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伽藍殿暗蔔行藏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太祖陷在湖中,諸般的鬼怪,也有來攙腳的,也有來扶手的,也有将肩幫襯着太祖的,也有在水底下将背脊肩着太祖的,也有在岸上替太祖砍柴的,也有在路上替太祖挑擔的。
不多時,已送到寺邊門首,說:“我們自去,皇帝請進内方便。
”那時覺有三更左右,太祖進内就睡,不題。
卻說這些和尚說:“向來昙雲師父在時,隻說他後來發迹,不意今朝至此不回,多分淹沒湖中了。
”說說笑笑,各自歸房。
次日天明,當家長老叫行者起早燒湯做飯,那行者摹來摹去都是柴堆塞的,那裡尋個進廚房的路頭,口中不說,心中想道:昨日臨睡時空空一個竈房,這柴那得許多,便是朱行者一個去湖中樵打,怎麼便有這山堆海積的柴草。
隻得叫動大衆:挑的挑,擡的擡,出潔了半日,方才清得條走路。
太祖起來,自家也看得呆了。
心中想道:“若是如此看來,莫不是我果有天子之分?但今日沒有一個可與計議的,我不如走到伽藍殿中,問個終生的兇吉,料想神明也有分曉。
”将身竟到伽藍殿來,卻有爻經在側,太祖一一訴出心事,問說:“如我雲遊在外,另有好處,别創個庵院,不受這些腌臢閑氣,可還我三個陰爻;如我不戴禅冠,另作主意,将就做得個财主,可還我三個陽爻;如我趁此天下擾亂,去投奔他人,受得一官半職,可還我三個聖爻。
”将望空擲下,那爻不仰不複,三次都立着在地。
太祖便打動做皇帝的念頭,暗暗向神訴說:“今我三樣禱告,神明一件也不依,莫不是許我做皇帝麼?如我果有此分,神明可再還我三個立爻。
”望空再擲,隻見又是三個立爻。
太祖又禱告說:“這福分非同小可,且無一人幫扶,赤手空拳,如何圖得大事?倘或做到不伶不俐,倒不如做一個愚夫愚婦。
再告神明,以示萬全。
如或果成大事,當再是三個立爻。
”那知擲去,又是三個立爻。
太祖便深深拜謝,許說:“我若此去,一如神鑒,我當重新廟宇,再整金身。
”拜告未已,隻見這些和尚走來埋怨說:“你把這些柴亂堆亂塞,到要我們替你清楚,你獨自在此耍子。
”太祖也隻做不聽得,竟到房中,收拾了随身衣服,出了寺門,别了鄰舍汪媽媽,竟投盱眙縣,尋姊夫李祯。
路上不止一日,來到盱眙,見了他姊姊。
姊姊說道:“此處屢經旱荒,家業艱難,那裡留得你住,你不若竟往滁州去投母舅郭光卿,尋個生計,庶是久長。
”太祖應諾。
姊姊因安排些酒果相待,不意外邊走進一個孩兒來: 燕額虎頭,蛾眉鳳眼,豐儀秀爽。
面如塗粉,口若凝朱,骨格清瑩。
耳若垂珠,鼻如懸柱。
光朗朗一個聲音,恍惚鶴鳴天表;端溶溶全身體度,俨然鳳舞高崗。
不長不短,竟是觀音面前的善财;半瘦半肥,真是張仙抱來的龍種。
太祖便問:“此是誰家的小官?”姊姊說道:“此便是外甥李文忠。
”便叫文忠:“你可拜了舅舅。
”太祖十分歡喜,問他年紀。
說道:“今年十歲。
”席中談笑,甚是相投。
當晚酒散。
次日,太祖取路,上了滁州,見了娘舅郭光卿,叙起寒溫。
太祖将父
不多時,已送到寺邊門首,說:“我們自去,皇帝請進内方便。
”那時覺有三更左右,太祖進内就睡,不題。
卻說這些和尚說:“向來昙雲師父在時,隻說他後來發迹,不意今朝至此不回,多分淹沒湖中了。
”說說笑笑,各自歸房。
次日天明,當家長老叫行者起早燒湯做飯,那行者摹來摹去都是柴堆塞的,那裡尋個進廚房的路頭,口中不說,心中想道:昨日臨睡時空空一個竈房,這柴那得許多,便是朱行者一個去湖中樵打,怎麼便有這山堆海積的柴草。
隻得叫動大衆:挑的挑,擡的擡,出潔了半日,方才清得條走路。
太祖起來,自家也看得呆了。
心中想道:“若是如此看來,莫不是我果有天子之分?但今日沒有一個可與計議的,我不如走到伽藍殿中,問個終生的兇吉,料想神明也有分曉。
”将身竟到伽藍殿來,卻有爻經在側,太祖一一訴出心事,問說:“如我雲遊在外,另有好處,别創個庵院,不受這些腌臢閑氣,可還我三個陰爻;如我不戴禅冠,另作主意,将就做得個财主,可還我三個陽爻;如我趁此天下擾亂,去投奔他人,受得一官半職,可還我三個聖爻。
”将望空擲下,那爻不仰不複,三次都立着在地。
太祖便打動做皇帝的念頭,暗暗向神訴說:“今我三樣禱告,神明一件也不依,莫不是許我做皇帝麼?如我果有此分,神明可再還我三個立爻。
”望空再擲,隻見又是三個立爻。
太祖又禱告說:“這福分非同小可,且無一人幫扶,赤手空拳,如何圖得大事?倘或做到不伶不俐,倒不如做一個愚夫愚婦。
再告神明,以示萬全。
如或果成大事,當再是三個立爻。
”那知擲去,又是三個立爻。
太祖便深深拜謝,許說:“我若此去,一如神鑒,我當重新廟宇,再整金身。
”拜告未已,隻見這些和尚走來埋怨說:“你把這些柴亂堆亂塞,到要我們替你清楚,你獨自在此耍子。
”太祖也隻做不聽得,竟到房中,收拾了随身衣服,出了寺門,别了鄰舍汪媽媽,竟投盱眙縣,尋姊夫李祯。
路上不止一日,來到盱眙,見了他姊姊。
姊姊說道:“此處屢經旱荒,家業艱難,那裡留得你住,你不若竟往滁州去投母舅郭光卿,尋個生計,庶是久長。
”太祖應諾。
姊姊因安排些酒果相待,不意外邊走進一個孩兒來: 燕額虎頭,蛾眉鳳眼,豐儀秀爽。
面如塗粉,口若凝朱,骨格清瑩。
耳若垂珠,鼻如懸柱。
光朗朗一個聲音,恍惚鶴鳴天表;端溶溶全身體度,俨然鳳舞高崗。
不長不短,竟是觀音面前的善财;半瘦半肥,真是張仙抱來的龍種。
太祖便問:“此是誰家的小官?”姊姊說道:“此便是外甥李文忠。
”便叫文忠:“你可拜了舅舅。
”太祖十分歡喜,問他年紀。
說道:“今年十歲。
”席中談笑,甚是相投。
當晚酒散。
次日,太祖取路,上了滁州,見了娘舅郭光卿,叙起寒溫。
太祖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