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八十九)
夫珍玩必中國。
夏則缣總绡繐,其白如雪;冬則羅纨绮縠,衣疊鮮文。
未聞衣布服葛也。
前後每得蜀錦,殊不相似,比适可訝,而鮮卑尚複不愛也。
自吾所織如意虎頭連璧錦,亦有金薄蜀薄,來至洛邑皆下惡,是為下工之物,皆有虛名。
(《藝文類聚》八十五,《禦覽》八百十五) 江東為葛,甯比羅纨绮縠。
(《禦覽》八百十六) 前于阗王山習所上孔雀尾萬枝,文彩五色,以為金根車蓋,遙望耀人眼目。
(《藝文類聚》九十一,《禦覽》九百二十四) 飲食之物,南方有橘,酢正裂人牙,時有甜耳。
(《藝文類聚》八十六) 新城孟太守道蜀者肫雞鹜,味皆澹,故蜀人作食,喜著饴蜜,以助味也。
(《書鈔》一百四十七,《禦覽》八百五十七) 真定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煩釋渴。
(《藝文類聚》八十六,《禦覽》九百六十九,《大觀本草》二十三) 南方有龍眼荔枝,甯比西國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國。
今以荔枝賜将吏啖之,則知其味薄矣。
凡棗味莫若安邑禦棗也。
(《藝文類聚》八十七,《禦覽》七十一、八百五十七、九百七十一) 中國珍果甚多,且複為說蒲萄。
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
甘而不饣肙,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
又釀以為酒,甘于鞠糵,善醉而易醒。
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
他方之果,甯有匹之者。
(《藝文類聚》八十七,《禦覽》九百七十二,《大觀本草》二十三) ○敕豫州禁吏民往老子亭禱祝(黃初三年) 告豫州刺史:老聃,賢人,未宜先孔子。
不知魯郡為孔子立廟成未?漢桓帝不師聖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
此祠之興,由桓帝。
武皇帝以老子賢人,不毀其屋。
朕亦以此亭當路,行來者辄往瞻視,而樓屋傾頹,傥能壓人,故令修整。
昨過視之,殊整頓。
恐小人謂此為神,妄往禱祝,違犯常禁,宜宣告吏民,鹹使知聞。
(《續高僧傳》三十) ○策谥龐惪(延康元年) 昔先轸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
惟侯式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
寡人愍焉,谥曰壯侯。
(《魏志·龐惪傳》) ○策命孫權九錫文(黃初二年十一月) 蓋聖王之法,以德設爵,以功制祿,勞大者祿厚,德盛者禮豐。
故叔旦有夾輔之勳,太公有鷹揚之功,并啟土宇,并受備物,所以表章元功,殊異賢哲也。
近漢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則前世之懿事,後王之元龜也。
朕以不德,承運革命,君臨萬國,秉統天機,思齊先代,坐而待旦。
惟君天資忠亮,命世作佐,深睹曆數,達見廢興。
遠遣行人,浮于潛漢,望風景附,抗疏稱藩,兼納纖絺南方之貢,普遣諸将來還本朝。
忠肅内發,款誠外昭,信著金石,義蓋山河。
朕甚嘉焉,今封君為吳王,使使持節太常高平侯貞,授君玺绶、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以大将軍使持節督交州,領荊州牧事,錫君青土,苴以白茅。
對揚朕命,以尹東夏。
其上故骠騎将軍南昌侯印绶符策。
今又加君九錫,其敬聽後命: 以君綏安東南,綱紀江外,民夷安業,無或攜貳,是用錫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君務财勸農,倉庫盈積,是用錫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君化民以德,禮教興行,敦義崇讓,内外鹹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
君宣導休風,懷柔百越,是用錫君朱戶以居。
君運其才謀,官方任賢,是用錫君納陛以登。
君顯直厝枉,群善必舉,忠勇并奮,清除奸慝,是用錫君虎贲之士百人。
君振威陵邁,宣力荊南,枭滅兇醜,罪人斯得,是用錫君鈇钺各一。
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禽讨逆節,折沖掩難,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君以忠肅為基,恭勤為德,是用錫君鬯一卣、圭瓒副焉。
欽哉!敬敷訓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國家,永終爾顯烈。
(《吳志·大帝權傳》,《北堂書鈔》三十) ○冊孫權太子登為東中郎封侯文 蓋河洛寫天意,符谶述聖心,昭晰著明,與天談也。
故《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孫将軍歸心國朝,忠亮之節,同功佐命。
而其子當為魏将軍,著在圖谶,猶漢光武受命,李氏為輔,王梁孫鹹,并見符緯也。
斯乃皇天啟佑大魏,永令孫氏仍世為佐。
其以登為東中郎将,封縣侯萬戶。
昔周嘉公旦,祚流七胤;漢禮蕭何,一門十侯。
今孫将軍亦當如斯。
若夫長平之榮,安豐之寵,方斯蔑如。
(《藝文類聚》五十一) ○除禁輕稅令(延康元年二月) 關津所以通商旅,池苑所以禦災荒,設禁重稅,非所以便民。
其除池之禁,輕關津之稅,皆複什一。
(《魏志·文帝紀》注引
夏則缣總绡繐,其白如雪;冬則羅纨绮縠,衣疊鮮文。
未聞衣布服葛也。
前後每得蜀錦,殊不相似,比适可訝,而鮮卑尚複不愛也。
自吾所織如意虎頭連璧錦,亦有金薄蜀薄,來至洛邑皆下惡,是為下工之物,皆有虛名。
(《藝文類聚》八十五,《禦覽》八百十五) 江東為葛,甯比羅纨绮縠。
(《禦覽》八百十六) 前于阗王山習所上孔雀尾萬枝,文彩五色,以為金根車蓋,遙望耀人眼目。
(《藝文類聚》九十一,《禦覽》九百二十四) 飲食之物,南方有橘,酢正裂人牙,時有甜耳。
(《藝文類聚》八十六) 新城孟太守道蜀者肫雞鹜,味皆澹,故蜀人作食,喜著饴蜜,以助味也。
(《書鈔》一百四十七,《禦覽》八百五十七) 真定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煩釋渴。
(《藝文類聚》八十六,《禦覽》九百六十九,《大觀本草》二十三) 南方有龍眼荔枝,甯比西國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國。
今以荔枝賜将吏啖之,則知其味薄矣。
凡棗味莫若安邑禦棗也。
(《藝文類聚》八十七,《禦覽》七十一、八百五十七、九百七十一) 中國珍果甚多,且複為說蒲萄。
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
甘而不饣肙,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
又釀以為酒,甘于鞠糵,善醉而易醒。
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
他方之果,甯有匹之者。
(《藝文類聚》八十七,《禦覽》九百七十二,《大觀本草》二十三) ○敕豫州禁吏民往老子亭禱祝(黃初三年) 告豫州刺史:老聃,賢人,未宜先孔子。
不知魯郡為孔子立廟成未?漢桓帝不師聖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
此祠之興,由桓帝。
武皇帝以老子賢人,不毀其屋。
朕亦以此亭當路,行來者辄往瞻視,而樓屋傾頹,傥能壓人,故令修整。
昨過視之,殊整頓。
恐小人謂此為神,妄往禱祝,違犯常禁,宜宣告吏民,鹹使知聞。
(《續高僧傳》三十) ○策谥龐惪(延康元年) 昔先轸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
惟侯式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
寡人愍焉,谥曰壯侯。
(《魏志·龐惪傳》) ○策命孫權九錫文(黃初二年十一月) 蓋聖王之法,以德設爵,以功制祿,勞大者祿厚,德盛者禮豐。
故叔旦有夾輔之勳,太公有鷹揚之功,并啟土宇,并受備物,所以表章元功,殊異賢哲也。
近漢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則前世之懿事,後王之元龜也。
朕以不德,承運革命,君臨萬國,秉統天機,思齊先代,坐而待旦。
惟君天資忠亮,命世作佐,深睹曆數,達見廢興。
遠遣行人,浮于潛漢,望風景附,抗疏稱藩,兼納纖絺南方之貢,普遣諸将來還本朝。
忠肅内發,款誠外昭,信著金石,義蓋山河。
朕甚嘉焉,今封君為吳王,使使持節太常高平侯貞,授君玺绶、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以大将軍使持節督交州,領荊州牧事,錫君青土,苴以白茅。
對揚朕命,以尹東夏。
其上故骠騎将軍南昌侯印绶符策。
今又加君九錫,其敬聽後命: 以君綏安東南,綱紀江外,民夷安業,無或攜貳,是用錫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君務财勸農,倉庫盈積,是用錫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君化民以德,禮教興行,敦義崇讓,内外鹹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
君宣導休風,懷柔百越,是用錫君朱戶以居。
君運其才謀,官方任賢,是用錫君納陛以登。
君顯直厝枉,群善必舉,忠勇并奮,清除奸慝,是用錫君虎贲之士百人。
君振威陵邁,宣力荊南,枭滅兇醜,罪人斯得,是用錫君鈇钺各一。
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禽讨逆節,折沖掩難,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君以忠肅為基,恭勤為德,是用錫君鬯一卣、圭瓒副焉。
欽哉!敬敷訓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國家,永終爾顯烈。
(《吳志·大帝權傳》,《北堂書鈔》三十) ○冊孫權太子登為東中郎封侯文 蓋河洛寫天意,符谶述聖心,昭晰著明,與天談也。
故《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孫将軍歸心國朝,忠亮之節,同功佐命。
而其子當為魏将軍,著在圖谶,猶漢光武受命,李氏為輔,王梁孫鹹,并見符緯也。
斯乃皇天啟佑大魏,永令孫氏仍世為佐。
其以登為東中郎将,封縣侯萬戶。
昔周嘉公旦,祚流七胤;漢禮蕭何,一門十侯。
今孫将軍亦當如斯。
若夫長平之榮,安豐之寵,方斯蔑如。
(《藝文類聚》五十一) ○除禁輕稅令(延康元年二月) 關津所以通商旅,池苑所以禦災荒,設禁重稅,非所以便民。
其除池之禁,輕關津之稅,皆複什一。
(《魏志·文帝紀》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