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現銅橋天賜奇祥

關燈
了半響,歎息數聲,說道:“可知皇天不欲絕彼。

    ”惆怅之間,隻聽得響亮一聲,看見紅羅山上有個東西,身高六尺,色若烏雲,頭上一角,碧色的一雙眼睛,如笙如簧的叫響。

    文忠對傅、朱兩人并所領士卒,說:“此必是用端神獸了。

    ”因高叫說:“角端,用端,爾乃天之神奇,物之靈異,必能識天地未來氣數。

    倘元人此後更不複生,爾可藏形不叫;若是元人複生,爾可叫一聲;若止南侵,不能進關,爾可叫兩聲;若複來犯邊,爾可叫三聲。

    ”文忠吩咐方罷,那獸連叫三聲而去。

    文忠心知天意,便引兵乘夜回紅羅山。

    天明到了本營,将鋼橋渡元兵,及山上見用端的事,一一對劉基說了一遍。

    劉基道:“真是奇異。

    ”即日拔寨而起,回至應昌,與鄧愈、湯和等将相見了。

    文忠具言前事,諸将歎息不已,因留将鎮守應昌撫慰軍兵,其餘兵卒,俱随文忠、鄧愈、湯和等回京。

    恰好大将軍徐達與諸将西征土番,克了河州。

    那土番元帥何鎖南、普花兒等,皆納印請降。

    便将兵追元豫王至西黃河,直到黑槍林殺了阿撒秃子。

    于是河州以西甘朵烏、思藏等部,來歸者甚衆。

    甘肅西北一帶數千裡,不見一兵卒,因也收兵回京。

    太祖聞得勝旋師,乃率衆臣出勞于江上。

     次日,徐達等進平沙漠表章。

    太祖因對朝臣說:“爾等戮力王家,著有茂績,非有世賞,何以報功。

    朕已命大都督府及兵部官,祿諸将功績,吏部定勳爵,戶部備禮物,禮部定禮儀,工部造鐵券,翰林撰制诰。

    明日是仲冬丁西之吉。

    諸臣各直明聽朕言。

    ”本日退朝。

    次日五鼓,太祖夙興,禦奉天殿。

    皇太子及諸王、文武百官,朝見禮畢,排列在丹墀左右。

    太祖說:“今日定行封賞,非出一己之私,皆仿古來之典。

    向以征讨未逞,故延至今日。

    如左丞相李善長,雖無汗馬之勞,然供給軍糧,更無缺乏;右丞相徐達,朕起兵時,即從征讨,摧堅撫順,勞勳最多,二人進列公爵,宜封大國,以示褒嘉,餘悉照功加封。

    書經上說:‘德懋懋官,功懋懋賞’。

    今日若爵不稱德,賞不酬功,卿等宜廷論之,毋得退後有言。

    ”于是封徐達為開國輔運推誠直力武臣,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進封魏國公;參軍國事,食祿五千石,賜诰命鐵卷。

    因着中書宣卷文,道: 朕聞自古帝王創業垂統,皆賴英傑之臣,削群雄,平暴亂;然非首将智勇,何能統率而成大功。

    如漢、唐初興,諸大名将是也。

    當時雖得中原,四夷未及賓服,以其宣謀效力之将比之,豈有過我朝大将軍之功者平?爾徐達起兵以來,為朕首将。

    十有六年,廓清江漢、淮楚,電拂兩浙,席卷中原,威名所振,直連塞外,其間降王縛将,不可勝數。

    頃令班師,星馳來赴。

    朕念爾勤既久,立功最大,天下已定,論功行賞,無以報爾,是用加爾爵祿,使爾之子孫,世世承襲,朕本疏虞,皆遵前代之典禮。

    茲與爾誓:除謀逆不宥,其餘若犯死罪,免爾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功。

    嗚呼!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爾當慎守朕言,渝及子孫,世世為國之良臣,豈不偉欤? 宣讀已畢。

    那鐵券制度,宛如大瓦一片,面刻诰文,背鍋免罪減死俸祿之數,字畫俱用金嵌成。

    一片藏在内府,一片給與功臣。

    兩邊相合,因叫做鐵卷。

    這規矩依照宋時賜錢囗王的鐵卷造成。

    太祖特令使臣到浙江台州錢王的子孫那裡,取樣鑄造的。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