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雲霧鎖深山 猿迓佳客蟒藏珍
關燈
小
中
大
三伏驕陽,熔金爍石,苦熱不堪。
但廬山雙劍峰一帶,灌木長林,蔽不見日。
益以飛瀑流泉,噴珠濺雪;不僅毫無暑氣,反而覺得有些涼意襲人。
雙劍峰于廬山衆峰之間,嶄嶄如幹将插天,騰空莫邪,屹然相對。
中為千尋幽谷,霧郁雲蓊,數尺之下,景物即難透視。
這時,正值清晨,雙劍峰東北的黃石岩上,一個身着青羅衫、鳳目重瞳、面如冠玉、年約十八九的少年,迎風而立。
這少年本極英俊,映着豔豔朝陽,越發顯得倜傥風流,豐神絕世。
少年卓立岩頭,風揚衣袂,目眺匡廬景色,口中微吟道:“金阙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挂三石梁;香煙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太白此詩,真不愧稱廬山山史!西南雙峰峭拔,如劍插去,冷雲仙子葛老前輩所居的冷雲谷,想必就在峰下,恩師嚴命,務須于今日趕到投書,幸喜還不曾誤事。
”自語方畢,身形已自騰起,就如俊鹘摩空一般,直奔雙劍峰下雲霧彌漫的千尋幽谷。
不多時,少年已到峰下谷旁。
隻見兩峰之間的這片絕澗幽谷,寬有二三十丈;谷中泉瀑雙多,水氣蒸騰,和那些出壑之雲,彌漫上湧。
谷内究竟有多深淺,是何形狀,絲毫不得而知,怎敢貿然縱落。
恩師再三叮咛,這冷雲仙子葛青霜乃師門尊長,惟與恩師昔年積有夙怨,尚未化解。
此番投書,不派大師兄前來,即因葛仙子與自己另有淵源,較好說話。
但究竟是何淵源?卻如自己身世一般,推說時機未至,不肯相告。
葛仙子武功高不可測,人卻極其剛愎自用,好惡常轉移于一念之間;務須恭謹應對,千萬不可絲毫冒犯。
倘能得其青睐,受益必多。
此刻卻為彌漫雲霧所阻,不識下谷途徑;若待霧散雲收,又不知何時何日。
恩師限于今日投書拜谒,即因此行幹系太大,如能圓滿,不僅可以解開與葛仙子二十年積怨症結,且可消弭武林中一場浩劫奇災!不想已到地頭,突生阻隔,又不便高聲呼問,如何是好? 少年方在躊躇無策,壑下霧影之中,突然有人發話道:“上面何人在此徘徊,可知葛仙子這冷雲谷中,向不接待外客麼?”那語音聽不出是男是女,但入耳清圓,端的好聽已極。
少年肅容恭身,向壑下答道:“弟子葛龍骧,奉家師衡山涵青閣主人之命,遠來投書,并拜谒冷雲仙子葛老前輩,可否有勞轉禀,賜予接見!”話完未聽對方回答,卻從沉沉霧影之中,隐隐沖霄飛起一點銀星,霎時已出谷外,竟是一隻絕大純白鹦鹉。
那鹦鹉朱喙金瞳,一身雪羽霜毛,毫無雜色,隐泛銀光。
落在壑畔一株古木的低枝之上,竟有蒼鷹大小,向少年偏頭叫道:“雙劍峰冷雲谷,幽絕塵俗,葛仙子廿載清修,也從不容人驚擾。
但我随葛仙子多年,知道衡山涵青閣主不是外人。
你既奉命投書,我先與你代傳,看看葛仙子可肯延見。
” 少年見白鹦鹉這般神異,侃侃人言,不但毫無鳥語含混之處,吐屬竟頗通雅,分明是谷中主人所豢慧鳥靈禽無疑。
遂自懷中取出一封柬帖,向白鹦鹉笑道:“冷雲仙子乃師門尊長,不奉傳呼,怎敢妄自擅闖?家師緻葛仙子的書函在此,有勞仙禽代為轉呈,葛龍骧就在谷中恭候複示。
” 白鹦鹉叫道:“你這人文質彬彬,看來倒不錯,我替你說上幾句好話便了。
”飛将過來,在少年手上銜過柬貼,沖天便起;兩翼猛一收束,宛如瀉電飛星,投向霧影之下。
少年暗想,武林人稱:“諸葛、陰魔、醫丐酒、雙兇、四惡、黑天狐”,為正邪兩派中十三位出類拔萃奇人。
恩師涵青閣主諸一涵,名冠十三奇,學究天人,胸羅萬象。
但言語之中,提到這位冷雲仙子葛青霜時,辄有敬畏之意。
自己總疑恩師謙退;此刻冷雲一壑,蓋代奇人就在目下,少時若有機緣拜谒,倒真要留神仔細瞻仰。
方想至此處,雲霧之中,陡然蹿出一條灰影,撲向少年。
那少年驟出不意,大吃一驚,身形微退,雙掌護胸,定眼一看,那條灰影是一隻長臂蒼猿,兩眼精光電射,人立壑口,向自己把前爪微招,回身便往來路縱落。
少年知是主人遣來接引,方待跟蹤縱落,但目注壑下,不覺一怔。
此時雲霧略淡,目力稍可及遠,那隻蒼猿竟在雲霧缭繞之中,離壑口約有丈許,憑虛而立;一爪指定足下,一爪不住向自己連招。
少年略一尋思,便猜出霧影之中必然尚有石梁等落腳之物。
但亦不敢大意,先把真氣調勻,向蒼猿落足之處緩緩縱去。
不出所料,那蒼猿并非虛空浮立,足下有一根寬隻尺許、長達數十丈的石梁,但傾斜頗甚;石上苔藓,又為霧氣潤濕,滑溜異常。
若無絕項輕功,不要說是行走,連站都站立不穩。
何況兩旁及足下,霧影沉沉,好像除這一線石梁之外,全是虛無世界!少年雖然身負絕學,也凝神一志,未敢絲毫疏忽。
輕輕落足石梁,暗用“金剛柱地”穩定身形。
那蒼猿又朝他低嘯連聲,順着石梁,向那無底霧壑之中飛馳而去。
少年提起真氣,施展輕功,緊随蒼猿身後,把石梁走完。
盡頭卻是一片峭壁,一人一猿,就憑藉壁間的薜蘿藤蔓,攀援下降。
猿是通靈神獸,人是蓋代英雄,險阻雖多,依舊安然超越。
穿過兩層雲帶,眼前一亮,境界頓開。
距離壑底,已經不到十丈,雲霧均在頭頂。
天光不知從何而人,明朗異常,絲毫不覺黑暗。
到處修篁老幹,翠壁清流,水木清華已極。
時值盛夏,天氣卻涼爽得如同仲秋。
幾道漱水飛泉,宛如淩空匹練,玉龍倒挂,珠雪四濺。
洗得峰壁上的那些厚厚青苔,蒼翠欲滴,綠人眉宇。
仄嶂雲崩,奇峰霞舉。
少年雖然久處名山,卻何曾見過此等琅缳仙境,正在心醉神迷之時,蒼猿已自一聲歡嘯,松卻爪中藤蔓,一條灰影自空飛墜。
同時壑底的一叢花樹之後,也緩步走出一個容光勝雪的白衣垂髫少女。
少年目睹白鹦鹉及蒼猿靈異,雖然見有人來,仍謹守恩師規戒,不敢賣弄逞強。
此時壁間藤蔓已稀,暗用壁虎功遊龍術,雙掌拊壁,緩緩下降。
直到離地丈許,才足跟微點崖壁,飄然着地。
那白衣少女,也正好走到少年面前裣衽施禮,微笑言道:“小妹谷飛英,家師冷雲仙子。
适才白鹦鹉雪玉,銜來衡山諸師伯書信,因家師與師姐均早課未了,不敢驚動;又恐師兄在上久候心急,輕身犯險。
這一線天雲崖霧嶂,再好武功,如非熟路,也極難走。
何況諸師伯又非外人,才擅專做主,命蒼猿上崖迎迓。
頃間家師課畢,閱過諸師伯書信,特命小妹來迎。
葛師兄遠來辛苦,聞得少時還要再作長行,可願就随小妹去見家師?” 少年見這少女,不過十三四歲,雲鬟半堕,明慧難描。
但一對剪水雙瞳,神光炯炯逼人,柳眉之間,英氣亦似嫌太重,說話神情大方已極,絲毫不帶女兒家羞澀之态。
忙亦拱手答道:“葛龍骧奉命遠來,拜谒葛仙子,既承寵召,便煩師妹接引。
” 谷飛英嫣然一笑,回身引路。
轉過幾叢茂樹奇花,眼前一片排雲翠壁。
壁下薜蘿紛拂之間,有一絕大洞穴,飛英側身攜客人洞。
少年見過洞府,石質白細,溫潤如玉,并有一種極淡極雅氤氲幽香,隐隐襲人。
到得丹室門口,少年駐足不敢再進,飛英一笑進室叫道:“師父,衡山諸師伯門下的葛師兄,在門外求見。
”但聽得一個極為柔和清亮的口音笑道:“叫他進來。
” 飛英出室,招同少年人内,低低說道:“雲床上面坐的就是我師父冷雲仙子。
” 少年整衣肅容,恭謹下拜道:“衡山涵青閣諸閣主門下弟子葛龍骧,叩見葛老前輩,并代家師問安。
” 座上冷雲仙子,猶未答言,那隻白鹦鹉的清圓語音,卻在空中叫道:“要叫葛仙子,什麼老前輩,多讨人嫌。
你擡頭看看,我家仙子老是不老?” 冷雲仙子含笑叱道:“雪玉淘氣!我已年過花甲,怎怪人家稱老,葛賢侄起來,無須如此拘謹。
我與你師父,已有廿年不見,他隻道我依舊當年火性,就此一端看來,這别後修為,他卻未必如我呢!”話音剛了旋又失笑道:“無端又動好勝之念,廿載蒲團,塵心依然不淨。
還想什麼超凡脫俗,看來這神仙之道,果然虛渺無憑的了!” 葛龍骧聽這冷雲仙子的語音口氣,極其柔和,哪有絲毫師父所說的剛愎之氣。
依言起立,剛一擡頭,不覺愕然。
原來明明聽得冷雲仙子自稱年過花甲,但雲床之上,坐的卻是一個二十七八、美似天人的道裝少婦。
葛龍骧心頭暗忖,自己師父涵青閣主諸一涵也是六十許人。
因内功精湛,駐顔有術,外貌看來卻是三十四五歲的中年文士。
不想這葛仙子,竟比恩師看來還見年輕,真是奇事! 他方在驚詫,冷雲仙子葛青霜妙目微開,兩道宛如嚴電的眼神,直注在葛龍骧面上,在威儀凜凜之中,好似還含有無限的溫煦慈愛!葛龍骧亦自全身涔涔一顫,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隻覺得好像遇到極親極親的親人一般,自然而然地,從心頭油然而生一種孺慕之思,竟恨不得投身冷雲仙子懷中,讓她憐愛撫慰一番,才覺惬意。
冷雲仙子與葛龍骧目光相對,半晌無言。
秀眉微蹙,當年往事,電映心頭,倏地一聲輕喟道:“大千世界,十二因緣,欲求無我無人,此念何從斷法?英兒,你葛師兄千裡遠來,無物相款,幸喜那雪藕金蓮正好結實,可去‘小瑤池’内采摘些來。
順便到‘靈楠居’中喚你師姐,就說我有差遣。
” 飛英方待回身,白鹦鹉雪玉叫道:“英姑你去采那雪藕金蓮,琪姑讓我去請。
” 冷雲仙子回顧葛龍骧,微笑問道:“葛賢侄,我這冷雲谷前壑,深有百數十丈,終年霧鎖雲封,除那一線石梁之外,隻有薜蘿略資攀援。
你随着蒼猿來此,衣履不損,輕功已算不弱。
你師父那獨步武林的‘天璇劍法’和‘彈指神通’,學到了幾成火候?” 葛龍骧恭身答道:“十餘年來,蒙恩師朝夕督促,‘天璇劍法’已能熟用變化;‘彈指神通’則以功力所限,恐怕還不到六成火候。
來時恩師言道,葛仙子乃當代第一奇人,武功絕世,尚祈不棄弟子愚昧,多加教誨。
” 冷雲仙子微微一笑道:“天下各派武功,分途合進,各有所長,何人敢稱第一?這是你師父故意谀我之詞罷了。
不過回想當年,我與他二人,真倒是被武林中推為‘瑜亮’。
但這廿年歸隐,三山五嶽之間,鬼魅橫行,連那最稱難惹的苗嶺陰魔,也參透八九玄功,修複走火入魔的久僵之體,二次出世。
江湖中又不知要被這妖孽攪起多少血雨腥風、奇災浩劫。
你師父來書,就是約我同作出岫之雲,剪除這些惡魔,并了結當年一段疑案。
但他與我所練的‘幹清罡氣’,均最快還要三年,九轉三參的功行才得完滿。
故而目前隻得暫讓這些魔頭跋扈飛揚,逍遙自在的了。
” 說到此處,室外走進一個绛裳少女,白鹦鹉雪玉就停在她左肩頭上,剔翎弄羽。
冷雲仙子向葛龍骧道:“這是我大弟子薛琪,今年二十,長你兩歲。
” 葛龍骧口稱師姐,恭身施禮,薛琪含笑裣衽相答。
葛龍骧暗想這冷雲仙子真個奇特,怎的連自己年齡都這般清楚?禮畢擡頭,頓覺眼前一亮,覺得此女容光絕美,但又說不出美在何處,宛如姑射仙人、淩波仙子,倏然絕俗出塵,不可逼視。
冷雲仙子向薛琪道:“你衡山諸師伯,因武林至寶‘碧玉靈蜍’被秦嶺天蒙寺的悟元大師于遠遊黃山之時無意巧得,二次再起江湖。
但消息外洩,群兇聞風蜂擁攘奪,計劃于悟元大師歸途之中,在華嶽廟一帶邀劫。
武林十三奇中的崂山四惡與蟠冢雙兇,亦均有人打算出手。
甚至連苗嶺陰魔,都動此念。
此實關系我與你諸師伯多年恩怨,不可使其落入群邪之手。
故而将你喚來,與你諸師伯門下葛龍骧師弟,即刻啟程,趕赴華山,相助悟元大師脫此一險。
你幹清罡氣雖然膚淺,但無相神功業已練成,再帶我青霜劍去,與你葛龍骧師弟‘天璇’、‘地玑’雙劍合璧,讓這妖孽嘗嘗厲害。
隻要那苗嶺陰魔,遵守昔年誓約,不對後輩出手,雙兇、四惡俱不足懼。
此行無論成敗,即刻回山,那幹清罡氣功行,絲毫耽誤不得。
”她說完又轉對葛龍骧道:“賢侄華山事後,可往洛陽龍門一帶,訪尋龍門醫隐柏長青。
就說奉我所差,向他索還當年寄存的一副‘天孫錦’,索得之後,即行賜你。
此錦不但寶刀寶劍所不能傷,并還可禦那不到登峰造極的内家陰掌。
我初次行道江湖之時,即仗此物,度過不少危難。
索錦之時,有兩句隐語:‘醫術為仁術,天心是我心。
’必須謹記!否則龍門醫隐絕不肯還。
此後亦不必回轉衡山,你師父已許你在江湖上随意積修外功,你順便收拾些四惡、雙兇的爪牙黨羽。
但有一件,若遇見一個膚色漆黑、五十來歲、又瘦又長的老婦,卻千萬不可沾惹,見即遠避,其他均可便宜行事。
” 門外飛英接口道:“師父,你看你多偏心,琪姐與葛師兄擔此重任,偏就不派我去。
英兒身負如山之恨,師父您究竟哪一天,才許我出山行道、仗劍誅仇呢?”人随聲進,手中托着一個白玉盤,盤中盛着一段雪藕和三顆蓮實,放在幾上。
冷雲仙子笑道:“英兒不要這等性急,你那仇人何等厲害,功力不夠,貿然從事,豈非徒逞匹夫之勇?隻要你刻苦用功,在這半年之内把無相神功練成,年底你醉師叔來讨松苓釀酒之時,我請他帶你出山曆練便了。
” 飛英聞言雀躍,笑向葛龍骧道:“葛師兄,這雪藕金蓮,七年才結實一次,吃了益處甚多。
你來得太巧,師父又真喜歡你,不然這好東西,可不輕易吃得到呢。
” 葛龍骧見那蓮藕,毫不起眼,正要伸手,聽飛英說得如此珍貴,反倒不好意思取食。
冷雲仙子笑道:“賢侄休聽你飛英師妹饒舌,那雪藕隻是好吃,蓮實卻除有甯神清心、輕身益氣之外,對祛毒特具靈效,且曆久不壞。
你吃上一粒,餘下兩粒帶在身邊,以備後用。
時機匆迫,吃完便随你薛師姐去吧。
” 葛龍骧聞言,也就不再客氣。
那藕又嫩又脆,滿口清香,極為好吃。
蓮實卻先頗苦澀,少時漸覺回甘,靈台方寸之間,果比平時清瑩朗徹,知已得益不少。
吃完之後,冷雲仙子從身後經桌之上,拿過一口帶鞘長劍,遞與薛琪,二人雙雙叩别。
葛龍骧不知怎的,眼中微覺濕潤,竟然有些依依不舍。
冷雲仙子面上也微微動容,忽然翠袖微揚,一股極柔和的無形大力,将薛、葛二人送出室外。
冷雲仙子趺坐雲床,垂簾人定。
黃山峻拔皖南,松雲峰石之奇,冠絕宇内,故有“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語。
三十六峰,缥缈隐現于雲海之間,嶄碧參差,俨如仙境。
獅子林、西海門一帶,奇松萬株,結頂交柯。
但這一片松海雖極壯觀,卻不及孤崖絕壑那一株矢矯,偃屈騰拿,來得清奇蒼古。
“閻王壁”在蓮花峰側,一線通人,逼仄崎岖,下臨深谷,才得此名。
遊人至此,多半裹足。
但此時卻有一個清癯老僧,芒鞋白襪,灰色僧衣,背後插着一把短柄佛門方便鏟,頭下腳上,在那陡壁之間,手足并用,就活像一隻絕大壁虎,輾轉蜿蜒,遊向離壑底十餘丈高處崖壁之上,盤糾挺出的一株古松。
這條絕壑,夾壁摩雲,中間僅透一線天光。
故時雖五月,又值正午,炎威仍自難達,山風過處,并還有點森森砭骨。
那老僧遊到離松不遠,突然似有所見,在壁間一塊略為凸出的石上停身。
剛反手掣出背後所插的短柄方便鏟,壑底便傳來一聲震天虎吼。
那松根之下,也跟着發出幾聲呱呱怪叫,凄厲懾人。
老僧屏息定睛細看,松下原來藏有一個黑隐隐的洞穴,這時從洞穴之中,飕的一聲,一條三四丈長的紅影,如匹練長虹,電射而出,直蹿向壑底踞石發威的一隻五彩斑斓吊晴白額猛虎。
猛虎本向老僧發威,不想憑空招來強敵。
那紅影竟是一條紅鱗巨蟒,自上往下飛抛,其疾如電。
猛虎不敢硬對,一聲暴吼,縱身斜空。
哪知紅蟒身雖長大,轉折之間,卻靈活已極,身在半空,見虎縱起,蟒尾一掉,長身如風車疾轉,虎身斑斓錦毛之上,立時平添幾圈紅色彩帶。
“叭”的一聲,雙雙落在壑底。
石上老僧法号悟元,與師兄悟靜、師弟悟通同掌終南山天蒙禅寺,武功自成一家,人稱秦嶺僧俠。
此次遊方采藥,來到黃山,見這絕壁蒼松,雄虬盤結,年歲極古。
根下或有千年茯苓這類靈藥。
冒險探掘,不想松下有洞,洞中藏蟒。
若非虎吼驚蟒出洞,等自己寄身松上,毒蟒驟起發難,何堪設想,故而不由得對猛虎心生好感。
且這類紅蟒,奇毒無比,當年在野人山中,見過一條,長才丈許,就有滿口毒煙噴射,十餘步外,人就覺得頭目暈眩,腥惡欲嘔。
這條長達四丈,想更厲害。
此刻已将猛虎纏住,虎口蟒口,上下相對,兇睛互瞪,雙方伺機搏噬。
不知怎的蟒口竟無毒煙噴出,否則猛虎早已斃命。
但廬山雙劍峰一帶,灌木長林,蔽不見日。
益以飛瀑流泉,噴珠濺雪;不僅毫無暑氣,反而覺得有些涼意襲人。
雙劍峰于廬山衆峰之間,嶄嶄如幹将插天,騰空莫邪,屹然相對。
中為千尋幽谷,霧郁雲蓊,數尺之下,景物即難透視。
這時,正值清晨,雙劍峰東北的黃石岩上,一個身着青羅衫、鳳目重瞳、面如冠玉、年約十八九的少年,迎風而立。
這少年本極英俊,映着豔豔朝陽,越發顯得倜傥風流,豐神絕世。
少年卓立岩頭,風揚衣袂,目眺匡廬景色,口中微吟道:“金阙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挂三石梁;香煙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太白此詩,真不愧稱廬山山史!西南雙峰峭拔,如劍插去,冷雲仙子葛老前輩所居的冷雲谷,想必就在峰下,恩師嚴命,務須于今日趕到投書,幸喜還不曾誤事。
”自語方畢,身形已自騰起,就如俊鹘摩空一般,直奔雙劍峰下雲霧彌漫的千尋幽谷。
不多時,少年已到峰下谷旁。
隻見兩峰之間的這片絕澗幽谷,寬有二三十丈;谷中泉瀑雙多,水氣蒸騰,和那些出壑之雲,彌漫上湧。
谷内究竟有多深淺,是何形狀,絲毫不得而知,怎敢貿然縱落。
恩師再三叮咛,這冷雲仙子葛青霜乃師門尊長,惟與恩師昔年積有夙怨,尚未化解。
此番投書,不派大師兄前來,即因葛仙子與自己另有淵源,較好說話。
但究竟是何淵源?卻如自己身世一般,推說時機未至,不肯相告。
葛仙子武功高不可測,人卻極其剛愎自用,好惡常轉移于一念之間;務須恭謹應對,千萬不可絲毫冒犯。
倘能得其青睐,受益必多。
此刻卻為彌漫雲霧所阻,不識下谷途徑;若待霧散雲收,又不知何時何日。
恩師限于今日投書拜谒,即因此行幹系太大,如能圓滿,不僅可以解開與葛仙子二十年積怨症結,且可消弭武林中一場浩劫奇災!不想已到地頭,突生阻隔,又不便高聲呼問,如何是好? 少年方在躊躇無策,壑下霧影之中,突然有人發話道:“上面何人在此徘徊,可知葛仙子這冷雲谷中,向不接待外客麼?”那語音聽不出是男是女,但入耳清圓,端的好聽已極。
少年肅容恭身,向壑下答道:“弟子葛龍骧,奉家師衡山涵青閣主人之命,遠來投書,并拜谒冷雲仙子葛老前輩,可否有勞轉禀,賜予接見!”話完未聽對方回答,卻從沉沉霧影之中,隐隐沖霄飛起一點銀星,霎時已出谷外,竟是一隻絕大純白鹦鹉。
那鹦鹉朱喙金瞳,一身雪羽霜毛,毫無雜色,隐泛銀光。
落在壑畔一株古木的低枝之上,竟有蒼鷹大小,向少年偏頭叫道:“雙劍峰冷雲谷,幽絕塵俗,葛仙子廿載清修,也從不容人驚擾。
但我随葛仙子多年,知道衡山涵青閣主不是外人。
你既奉命投書,我先與你代傳,看看葛仙子可肯延見。
” 少年見白鹦鹉這般神異,侃侃人言,不但毫無鳥語含混之處,吐屬竟頗通雅,分明是谷中主人所豢慧鳥靈禽無疑。
遂自懷中取出一封柬帖,向白鹦鹉笑道:“冷雲仙子乃師門尊長,不奉傳呼,怎敢妄自擅闖?家師緻葛仙子的書函在此,有勞仙禽代為轉呈,葛龍骧就在谷中恭候複示。
” 白鹦鹉叫道:“你這人文質彬彬,看來倒不錯,我替你說上幾句好話便了。
”飛将過來,在少年手上銜過柬貼,沖天便起;兩翼猛一收束,宛如瀉電飛星,投向霧影之下。
少年暗想,武林人稱:“諸葛、陰魔、醫丐酒、雙兇、四惡、黑天狐”,為正邪兩派中十三位出類拔萃奇人。
恩師涵青閣主諸一涵,名冠十三奇,學究天人,胸羅萬象。
但言語之中,提到這位冷雲仙子葛青霜時,辄有敬畏之意。
自己總疑恩師謙退;此刻冷雲一壑,蓋代奇人就在目下,少時若有機緣拜谒,倒真要留神仔細瞻仰。
方想至此處,雲霧之中,陡然蹿出一條灰影,撲向少年。
那少年驟出不意,大吃一驚,身形微退,雙掌護胸,定眼一看,那條灰影是一隻長臂蒼猿,兩眼精光電射,人立壑口,向自己把前爪微招,回身便往來路縱落。
少年知是主人遣來接引,方待跟蹤縱落,但目注壑下,不覺一怔。
此時雲霧略淡,目力稍可及遠,那隻蒼猿竟在雲霧缭繞之中,離壑口約有丈許,憑虛而立;一爪指定足下,一爪不住向自己連招。
少年略一尋思,便猜出霧影之中必然尚有石梁等落腳之物。
但亦不敢大意,先把真氣調勻,向蒼猿落足之處緩緩縱去。
不出所料,那蒼猿并非虛空浮立,足下有一根寬隻尺許、長達數十丈的石梁,但傾斜頗甚;石上苔藓,又為霧氣潤濕,滑溜異常。
若無絕項輕功,不要說是行走,連站都站立不穩。
何況兩旁及足下,霧影沉沉,好像除這一線石梁之外,全是虛無世界!少年雖然身負絕學,也凝神一志,未敢絲毫疏忽。
輕輕落足石梁,暗用“金剛柱地”穩定身形。
那蒼猿又朝他低嘯連聲,順着石梁,向那無底霧壑之中飛馳而去。
少年提起真氣,施展輕功,緊随蒼猿身後,把石梁走完。
盡頭卻是一片峭壁,一人一猿,就憑藉壁間的薜蘿藤蔓,攀援下降。
猿是通靈神獸,人是蓋代英雄,險阻雖多,依舊安然超越。
穿過兩層雲帶,眼前一亮,境界頓開。
距離壑底,已經不到十丈,雲霧均在頭頂。
天光不知從何而人,明朗異常,絲毫不覺黑暗。
到處修篁老幹,翠壁清流,水木清華已極。
時值盛夏,天氣卻涼爽得如同仲秋。
幾道漱水飛泉,宛如淩空匹練,玉龍倒挂,珠雪四濺。
洗得峰壁上的那些厚厚青苔,蒼翠欲滴,綠人眉宇。
仄嶂雲崩,奇峰霞舉。
少年雖然久處名山,卻何曾見過此等琅缳仙境,正在心醉神迷之時,蒼猿已自一聲歡嘯,松卻爪中藤蔓,一條灰影自空飛墜。
同時壑底的一叢花樹之後,也緩步走出一個容光勝雪的白衣垂髫少女。
少年目睹白鹦鹉及蒼猿靈異,雖然見有人來,仍謹守恩師規戒,不敢賣弄逞強。
此時壁間藤蔓已稀,暗用壁虎功遊龍術,雙掌拊壁,緩緩下降。
直到離地丈許,才足跟微點崖壁,飄然着地。
那白衣少女,也正好走到少年面前裣衽施禮,微笑言道:“小妹谷飛英,家師冷雲仙子。
适才白鹦鹉雪玉,銜來衡山諸師伯書信,因家師與師姐均早課未了,不敢驚動;又恐師兄在上久候心急,輕身犯險。
這一線天雲崖霧嶂,再好武功,如非熟路,也極難走。
何況諸師伯又非外人,才擅專做主,命蒼猿上崖迎迓。
頃間家師課畢,閱過諸師伯書信,特命小妹來迎。
葛師兄遠來辛苦,聞得少時還要再作長行,可願就随小妹去見家師?” 少年見這少女,不過十三四歲,雲鬟半堕,明慧難描。
但一對剪水雙瞳,神光炯炯逼人,柳眉之間,英氣亦似嫌太重,說話神情大方已極,絲毫不帶女兒家羞澀之态。
忙亦拱手答道:“葛龍骧奉命遠來,拜谒葛仙子,既承寵召,便煩師妹接引。
” 谷飛英嫣然一笑,回身引路。
轉過幾叢茂樹奇花,眼前一片排雲翠壁。
壁下薜蘿紛拂之間,有一絕大洞穴,飛英側身攜客人洞。
少年見過洞府,石質白細,溫潤如玉,并有一種極淡極雅氤氲幽香,隐隐襲人。
到得丹室門口,少年駐足不敢再進,飛英一笑進室叫道:“師父,衡山諸師伯門下的葛師兄,在門外求見。
”但聽得一個極為柔和清亮的口音笑道:“叫他進來。
” 飛英出室,招同少年人内,低低說道:“雲床上面坐的就是我師父冷雲仙子。
” 少年整衣肅容,恭謹下拜道:“衡山涵青閣諸閣主門下弟子葛龍骧,叩見葛老前輩,并代家師問安。
” 座上冷雲仙子,猶未答言,那隻白鹦鹉的清圓語音,卻在空中叫道:“要叫葛仙子,什麼老前輩,多讨人嫌。
你擡頭看看,我家仙子老是不老?” 冷雲仙子含笑叱道:“雪玉淘氣!我已年過花甲,怎怪人家稱老,葛賢侄起來,無須如此拘謹。
我與你師父,已有廿年不見,他隻道我依舊當年火性,就此一端看來,這别後修為,他卻未必如我呢!”話音剛了旋又失笑道:“無端又動好勝之念,廿載蒲團,塵心依然不淨。
還想什麼超凡脫俗,看來這神仙之道,果然虛渺無憑的了!” 葛龍骧聽這冷雲仙子的語音口氣,極其柔和,哪有絲毫師父所說的剛愎之氣。
依言起立,剛一擡頭,不覺愕然。
原來明明聽得冷雲仙子自稱年過花甲,但雲床之上,坐的卻是一個二十七八、美似天人的道裝少婦。
葛龍骧心頭暗忖,自己師父涵青閣主諸一涵也是六十許人。
因内功精湛,駐顔有術,外貌看來卻是三十四五歲的中年文士。
不想這葛仙子,竟比恩師看來還見年輕,真是奇事! 他方在驚詫,冷雲仙子葛青霜妙目微開,兩道宛如嚴電的眼神,直注在葛龍骧面上,在威儀凜凜之中,好似還含有無限的溫煦慈愛!葛龍骧亦自全身涔涔一顫,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隻覺得好像遇到極親極親的親人一般,自然而然地,從心頭油然而生一種孺慕之思,竟恨不得投身冷雲仙子懷中,讓她憐愛撫慰一番,才覺惬意。
冷雲仙子與葛龍骧目光相對,半晌無言。
秀眉微蹙,當年往事,電映心頭,倏地一聲輕喟道:“大千世界,十二因緣,欲求無我無人,此念何從斷法?英兒,你葛師兄千裡遠來,無物相款,幸喜那雪藕金蓮正好結實,可去‘小瑤池’内采摘些來。
順便到‘靈楠居’中喚你師姐,就說我有差遣。
” 飛英方待回身,白鹦鹉雪玉叫道:“英姑你去采那雪藕金蓮,琪姑讓我去請。
” 冷雲仙子回顧葛龍骧,微笑問道:“葛賢侄,我這冷雲谷前壑,深有百數十丈,終年霧鎖雲封,除那一線石梁之外,隻有薜蘿略資攀援。
你随着蒼猿來此,衣履不損,輕功已算不弱。
你師父那獨步武林的‘天璇劍法’和‘彈指神通’,學到了幾成火候?” 葛龍骧恭身答道:“十餘年來,蒙恩師朝夕督促,‘天璇劍法’已能熟用變化;‘彈指神通’則以功力所限,恐怕還不到六成火候。
來時恩師言道,葛仙子乃當代第一奇人,武功絕世,尚祈不棄弟子愚昧,多加教誨。
” 冷雲仙子微微一笑道:“天下各派武功,分途合進,各有所長,何人敢稱第一?這是你師父故意谀我之詞罷了。
不過回想當年,我與他二人,真倒是被武林中推為‘瑜亮’。
但這廿年歸隐,三山五嶽之間,鬼魅橫行,連那最稱難惹的苗嶺陰魔,也參透八九玄功,修複走火入魔的久僵之體,二次出世。
江湖中又不知要被這妖孽攪起多少血雨腥風、奇災浩劫。
你師父來書,就是約我同作出岫之雲,剪除這些惡魔,并了結當年一段疑案。
但他與我所練的‘幹清罡氣’,均最快還要三年,九轉三參的功行才得完滿。
故而目前隻得暫讓這些魔頭跋扈飛揚,逍遙自在的了。
” 說到此處,室外走進一個绛裳少女,白鹦鹉雪玉就停在她左肩頭上,剔翎弄羽。
冷雲仙子向葛龍骧道:“這是我大弟子薛琪,今年二十,長你兩歲。
” 葛龍骧口稱師姐,恭身施禮,薛琪含笑裣衽相答。
葛龍骧暗想這冷雲仙子真個奇特,怎的連自己年齡都這般清楚?禮畢擡頭,頓覺眼前一亮,覺得此女容光絕美,但又說不出美在何處,宛如姑射仙人、淩波仙子,倏然絕俗出塵,不可逼視。
冷雲仙子向薛琪道:“你衡山諸師伯,因武林至寶‘碧玉靈蜍’被秦嶺天蒙寺的悟元大師于遠遊黃山之時無意巧得,二次再起江湖。
但消息外洩,群兇聞風蜂擁攘奪,計劃于悟元大師歸途之中,在華嶽廟一帶邀劫。
武林十三奇中的崂山四惡與蟠冢雙兇,亦均有人打算出手。
甚至連苗嶺陰魔,都動此念。
此實關系我與你諸師伯多年恩怨,不可使其落入群邪之手。
故而将你喚來,與你諸師伯門下葛龍骧師弟,即刻啟程,趕赴華山,相助悟元大師脫此一險。
你幹清罡氣雖然膚淺,但無相神功業已練成,再帶我青霜劍去,與你葛龍骧師弟‘天璇’、‘地玑’雙劍合璧,讓這妖孽嘗嘗厲害。
隻要那苗嶺陰魔,遵守昔年誓約,不對後輩出手,雙兇、四惡俱不足懼。
此行無論成敗,即刻回山,那幹清罡氣功行,絲毫耽誤不得。
”她說完又轉對葛龍骧道:“賢侄華山事後,可往洛陽龍門一帶,訪尋龍門醫隐柏長青。
就說奉我所差,向他索還當年寄存的一副‘天孫錦’,索得之後,即行賜你。
此錦不但寶刀寶劍所不能傷,并還可禦那不到登峰造極的内家陰掌。
我初次行道江湖之時,即仗此物,度過不少危難。
索錦之時,有兩句隐語:‘醫術為仁術,天心是我心。
’必須謹記!否則龍門醫隐絕不肯還。
此後亦不必回轉衡山,你師父已許你在江湖上随意積修外功,你順便收拾些四惡、雙兇的爪牙黨羽。
但有一件,若遇見一個膚色漆黑、五十來歲、又瘦又長的老婦,卻千萬不可沾惹,見即遠避,其他均可便宜行事。
” 門外飛英接口道:“師父,你看你多偏心,琪姐與葛師兄擔此重任,偏就不派我去。
英兒身負如山之恨,師父您究竟哪一天,才許我出山行道、仗劍誅仇呢?”人随聲進,手中托着一個白玉盤,盤中盛着一段雪藕和三顆蓮實,放在幾上。
冷雲仙子笑道:“英兒不要這等性急,你那仇人何等厲害,功力不夠,貿然從事,豈非徒逞匹夫之勇?隻要你刻苦用功,在這半年之内把無相神功練成,年底你醉師叔來讨松苓釀酒之時,我請他帶你出山曆練便了。
” 飛英聞言雀躍,笑向葛龍骧道:“葛師兄,這雪藕金蓮,七年才結實一次,吃了益處甚多。
你來得太巧,師父又真喜歡你,不然這好東西,可不輕易吃得到呢。
” 葛龍骧見那蓮藕,毫不起眼,正要伸手,聽飛英說得如此珍貴,反倒不好意思取食。
冷雲仙子笑道:“賢侄休聽你飛英師妹饒舌,那雪藕隻是好吃,蓮實卻除有甯神清心、輕身益氣之外,對祛毒特具靈效,且曆久不壞。
你吃上一粒,餘下兩粒帶在身邊,以備後用。
時機匆迫,吃完便随你薛師姐去吧。
” 葛龍骧聞言,也就不再客氣。
那藕又嫩又脆,滿口清香,極為好吃。
蓮實卻先頗苦澀,少時漸覺回甘,靈台方寸之間,果比平時清瑩朗徹,知已得益不少。
吃完之後,冷雲仙子從身後經桌之上,拿過一口帶鞘長劍,遞與薛琪,二人雙雙叩别。
葛龍骧不知怎的,眼中微覺濕潤,竟然有些依依不舍。
冷雲仙子面上也微微動容,忽然翠袖微揚,一股極柔和的無形大力,将薛、葛二人送出室外。
冷雲仙子趺坐雲床,垂簾人定。
黃山峻拔皖南,松雲峰石之奇,冠絕宇内,故有“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語。
三十六峰,缥缈隐現于雲海之間,嶄碧參差,俨如仙境。
獅子林、西海門一帶,奇松萬株,結頂交柯。
但這一片松海雖極壯觀,卻不及孤崖絕壑那一株矢矯,偃屈騰拿,來得清奇蒼古。
“閻王壁”在蓮花峰側,一線通人,逼仄崎岖,下臨深谷,才得此名。
遊人至此,多半裹足。
但此時卻有一個清癯老僧,芒鞋白襪,灰色僧衣,背後插着一把短柄佛門方便鏟,頭下腳上,在那陡壁之間,手足并用,就活像一隻絕大壁虎,輾轉蜿蜒,遊向離壑底十餘丈高處崖壁之上,盤糾挺出的一株古松。
這條絕壑,夾壁摩雲,中間僅透一線天光。
故時雖五月,又值正午,炎威仍自難達,山風過處,并還有點森森砭骨。
那老僧遊到離松不遠,突然似有所見,在壁間一塊略為凸出的石上停身。
剛反手掣出背後所插的短柄方便鏟,壑底便傳來一聲震天虎吼。
那松根之下,也跟着發出幾聲呱呱怪叫,凄厲懾人。
老僧屏息定睛細看,松下原來藏有一個黑隐隐的洞穴,這時從洞穴之中,飕的一聲,一條三四丈長的紅影,如匹練長虹,電射而出,直蹿向壑底踞石發威的一隻五彩斑斓吊晴白額猛虎。
猛虎本向老僧發威,不想憑空招來強敵。
那紅影竟是一條紅鱗巨蟒,自上往下飛抛,其疾如電。
猛虎不敢硬對,一聲暴吼,縱身斜空。
哪知紅蟒身雖長大,轉折之間,卻靈活已極,身在半空,見虎縱起,蟒尾一掉,長身如風車疾轉,虎身斑斓錦毛之上,立時平添幾圈紅色彩帶。
“叭”的一聲,雙雙落在壑底。
石上老僧法号悟元,與師兄悟靜、師弟悟通同掌終南山天蒙禅寺,武功自成一家,人稱秦嶺僧俠。
此次遊方采藥,來到黃山,見這絕壁蒼松,雄虬盤結,年歲極古。
根下或有千年茯苓這類靈藥。
冒險探掘,不想松下有洞,洞中藏蟒。
若非虎吼驚蟒出洞,等自己寄身松上,毒蟒驟起發難,何堪設想,故而不由得對猛虎心生好感。
且這類紅蟒,奇毒無比,當年在野人山中,見過一條,長才丈許,就有滿口毒煙噴射,十餘步外,人就覺得頭目暈眩,腥惡欲嘔。
這條長達四丈,想更厲害。
此刻已将猛虎纏住,虎口蟒口,上下相對,兇睛互瞪,雙方伺機搏噬。
不知怎的蟒口竟無毒煙噴出,否則猛虎早已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