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啞鐘鳴瘋僧颠狂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太祖下命,着有司将廖永安等塑像于功臣詞,歲時祭祀,一邊迎永安靈柩葬于鐘山之側。
又說:“滁州城隍與蘇州城隍,軍中顯靈,可同和州城隍,共敕封‘承天監國司命靈護王’特賜褒崇。
其敕書用錦标玉軸,與各處有異;至如天王堂東庑之土地神像,重建金殿遮蓋。
”徐達領命出朝而去。
卻說當初唐時有個活佛出世,言無不靈應,甚是希罕,人都稱他做寶志大和尚。
後來白日升天,把這副凡胎,就葬在金陵。
前者诏建宮殿,那禮、工二部官員,奏請蔔基,恰好在寶志長老家邊。
太祖着令遷去别處埋葬,以便建立。
諸臣得令,次日百計鋤掘,堅不可動。
太祖見工作難于下手,心中甚是不快。
回到中宮,馬娘娘接問道:“聞志公的冢甚是難遷,妾想此段因果,亦是不小,主上還直命史官占蔔妥當,才成萬年不拔之基。
且志公向來靈異,冥冥之中,豈不欲保全自己軀毅?殿下如蔔得吉,宜擇善地,與他建造寺院,設立田土,隻當替他代換一般,做下文書燒化,庶幾佛骨保佑,不知殿下主意何如?”太祖應道:“這說得極是。
”次早,便與劉基占蔔。
蔔得上好,就着諸工作不得亂掘。
太祖自做下交易文書,燒化在志公冢上。
因命在鐘山之東,創造一座寺院,禦名靈谷寺。
遍植松柏,中間蓋無梁殿一座,左右設鐘鼓樓,樓上懸的是“景陽鐘”。
又唐時鑄就銅鐘一口,欲為殿上所用。
鑄成之日,任你鼓擊,隻是不響。
那時便都叫道“啞鐘”且有童謠說道: 若要撞得啞鐘鳴,除非靈谷寺中僧。
殿造無梁後有塔,志公長老耳邊聽。
殿成之日,寺僧因鐘鼓雖設,然殿内還須有副小樣鐘鼓,逐日做些功課,也得便當。
正在商議,忽然有個頭陀k殿說:“那‘啞鐘’不是好用的。
何必多般商議。
”這些僧人與那諸般工作,拍手大笑,道:“你既曉得‘啞鐘’,用他怎麼?”那頭陀回說道:“而今用在這殿中,他就不啞了。
”衆人也随他說,更不睬他。
那頭陀氣将起來。
大叫道:“你們不信,貧僧也自由你。
若我奏過朝廷,或依了我,懸挂起來,敲得旺旺的響,那時恐怕你們大衆得罪不小,自悔也遲。
”便把袖襖整了一整,向長安街一路的往朝裡來,這些人也有的隻說這頭陀想是瘋子,不來理他;也有的隻說此鐘多年古物,實是不響,這頭陀枉自費心;也有的說我們且勸他轉來,倘或觸動聖怒,也在此自讨煩惱,便一直趕來勸他。
那頭陀說:“既是你們勸我,想你們從中也有肯依我的了,我又何苦與你們作對。
”因也轉身到寺裡來。
那些人因他到了,都不做聲,開着眼看他怎麼。
那頭陀便向天打了一個信心,就向這鐘邊走了三五轉,口裡念了幾句真言,喝聲道:“起!”這鐘就地内平空立将起來。
這頭陀把鐘上泥,将帚拂試淨了,看殿上鐘架恰好端正的,便以手指道:“你自飛懸架上去罷。
”那鐘又平地裡走入殿來,端端正正挂在架子上。
看的人堆千積萬,止不住喝采。
頭陀便從柏中取出一條楊枝,與一個淨瓶來,将瓶中畫了道符,那瓶内忽然現一瓶淨水,便念動幾句梵語,将淨水向鐘上周圍灑了三遍,取一紙來焚化在鐘邊,把手四下裡一摸,隻聽得铿然有聲。
他便取木植一株,輕輕撞将過去,那鐘聲真個又洪又亮,這千千萬萬人,齊聲道:“古怪!古怪!”合寺僧人,同那善男信女,納頭拜道:“有眼不識活佛,即請師父在此
又說:“滁州城隍與蘇州城隍,軍中顯靈,可同和州城隍,共敕封‘承天監國司命靈護王’特賜褒崇。
其敕書用錦标玉軸,與各處有異;至如天王堂東庑之土地神像,重建金殿遮蓋。
”徐達領命出朝而去。
卻說當初唐時有個活佛出世,言無不靈應,甚是希罕,人都稱他做寶志大和尚。
後來白日升天,把這副凡胎,就葬在金陵。
前者诏建宮殿,那禮、工二部官員,奏請蔔基,恰好在寶志長老家邊。
太祖着令遷去别處埋葬,以便建立。
諸臣得令,次日百計鋤掘,堅不可動。
太祖見工作難于下手,心中甚是不快。
回到中宮,馬娘娘接問道:“聞志公的冢甚是難遷,妾想此段因果,亦是不小,主上還直命史官占蔔妥當,才成萬年不拔之基。
且志公向來靈異,冥冥之中,豈不欲保全自己軀毅?殿下如蔔得吉,宜擇善地,與他建造寺院,設立田土,隻當替他代換一般,做下文書燒化,庶幾佛骨保佑,不知殿下主意何如?”太祖應道:“這說得極是。
”次早,便與劉基占蔔。
蔔得上好,就着諸工作不得亂掘。
太祖自做下交易文書,燒化在志公冢上。
因命在鐘山之東,創造一座寺院,禦名靈谷寺。
遍植松柏,中間蓋無梁殿一座,左右設鐘鼓樓,樓上懸的是“景陽鐘”。
又唐時鑄就銅鐘一口,欲為殿上所用。
鑄成之日,任你鼓擊,隻是不響。
那時便都叫道“啞鐘”且有童謠說道: 若要撞得啞鐘鳴,除非靈谷寺中僧。
殿造無梁後有塔,志公長老耳邊聽。
殿成之日,寺僧因鐘鼓雖設,然殿内還須有副小樣鐘鼓,逐日做些功課,也得便當。
正在商議,忽然有個頭陀k殿說:“那‘啞鐘’不是好用的。
何必多般商議。
”這些僧人與那諸般工作,拍手大笑,道:“你既曉得‘啞鐘’,用他怎麼?”那頭陀回說道:“而今用在這殿中,他就不啞了。
”衆人也随他說,更不睬他。
那頭陀氣将起來。
大叫道:“你們不信,貧僧也自由你。
若我奏過朝廷,或依了我,懸挂起來,敲得旺旺的響,那時恐怕你們大衆得罪不小,自悔也遲。
”便把袖襖整了一整,向長安街一路的往朝裡來,這些人也有的隻說這頭陀想是瘋子,不來理他;也有的隻說此鐘多年古物,實是不響,這頭陀枉自費心;也有的說我們且勸他轉來,倘或觸動聖怒,也在此自讨煩惱,便一直趕來勸他。
那頭陀說:“既是你們勸我,想你們從中也有肯依我的了,我又何苦與你們作對。
”因也轉身到寺裡來。
那些人因他到了,都不做聲,開着眼看他怎麼。
那頭陀便向天打了一個信心,就向這鐘邊走了三五轉,口裡念了幾句真言,喝聲道:“起!”這鐘就地内平空立将起來。
這頭陀把鐘上泥,将帚拂試淨了,看殿上鐘架恰好端正的,便以手指道:“你自飛懸架上去罷。
”那鐘又平地裡走入殿來,端端正正挂在架子上。
看的人堆千積萬,止不住喝采。
頭陀便從柏中取出一條楊枝,與一個淨瓶來,将瓶中畫了道符,那瓶内忽然現一瓶淨水,便念動幾句梵語,将淨水向鐘上周圍灑了三遍,取一紙來焚化在鐘邊,把手四下裡一摸,隻聽得铿然有聲。
他便取木植一株,輕輕撞将過去,那鐘聲真個又洪又亮,這千千萬萬人,齊聲道:“古怪!古怪!”合寺僧人,同那善男信女,納頭拜道:“有眼不識活佛,即請師父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