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貞觀之治
關燈
小
中
大
猴、馴服四夷之效。
徐子陵日落前抵達長安,李靖夫婦親來迎接,長安仍是處處歡樂熱鬧的氣氛情景,為免惹起哄動,三人登上馬車。
侍衛前後護行,朝東大寺的方向馳去。
紅拂歡喜地透窗張望,欣慰道:“從沒有一場戰事這麼臨近長安,可卻一反慣例不用宵禁,沒有任何傷亡消息傳來。
這對皇上初登九五之位非常有利,是天大的吉兆。
” 接着别過俏臉,正容道:“子陵和小仲為天下所做的事,沒有人會忘記的。
” 徐子陵連忙謙讓,心忖愈快忘記愈好,萬衆矚目的日子,最不好過。
坐在後排的李靖道:“防線方面情況如何?關内外來的先行隊伍,于午後經過長安,開往前線。
據我估計,十七萬大軍将在三四天内齊集武功。
聽說突利和其中幾個酋頭見過皇上,答應立即退返北塞,是否有這回事?” 徐子陵點頭道:“确有其事,颉利隻餘下他十萬人的金狼部隊,不遇金狼軍平野戰名震塞内外,正面交鋒,即使我方兵力占優,仍難言必勝。
幸好颉利的勝算比我們更低,僵持下去,颉利始終要屈服,寇仲會讓他體面地退走。
” 稍頓道:“宋二哥方面有什麼消息?” 李靖道:“宋二公子一行人等,昨早全體安然歸來,香家十多個首腦人物落網,香貴自殺身亡。
皇上到武功前曾吩咐,香家的人交由你們處置。
” 徐子陵道:“國有國法,不應有太多例外。
香家的事交由刑部處理,隻追究罪魁元兇,勿要牽連無辜,盲從者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 紅拂喜道:“子陵真明白事理,宋公子等刻下在興慶宮,宋公子被雷大哥纏得很慘,不住要為即将擇日開張的貞觀錢莊籌謀定計,小俊則在煩惱如何光榮引退。
” 徐子陵心中湧起溫暖,抵長安後他們曾有過極艱苦失意的時刻,不過一切己成過去,與青璇相宿相栖的幸福日子正在前路迎接他。
自離開揚州後,他還是首次感到美好的未來如此有血有肉地掌捉在手心内。
妃媗應為這理想的結果而欣悅,在李世民的統冶下,中土将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民衆的苦難成為過去。
第一批先頭部隊乘飛輪船抵達,由跋鋒寒領軍,随行的尚有陰顯鶴和小鶴兒,并為寇仲帶來愛鷹無名。
李世民和寇仲連手在武功舉行歡迎儀式,代表着少帥軍被正式納入大唐軍,效忠唐室。
最忙碌的人是王玄恕,既要應付久别重見的小鶴兒,又要指揮飛雲衛招呼西來的戰友。
不過看他一直俺不住的笑容,當知他樂不可支。
寇仲摟着陰顯鶴笑道:“嫂子生下的兒子像你還是像她呢?” 陰顯鶴老睑通紅的苦笑道:“那有這麼快?” 寇仲還要幫他計算日子,陰顯鶴求饒道:“放過我吧!” 寇仲大笑道:“嫂子真了得,竟能把陰兄如此硬漢化作繞指柔。
” 另一邊的跋鋒寒笑道:“幸好陰兄聽教聽話的沒有随我們一道來,否則怕要白走一趟,我和小侯連指頭都沒機會動,事情便告了結。
” 侯希白曬笑道:“勿要拉我和你相提并論。
你至少拉過弓射過箭,我則隻是跳高躍低,左奔右馳,哈!” 哄笑聲中,李世民派人來請寇仲往見,寇仲吩咐王玄恕犒賞慰勞在城外立營的軍隊,肩托無名,入城見駕。
總管府大堂内,李世民接見長安來的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見寇仲到,先對無名贊不絕口,然後把一份表章交給寇仲,欣然道:“少帥過目!”然後與房杜三人繼續說話。
寇仲大馬關刀的到一旁坐下,捧表細閱,詞曰:“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出入龍樓、垂将一紀。
前宮結釁宗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從夷戮,負其罪戾,實錄周行,徙竭生涯,将何上報?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陡罔有感,追懷棠棣,明社稷之大義,申骨肉之深恩,下葬二王,遠期有日。
臣等永惟疇昔,忝日舊臣喪君有君,雖展事君之禮,宿草将列,未申送往之哀。
瞻望九原,義深凡百,望于葬日,送至墓所。
” 寇仲苦笑道:“我頂多隻明白其中一半的意思,不過仍肯定是高手筆下的好文章。
”把表章遞回給李世民,杜如晦慌忙為李世民接過,恭敬放回桌上。
李世民忍俊不禁的道:“朕須立即返長安處理此事,并向太上面陳現今形勢,這裡須勞少帥費神。
” 接着道:“杜卿會留在武功,與少帥商量如何把少帥手下兵将編納入軍隊諸事細節,例如官司何職,該治何地,全照少帥意思處理。
” 寇仲欣然道:“謝主隆恩!這方面可否稍延一天,待我方人馬陸續齊集,安頓後我會派出适當人選,與杜公從詳計議。
” 李世民敞笑道:“那人選是否虛行之虛先生呢?” 寇仲愕然道:“皇上對我的情況确了如指掌,沒有行之我肯定沒有今天。
” 李世民目光投往堂外漸黑的天色,淡然自若道:“少帥能有今天震古爍今的成就,全在能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朕當引以為鑒。
用人之道,似易實難,己之所謂賢,未必盡善,衆之所謂毀,未必全惡。
知能不舉,則為失材,舍短取長,然後為美。
知人難,用人更難。
” 寇仲待要回答,親兵來報,尚秀芳船抵武功城。
徐子陵日落前抵達長安,李靖夫婦親來迎接,長安仍是處處歡樂熱鬧的氣氛情景,為免惹起哄動,三人登上馬車。
侍衛前後護行,朝東大寺的方向馳去。
紅拂歡喜地透窗張望,欣慰道:“從沒有一場戰事這麼臨近長安,可卻一反慣例不用宵禁,沒有任何傷亡消息傳來。
這對皇上初登九五之位非常有利,是天大的吉兆。
” 接着别過俏臉,正容道:“子陵和小仲為天下所做的事,沒有人會忘記的。
” 徐子陵連忙謙讓,心忖愈快忘記愈好,萬衆矚目的日子,最不好過。
坐在後排的李靖道:“防線方面情況如何?關内外來的先行隊伍,于午後經過長安,開往前線。
據我估計,十七萬大軍将在三四天内齊集武功。
聽說突利和其中幾個酋頭見過皇上,答應立即退返北塞,是否有這回事?” 徐子陵點頭道:“确有其事,颉利隻餘下他十萬人的金狼部隊,不遇金狼軍平野戰名震塞内外,正面交鋒,即使我方兵力占優,仍難言必勝。
幸好颉利的勝算比我們更低,僵持下去,颉利始終要屈服,寇仲會讓他體面地退走。
” 稍頓道:“宋二哥方面有什麼消息?” 李靖道:“宋二公子一行人等,昨早全體安然歸來,香家十多個首腦人物落網,香貴自殺身亡。
皇上到武功前曾吩咐,香家的人交由你們處置。
” 徐子陵道:“國有國法,不應有太多例外。
香家的事交由刑部處理,隻追究罪魁元兇,勿要牽連無辜,盲從者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 紅拂喜道:“子陵真明白事理,宋公子等刻下在興慶宮,宋公子被雷大哥纏得很慘,不住要為即将擇日開張的貞觀錢莊籌謀定計,小俊則在煩惱如何光榮引退。
” 徐子陵心中湧起溫暖,抵長安後他們曾有過極艱苦失意的時刻,不過一切己成過去,與青璇相宿相栖的幸福日子正在前路迎接他。
自離開揚州後,他還是首次感到美好的未來如此有血有肉地掌捉在手心内。
妃媗應為這理想的結果而欣悅,在李世民的統冶下,中土将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民衆的苦難成為過去。
第一批先頭部隊乘飛輪船抵達,由跋鋒寒領軍,随行的尚有陰顯鶴和小鶴兒,并為寇仲帶來愛鷹無名。
李世民和寇仲連手在武功舉行歡迎儀式,代表着少帥軍被正式納入大唐軍,效忠唐室。
最忙碌的人是王玄恕,既要應付久别重見的小鶴兒,又要指揮飛雲衛招呼西來的戰友。
不過看他一直俺不住的笑容,當知他樂不可支。
寇仲摟着陰顯鶴笑道:“嫂子生下的兒子像你還是像她呢?” 陰顯鶴老睑通紅的苦笑道:“那有這麼快?” 寇仲還要幫他計算日子,陰顯鶴求饒道:“放過我吧!” 寇仲大笑道:“嫂子真了得,竟能把陰兄如此硬漢化作繞指柔。
” 另一邊的跋鋒寒笑道:“幸好陰兄聽教聽話的沒有随我們一道來,否則怕要白走一趟,我和小侯連指頭都沒機會動,事情便告了結。
” 侯希白曬笑道:“勿要拉我和你相提并論。
你至少拉過弓射過箭,我則隻是跳高躍低,左奔右馳,哈!” 哄笑聲中,李世民派人來請寇仲往見,寇仲吩咐王玄恕犒賞慰勞在城外立營的軍隊,肩托無名,入城見駕。
總管府大堂内,李世民接見長安來的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見寇仲到,先對無名贊不絕口,然後把一份表章交給寇仲,欣然道:“少帥過目!”然後與房杜三人繼續說話。
寇仲大馬關刀的到一旁坐下,捧表細閱,詞曰:“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出入龍樓、垂将一紀。
前宮結釁宗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從夷戮,負其罪戾,實錄周行,徙竭生涯,将何上報?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陡罔有感,追懷棠棣,明社稷之大義,申骨肉之深恩,下葬二王,遠期有日。
臣等永惟疇昔,忝日舊臣喪君有君,雖展事君之禮,宿草将列,未申送往之哀。
瞻望九原,義深凡百,望于葬日,送至墓所。
” 寇仲苦笑道:“我頂多隻明白其中一半的意思,不過仍肯定是高手筆下的好文章。
”把表章遞回給李世民,杜如晦慌忙為李世民接過,恭敬放回桌上。
李世民忍俊不禁的道:“朕須立即返長安處理此事,并向太上面陳現今形勢,這裡須勞少帥費神。
” 接着道:“杜卿會留在武功,與少帥商量如何把少帥手下兵将編納入軍隊諸事細節,例如官司何職,該治何地,全照少帥意思處理。
” 寇仲欣然道:“謝主隆恩!這方面可否稍延一天,待我方人馬陸續齊集,安頓後我會派出适當人選,與杜公從詳計議。
” 李世民敞笑道:“那人選是否虛行之虛先生呢?” 寇仲愕然道:“皇上對我的情況确了如指掌,沒有行之我肯定沒有今天。
” 李世民目光投往堂外漸黑的天色,淡然自若道:“少帥能有今天震古爍今的成就,全在能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朕當引以為鑒。
用人之道,似易實難,己之所謂賢,未必盡善,衆之所謂毀,未必全惡。
知能不舉,則為失材,舍短取長,然後為美。
知人難,用人更難。
” 寇仲待要回答,親兵來報,尚秀芳船抵武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