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破姑蘇士誠殒命
關燈
小
中
大
朱亮祖為雄,今亮祖獨屯兵于西北,不當機會,足下何不徑取此賊?”王弼聽了,直揮雙刀,奮勇向前,敵衆方得少卻;遇春便率衆乘之。
恰好亮祖又到,三面夾攻,喊殺将來。
土城兵馬大敗,溺死沙盆譚者,不計其數。
士誠坐着飛龍追日千裡馬,也幾乎堕入水中。
遇春同亮祖并力追趕,一槍刺去,正中世子張龍,下馬而死。
士誠驚忙逃回城中,堅閉不出。
次早,周颠與張金箔作别要行,軍師與徐元帥再三留住,他們回說:“後會有期,不必苦留。
”說罷便出帳而去。
劉基看高台已築,因令衆将率軍校上台攻打,隻留正東的台聽起自用。
劉基按定吉期登壇,技發仗劍。
不一時間,忽見雷霆霹靂交加,大雨奔注,台上衆軍一齊放起火箭、神槍、火铳、硬弩飛将過去,盤門果然大開。
城上民軍,争先冒雨奔走。
隻聽大震一聲,把姑蘇城攻倒三十六處。
徐達便傳令四面軍士,俱依隊伍入城,不許越次亂殺。
如有生擒張士誠者,與金千兩;斬首來獻者,與金五百兩;斬渠妻子一人者,與金百兩。
那士誠看見城破,便率了子女及妻劉氏,并家屬同登齊雲樓,于天泣道:“今日至此,兔為他人所辱。
”自行放起火來,把合家燒死了。
自走至後苑梧桐樹邊,大叫數聲:“天喪我也!天喪我也……”正要解下絲縧自缢,突然走過沐英,一箭射斷了絲縧,士誠仆然堕地,沐英着軍校上前捉住。
徐達收了圖籍并錢糧器械,即與衆将起程,回到金陵,止留數将在蘇鎮守。
誰想那士誠拘在軍中,隻是閉着雙眼,咬着這口牙齒。
軍校們勸他吃粥吃飯,隻是不吃。
将到金陵,徐達先遣人報捷。
太祖便命丞相李善長遠出款接。
士誠也毫不為禮。
善長戲道:“張公,你平日據土稱王,智勇自大,今日何為至此!且吾之盡禮于足下,正以王命,不欲自失其儀,足下還重己輕人乎。
”頃刻,已至龍江,諸将把士誠縛了,送到太祖面前。
士誠也隻低頭閉目,朝上着地而坐。
太祖叱他道:“你何不視我!”士誠大聲答道:“天日照你不照我,祝你何為!”太祖大怒,命人将士誠監禁,排駕回宮去了。
士誠自思赧顔,泣下如雨,至夜深以衣帶自缢而死。
太祖敕令為姑蘇公,具衣冠葬于蘇城之下。
這些高官厚祿之臣,聞知蘇州城破,或投降的,或逃走的,且有替我兵私通賣國的,更沒有一個死難。
後來唐伯虎有“清江引”詞,道: 皂羅辮兒錦紮梢,頭戴方檐帽。
穿領闊袖衫,坐個四人轎;又是張吳王米蟲兒來到了。
太祖次日早朝,将削平僞周諸将,一一升賞有差。
恰有徐達奏道:“臣等攻打蘇州,曾檄俞通海提兵到桃花塢蕩賊老營,身中流矢,因毒甚,送還京師。
聞主公親幸第宅,問他死後囑咐何事,通海已不能語,主公揮淚而出。
次日報身沒,車駕複臨恸哭,慘動三軍,莫能仰視。
臣等身在遠方,聞此眷注,不勝感激。
又陣中丁德興,被刀折其左股而亡;茅成被火箭透心而喪,俱乞殿下褒封,以表忠節。
又前者正月朔日,臣夜夢姑蘇城隍與滁州城隍,同至帳中,恍惚言語,謂主公三年之間,混一大統;士誠不及一載,決至淪亡,但虎将不免殒傷。
臣因求其保護,今皆保回首領而沒。
全望主公勉賜褒崇,以表神爽;又今蘇城天王堂東庑,土地神像,俨然像聖容,三軍無不稱賀,亦望主公裁處。
”太祖便說:“随吾渡江精通水戰者,無如廖永安、俞通海。
又丁德興、茅成俱是虎臣,今功成而身死,深為可惜!”因命有司塑像于功臣廟中緻祭,永安向死于蘇州,可迎葬于鐘山之側。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恰好亮祖又到,三面夾攻,喊殺将來。
土城兵馬大敗,溺死沙盆譚者,不計其數。
士誠坐着飛龍追日千裡馬,也幾乎堕入水中。
遇春同亮祖并力追趕,一槍刺去,正中世子張龍,下馬而死。
士誠驚忙逃回城中,堅閉不出。
次早,周颠與張金箔作别要行,軍師與徐元帥再三留住,他們回說:“後會有期,不必苦留。
”說罷便出帳而去。
劉基看高台已築,因令衆将率軍校上台攻打,隻留正東的台聽起自用。
劉基按定吉期登壇,技發仗劍。
不一時間,忽見雷霆霹靂交加,大雨奔注,台上衆軍一齊放起火箭、神槍、火铳、硬弩飛将過去,盤門果然大開。
城上民軍,争先冒雨奔走。
隻聽大震一聲,把姑蘇城攻倒三十六處。
徐達便傳令四面軍士,俱依隊伍入城,不許越次亂殺。
如有生擒張士誠者,與金千兩;斬首來獻者,與金五百兩;斬渠妻子一人者,與金百兩。
那士誠看見城破,便率了子女及妻劉氏,并家屬同登齊雲樓,于天泣道:“今日至此,兔為他人所辱。
”自行放起火來,把合家燒死了。
自走至後苑梧桐樹邊,大叫數聲:“天喪我也!天喪我也……”正要解下絲縧自缢,突然走過沐英,一箭射斷了絲縧,士誠仆然堕地,沐英着軍校上前捉住。
徐達收了圖籍并錢糧器械,即與衆将起程,回到金陵,止留數将在蘇鎮守。
誰想那士誠拘在軍中,隻是閉着雙眼,咬着這口牙齒。
軍校們勸他吃粥吃飯,隻是不吃。
将到金陵,徐達先遣人報捷。
太祖便命丞相李善長遠出款接。
士誠也毫不為禮。
善長戲道:“張公,你平日據土稱王,智勇自大,今日何為至此!且吾之盡禮于足下,正以王命,不欲自失其儀,足下還重己輕人乎。
”頃刻,已至龍江,諸将把士誠縛了,送到太祖面前。
士誠也隻低頭閉目,朝上着地而坐。
太祖叱他道:“你何不視我!”士誠大聲答道:“天日照你不照我,祝你何為!”太祖大怒,命人将士誠監禁,排駕回宮去了。
士誠自思赧顔,泣下如雨,至夜深以衣帶自缢而死。
太祖敕令為姑蘇公,具衣冠葬于蘇城之下。
這些高官厚祿之臣,聞知蘇州城破,或投降的,或逃走的,且有替我兵私通賣國的,更沒有一個死難。
後來唐伯虎有“清江引”詞,道: 皂羅辮兒錦紮梢,頭戴方檐帽。
穿領闊袖衫,坐個四人轎;又是張吳王米蟲兒來到了。
太祖次日早朝,将削平僞周諸将,一一升賞有差。
恰有徐達奏道:“臣等攻打蘇州,曾檄俞通海提兵到桃花塢蕩賊老營,身中流矢,因毒甚,送還京師。
聞主公親幸第宅,問他死後囑咐何事,通海已不能語,主公揮淚而出。
次日報身沒,車駕複臨恸哭,慘動三軍,莫能仰視。
臣等身在遠方,聞此眷注,不勝感激。
又陣中丁德興,被刀折其左股而亡;茅成被火箭透心而喪,俱乞殿下褒封,以表忠節。
又前者正月朔日,臣夜夢姑蘇城隍與滁州城隍,同至帳中,恍惚言語,謂主公三年之間,混一大統;士誠不及一載,決至淪亡,但虎将不免殒傷。
臣因求其保護,今皆保回首領而沒。
全望主公勉賜褒崇,以表神爽;又今蘇城天王堂東庑,土地神像,俨然像聖容,三軍無不稱賀,亦望主公裁處。
”太祖便說:“随吾渡江精通水戰者,無如廖永安、俞通海。
又丁德興、茅成俱是虎臣,今功成而身死,深為可惜!”因命有司塑像于功臣廟中緻祭,永安向死于蘇州,可迎葬于鐘山之側。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