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薛将軍生擒周将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我們水軍,前船殺進,約有五百餘隻,後船不繼。
誰想僞周的小船上,一聲号炮,那些一字兒擺開的兵船,卻飛也似圍将攏來。
先前每船上止不過有六七人在上,不知而今平白裡,倒有七八十人。
畫角一聲,重重疊疊,如蜂似蟻的圍住。
朱軍的船在内,前後分作兩段。
隻是虛聲呐喊,卻也不近前厮殺。
且說常遇春、王銘、俞通源、薛顯四員虎将,分頭殺出,但是我軍将到,他們軍士便都跳下水去,我船略開,他們仍然跳回船上來。
遇春傳令說:“他軍既然如此,不過欲老我兵耳。
但是我軍糧草不繼,如此三日,則枵腹了,何以當勁兵?我們的船,且集在一處,再作商議……”說還未已,隻見船上都說道:“不好了,不好了!我軍船底被他們鑿破,湧進水來了。
”衆軍着急,都去艙内補塞。
未及半晌,那些水軍紛紛的在水上,如履平地而來。
将我在外的船隻,提起鐵錘,隻是亂打。
頃刻間,朱軍溺死的已是一千餘人。
常遇春等無計可施,遙看三面俱是蘆蕩,約有二十餘裡。
蘆蕩之外,仍是無邊水面,要望外邊援軍,他又盡将巨艦在十裡之外,重重隔斷,聲息無聞。
遇春仰天歎說:“不意此身沉沒在此。
”薛顯說:“常元帥,你且慢着心焦。
這場事務,須從萬死一生中,尋個計策。
我們且把船一齊蕩開,不可聚在一處。
倘若他四下裡以火相攻,比鑿穿船底尤是厲害。
我有一計,即喚衆軍收撈已壞的船隻,盡将艙底打,隻留船底,将鐵鍊縛船成,鋪浮水面。
每片約長十丈,闊二十五丈。
闆多則負重。
每闆上立四十人,各持火鏡、火炮、火箭等物,乘他巨艦挨擠水面之時,今夜以火攻向前去。
其餘不壞船隻,緊随火器厮殺,必能殺開重圍。
”俞通源聽了搖頭說:“不可,不可!我軍駕着船闆而行,仰視艨艟巨艦,多有二三丈之高,一時難得上去;且風又不便,二者毫無掩蔽,則重傷必多,此計未妥。
我仔細思量,尹義守此,不過十萬之師,他如今駕着大船,當湖心截住前後,則衆軍必然盡罄的俱在水面上把守。
岸上陸兵見我們前後不應,必不準備,莫如今夜将船分半,竟抵彼岸,直劫他岸兵。
這叫做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之法也。
未知将軍以為可否?”遇春聽了便說:“二位的議論都好,我如今都用。
但隻與二位相反的,薛将軍說将船底連攏去向後邊放火,俞将軍慮及以下攻上,且無掩蔽,重傷必多。
我如今盡将好船帶領火器,到他攔阻的船邊放火攻殺,便有遮隔,也無俯仰之苦;俞将軍說将船直抵彼岸,“乘其無備,劫他岸兵,我們又苦無船可波,薛将軍将船底連攏渡去,此正如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策,使他兩下救應不及,二位以為如何?”衆人都說:“絕妙,絕妙!”即令衆軍将打壞不能裝載的船,盡行拆散,把鐵鍊如法連成一片。
如今反将底面向天,以防釘腳損傷士卒,及到岸邊,仍然翻轉,将面子向天,防他水兵被火,逃脫上岸,一時觸傷腳底,難以向前。
又令在船衆軍,整理火器等件。
俞通源、薛顯領兵攻打水寨。
自同王銘領兵攻劫岸兵。
隻待夜間,分頭行事。
急忙料理,不覺紅日西沉,但見湖中清風徐來,水光接天,衆籁無聲,一碧萬頃。
可惜隻為王中在身,無心盼睐煙光景色。
卻說元帥徐達,在中軍聽得一聲炮響,忽見尹義陣上的船,如飛圍繞,把我截做兩段。
倏忽之間,大船如雲
誰想僞周的小船上,一聲号炮,那些一字兒擺開的兵船,卻飛也似圍将攏來。
先前每船上止不過有六七人在上,不知而今平白裡,倒有七八十人。
畫角一聲,重重疊疊,如蜂似蟻的圍住。
朱軍的船在内,前後分作兩段。
隻是虛聲呐喊,卻也不近前厮殺。
且說常遇春、王銘、俞通源、薛顯四員虎将,分頭殺出,但是我軍将到,他們軍士便都跳下水去,我船略開,他們仍然跳回船上來。
遇春傳令說:“他軍既然如此,不過欲老我兵耳。
但是我軍糧草不繼,如此三日,則枵腹了,何以當勁兵?我們的船,且集在一處,再作商議……”說還未已,隻見船上都說道:“不好了,不好了!我軍船底被他們鑿破,湧進水來了。
”衆軍着急,都去艙内補塞。
未及半晌,那些水軍紛紛的在水上,如履平地而來。
将我在外的船隻,提起鐵錘,隻是亂打。
頃刻間,朱軍溺死的已是一千餘人。
常遇春等無計可施,遙看三面俱是蘆蕩,約有二十餘裡。
蘆蕩之外,仍是無邊水面,要望外邊援軍,他又盡将巨艦在十裡之外,重重隔斷,聲息無聞。
遇春仰天歎說:“不意此身沉沒在此。
”薛顯說:“常元帥,你且慢着心焦。
這場事務,須從萬死一生中,尋個計策。
我們且把船一齊蕩開,不可聚在一處。
倘若他四下裡以火相攻,比鑿穿船底尤是厲害。
我有一計,即喚衆軍收撈已壞的船隻,盡将艙底打,隻留船底,将鐵鍊縛船成,鋪浮水面。
每片約長十丈,闊二十五丈。
闆多則負重。
每闆上立四十人,各持火鏡、火炮、火箭等物,乘他巨艦挨擠水面之時,今夜以火攻向前去。
其餘不壞船隻,緊随火器厮殺,必能殺開重圍。
”俞通源聽了搖頭說:“不可,不可!我軍駕着船闆而行,仰視艨艟巨艦,多有二三丈之高,一時難得上去;且風又不便,二者毫無掩蔽,則重傷必多,此計未妥。
我仔細思量,尹義守此,不過十萬之師,他如今駕着大船,當湖心截住前後,則衆軍必然盡罄的俱在水面上把守。
岸上陸兵見我們前後不應,必不準備,莫如今夜将船分半,竟抵彼岸,直劫他岸兵。
這叫做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之法也。
未知将軍以為可否?”遇春聽了便說:“二位的議論都好,我如今都用。
但隻與二位相反的,薛将軍說将船底連攏去向後邊放火,俞将軍慮及以下攻上,且無掩蔽,重傷必多。
我如今盡将好船帶領火器,到他攔阻的船邊放火攻殺,便有遮隔,也無俯仰之苦;俞将軍說将船直抵彼岸,“乘其無備,劫他岸兵,我們又苦無船可波,薛将軍将船底連攏渡去,此正如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策,使他兩下救應不及,二位以為如何?”衆人都說:“絕妙,絕妙!”即令衆軍将打壞不能裝載的船,盡行拆散,把鐵鍊如法連成一片。
如今反将底面向天,以防釘腳損傷士卒,及到岸邊,仍然翻轉,将面子向天,防他水兵被火,逃脫上岸,一時觸傷腳底,難以向前。
又令在船衆軍,整理火器等件。
俞通源、薛顯領兵攻打水寨。
自同王銘領兵攻劫岸兵。
隻待夜間,分頭行事。
急忙料理,不覺紅日西沉,但見湖中清風徐來,水光接天,衆籁無聲,一碧萬頃。
可惜隻為王中在身,無心盼睐煙光景色。
卻說元帥徐達,在中軍聽得一聲炮響,忽見尹義陣上的船,如飛圍繞,把我截做兩段。
倏忽之間,大船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