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再上征途
關燈
小
中
大
始,兩人以為練通了九玄大法第一重的境界,又對那晚的痛苦記憶猶深,暫不敢練功,但卻再耐不住性子,早上起來就往外狩獵,到日落西山才返回谷地,但無論如何疲倦,隻要一覺睡醒,立時疲勞盡去。
這天醒來,寇仲扯着徐子陵來到傅若婥墳前,道,“我們這樣下去,娘必不高興,何況她還想我們娶妻生子,建立功業,成為不平凡的人。
” 徐子陵默然片晌,點頭道:“我也想到外面闖闖,不過我們雖練出點門道來,但比起真正的高手,相差仍是不可以道裡計,若做個帳前小卒,自覺又不甘心,娘這麼厲害,我們怎也不可丢了她的面子。
” 寇仲嘻嘻笑道,“這個當然,正如娘說,宇文化及對(長生訣)是志在必得,定不肯放過我們。
說不定已使人畫下圖像,全國懸賞,所以我們仍須避避風頭,本來最好是在這裡,不過若這麼過下去,我們定會變成了野人。
” 徐子陵道:“你有什麼計劃呢,” 寇仲胸有成竹道:“我們先把(長生訣)找個地方埋了它,然後往南走,見到什麼城鄉縣鎮就設法留下,看看可否找到工作,打聽清楚形勢後,才繼續我們投靠義軍的大計。
” 徐子陵不知如何,亦很想出外闖蕩一番,當下拜祭了傅君婥,埋了(長生訣),取回衣服穿上,袋好銀兩,離開了這令他們心傷魂斷,永世都忘不了的美麗小幽谷。
這時已是秋天,天氣清爽。
兩人終是年青,逐漸由傅君婥慘死的打擊回複過來,開始有講有笑,更由于初窺武技的堂奧,對自己的信心亦壯大起來。
往南走了七天後,遇上了一條小村,隻有十多戶人家,其中有燈火的,隻有兩、三家,可知此處人家在戰亂頻仍下,都是生活困苦,惟有儉省過活。
兩人有點重回人世的感覺,朝村莊走去,蓦地犬吠之聲大作,頓時群犬相應,好幾頭巨犬還此進彼退,互相壯膽的朝他們移來。
兩人暗暗心驚提防,幸好有村人出來,喝散群犬,還熱情招呼他們留宿了一宵。
翌晨他們留下宿錢,問清楚了附近最大鎮縣的方向,又上路去了。
再走了十多天,來到浙水西端新安郡南的一個叫翠山的大鎮,約有二千多戶人家,位于鄱陽湖之東,人丁頗為興旺,石橋瓦屋鱗次栉比,是繁盛的江南水鄉鎮市,規模雖隻有丹陽的四分之一,更沒有高牆城門,但兩人一見就生出想留下來的心意了。
最吸引他們是鎮上婦女衣着講究,無論剪裁和文繡都表現出水鄉女兒的玲珑與巧思。
更令他們高興的是她們都披上繡花卷膀、足着繡花鞋兒,腰束多褶襉裙、越顯得嬌娆多姿,成群結隊的招搖過市,看得他們心都癢了起來。
尤其是現在囊内頗有幾個子兒,非是以前的窮混混:心情大是不同,胸膛挺直多了。
兩人找了間看來不太昂貴的小旅館,要了個小房閑,才提心吊膽的往鎮公所摸去,若見到有自己尊容的繪像懸賞,隻好立即逃之夭夭了。
鎮上商店大多為前店後坊,樓上住人,作坊和貨倉靠水,充分利用河道的運輸之便。
到了鎮公所後,隻見貼滿了征兵募卒的文告,卻不見任何懸賞的榜文, 兩人心花怒放,一聲歡呼,大模厮樣沿街遊賞。
一群年青女子笑嘻嘻地迎面而來,見到兩人各具奇相,體格軒昂,登時眉挑目語,逗得兩個小子心花怒放。
自出生以來,兩人還是首次得到來自異性的這般賞識,登時信心大增。
事實上在山谷隐居的這個夏季,由于大量的運動和上乘功法的修練,又正值他們處在青春發育期,兩人不但長得高壯了少許,最顯著是神氣上的表現,使他們散發出某種難以言喻的少男魅力。
兩人很快便給水鎮濃厚的民俗鄉情征服了,暗忖就算留在此處,娶妻生子,也是不錯。
當日在揚州之所以整天作發達幻夢,皆因不滿于現狀,又飽受欺淩,現在到了這好象世外桃源的地方,民風淳樸,感覺新鮮之極,于是立時改變心意,不作投軍之想了。
寇仲瞥見一塊寫着:“留春院”的大招牌後,摟着徐子陵的寬肩擠眉弄眼道:“小陵,你也差不多十六歲了,我卻快是十七歲,人家有些年方十四便娶小媳婦,而找們到現在仍是童男之身:,” 徐子陵不耐煩道:“我知你的意思了,有了銀兩,你這小子還不周身痕癢嗎?我并不反對撥出部分來作為開光費,但至少要待我們找到工作,安頓下來,才研究怎樣去尋歡作樂,而且那可是娘留給我們的老本,足可夠我們興建間頗象樣的褛房,還可經營閑小店鋪,絕不可妄充闊綽把它花光了。
” 寇仲見他不是真的反對,喜道:“當然當然,讓我們先去大吃一頓,才探聽一下有什麼工作正欠缺人手。
” 這時兩人來到一間飯館之前,正要進去,一位壯碩如牛的漢子旋風般沖了出來,夾着
這天醒來,寇仲扯着徐子陵來到傅若婥墳前,道,“我們這樣下去,娘必不高興,何況她還想我們娶妻生子,建立功業,成為不平凡的人。
” 徐子陵默然片晌,點頭道:“我也想到外面闖闖,不過我們雖練出點門道來,但比起真正的高手,相差仍是不可以道裡計,若做個帳前小卒,自覺又不甘心,娘這麼厲害,我們怎也不可丢了她的面子。
” 寇仲嘻嘻笑道,“這個當然,正如娘說,宇文化及對(長生訣)是志在必得,定不肯放過我們。
說不定已使人畫下圖像,全國懸賞,所以我們仍須避避風頭,本來最好是在這裡,不過若這麼過下去,我們定會變成了野人。
” 徐子陵道:“你有什麼計劃呢,” 寇仲胸有成竹道:“我們先把(長生訣)找個地方埋了它,然後往南走,見到什麼城鄉縣鎮就設法留下,看看可否找到工作,打聽清楚形勢後,才繼續我們投靠義軍的大計。
” 徐子陵不知如何,亦很想出外闖蕩一番,當下拜祭了傅君婥,埋了(長生訣),取回衣服穿上,袋好銀兩,離開了這令他們心傷魂斷,永世都忘不了的美麗小幽谷。
這時已是秋天,天氣清爽。
兩人終是年青,逐漸由傅君婥慘死的打擊回複過來,開始有講有笑,更由于初窺武技的堂奧,對自己的信心亦壯大起來。
往南走了七天後,遇上了一條小村,隻有十多戶人家,其中有燈火的,隻有兩、三家,可知此處人家在戰亂頻仍下,都是生活困苦,惟有儉省過活。
兩人有點重回人世的感覺,朝村莊走去,蓦地犬吠之聲大作,頓時群犬相應,好幾頭巨犬還此進彼退,互相壯膽的朝他們移來。
兩人暗暗心驚提防,幸好有村人出來,喝散群犬,還熱情招呼他們留宿了一宵。
翌晨他們留下宿錢,問清楚了附近最大鎮縣的方向,又上路去了。
再走了十多天,來到浙水西端新安郡南的一個叫翠山的大鎮,約有二千多戶人家,位于鄱陽湖之東,人丁頗為興旺,石橋瓦屋鱗次栉比,是繁盛的江南水鄉鎮市,規模雖隻有丹陽的四分之一,更沒有高牆城門,但兩人一見就生出想留下來的心意了。
最吸引他們是鎮上婦女衣着講究,無論剪裁和文繡都表現出水鄉女兒的玲珑與巧思。
更令他們高興的是她們都披上繡花卷膀、足着繡花鞋兒,腰束多褶襉裙、越顯得嬌娆多姿,成群結隊的招搖過市,看得他們心都癢了起來。
尤其是現在囊内頗有幾個子兒,非是以前的窮混混:心情大是不同,胸膛挺直多了。
兩人找了間看來不太昂貴的小旅館,要了個小房閑,才提心吊膽的往鎮公所摸去,若見到有自己尊容的繪像懸賞,隻好立即逃之夭夭了。
鎮上商店大多為前店後坊,樓上住人,作坊和貨倉靠水,充分利用河道的運輸之便。
到了鎮公所後,隻見貼滿了征兵募卒的文告,卻不見任何懸賞的榜文, 兩人心花怒放,一聲歡呼,大模厮樣沿街遊賞。
一群年青女子笑嘻嘻地迎面而來,見到兩人各具奇相,體格軒昂,登時眉挑目語,逗得兩個小子心花怒放。
自出生以來,兩人還是首次得到來自異性的這般賞識,登時信心大增。
事實上在山谷隐居的這個夏季,由于大量的運動和上乘功法的修練,又正值他們處在青春發育期,兩人不但長得高壯了少許,最顯著是神氣上的表現,使他們散發出某種難以言喻的少男魅力。
兩人很快便給水鎮濃厚的民俗鄉情征服了,暗忖就算留在此處,娶妻生子,也是不錯。
當日在揚州之所以整天作發達幻夢,皆因不滿于現狀,又飽受欺淩,現在到了這好象世外桃源的地方,民風淳樸,感覺新鮮之極,于是立時改變心意,不作投軍之想了。
寇仲瞥見一塊寫着:“留春院”的大招牌後,摟着徐子陵的寬肩擠眉弄眼道:“小陵,你也差不多十六歲了,我卻快是十七歲,人家有些年方十四便娶小媳婦,而找們到現在仍是童男之身:,” 徐子陵不耐煩道:“我知你的意思了,有了銀兩,你這小子還不周身痕癢嗎?我并不反對撥出部分來作為開光費,但至少要待我們找到工作,安頓下來,才研究怎樣去尋歡作樂,而且那可是娘留給我們的老本,足可夠我們興建間頗象樣的褛房,還可經營閑小店鋪,絕不可妄充闊綽把它花光了。
” 寇仲見他不是真的反對,喜道:“當然當然,讓我們先去大吃一頓,才探聽一下有什麼工作正欠缺人手。
” 這時兩人來到一間飯館之前,正要進去,一位壯碩如牛的漢子旋風般沖了出來,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