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高麗國進表頒揚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劉基奏稱:“元兵既敗.正直乘勢剿擊。
”恰好鄧愈等向承欽命,征讨廣東、廣西洞蠻,及唐州一帶地方,也得勝而回。
太祖因對劉基說:“平定中原及征南諸将,尚未賞赉。
朕欲賞賜之後,方議出師。
”劉基回奏說:“陛下英明神武,所見極好。
”即命庫内辦取賞賜紋銀,次日頒出:徐達白金五百兩,文币五十表裡;李文忠、廖文忠各白銀二百五十兩,文币二十五表裡。
胡廷瑞、楊璟、康茂才各白銀二百五十兩,文币十七表裡;傅友德、薛顯各白金二百兩,文币十七表裡;馮勝、顧時、朱亮祖、郭興等各白金二百兩,文币十五表裡;其餘将士俱各賞賜有差;諸臣頓首拜謝。
當日設宴殿臣,文臣劉基等在左班,武臣徐達等在右班,一一賜坐。
惟有丞相李善長以有病不與。
太祖國命劉基侍坐本席,附耳問道:“朕向欲易相,不意去年九月,參政陶安卒于江西,今年冬,中丞章溢又了憂回鄉,誰人可以代之?”劉基對道:“國之有相,猶家之有棟梁,若未毀壞,不宜輕去;若無大木,不可輕易。
今善長系陛下勳舊,且能和輯臣民。
”太祖便笑說:“渠每每欲害汝,汝反為之保耶?楊憲可為相麼?”劉基應聲說:“憲有相才,無相量。
嘗思為相的,宜持心若水,不得以己意衡之。
今楊憲不然,恐緻有敗。
”又問:“汪廣洋、胡惟庸二人若何?”劉基搖着頭說:“廣洋懦不任事,且量小又偏淺;胡惟庸小犢也,此人一用,必敗轅破犁。
”太祖聽了言語,紅着聖顔說:“朕之相,當無如先生。
”劉基即離席叩首,說:“臣福薄德淺,且多病憊。
況性最剛狠,疾惡太深,又才短不堪煩劇,胡能當此?”言訖,赴本位而坐。
當晚飲酒,極歡才罷。
次日,禦文華殿。
卻有通政使司奏說:“高麗國遣使嗐哩嘛哈,以明日是洪武三年元旦,故奉表稱賀。
”太祖将表章看了,因宣嗐哩嘛哈問彼國風俗。
他便不煩檢點,口中念出一道詩道: 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銀甕儲新酒,金刀囗錦鱗。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太祖聽了,對朝臣道:“莫謂異地不生人才,隻此一詩,亦覺可聽。
”傳旨提督四夷賓館官,好生陪宴,不題。
随有一個職官的内眷,滿身素裳,向前行禮畢。
太祖看他儀容閑整,因問:“老溫為誰?”那内眷跪奏道:“臣妾系原任江西中書省參政陶安之妻。
”太祖驚道:“是陶先生之嫂乎?說起陶先生,使人心懷怆然!”又說:“嫂有兒子麼?”老溫對說:“妾有不肖子二人,近被事伏事論死。
家丁四十人,悉補軍伍。
今以一丁病故,州司督妾就道補數。
犬馬餘年,無足顧惜。
惟望聖恩,念先學士安一日之勞,令得保首領,以人溝壑,則妾幸矣!”太祖立即召兵部官谕說:“朕渡江之初,陶先生首為輔佐,涉曆諸艱,功在鼎彜。
方爾形寂,遽令子孫殘落,深可憐憫!爾可盡赦四十餘軍,還養老嫂。
”再問老溫說:“你今家業何如?”那老媪惟有血淚千行,愁腸一縷,那裡回報得出。
太祖即令内庫将白金二千兩,布二百匹,賜與老媪。
又說:“原住舍宇,所在官司可為修葺;并記得朕前賜與門聯說:‘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可仍裝刻,以顯褒崇之意。
”那夫人辭謝出朝。
翌朝,太祖因新年萬幾稍暇,命駕随幸多寶寺。
步入大殿,見幢幡上,盡寫多寶如來佛号,因出對說:“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
”學士江懷素在側,進對道:“國号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
”龍顔大喜,即刻耀為吏部侍郎。
寺中盤桓半響,又步至方丈之側,恰有彩箋,上書維
”恰好鄧愈等向承欽命,征讨廣東、廣西洞蠻,及唐州一帶地方,也得勝而回。
太祖因對劉基說:“平定中原及征南諸将,尚未賞赉。
朕欲賞賜之後,方議出師。
”劉基回奏說:“陛下英明神武,所見極好。
”即命庫内辦取賞賜紋銀,次日頒出:徐達白金五百兩,文币五十表裡;李文忠、廖文忠各白銀二百五十兩,文币二十五表裡。
胡廷瑞、楊璟、康茂才各白銀二百五十兩,文币十七表裡;傅友德、薛顯各白金二百兩,文币十七表裡;馮勝、顧時、朱亮祖、郭興等各白金二百兩,文币十五表裡;其餘将士俱各賞賜有差;諸臣頓首拜謝。
當日設宴殿臣,文臣劉基等在左班,武臣徐達等在右班,一一賜坐。
惟有丞相李善長以有病不與。
太祖國命劉基侍坐本席,附耳問道:“朕向欲易相,不意去年九月,參政陶安卒于江西,今年冬,中丞章溢又了憂回鄉,誰人可以代之?”劉基對道:“國之有相,猶家之有棟梁,若未毀壞,不宜輕去;若無大木,不可輕易。
今善長系陛下勳舊,且能和輯臣民。
”太祖便笑說:“渠每每欲害汝,汝反為之保耶?楊憲可為相麼?”劉基應聲說:“憲有相才,無相量。
嘗思為相的,宜持心若水,不得以己意衡之。
今楊憲不然,恐緻有敗。
”又問:“汪廣洋、胡惟庸二人若何?”劉基搖着頭說:“廣洋懦不任事,且量小又偏淺;胡惟庸小犢也,此人一用,必敗轅破犁。
”太祖聽了言語,紅着聖顔說:“朕之相,當無如先生。
”劉基即離席叩首,說:“臣福薄德淺,且多病憊。
況性最剛狠,疾惡太深,又才短不堪煩劇,胡能當此?”言訖,赴本位而坐。
當晚飲酒,極歡才罷。
次日,禦文華殿。
卻有通政使司奏說:“高麗國遣使嗐哩嘛哈,以明日是洪武三年元旦,故奉表稱賀。
”太祖将表章看了,因宣嗐哩嘛哈問彼國風俗。
他便不煩檢點,口中念出一道詩道: 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銀甕儲新酒,金刀囗錦鱗。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太祖聽了,對朝臣道:“莫謂異地不生人才,隻此一詩,亦覺可聽。
”傳旨提督四夷賓館官,好生陪宴,不題。
随有一個職官的内眷,滿身素裳,向前行禮畢。
太祖看他儀容閑整,因問:“老溫為誰?”那内眷跪奏道:“臣妾系原任江西中書省參政陶安之妻。
”太祖驚道:“是陶先生之嫂乎?說起陶先生,使人心懷怆然!”又說:“嫂有兒子麼?”老溫對說:“妾有不肖子二人,近被事伏事論死。
家丁四十人,悉補軍伍。
今以一丁病故,州司督妾就道補數。
犬馬餘年,無足顧惜。
惟望聖恩,念先學士安一日之勞,令得保首領,以人溝壑,則妾幸矣!”太祖立即召兵部官谕說:“朕渡江之初,陶先生首為輔佐,涉曆諸艱,功在鼎彜。
方爾形寂,遽令子孫殘落,深可憐憫!爾可盡赦四十餘軍,還養老嫂。
”再問老溫說:“你今家業何如?”那老媪惟有血淚千行,愁腸一縷,那裡回報得出。
太祖即令内庫将白金二千兩,布二百匹,賜與老媪。
又說:“原住舍宇,所在官司可為修葺;并記得朕前賜與門聯說:‘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可仍裝刻,以顯褒崇之意。
”那夫人辭謝出朝。
翌朝,太祖因新年萬幾稍暇,命駕随幸多寶寺。
步入大殿,見幢幡上,盡寫多寶如來佛号,因出對說:“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
”學士江懷素在側,進對道:“國号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
”龍顔大喜,即刻耀為吏部侍郎。
寺中盤桓半響,又步至方丈之側,恰有彩箋,上書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