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歸德侯草表投降

關燈
你們可清夜思量。

    ”把馬勒轉而去。

    太祖說道:“郭英此去,陳理等必然寒心;然尚在猶豫未決。

    ”便喚編修羅複仁,再到城下,極口備陳利害。

    那陳理回到殿中,對衆人說:“欲降則失了先君的事業;欲不降,則兵糧俱乏,如之奈何!”卻閃過楊從政來,說:“昔日秦王子嬰降漢,漢且全之;令聞朱公仁德,倘是去降,非惟保身,亦可免及九族黎民之厄。

    ”陳理回看張定邊,那定邊道:“社稷已危,有負先王之托,惟死而已。

    ”遂拔劍自刎。

    陳理放聲大哭,說:“定邊、英傑,是先王托他輔助寡人骁将,今皆身死,孤将何恃!楊丞相可草表投降。

    ”一面吩咐将張定邊屍骸及陳英傑首級,俱以禮葬于城外。

    即進宮中見母親楊氏,具吉納降一事。

    楊氏說:“我不能為孟昶之母。

    ”将頭撞柱而死。

     陳理次日,率群臣換了缟素,拜辭家廟,及友諒的靈,開北門,徑到太祖帳中。

    太祖看見,甚是不忍,令人解其縛。

    陳理向前俯伏請罪,蒙主上寬釋了,便步随車駕入城。

    凡府庫儲積,俱令陳理恣意自取,不殺戮一人,所積倉糧,下令散給遠近百姓,以舒饑困,百姓大悅。

    太祖升殿後,陳理複叩頭階下。

    太祖說:“待我還到金陵,授你官職。

    ”太祖即令陳理發檄與湖、廣未附州縣。

    不數日,盡行納款。

    因立湖、廣行中書省,以楊璟為參知政事,且籍戶口、田地、賦稅,并記友諒原留宮殿什物器皿,太祖一一細看。

    後籍上卻寫友諒按金床一張,太祖笑說:“此與孟昶七寶溺器何異,如此侈奢,焉得不亡。

    ”即令毀棄。

    此時卻是至正二十四年,歲次甲辰二月光景。

    太祖留軍鎮守,仍領兵望金陵而回,複人江西至南昌。

    朱文正、鄧愈等,迎接稱賀平定武昌一事,不題。

     且說太祖偶出營前散步,但見四面山水清幽可愛。

    正是: 依依柳綠,灼灼桃紅。

    奇花異草,翠柏青松。

     正看之時,忽聽莺聲鳥語,林木青蒼,心中不舍,隻管信步行去,耳畔微聞鐘聲。

    太祖定睛一望,隻見一所古寺,周圍水繞,寺前又有一座石橋,太祖緩緩行至橋上。

    但見雲浪騰空,波濤洶湧,太祖心中驚懼,站立不住,隻得走過橋去,已到寺前。

    山門口上懸一匾,寫着“古雷音寺”。

    太祖正欲進去,不想一陣怪風響過,跳出一隻吊睛白額錦毛花斑虎來,好生厲害。

    太祖猛然一見,早已跌在山崖石邊,口内說道:“吾命休矣!”隻見寺中忙奔出一個老借來,形容古怪,須眉皓然,手執竹杖,口内吆喝:“孽畜,體得無理!”那虎俯伏崖邊不動。

    老僧走近前來,用手扶起太祖,便說:“不知陛下駕臨,有失迎候,被這惡畜驚了聖躬,實老僧之罪也。

    ”太祖起來,整整衣冠,看見老僧舉止異常,乃開口道:“偶然閑步,何幸得瞻慈容,更勞驅逐惡畜,誠萬幸也。

    ”老僧又道:“陛下連日運籌帷幄,因便至此,請方丈一茶,少盡山僧微意。

    ”太祖欲待不去,看見景緻清幽,心中羨慕;欲待竟去,猶恐久坐耽遲,礙于長行。

    正在沉吟,和尚又道:“陛下不必遲疑,請獻過茶,即送駕返,決不相羁。

    ”太祖遂舉步走進山門。

    但見松柏森森,雲連屋宇。

    又走到一重門首,似王母瑤池,真非人世。

    不覺已至大殿檻外。

    太祖擡頭一看,正是: 黃金殿宇,白玉樓台。

    一帶平坡,盡是瑪瑙砌就;兩過階級,尤如寶石嵌成。

    碧欄外,萬朵金蓮騰瑞色;寶殿上,千顆舍利放光明。

    白玉瓶内,插九曲珊瑚樹;矮銅鼎中,焚八寶紫真氲。

    一對青金榻,兩扇白玉屏。

    珍珠亭,焰焰寶光連白日;琉璃塔,騰騰瑞氣接青雲。

    三尊古佛,指破有為、有相;十八羅漢,參透無滅、無生。

    香風細細菩提樹,花雨紛紛紫竹林。

     老僧引太祖進殿,衆僧參見,俱道:“陛下享人間富貴,一朝帝主,今到寒寺,山荒徑僻,多有亵尊之罪。

    ”太祖道:“今來寶刹,得睹人間未見之珍,天下罕有之物,令人目眩神搖,不知身在何世。

    ”衆僧說:“請陛下一觀。

    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