當然,若能智勇兼備,自屬更佳。
你要認清,我們并非為了本身利益與他們為敵,而是為了整個武林,成敗得失,關系太大,務須謀定而動,謹慎從事,決不許操切魯莽,緻有隕越,将整個武林,陷入厄難!&rdquo 小紅悚然震懾,點頭說道:&ldquo婢子懂了,多謝姑娘教誨!&rdquo 冷寒梅笑道:&ldquo你有所領會就好,但卓少君心智深沉,不可輕視,恐怕他已對你姐妹,起了懷疑,今後絕不許在任何事件之上,洩露身有武功的秘密!&rdquo 小綠小紅同時恭身答道:&ldquo婢子懂得。
&rdquo 冷寒梅道:&ldquo你們早些休息,金陵卓家不必再去,一兩天内,我自有方法證明那隻&lsquo蟠龍鼎&rsquo,究竟是否落在卓王孫和卓少君父子手中!&rdquo 小綠小紅對看一眼,全都肅立未動。
冷寒梅笑道:&ldquo你們賴着不走,大概是想知道我如何證實此事?&rdquo 小綠方自嬌羞一笑,小紅卻已叫道;&ldquo姑娘,我們若是被悶在葫蘆之中,那如何睡得着呢?&rdquo 冷寒梅失笑說道:&ldquo小綠将一隻假蟠龍鼎抛入秦淮之事,隻有卓少君一人知曉,倘若那&lsquo蟠龍鼎&rsquo未落&lsquo金陵卓家&rsquo,則卓少君不是自行設法撈鼎,便是宣揚開來,使得這秦淮兩岸,不出三天,定成為風雲集會之地!&rdquo 語音至此略頓,啜了一口香茗,繼續說道:&ldquo反之,若是三天之内,秦淮平靜無事,則真正&lsquo蟠龍鼎&rsquo,多半便是落在&lsquo金陵卓家&rsquo的了!&rdquo 小紅想了一想,揚眉叫道:&ldquo姑娘,倘若那真正的&lsquo蟠龍鼎&rsquo,落在&lsquo金陵卓家&rsquo,卓少君怎肯放過這以假為真,轉移武林群豪目标的絕好機會?&rdquo 冷寒梅微笑道:&ldquo你想得确還有理,但卻應該知道卓少君父子,是希望迎戰群雄,不是希望躲避群雄,否則他們不必以寶為餌,把&lsquo蟠龍鼎&rsquo落在江浙之訊,有意洩漏出去。
&rdquo 小紅聞言,方自叫了一聲&ldquo姑娘&rdquo,冷寒梅又複說道:&ldquo總之,一切事兒,如今言之均屬過早。
我有些倦了,你們歇息去吧。
&rdquo 跟着便是一陣極其輕微的佩環響動,這位&ldquo無垢玉女&rdquo,似已就寝。
小紅把兩道含有企求意味的目光,注向小綠。
小綠雙眉立揚,嬌笑說道:&ldquo你不要再想打什主意?姑娘不許做的事兒,誰敢違抗?姑娘未下斷語之舉,誰又敢妄自胡猜?睡吧,我的紅妹!&rdquo 話完,袅袅舉步,掀簾進入内艙。
小紅無可奈何,苦笑一聲,熄去燈光,使這隻華麗書舫,歸于靜寂。
日升,日落,曙光夜色,三度幻變! 三天了,秦淮兩岸,依然紅燈綠酒,夜夜笛箫,那裡有絲毫異狀?慢說秦淮,便連整個江浙地區都平靜得宛如一泓死水,全無漣漪波浪! 這是第四天的中午。
時已移,地亦異,不是秦淮河了,是在勝景無邊,不論名氣,抑或範圍,都比秦淮河更大的湖!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自古以來,西湖的湖光山色,便屬冠絕天下。
尤其是這早春季節,遊人更多。
在,&ldquo西湖十景&rdquo之一的&ldquo平湖夜月&rdquo之處,有一男二女等三個年輕人兒,正自憑欄縱目。
這三人均着勁裝,外披風氅,一身雪白,男的俊美,女的嬌豔,正是&ldquo哀牢&rdquo門下的一俊二嬌。
孟岚君和陳紫雲遊目騁懷,似是神馳清涼,塵念齊消,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柳少白則目注亭中一副對聯,看得呆呆出神。
這副對聯的作者不知為誰?書法極為遒勁可愛。
上聯寫的是:&ldquo憑欄看雲響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蘋秋老;&rdquo 下聯寫的是:&ldquo把酒對瓊樓玉宇,莫辜負天心月朗,水面風來。
&rdquo 柳少白一面觀看,一面點頭,突然轉過身形,目注孟岚君和陳紫雲,揚眉含笑叫道:&ldquo兩位師妹,莫再憑欄縱目,且請回過身來,看看這副對聯!&rdquo 陳紫雲聞言,妙目微擡,把這副對聯,細細看了一遍,點頭笑道:&ldquo這副對聯,着實不錯,書法既佳,詞意亦美&hellip&hellip&rdquo 柳少白不等陳紫雲話完,便即笑道:&ldquo陳師妹,我不是叫你評論詞意,欣賞書法,隻因根據這副對聯所說,此地僅宜于風清月朗,對坐品茗,領略幽趣。
如今紅日當空,情調不對,又何必在此流連不去地多作勾留呢?&rdquo 陳紫雲尚未答話,孟岚君便自失笑說道:&ldquo柳師兄真會借題論事,你想去遊賞什麼所在?&rdquo 柳少白答道;&ldquo我想到孤山之後,去瞻仰瞻仰那位梅妻鶴子,大詩人林和靖的故居遺迹,兩位師妹可願去麼?&rdquo 陳紫雲向孟岚君看了一眼,孟岚君微笑說道:&ldquo雲妹看我則甚?我們且仰承師兄意旨,陪他走趟孤山,若是遊得不惬意時,再和他算帳便了!&rdquo 柳少白聽得搖頭一歎飄然轉身,當先引路。
孟岚君陳紫雲二女,相視一笑,挽手随行。
遊畢&ldquo孤山&rdquo&ldquo放鶴亭&rdquo等處,柳少白見她們因景色頗美,未出怨言,遂心中頗為高興,帶着這兩位刁蠻師妹,到處觀賞。
過得&ldquo西冷橋&rdquo,隻見橋挽下有座雜草叢生的孤單青冢。
柳少白指着冢前那方久經風雨,字迹模糊的碑石,長歎一聲說道:&ldquo兩位師妹,這是&hellip&hellip&rdquo 陳紫雲接口笑道:&ldquo柳師兄不必再指點了,我知道這-黃土之中,埋的是才華容光,兩代絕誇的錢塘名妓蘇小小!&rdquo 柳少白點頭歎道:&ldquo陳師妹猜得對了,落花流水杳然去,油璧香車不再逢,百歲人生,俨如夢幻,王嫱西子,到頭來黃土一丘,月貌花容,無非是皮囊一具&hellip&hellip&rdquo 孟岚君聽了柳白少這些話兒,隻是黛眉微蹙,默然未語。
陳紫雲則畢竟比較年輕,心直口快,瞪了柳少白一眼,嗔聲說道:&ldquo柳師兄,你怎麼專門會大煞風景?&rdquo 語音至此略頓,拉着孟岚君的手兒,揚眉叫道:&ldquo君姐,我們去欣賞湖光山色,且讓柳師兄在此,指桑罵槐,感歎紅顔薄命便了!&rdquo 說完,便拉着孟岚君,快步向前走去。
柳少白呆了一呆,望着她們這兩個無限嬌娆,無限美好的背影,隻有雙蹙劍眉,搖頭苦笑! 再過去,殿宇宏開,朱紅巨柱矗立,正是内祀南宋鄂王嶽飛父子的&ldquo嶽廟&rdquo。
&ldquo嶽廟&rdquo之後,為&ldquo嶽墳&rdquo,也就是嶽飛嶽雲父子等忠骸埋骨之所,墳前并有生鐵所鑄秦桧夫妻跪像。
最前一聯,寫的是:&ldquo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rdquo 稍後一聯,字迹潇灑遒勁得宛若鶴舞鴻飛,寫的是:&ldquo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辨假真!&rdquo 墓内更有一聯,極為大氣磅礴地寫着:&ldquo宋室忠臣留此冢,嶽家母教重如山!&rdquo 這&ldquo嶽廟&rdquo和&ldquo嶽墳&rdquo,是峙立一片參天古木以内,寂靜得令身入其間之人,心中自生肅穆。
柳少白、孟岚君、陳紫雲等&ldquo一俊二嬌&rdquo,走入這片樹林,便立即神色肅然,放緩腳步! 但廟中居然寂靜無人,他們略一徘徊瞻拜,便均懷着一腔崇敬心情,向廟後&ldquo嶽墳&rdquo走去。
冷寒梅一聲輕歎,緩緩說道:&ldquo小紅,你不要難受,我不是責罵你,隻是告訴你,關于對敵,尤其是對卓家父子,重在謀而不在勇!當然,若能智勇兼備,自屬更佳。
你要認清,我們并非為了本身利益與他們為敵,而是為了整個武林,成敗得失,關系太大,務須謀定而動,謹慎從事,決不許操切魯莽,緻有隕越,将整個武林,陷入厄難!&rdquo 小紅悚然震懾,點頭說道:&ldquo婢子懂了,多謝姑娘教誨!&rdquo 冷寒梅笑道:&ldquo你有所領會就好,但卓少君心智深沉,不可輕視,恐怕他已對你姐妹,起了懷疑,今後絕不許在任何事件之上,洩露身有武功的秘密!&rdquo 小綠小紅同時恭身答道:&ldquo婢子懂得。
&rdquo 冷寒梅道:&ldquo你們早些休息,金陵卓家不必再去,一兩天内,我自有方法證明那隻&lsquo蟠龍鼎&rsquo,究竟是否落在卓王孫和卓少君父子手中!&rdquo 小綠小紅對看一眼,全都肅立未動。
冷寒梅笑道:&ldquo你們賴着不走,大概是想知道我如何證實此事?&rdquo 小綠方自嬌羞一笑,小紅卻已叫道;&ldquo姑娘,我們若是被悶在葫蘆之中,那如何睡得着呢?&rdquo 冷寒梅失笑說道:&ldquo小綠将一隻假蟠龍鼎抛入秦淮之事,隻有卓少君一人知曉,倘若那&lsquo蟠龍鼎&rsquo未落&lsquo金陵卓家&rsquo,則卓少君不是自行設法撈鼎,便是宣揚開來,使得這秦淮兩岸,不出三天,定成為風雲集會之地!&rdquo 語音至此略頓,啜了一口香茗,繼續說道:&ldquo反之,若是三天之内,秦淮平靜無事,則真正&lsquo蟠龍鼎&rsquo,多半便是落在&lsquo金陵卓家&rsquo的了!&rdquo 小紅想了一想,揚眉叫道:&ldquo姑娘,倘若那真正的&lsquo蟠龍鼎&rsquo,落在&lsquo金陵卓家&rsquo,卓少君怎肯放過這以假為真,轉移武林群豪目标的絕好機會?&rdquo 冷寒梅微笑道:&ldquo你想得确還有理,但卻應該知道卓少君父子,是希望迎戰群雄,不是希望躲避群雄,否則他們不必以寶為餌,把&lsquo蟠龍鼎&rsquo落在江浙之訊,有意洩漏出去。
&rdquo 小紅聞言,方自叫了一聲&ldquo姑娘&rdquo,冷寒梅又複說道:&ldquo總之,一切事兒,如今言之均屬過早。
我有些倦了,你們歇息去吧。
&rdquo 跟着便是一陣極其輕微的佩環響動,這位&ldquo無垢玉女&rdquo,似已就寝。
小紅把兩道含有企求意味的目光,注向小綠。
小綠雙眉立揚,嬌笑說道:&ldquo你不要再想打什主意?姑娘不許做的事兒,誰敢違抗?姑娘未下斷語之舉,誰又敢妄自胡猜?睡吧,我的紅妹!&rdquo 話完,袅袅舉步,掀簾進入内艙。
小紅無可奈何,苦笑一聲,熄去燈光,使這隻華麗書舫,歸于靜寂。
日升,日落,曙光夜色,三度幻變! 三天了,秦淮兩岸,依然紅燈綠酒,夜夜笛箫,那裡有絲毫異狀?慢說秦淮,便連整個江浙地區都平靜得宛如一泓死水,全無漣漪波浪! 這是第四天的中午。
時已移,地亦異,不是秦淮河了,是在勝景無邊,不論名氣,抑或範圍,都比秦淮河更大的湖!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自古以來,西湖的湖光山色,便屬冠絕天下。
尤其是這早春季節,遊人更多。
在,&ldquo西湖十景&rdquo之一的&ldquo平湖夜月&rdquo之處,有一男二女等三個年輕人兒,正自憑欄縱目。
這三人均着勁裝,外披風氅,一身雪白,男的俊美,女的嬌豔,正是&ldquo哀牢&rdquo門下的一俊二嬌。
孟岚君和陳紫雲遊目騁懷,似是神馳清涼,塵念齊消,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柳少白則目注亭中一副對聯,看得呆呆出神。
這副對聯的作者不知為誰?書法極為遒勁可愛。
上聯寫的是:&ldquo憑欄看雲響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蘋秋老;&rdquo 下聯寫的是:&ldquo把酒對瓊樓玉宇,莫辜負天心月朗,水面風來。
&rdquo 柳少白一面觀看,一面點頭,突然轉過身形,目注孟岚君和陳紫雲,揚眉含笑叫道:&ldquo兩位師妹,莫再憑欄縱目,且請回過身來,看看這副對聯!&rdquo 陳紫雲聞言,妙目微擡,把這副對聯,細細看了一遍,點頭笑道:&ldquo這副對聯,着實不錯,書法既佳,詞意亦美&hellip&hellip&rdquo 柳少白不等陳紫雲話完,便即笑道:&ldquo陳師妹,我不是叫你評論詞意,欣賞書法,隻因根據這副對聯所說,此地僅宜于風清月朗,對坐品茗,領略幽趣。
如今紅日當空,情調不對,又何必在此流連不去地多作勾留呢?&rdquo 陳紫雲尚未答話,孟岚君便自失笑說道:&ldquo柳師兄真會借題論事,你想去遊賞什麼所在?&rdquo 柳少白答道;&ldquo我想到孤山之後,去瞻仰瞻仰那位梅妻鶴子,大詩人林和靖的故居遺迹,兩位師妹可願去麼?&rdquo 陳紫雲向孟岚君看了一眼,孟岚君微笑說道:&ldquo雲妹看我則甚?我們且仰承師兄意旨,陪他走趟孤山,若是遊得不惬意時,再和他算帳便了!&rdquo 柳少白聽得搖頭一歎飄然轉身,當先引路。
孟岚君陳紫雲二女,相視一笑,挽手随行。
遊畢&ldquo孤山&rdquo&ldquo放鶴亭&rdquo等處,柳少白見她們因景色頗美,未出怨言,遂心中頗為高興,帶着這兩位刁蠻師妹,到處觀賞。
過得&ldquo西冷橋&rdquo,隻見橋挽下有座雜草叢生的孤單青冢。
柳少白指着冢前那方久經風雨,字迹模糊的碑石,長歎一聲說道:&ldquo兩位師妹,這是&hellip&hellip&rdquo 陳紫雲接口笑道:&ldquo柳師兄不必再指點了,我知道這-黃土之中,埋的是才華容光,兩代絕誇的錢塘名妓蘇小小!&rdquo 柳少白點頭歎道:&ldquo陳師妹猜得對了,落花流水杳然去,油璧香車不再逢,百歲人生,俨如夢幻,王嫱西子,到頭來黃土一丘,月貌花容,無非是皮囊一具&hellip&hellip&rdquo 孟岚君聽了柳白少這些話兒,隻是黛眉微蹙,默然未語。
陳紫雲則畢竟比較年輕,心直口快,瞪了柳少白一眼,嗔聲說道:&ldquo柳師兄,你怎麼專門會大煞風景?&rdquo 語音至此略頓,拉着孟岚君的手兒,揚眉叫道:&ldquo君姐,我們去欣賞湖光山色,且讓柳師兄在此,指桑罵槐,感歎紅顔薄命便了!&rdquo 說完,便拉着孟岚君,快步向前走去。
柳少白呆了一呆,望着她們這兩個無限嬌娆,無限美好的背影,隻有雙蹙劍眉,搖頭苦笑! 再過去,殿宇宏開,朱紅巨柱矗立,正是内祀南宋鄂王嶽飛父子的&ldquo嶽廟&rdquo。
&ldquo嶽廟&rdquo之後,為&ldquo嶽墳&rdquo,也就是嶽飛嶽雲父子等忠骸埋骨之所,墳前并有生鐵所鑄秦桧夫妻跪像。
最前一聯,寫的是:&ldquo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rdquo 稍後一聯,字迹潇灑遒勁得宛若鶴舞鴻飛,寫的是:&ldquo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辨假真!&rdquo 墓内更有一聯,極為大氣磅礴地寫着:&ldquo宋室忠臣留此冢,嶽家母教重如山!&rdquo 這&ldquo嶽廟&rdquo和&ldquo嶽墳&rdquo,是峙立一片參天古木以内,寂靜得令身入其間之人,心中自生肅穆。
柳少白、孟岚君、陳紫雲等&ldquo一俊二嬌&rdquo,走入這片樹林,便立即神色肅然,放緩腳步! 但廟中居然寂靜無人,他們略一徘徊瞻拜,便均懷着一腔崇敬心情,向廟後&ldquo嶽墳&rdquo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