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貞觀之治

關燈
寇仲、徐子陵策騎出城,朝渭水緩馳而去,太陽高挂中天。

    暖煦煦的令人舒适酣暢,尤其在解決了突利等衆兄弟的難題後。

     寇仲道:“全賴達志一句說話,把整個形勢改變過來,而若非你阻止我和老跋與達志正面沖突,早反目成仇,達志那會提醒我們。

    我看這是佛家所謂的因果報應。

    ” 徐子陵點頭道:“突利等确有入中土争利霸地之野心,隻因颉利受挫,形勢急轉直下,否則眼前将是截然有異另一番的局面。

    世民兄是個高瞻遠矚的治國長材,曉得須令塞外保持微妙的平衡,中土才有休養生息、恢複元氣的機會,你萬匆逞一時之快,壞他大事。

    ” 寇仲點頭道:“子陵的話,小弟當然言聽計從,你放心回去陪伴青璇,順道為我向緻緻和秀芳傳達我對她們的思念之情,待你回來,我們一起去找颉利談心。

    ” 徐子陵搖頭道:“在如今情況下,我們不用找颉利,他也會逼于無奈來找我們。

    你愈令他食碌無缺,愈添他的疑惑和恐懼。

    颉利會目睹我們的力量每一刻都在增長中。

    而他則不斷被削弱,變成士氣低落的一支孤軍。

    返回大草原後的颉利風光不再,黃金日子一去不複。

    ” 一艘風帆泊在渭水北岸的碼頭,恭候徐子陵大駕,駐守碼頭的唐軍肅立緻敬。

     他們甩蹬下馬,寇仲拉起徐子陵的手,微笑道:“我心中再無半點仇恨,所以希望石之軒的事可以好好解決。

    他始終是青璇的親爹,你的嶽丈大人。

    ” 徐子陵緊握他的手一下,放開,登船去了。

     寇仲返回武功,本欲找回房休息的跋鋒寒和侯希白聊天,卻因親兵傳訊,世民想見他,遂往見李世民。

     李世民獨坐總管府的書房内,正處理由長安送來堆積如山的案牍文件,見寇仲到,笑語道:“朕和你不用客氣拘謹,坐!” 寇仲把椅子拉到他而前坐下,微笑道:“我從來是不懂守禮的人,幸好皇上不用容忍我多久。

    此間事了,我與子陵立即離京享受快樂逍遙生命去也。

    ” 李世民歎道:“我愈來愈發覺你比朕聰明。

    看見這些奏章便學你以前所說般大感頭痛,處理妥你幾位兄弟的撤兵事宜後,朕須返長安辦幾件急不容緩的事,颉利全交由你老哥處理。

    ” 寇仲笑道:“有個交換條件,請皇上垂允。

    ” 李世民欣然道:“朕先答應你又如何?滿意嗎?少帥請賜示。

    ” 寇仲道:“我希望率軍平定蕭銑者是李靖,這是我和子陵的心願。

    ” 李世民笑罵道:“何用拿子陵來壓朕?還有比你們李大哥适合的人選嗎?賜準!哈!他将在巴蜀集結大軍,乘船隊順流東下,讨伐蕭銑,進圍江陵。

    ” 寇仲笑吟吟道:“謝主隆恩!” 李世民沒好氣道:“匆要耍我!我還有幾件頭痛的事跟你商量。

    ” 寇仲道:“皇上又忘記稱孤道寡,有違禮規。

    嘻!做皇帝真不易為……” 李世民不和他瞎纏,轉入正題道:“我準備為建成和元吉舉行葬禮,但在太上皇立我為皇的诏書中封建成為息王,谥曰:隐;元吉為海陵王,谥曰:刺。

    按照谥法,‘隐指不成曰隐,暴戾無親曰刺’,稱我則為‘孝惟德本,周于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以強調傳位于我的合法性。

    ‘隐’和‘刺’不是什麼好的谥詞,現在當然沒有人敢說話,但我卻覺得不大妥當。

    ” 寇仲明白過來,隐太子和刺王均非好的谥号,但因是李淵诏書内為兩人的定位,而傾向以和為貴、以親愛代替仇恨的李世民,很難随意修改,故為此煩惱。

    且難給兩人舉行風光大葬,好彌補骨肉相殘遺留的深刻傷痕。

     沉吟片刻,道:“讓魏徵出手如何?” 李世民拍案叫絕道:“魏徵是建成方面的人,果然好計。

    我就先賞他作尚書右丞兼谏議大夫,讓他出師有名。

    ” 接着皺眉思索,思如泉湧的道:“可着魏卿找幾個有高位的大臣聯名上表,先申明建成結釁宗社,勾結外敵,禍國殃民的罪狀。

    然後闡明我們為保中土和平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表裡奏請為他們舉行大葬,并許舊屬送至墓所。

    如此将可安定人心,消除前朝留下的矛盾。

    ” 寇仲贊道:“這方面皇上确比我了得,若皇上可另追封他們為什麼什麼王,或可得到更佳效果。

    ” 李世民搖頭道:“太上皇會不高興,此事遲一步再說。

    另一個問題有關山東豪傑,建德和黑闼之死,惹起該區域極大民憤。

    且他們并不清楚關中情況,聞玄武門之事後蠢蠢欲動者将大有人在,我已派屈突通為陝東道行台左仆射,往山東宣慰當地民衆,希望幹息民憤。

    若你老哥幫忙說幾句話,憑你和建德與黑闼的關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山東若穩,河北将不會出亂子。

    ” 寇仲沉吟片刻,道:“隻要你公開處決諸葛德威,向天下宣示其出賣兄弟的罪狀,山東民怨自平。

    若果再加些立竿見影的德政,效果會更好。

    ” 李世民道:“此正是我煩惱的事情之一。

    撇開你與劉黑闼兄弟情義,諸葛德威于我大唐有功無過,殺他當然招人議論。

    幸好他來長安日淺,影響不大,可是其罪狀必須仔細斟酌,不能以功為過。

    ” 寇仲暗歎一口氣,道:“皇上是否想我放過王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