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征福建友定受戮

關燈
征取,久無捷音。

    爾平章廖永忠可為征南将軍;爾參政朱亮祖可為副将軍,率師由海道取廣東。

    然廣東要地,惟在廣州。

    廣州一下,則沿海州郡自可傳檄而定,海北以次招徕,務須留兵鎮守。

    其有歸款迎降的,爾可宣布德威,慎勿亂自殺掠,阻彼向化之心。

    仍當與平章鄧愈等協心謀事。

    廣東一定,徑取廣西,肅清南服,在此一舉。

    ”永忠與亮祖二人,受命出朝,擇日領兵前去,不題。

     且說徐達引大兵已到山東。

    鎮守山東卻是元将擴廓帖木兒,原是察罕帖木兒之子。

    先是癸卯年元順帝曾着尹煥章将書币通好于太祖,太祖因遣都事江可答禮。

    汪可去至元營,細為探訪軍務。

    這擴廓帖木兒便起疑心,拘留住汪可,不令還朝。

    後來太祖連修書二封問讨,那擴廓帖木兒倚着兵勢,不以為然。

    才過一年,不意順帝削了他的兵權,使他鎮守山東,甲兵不上五萬。

    是日聞徐達兵過徐州,擴廓帖木兒甚是驚恐,登時聚衆商議。

    有平章竹貞說道:“元帥麾下,雖有數萬之衆,發散在山東、河南、山西等處,一時難聚。

    如今徐達智勇無雙,常遇春蓋世英雄,還有一個叫做朱亮祖,他能神運鬼輸,當年曾在鶴鳴山,劈石壓死陳友定許多軍馬,不知如今陣上,他來也不來。

    至如郭英、耿炳文、吳良、華雲龍、傅友德、康茂才等一班,俱是骁勇的虎将。

    元帥與他拒敵,隻恐多輸少勝。

    莫若權棄山東,且往山西,再聚大兵,以圖恢複。

    ”擴廓帖木兒聽竹貞許多言語,便說:“這話兒極講得有理。

    ”急忙領兵,夜間潛回山西太原府而去。

    哨兵報知徐達。

    徐達對衆将說:“擴廓帖木兒算是元朝重臣,他今恐懼逃走,則各處守臣,必皆震惶無疑。

    料這山東、河南唾手可得;河北燕京亦指日可定矣。

    ”便領兵直至山東沂州駐紮軍馬。

    守将王宜聞知,即率各司官吏出城迎降,峰州地方,也即投順。

    大兵徑到青州郡,青州守将恰是普顔不花。

    這不花守禦地方,甚是了得,向來抵當徐壽輝并陳友諒,前後拒戰三月有餘。

    固守城池,調遣軍馬,俱有方法,誓與此城同存亡,真個是赤心報國的忠臣。

    他見大軍壓境,便領了三千敢死之士,當先出戰。

    又分兵七千,為後哨埋伏。

    我這裡郭英出馬,對了不花說:“守将,爾可知天命麼?”不花回說:“我等為臣的隻曉得忠義為心;至于天命去留,付之命數,何必多說。

    ”便揮刀直取郭英。

    兩人力戰良久,未分勝敗。

    忽聽一聲呐喊,那七千埋伏元兵,盡行排力殺來。

    把郭英困在核心,如鐵桶銅牆,更無出路。

    郭英心中忖道:“從來聞這不花手段高強,今日方見他的力量。

    ”便吩咐三軍,面不帶矢者斬。

    三軍抖擻精神,奮力的沖殺。

    恰好向南一彪人馬,為首的大将乃是常遇春,領了三萬人從外攻入。

    郭英又從内攻出,内外夾攻。

    不花見勢不好,便領着殘兵急走入城,堅閉不出。

    徐達因令前軍直至城下,四圍攻打。

    不花退入官衙,見了母親,說道:“此城危在旦夕,兒此身決以死報國,忠孝難以兩全,如何是好?”那母親回答道:“有兒如此,雖死何恨。

    況爾尚有二弟,我的老身,自可終養。

    ”正要抱頭而哭,隻見外面報道:“平章李保保開門投降,明兵已入城了。

    ”不花即至省堂服鸩酒而死。

    其妾阿魯貞抱了幼子,攜了幼女,俱到後院池中投水而亡。

    徐達命将不花及殉節家小,備整齊棺衾,以禮殡葬;一面安輯人民,三軍不許混離隊伍。

    于是山東、濟甯、萊州、登州諸郡,望風歸順。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