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元宮中狐狸自獻

關燈
且說胡元滿朝臣子,且不行君臣之禮,隻去尋捉狐狸,那知道兩個孽畜,一陣煙便不知那裡去了。

    倏忽間轉出一個官來,奏道:“臣司天使者,前日癸酉,都城中紅氣布滿,空中如火照人,自寅至已,此氣方息,如此二日。

    昨者乙亥,又見黑氣彌漫,十步之内,昏不見人,亦自辰至巳方消。

    占及天文,似主不吉。

    今夜又聞清夢不甯,朝來又有二狐啼哭,伏乞陛下修省,以正天變。

    且又聞得大明之兵,已至濟甯,此去甚近。

    倘或不備,都城恐難堅守。

    ”元帝聽了,驚得魂不附體,因對衆将說:“前者脫脫為丞相,但有四方邊警,他便在孤家面前百計商量,調兵征剿。

    近來聞得他已沒了,此處更不見一人說及征戰之事。

    今聞大明攻取中原,已诏谕擴廓帖木兒挂帥,經略山東,據保河北。

    李思齊為左帥,張良弼為右帥,會陝西八路之兵,出潼關轉河南。

    丞相也速領兵十萬禦海口複山東。

    何以諸處不聞一些信耗,反又說大明兵至濟甯。

    衆卿有何妙計,為朕分憂?”隻見諸臣面面相視,不能對答。

    元帝長歎一聲,悶悶排駕回宮。

     且說徐達令諸将會集濟甯,一面差官到汴梁申奏軍情,一面與衆将定取燕都之計。

    仍令朱亮祖同廖永忠集水寨俞通源等八将,選戰船六百隻,分為東西兩路,進攻閘河。

    前番分班進征的陸兵,俱合大部聽遣。

    又撥郭英領兵三萬為先鋒,吳複、周德興、薛顯、張興祖率兵一萬為左翼。

    華雲龍、孫興祖、康茂才、華高,率兵一萬為右翼。

    常遇春、李文忠領鐵甲兵五千,為右軍接應。

    湯和、沐英領鐵甲兵五千為左軍接應。

    徐達自己督領張龍、汪信、趙庸、金朝興、鄭遇春、梅思祖壓陣而行。

    分撥已定。

    此時正是夏去秋來,一向苦于無水,一應船隻,囗不可動。

    朱亮祖行了火牌令濟甯知府方克勤,火速派撥民兵一萬,自己亦令舟師一萬,星夜開浚。

    民與兵各分東西,量定丈數疏通,稍自遲延,依軍法處斬。

    克勤看了火牌,欲待開浚,苦于勞民;欲待不開,苦于違法。

    正在十分煩腦,那兒子叫方孝儒上前對父親說:“軍令開浚,豈宜有違?但非民力之所能為。

    我聞聖天子行事,自有神助。

    父親還當虔誠禱告于天,早賜甘霖,以濟行兵,以囗民苦,庶幾有濟,亦未可定。

    ”克勤聽了兒子的話,也不差派民工開浚,隻在府城中心,青衣素帶,率了耆老百姓,連日哀告天地,拜了二日。

    亮祖的水軍,依令疏通東邊,開有二十餘裡,更不見方知府差一個人兒浚掘,亮祖也不知克勤如此情由,一時着惱起來,說道:“這是元帥軍令,約着水、陸兼程而行,那方知府何故敢于怠緩。

    即刻提他書史各于軍前捆打三十大棍,押解下來,火速撥民疏浚。

    ”且說天有感應,夜來大雨如注。

    将及黎明,水深六七尺。

    舟師奮力而進。

    遂克了河西,竟去灣頭上岸。

    恰好郭先鋒人馬也抵通州。

    隻見大霧迷江,數步之間,不見人面。

    郭英大喜,便對水師廖永忠、朱亮祖等十将說:“如今大霧迷江,不若乘此機會,公等十人,分着東、西,各帶兵五千埋伏道側,我自領兵前進。

    隻聽連珠炮響,公等張兩翼而出。

    ”永忠等依計而行。

    郭英直至城下罵陣。

    拒守的正是元将五十八國公,從來号為萬夫不當之勇。

    每常聞說大明将校智勇,他隻狠狠的對人說道:“隻是不曾逢着敵手,天下那有常勝的。

    可恨我不曾與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