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陣前決戰

關燈
起如雷般的喝采聲,因畢玄轉而挑戰寇仲,大感振奮!要知寇仲曾在奔狼原大破金狼軍,乃金狼全軍的奇恥大辱!畢玄若能擊敗寇仲,當然大快人心! 颉利開懷大笑,一副寇仲自取其咎,與人無猶的得意神态,喝道:“寇仲你聽到嗎?就讓我們看看你是否有那膽子,不要告訴我你不敢迎戰!” 李世民等至此才明白寇仲的激将妙計,但又非常擔心。

     侯希白道:“你有信心嗎?” 寇仲以信心十足的微笑回報,大喝:“呸!我又不是第一次和畢玄交手,須什麼膽量。

     ” 說罷拍馬馳下丘坡大聲喝道:“畢玄何在?” 李世民、跋鋒寒、侯希白和徐子陵四人目不轉睛的瞧着颉利和手下大将酋頭所在處,等候畢玄的現身。

     位于陣前的突厥戰士的手上不斷增添新燃點的火把,天上星月被血紅的火光奪去光輝,忽然由颉利而下,人人發出“嗚嗚”的彷如狼吼的嘶叫,從陣前蔓延往大後方,一時整個林原塞天填地的盡是狼嘶,吓得戰馬跳蹄,聞者心寒。

     就在這詭異莫名的氣氛中,身披黑袍的畢玄持矛策馬,從裂開的人陣緩緩馳出,迎向正傲立陣外的寇仲。

     跋鋒寒雙目凝起,凝注畢玄。

    沉聲道:“畢玄手上的矛重九十九斤,矛名‘阿古施華亞’,是突厥古語,意即月夜之狼,年輕時仗之沖鋒陷陣,縱橫草原從無敵手,初出道之際已被譽為‘沒有人能把他從馬背擊下來的對手’,六十歲後棄矛不用,想不到今天不但披甲上陣,且重用此根狼矛。

    ” 寇仲勒馬立定,瞧着朝他不斷接近的畢玄哈哈笑道:“原來聖者的壓箱底本領竟是一枝重鋼矛,失敬失敬!” 畢玄不為所動,神态從容冷靜,至乎沒有任何人類應有的喜怨哀樂、貪嗔癡懼的情緒,雙目冷酷如惡狼凝望獵物,忽然戰馬人立而起。

    月狼槍斜指夜空,狼吼立化為雷動喝采呐喊,倍添其不可一世的大宗師氣概! “锵!” 井中月出鞘。

     當畢玄戰馬前蹄觸地,畢玄一夾馬腹,戰馬箭矢般射出。

    月狼矛在天空劃空盤旋,敵我雙方均感到每一盤旋,月狼矛的勁道添加一重勁道,到與寇仲正面馬上交鋒的一刻,矛勁将達緻嶺峰的狀态。

     突厥方面人人喊得聲嘶力竭,期待畢玄一矛克敵,把寇仲掃下馬背。

     寇仲握刀在手的一刻,一切疑慮、憂心、勝敗、生死全給抛在九天雲外。

     不論此戰如何重要,如何關乎到中土的安危,不理畢玄的名氣有多大,實力有多橫,他的心仍不滞于任何事物,突厥戰士為對手的呐喊助威,對他沒有絲亳影響! 他的觸感從手上井中月的鋒尖,延伸至胯下座騎,再擴展住延綿無盡的大地,覆蓋大地的星月之夜! 無勝無敗、忘人忘刀! 寇仲哈哈一笑,夾馬朝畢玄迎去。

    兩騎不住接近,速度漸增! 突厥方面人人如癡如醉,喊聲搖撼大地! 李世民等則是提心吊膽,隻看畢玄出手便用盡全力,可知畢玄欲求在數擊之内與寇仲分出勝負,且不論畢玄有超過一甲子的功力,以硬撼硬,壓倒寇仲精妙如神的井中八法! 隻有徐子陵清楚掌握到寇仲掣刀在手的一刻,成功晉入巅峰狀态,最微妙驚人處,是馬速雖不住提升,井中月的去勢卻是愈去愈慢,快慢成為鮮明的對比,似乎寇仲巳捕捉到天地間某種密藏的玄理,而徐子陵偏曉得寇仲的慢,恰可克制畢玄的快!而他更曉得寇仲亦應如他般,明白畢玄犯上嚴重的錯誤。

     在畢玄上方旋舞的長矛,由緩而快的變成一股旋風,發出“霍霍霍”鎮懾全場的破空呼嘯! 若照兩騎接近的連度,眼力高明者可看出畢玄精捏時間,可把勁道提升至最高峰的一矛贈送寇仲! 李世民失聲道:“不好!” 跋鋒寒神色亦變得無比凝重,沉聲道:“寇仲還有絕招!” 話猶未已,離畢玄隻餘三丈距離的寇仲出乎雙方并包括畢玄在内所有人意料之外地連人帶馬騰空而起,躍上丈許高處,淩空直撲畢玄,人馬如一。

     對陣蓦地靜至啞然無聲,人人目瞪口呆,不能相信眼前目睹正發生的事。

     寇仲不但盡展人馬如一術的玄奇,更進一步把逆轉真氣的獨家秘法用于馬兒身上,造出神奇的變化! 畢玄的戰馬首先受驚,本能地往一側閃開,而畢玄尚差少許才蓄滿勁道的一矛,卻不得不功虧一篑的迎擊寇仲照頭劈至的一刀。

     寇仲的刀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