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取西川劍閣兵降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朱亮祖對着傅友德說:‘吟主将暫屯于此,齊集兵糧,不如乘機就機,一面聲言進取金牛,人棧道攻劍閣:一面暗使他人,觀青川、果陽地面虛實,以圖進取何如?”友德道:“極是妙見。
”即刻差人哨聽。
不數日間,哨人打聽回來,報說:“青川、果陽守備空虛;階、文地面,雖有兵壘,而兵資單弱。
”友德聽報,就拔寨直取陳倉。
又令朱亮祖領精騎五千為先鋒,攀緣山谷,晝夜兼行,兩日夜竟抵階、文之地,離城五裡安營,方才整列隊伍。
守階州的是僞夏平章了世珍,正與虎将雙刀王、衆多官長宴樂。
席間說及朱兵,便道:“戴丞相同吳友仁等守着瞿塘,何大亨将十萬雄兵守着劍閣,我這階州,料他插翅也飛不來,且可安心把盞。
”忽有哨子報道:“大明兵不知何處過來,現在城外五裡紮營溺戰。
”世珍對衆将說:“他既遠來,必然勞困,即日便當點兵出城迎殺。
”早有王子實上馬,領着精兵二萬,挺槍殺過陣來。
亮祖大怒,縱馬交兵,未及二合,手起一刀,那子實的頭骨碌碌滾下地去。
世珍看勢頭不好,急命雙刀王接應。
那雙刀王跳馬上前,說:“平章放心,待小将砍他首級,以報前仇。
”亮祖見他來得奮勇,便放馬出陣,雙刀王把刀兒舞得飛輪似的殺來。
亮祖看的眼清,便一隻手拿着刀,一隻手展開浪索,從空中灑開,叫聲:“着!”将雙刀工反縛的一般緊緊拴住,活捉過馬上,便扯腰間寶劍,剁下頭來,乘勢殺入僞夏陣内。
了世珍望風逃脫,到文州去了。
友德大隊人馬,卻好也到,遂合兵至文州,離城二十裡,行到白龍江邊。
蜀軍把吊橋拆開,以阻朱軍。
郭英同朱亮祖督兵乘夜将寨栅登時轉移,布成水橋,頃刻而渡,直至五裡關下寨。
世珍複集兵據險而戰。
傅友德奮力急攻,僞兵大敗。
世珍隻帶得數騎往綿州而走。
遂拔了文州,留将鎮守,便統大兵來攻綿州。
明軍威勢大振,人人震恐,都棄城遁逃。
不勞寸刃,又連取川、陽二城。
兵到綿州,丁世珍對着守将馬雄商議交鋒。
馬雄說:“此何足慮。
他們長驅得志,隻是未逢敵手,且清平章同到陣前,看下官擊殺來将。
”原來這馬雄身長不滿四尺,力敵萬人,手中舞一把五十斤重的鐵杆鋼叉,飕飕的渾如燈草,一向負着雄名。
他也自誇着大口。
世珍認是真正好漢,果然同出溺戰。
朱亮祖看了馬雄,便飛也殺将出來。
兩邊一聲鑼響,兩馬合做一處,未及三合,亮祖大叫一聲,把馬雄一刀砍于馬下。
傅友德催兵湧殺,世珍大敗而走。
将及城門,隻見城上都是大明旗号。
原來傅友德先令耿炳文、顧時、薛顯、陳德四将,帶着雄兵一萬,裝作蜀軍,賺開城門,複令郭英領兵五千,在城東埋伏。
世珍看見城池已破,果然從東而走,當先一将,截住去路。
世珍也舉刀來擋,恰被郭英手起一槍,正中世珍的右眼,落馬而死。
明軍駐于綿州城外。
次早,便趨兵往漢陽江岸安營。
友德要把取勝之事,報與湯和、廖永忠得知,以便彼此乘勢攻取,奈山川遙隔,無路可通。
幸得一夕水勢漲大,便令軍中造成木牌數千,上面備将克取階、文等州年月寫明,浮于江面那水流直下,這也不題。
且說漢陽蜀屯兵在西岸,那員大将恰是何大亨。
隔江對陣,彼此相看了五日。
朱亮祖說:“今日之勢,更不可緩,元帥尊意何如?”傅友德說:“兵法上說:‘察事而行。
’今彼雄兵十萬,阻絕漢水,我師明渡,必不得勝,我正待蜀兵少懈,然後攻之。
”便
”即刻差人哨聽。
不數日間,哨人打聽回來,報說:“青川、果陽守備空虛;階、文地面,雖有兵壘,而兵資單弱。
”友德聽報,就拔寨直取陳倉。
又令朱亮祖領精騎五千為先鋒,攀緣山谷,晝夜兼行,兩日夜竟抵階、文之地,離城五裡安營,方才整列隊伍。
守階州的是僞夏平章了世珍,正與虎将雙刀王、衆多官長宴樂。
席間說及朱兵,便道:“戴丞相同吳友仁等守着瞿塘,何大亨将十萬雄兵守着劍閣,我這階州,料他插翅也飛不來,且可安心把盞。
”忽有哨子報道:“大明兵不知何處過來,現在城外五裡紮營溺戰。
”世珍對衆将說:“他既遠來,必然勞困,即日便當點兵出城迎殺。
”早有王子實上馬,領着精兵二萬,挺槍殺過陣來。
亮祖大怒,縱馬交兵,未及二合,手起一刀,那子實的頭骨碌碌滾下地去。
世珍看勢頭不好,急命雙刀王接應。
那雙刀王跳馬上前,說:“平章放心,待小将砍他首級,以報前仇。
”亮祖見他來得奮勇,便放馬出陣,雙刀王把刀兒舞得飛輪似的殺來。
亮祖看的眼清,便一隻手拿着刀,一隻手展開浪索,從空中灑開,叫聲:“着!”将雙刀工反縛的一般緊緊拴住,活捉過馬上,便扯腰間寶劍,剁下頭來,乘勢殺入僞夏陣内。
了世珍望風逃脫,到文州去了。
友德大隊人馬,卻好也到,遂合兵至文州,離城二十裡,行到白龍江邊。
蜀軍把吊橋拆開,以阻朱軍。
郭英同朱亮祖督兵乘夜将寨栅登時轉移,布成水橋,頃刻而渡,直至五裡關下寨。
世珍複集兵據險而戰。
傅友德奮力急攻,僞兵大敗。
世珍隻帶得數騎往綿州而走。
遂拔了文州,留将鎮守,便統大兵來攻綿州。
明軍威勢大振,人人震恐,都棄城遁逃。
不勞寸刃,又連取川、陽二城。
兵到綿州,丁世珍對着守将馬雄商議交鋒。
馬雄說:“此何足慮。
他們長驅得志,隻是未逢敵手,且清平章同到陣前,看下官擊殺來将。
”原來這馬雄身長不滿四尺,力敵萬人,手中舞一把五十斤重的鐵杆鋼叉,飕飕的渾如燈草,一向負着雄名。
他也自誇着大口。
世珍認是真正好漢,果然同出溺戰。
朱亮祖看了馬雄,便飛也殺将出來。
兩邊一聲鑼響,兩馬合做一處,未及三合,亮祖大叫一聲,把馬雄一刀砍于馬下。
傅友德催兵湧殺,世珍大敗而走。
将及城門,隻見城上都是大明旗号。
原來傅友德先令耿炳文、顧時、薛顯、陳德四将,帶着雄兵一萬,裝作蜀軍,賺開城門,複令郭英領兵五千,在城東埋伏。
世珍看見城池已破,果然從東而走,當先一将,截住去路。
世珍也舉刀來擋,恰被郭英手起一槍,正中世珍的右眼,落馬而死。
明軍駐于綿州城外。
次早,便趨兵往漢陽江岸安營。
友德要把取勝之事,報與湯和、廖永忠得知,以便彼此乘勢攻取,奈山川遙隔,無路可通。
幸得一夕水勢漲大,便令軍中造成木牌數千,上面備将克取階、文等州年月寫明,浮于江面那水流直下,這也不題。
且說漢陽蜀屯兵在西岸,那員大将恰是何大亨。
隔江對陣,彼此相看了五日。
朱亮祖說:“今日之勢,更不可緩,元帥尊意何如?”傅友德說:“兵法上說:‘察事而行。
’今彼雄兵十萬,阻絕漢水,我師明渡,必不得勝,我正待蜀兵少懈,然後攻之。
”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