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愁霖賦
脂餘車而秣馬,将言旋乎邺都。
玄雲黯其四塞,雨濛濛而襲予。
途漸洳以沈滞,潦淫衍而橫湍。
豈在餘之憚勞,哀行旅之艱難。
仰皇天而太息,悲白日之不旸。
思若木以照路,假龍燭之末光。
(《藝文類聚》二) ○喜霁賦 乃命駕而言歸,啟吉日而北巡。
厭群萌之至願,感上下之明神。
密雲興之坱圠,甘雨降以灑塵。
既灑塵而為途,惟平路之未晞。
激清風以漂潦,發皎日之陽晖。
振餘策而長驅,忽臨食而忘饑。
(《藝文類聚》二) 思寄身于鴻鸾,舉六翮而輕飛。
(《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注,石崇《王明君辭》注) ○濟川賦 臨濟川之層淮,覽洪波之容裔。
濞騰揚以相薄,激長風而亟逝。
漫浩汗而難測,眇不睹其垠際。
于是龜龍神嬉,鴻鸾群翔,鱗介霍驿,載止載行。
俯唼菁藻,仰飧若芳。
永号長吟,延首相望。
美玉昭晰以曜煇,明珠灼灼而流光。
于是遊覽既厭,日亦西傾。
朱旗電曜,擊鼓雷鳴,長驅風厲,悠爾北征。
思魏都以偃息,托華屋而遨遊。
酌玄清于金罍,騰羽觞以獻酬。
(《藝文類聚》八) ○臨渦賦(并序) 上建安十八年至谯,餘兄弟從上拜墳墓,遂乘馬遊觀。
經東園,遵渦水,相佯乎高樹之下,駐馬書鞭,為臨渦之賦曰: 蔭高樹兮臨曲渦,微風起兮水增波。
魚颉颃兮鳥逶迤,雌雄鳴兮聲相和。
萍藻生兮散莖柯,春木繁兮發丹華。
(《藝文類聚》八) ○滄海賦 美百川之獨宗,壯滄海之威神。
經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托身。
驚濤暴駭,騰踴澎湃,铿訇隐鄰,湧沸淩邁。
于是鼋鼍漸離,泛濫淫遊;鴻鸾孔鹄,哀鳴相求。
揚鱗濯翼,載沉載浮,仰唼芳芝,俯漱清流。
巨魚橫奔,厥勢吞舟。
爾乃釣大貝,采明珠,搴懸黎,收武夫。
窺大麓之潛林,睹搖木之羅生。
上蹇産以交錯,下來風之泠泠。
振綠葉以葳蕤,吐芬葩而揚榮。
(《藝文類聚》八) ○述征賦 建安之十三年,荊楚傲而弗臣,命元司以簡旅,予願奮武乎南邺。
伐靈鼓之硼隐兮,建長旗之飄飖。
曜甲卒之皓旰,馳萬騎之浏浏。
揚凱悌之豐惠兮,仰乾威之靈武。
伊皇衢之遐通兮,維天綱之畢舉。
經南野之舊都,聊弭節而容與。
遵往初之舊迹,順歸風以長邁。
鎮江漢之遺民,靜南畿之遐裔。
(《藝文類聚》五十九) 羨西門之嘉迹,忽遙睇其靈宇。
(《水經·濁漳水注》) ○浮淮賦(并序) 建安十四年,王師自谯東征,大興水軍,泛舟萬艘,時餘從行。
始入淮口,行洎東山,睹師徒,觀旌帆,赫哉盛矣。
雖孝武盛唐之狩,舳舻千裡,殆不過也。
乃作斯賦雲: 溯淮水而南邁兮,泛洪濤之湟波。
仰岩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
浮飛舟之萬艘兮,建幹将之铦戈。
揚雲旗之缤紛兮,聆榜人之讙嘩。
乃撞金鐘,爰伐雷鼓,白旄沖天,黃钺扈扈。
武将奮發,骁騎赫怒。
于是驚風泛,湧波駭,衆帆張,群棹起。
争先遂進,莫适相待。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七,《藝文類聚》八,《初學記》六) ○戒盈賦(并序)避暑東閣,延賓高會,酒酣樂作,怅然懷盈滿之戒。
乃作斯賦: 惟應龍之将舉,飛雲降而下征。
資物類之相感,信貫微之通靈。
何今日之延賓,君子紛其集庭?信臨高而增懼,獨處滿而懷愁。
願群士之箴規,博納我以良謀。
(《藝文類聚》二十二) ○離居賦 惟離居之可悲,愧獨處于空床。
愁耿耿而不寐,曆終夜之悠長。
驚風厲于閨闼,忽增激于中房。
動帷裳之晻暧,對明燭而無光。
(《藝文類聚》三十,《初學記》十八) ○感離賦(并序) 建安十六年,上西征,餘居守。
老母諸弟皆從,不勝思慕。
乃作賦曰: 秋風動兮天氣涼,居常不快兮中心傷。
出北園兮彷徨,望衆慕兮成行。
柯條憯兮無色,綠草變兮萎黃。
感微霜兮零落,随風雨兮飛揚。
日薄暮兮無悰,思不衰兮愈多。
招延伫兮良久,忽踟蹰兮忘家。
(《藝文類聚》三十) ○永思賦 仰北辰而永思,溯悲風以增傷。
哀遐路之漫漫,痛長河之無梁。
願托乘于浮雲,嗟逝速之難當。
(《藝文類聚》三十) ○出婦賦 思在
玄雲黯其四塞,雨濛濛而襲予。
途漸洳以沈滞,潦淫衍而橫湍。
豈在餘之憚勞,哀行旅之艱難。
仰皇天而太息,悲白日之不旸。
思若木以照路,假龍燭之末光。
(《藝文類聚》二) ○喜霁賦 乃命駕而言歸,啟吉日而北巡。
厭群萌之至願,感上下之明神。
密雲興之坱圠,甘雨降以灑塵。
既灑塵而為途,惟平路之未晞。
激清風以漂潦,發皎日之陽晖。
振餘策而長驅,忽臨食而忘饑。
(《藝文類聚》二) 思寄身于鴻鸾,舉六翮而輕飛。
(《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注,石崇《王明君辭》注) ○濟川賦 臨濟川之層淮,覽洪波之容裔。
濞騰揚以相薄,激長風而亟逝。
漫浩汗而難測,眇不睹其垠際。
于是龜龍神嬉,鴻鸾群翔,鱗介霍驿,載止載行。
俯唼菁藻,仰飧若芳。
永号長吟,延首相望。
美玉昭晰以曜煇,明珠灼灼而流光。
于是遊覽既厭,日亦西傾。
朱旗電曜,擊鼓雷鳴,長驅風厲,悠爾北征。
思魏都以偃息,托華屋而遨遊。
酌玄清于金罍,騰羽觞以獻酬。
(《藝文類聚》八) ○臨渦賦(并序) 上建安十八年至谯,餘兄弟從上拜墳墓,遂乘馬遊觀。
經東園,遵渦水,相佯乎高樹之下,駐馬書鞭,為臨渦之賦曰: 蔭高樹兮臨曲渦,微風起兮水增波。
魚颉颃兮鳥逶迤,雌雄鳴兮聲相和。
萍藻生兮散莖柯,春木繁兮發丹華。
(《藝文類聚》八) ○滄海賦 美百川之獨宗,壯滄海之威神。
經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托身。
驚濤暴駭,騰踴澎湃,铿訇隐鄰,湧沸淩邁。
于是鼋鼍漸離,泛濫淫遊;鴻鸾孔鹄,哀鳴相求。
揚鱗濯翼,載沉載浮,仰唼芳芝,俯漱清流。
巨魚橫奔,厥勢吞舟。
爾乃釣大貝,采明珠,搴懸黎,收武夫。
窺大麓之潛林,睹搖木之羅生。
上蹇産以交錯,下來風之泠泠。
振綠葉以葳蕤,吐芬葩而揚榮。
(《藝文類聚》八) ○述征賦 建安之十三年,荊楚傲而弗臣,命元司以簡旅,予願奮武乎南邺。
伐靈鼓之硼隐兮,建長旗之飄飖。
曜甲卒之皓旰,馳萬騎之浏浏。
揚凱悌之豐惠兮,仰乾威之靈武。
伊皇衢之遐通兮,維天綱之畢舉。
經南野之舊都,聊弭節而容與。
遵往初之舊迹,順歸風以長邁。
鎮江漢之遺民,靜南畿之遐裔。
(《藝文類聚》五十九) 羨西門之嘉迹,忽遙睇其靈宇。
(《水經·濁漳水注》) ○浮淮賦(并序) 建安十四年,王師自谯東征,大興水軍,泛舟萬艘,時餘從行。
始入淮口,行洎東山,睹師徒,觀旌帆,赫哉盛矣。
雖孝武盛唐之狩,舳舻千裡,殆不過也。
乃作斯賦雲: 溯淮水而南邁兮,泛洪濤之湟波。
仰岩岡之崇阻兮,經東山之曲阿。
浮飛舟之萬艘兮,建幹将之铦戈。
揚雲旗之缤紛兮,聆榜人之讙嘩。
乃撞金鐘,爰伐雷鼓,白旄沖天,黃钺扈扈。
武将奮發,骁騎赫怒。
于是驚風泛,湧波駭,衆帆張,群棹起。
争先遂進,莫适相待。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七,《藝文類聚》八,《初學記》六) ○戒盈賦(并序)避暑東閣,延賓高會,酒酣樂作,怅然懷盈滿之戒。
乃作斯賦: 惟應龍之将舉,飛雲降而下征。
資物類之相感,信貫微之通靈。
何今日之延賓,君子紛其集庭?信臨高而增懼,獨處滿而懷愁。
願群士之箴規,博納我以良謀。
(《藝文類聚》二十二) ○離居賦 惟離居之可悲,愧獨處于空床。
愁耿耿而不寐,曆終夜之悠長。
驚風厲于閨闼,忽增激于中房。
動帷裳之晻暧,對明燭而無光。
(《藝文類聚》三十,《初學記》十八) ○感離賦(并序) 建安十六年,上西征,餘居守。
老母諸弟皆從,不勝思慕。
乃作賦曰: 秋風動兮天氣涼,居常不快兮中心傷。
出北園兮彷徨,望衆慕兮成行。
柯條憯兮無色,綠草變兮萎黃。
感微霜兮零落,随風雨兮飛揚。
日薄暮兮無悰,思不衰兮愈多。
招延伫兮良久,忽踟蹰兮忘家。
(《藝文類聚》三十) ○永思賦 仰北辰而永思,溯悲風以增傷。
哀遐路之漫漫,痛長河之無梁。
願托乘于浮雲,嗟逝速之難當。
(《藝文類聚》三十) ○出婦賦 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