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征福建友定受戮
關燈
小
中
大
自古道:“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又說道:“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誰想這友定聽了骁将蕭院的言語,存省了半晌,方才說道:“彼兵正銳,何謂疲竭,汝等那得亂惑軍心。
”便叫階下群刀手,推出斬訖報來。
不多時,那蕭院做了黃泉之鬼。
自此之後,這些軍将,那個敢說一聲,便有許多乘夜越城出來投降的。
明營軍中看他這等光景,四下裡攻打益急。
早有朱亮祖率着部軍,攻破了東門,軍校争呼而入。
文殊海牙見勢頭不好,便也開水門出降。
廖永忠率水軍鼓噪,直殺到官衙河畔。
友定仰天歎息,退入後堂,正要服毒而死,恰被官兵縛住,解送到宮。
次日湯和着令部将蔡玉鎮守延平。
那友定兒子陳海問得父親被執,也服毒而死。
湯和令軍中将友定送京,聽旨發落。
即會同李文忠所部人馬,乘勢徑趨閩縣,奄至成都。
鎮守元将乃郎中行省拍帖本兒,聞大兵到來,知城不可守,便引妻、妾上樓,說:“丈夫死國,婦人死夫,從來大義如此,今此城必陷,我亦旋亡,汝等能從之乎”?妻妾相對而泣,盡皆缢死,隻有一乳媪,抱幼子而立。
木兒熟視良久,歎道:“父死國;母死夫;惟汝半歲兒,于義何從,留爾存柏帖一脈可也。
”便收拾金寶,囑咐乳媪說:“汝可抱兒逃匿民間,倘遇不測,當以金珠買命。
”乳媪領命自去。
有頃,大兵進城,木兒從樓中放火,自焚而死。
湯和聞知如此忠義,傳令于灰燼中覓取骸骨,備冠帶衣衾,葬于芙蓉山下。
因将聖主恩德,馳谕省下郡邑,諸處俱各望風納款。
恰好胡天瑞率兵攻取興化,那建陽守将賈俊疇、河州守将陳國珍也都降順。
于是泉州、漳州、潮州等處悉皆平定。
湯和見福建安妥,仍會李文忠整旅回京。
未及一月,諸将解甲韬胄,午門外朝見。
太祖面加獎慰,賞赍有差。
這方國珍反複不常,枭首示衆;這陳友定賜與胡深之子胡祯,将渠脔取血肉,以祭父親。
三軍為之稱快。
次日早朝,百官行禮方畢,走過中書左丞王博出班奏說:“近奉敕督采黃木建告皇殿,卻于建昌蛇古岩采取,忽見岩上有一人,身著黃衣,口中歌道: 虎踞龍蟠勢苕荛,赤帝重興勝六朝。
八百餘年正氣複,重華從此繼唐堯。
其聲如雷,萬衆聳聽,如此者三遭,歌畢忽然不見。
乞付史館,以紀符瑞。
”太祖聽了說:“此事終屬誣罔,今後如此無憑信的虛聲,一切不可申奏。
”因令工人在大内圖畫的四壁,俱采豳風七月之詩,及自己曆來戰陣艱難之事,繪圖以示後世,且說:“朕家本農桑,屢世以來,皆忠厚長者,積善餘慶,以及朕躬。
乃荷皇天眷命,方有今日。
特命爾為圖,凡有流離困苦之狀,悉無所諱,庶幾後世子孫,知王業之興極其艱難,庶有儆懼,毋自幹淫,以思守成之道;爾等做官的,亦宜照朕立法,以警後來,方可保有富貴。
”群臣皆呼萬歲。
正及退朝,卻見有個内官,着了新靴,在雨中走過。
太祖大怒,道:“靴雖微物,然皆出自民财,且非旦夕可就,爾等何敢暴殄天然如此?朕嘗聞元世祖初年,見侍臣着有花靴,便杖責說:‘汝将完好之皮,為此費物勞神之事。
’此意極美。
大抵嘗曆艱難,便自然節儉。
稍習富貴,便自然奢華。
爾等急宜改換。
”随發内旨,今後百官入朝,倘遇雨雪,皆許穿油衣雨服,定為常訓。
明日天晴,太祖黎明臨朝,宣廖永忠、朱亮祖上殿,谕說:“兩廣之地,遠在南方,彼此割據,民困已久。
定亂安民,正在今日。
朕已令鄧愈等率師
”又說道:“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誰想這友定聽了骁将蕭院的言語,存省了半晌,方才說道:“彼兵正銳,何謂疲竭,汝等那得亂惑軍心。
”便叫階下群刀手,推出斬訖報來。
不多時,那蕭院做了黃泉之鬼。
自此之後,這些軍将,那個敢說一聲,便有許多乘夜越城出來投降的。
明營軍中看他這等光景,四下裡攻打益急。
早有朱亮祖率着部軍,攻破了東門,軍校争呼而入。
文殊海牙見勢頭不好,便也開水門出降。
廖永忠率水軍鼓噪,直殺到官衙河畔。
友定仰天歎息,退入後堂,正要服毒而死,恰被官兵縛住,解送到宮。
次日湯和着令部将蔡玉鎮守延平。
那友定兒子陳海問得父親被執,也服毒而死。
湯和令軍中将友定送京,聽旨發落。
即會同李文忠所部人馬,乘勢徑趨閩縣,奄至成都。
鎮守元将乃郎中行省拍帖本兒,聞大兵到來,知城不可守,便引妻、妾上樓,說:“丈夫死國,婦人死夫,從來大義如此,今此城必陷,我亦旋亡,汝等能從之乎”?妻妾相對而泣,盡皆缢死,隻有一乳媪,抱幼子而立。
木兒熟視良久,歎道:“父死國;母死夫;惟汝半歲兒,于義何從,留爾存柏帖一脈可也。
”便收拾金寶,囑咐乳媪說:“汝可抱兒逃匿民間,倘遇不測,當以金珠買命。
”乳媪領命自去。
有頃,大兵進城,木兒從樓中放火,自焚而死。
湯和聞知如此忠義,傳令于灰燼中覓取骸骨,備冠帶衣衾,葬于芙蓉山下。
因将聖主恩德,馳谕省下郡邑,諸處俱各望風納款。
恰好胡天瑞率兵攻取興化,那建陽守将賈俊疇、河州守将陳國珍也都降順。
于是泉州、漳州、潮州等處悉皆平定。
湯和見福建安妥,仍會李文忠整旅回京。
未及一月,諸将解甲韬胄,午門外朝見。
太祖面加獎慰,賞赍有差。
這方國珍反複不常,枭首示衆;這陳友定賜與胡深之子胡祯,将渠脔取血肉,以祭父親。
三軍為之稱快。
次日早朝,百官行禮方畢,走過中書左丞王博出班奏說:“近奉敕督采黃木建告皇殿,卻于建昌蛇古岩采取,忽見岩上有一人,身著黃衣,口中歌道: 虎踞龍蟠勢苕荛,赤帝重興勝六朝。
八百餘年正氣複,重華從此繼唐堯。
其聲如雷,萬衆聳聽,如此者三遭,歌畢忽然不見。
乞付史館,以紀符瑞。
”太祖聽了說:“此事終屬誣罔,今後如此無憑信的虛聲,一切不可申奏。
”因令工人在大内圖畫的四壁,俱采豳風七月之詩,及自己曆來戰陣艱難之事,繪圖以示後世,且說:“朕家本農桑,屢世以來,皆忠厚長者,積善餘慶,以及朕躬。
乃荷皇天眷命,方有今日。
特命爾為圖,凡有流離困苦之狀,悉無所諱,庶幾後世子孫,知王業之興極其艱難,庶有儆懼,毋自幹淫,以思守成之道;爾等做官的,亦宜照朕立法,以警後來,方可保有富貴。
”群臣皆呼萬歲。
正及退朝,卻見有個内官,着了新靴,在雨中走過。
太祖大怒,道:“靴雖微物,然皆出自民财,且非旦夕可就,爾等何敢暴殄天然如此?朕嘗聞元世祖初年,見侍臣着有花靴,便杖責說:‘汝将完好之皮,為此費物勞神之事。
’此意極美。
大抵嘗曆艱難,便自然節儉。
稍習富貴,便自然奢華。
爾等急宜改換。
”随發内旨,今後百官入朝,倘遇雨雪,皆許穿油衣雨服,定為常訓。
明日天晴,太祖黎明臨朝,宣廖永忠、朱亮祖上殿,谕說:“兩廣之地,遠在南方,彼此割據,民困已久。
定亂安民,正在今日。
朕已令鄧愈等率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