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常遇春柳河棄世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徐達見有聖旨到來,即忙整排香案,迎接到堂,三拜九叩首,山呼萬歲禮畢。
使臣宣讀诏書道: 敕谕大元帥徐達:朕聞卿等屢次捷音,所向必克,此朕得所托也。
不期元主,即今三路分兵,侵我邊鄙。
以丞相也速為南路元帥,領兵十萬,從遼東侵薊州;以孔興同脫列伯為西路元帥,領兵十萬,從雲中攻雁門;以江文靖為中路元帥,領兵十萬,攻居庸;三處最急。
特令李文忠前到軍中,副常遇春領兵十萬,以當三路之患。
卿宜統率大兵,鎮守山西、陝西沿邊地方,以杜王保保入寇。
特此诏示,望勿羁遲。
徐達得诏,即令常遇春為大元帥,李文忠為左元帥,郭英為右元帥,傅友德為前部先鋒,朱亮祖為左翼先鋒,吳祯為右翼先鋒,華高、薛顯、蔡遷、費聚、金朝興、梅思祖、黃彬、趙庸、韓政、顧時、汪信、王志、周德興、張龍十四員大将,率本部軍校步兵十萬,随行聽遣,即日出延安府進發。
兵至潼關,常遇春對諸将說:“元兵三路來侵,乃虎護九谷之勢,我軍先救何處為是?”李文忠說:“孔興與脫列伯二人進侵山西,有徐元帥沿邊鎮禦,必無他患。
今江文靖來攻居庸,那居庸是北平左輔,乃薊鎮所控,東至遼陽,西至宣府,約有一千餘裡,中間古北口、石門寨、喜峰口、鎮邊城、黃花嶺、八達嶺、俱極沖要,誠為緊急,兼之他進攻遼東,以為恢複北平之計,使我兵東西受敵,元帥宜領兵徑抵居庸。
若擒了江文靖,則餘兵自然落膽。
”常遇春依計,便整肅隊伍,從蒲州、河北一路來援居庸關,不題。
且說元丞相也速領兵過薊州、遵化、香河、寶抵,前至通州正東十裡安營。
我們總管曹良臣鎮守通州,聞知元兵大至,因與部将陳亨、張旭議道:“我兵止有三千,何以迎敵?還宜設計以破之。
”因下令集民間驢、騾,不拘多少,身上縛草為人,穿戴衣甲,執着長槍、大弓,依着樹木,插立鮮明旗号,于十裡外,高原之上屯紮下;用婦女三百,俱扮作男人,擂鼓敲鑼,不住的呐喊。
城頭之上,也一般裝扮把守。
陳亨可率精銳一千,于大河左邊埋伏。
張旭可率精銳一千,于大河右邊埋伏。
隻看林莽中高懸紅燈為号,一齊發伏追擊。
曹良臣自率精兵一千,二十裡外迎敵。
再選居民壯了五百,執着五色旗号,按方而列,駐在城外深池之旁,中間設立高台,上縛草人,着了衣服,虛張聲勢。
衆将得令,依法而行。
恰好也速大兵已到,良臣奮力來迎,自未至申,天色漸漸将晚,良臣撥馬便走,那也速乘勢趕來。
一路高原之上,但見軍馬搖旗呐喊遠望竟有數十萬之衆,駐紮不動。
也速正在疑心,早見綠林中一盞紅燈寵,朗然高挂,兩邊伏兵不知多少,橫沖直撞的來,真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謀而不在勇。
”左有陳亨,右有張旭,後有曹良臣,三千兵排死攻擊,殺得元兵四散奔潰。
也速隻得領了敗兵,向遼東而走。
曹良臣等隻是鼓噪趕來,直到薊州而還。
恰有元兵江文靖領兵來攻居庸,也速幸得合兵一處。
鎮守居庸的原是都督孫興祖,聞元兵合來侵犯,正要出兵迎敵,隻見哨子報:“有常遇春領兵十萬,前來救應。
”不勝之喜。
次日,江文靖在錦州列陣溺戰,常遇春自挺槍相迎。
未及五六合,把也速一槍刺死。
江文靖舍命而逃。
遇春驟馬追到,便活擒于馬上。
元兵踏死者不計其數,斬首一萬六百七十餘級。
常遇春對着孫興祖說:“都督可仍鎮此關,我們當提戈北往。
”即日進發,克了大甯、興和、開定,竟至開平府十裡外安營。
開平守将乃元骁将孫伯役與平章王鼎。
他二人便出城拒敵。
常遇春令左翼朱亮祖,右翼吳祯三路
使臣宣讀诏書道: 敕谕大元帥徐達:朕聞卿等屢次捷音,所向必克,此朕得所托也。
不期元主,即今三路分兵,侵我邊鄙。
以丞相也速為南路元帥,領兵十萬,從遼東侵薊州;以孔興同脫列伯為西路元帥,領兵十萬,從雲中攻雁門;以江文靖為中路元帥,領兵十萬,攻居庸;三處最急。
特令李文忠前到軍中,副常遇春領兵十萬,以當三路之患。
卿宜統率大兵,鎮守山西、陝西沿邊地方,以杜王保保入寇。
特此诏示,望勿羁遲。
徐達得诏,即令常遇春為大元帥,李文忠為左元帥,郭英為右元帥,傅友德為前部先鋒,朱亮祖為左翼先鋒,吳祯為右翼先鋒,華高、薛顯、蔡遷、費聚、金朝興、梅思祖、黃彬、趙庸、韓政、顧時、汪信、王志、周德興、張龍十四員大将,率本部軍校步兵十萬,随行聽遣,即日出延安府進發。
兵至潼關,常遇春對諸将說:“元兵三路來侵,乃虎護九谷之勢,我軍先救何處為是?”李文忠說:“孔興與脫列伯二人進侵山西,有徐元帥沿邊鎮禦,必無他患。
今江文靖來攻居庸,那居庸是北平左輔,乃薊鎮所控,東至遼陽,西至宣府,約有一千餘裡,中間古北口、石門寨、喜峰口、鎮邊城、黃花嶺、八達嶺、俱極沖要,誠為緊急,兼之他進攻遼東,以為恢複北平之計,使我兵東西受敵,元帥宜領兵徑抵居庸。
若擒了江文靖,則餘兵自然落膽。
”常遇春依計,便整肅隊伍,從蒲州、河北一路來援居庸關,不題。
且說元丞相也速領兵過薊州、遵化、香河、寶抵,前至通州正東十裡安營。
我們總管曹良臣鎮守通州,聞知元兵大至,因與部将陳亨、張旭議道:“我兵止有三千,何以迎敵?還宜設計以破之。
”因下令集民間驢、騾,不拘多少,身上縛草為人,穿戴衣甲,執着長槍、大弓,依着樹木,插立鮮明旗号,于十裡外,高原之上屯紮下;用婦女三百,俱扮作男人,擂鼓敲鑼,不住的呐喊。
城頭之上,也一般裝扮把守。
陳亨可率精銳一千,于大河左邊埋伏。
張旭可率精銳一千,于大河右邊埋伏。
隻看林莽中高懸紅燈為号,一齊發伏追擊。
曹良臣自率精兵一千,二十裡外迎敵。
再選居民壯了五百,執着五色旗号,按方而列,駐在城外深池之旁,中間設立高台,上縛草人,着了衣服,虛張聲勢。
衆将得令,依法而行。
恰好也速大兵已到,良臣奮力來迎,自未至申,天色漸漸将晚,良臣撥馬便走,那也速乘勢趕來。
一路高原之上,但見軍馬搖旗呐喊遠望竟有數十萬之衆,駐紮不動。
也速正在疑心,早見綠林中一盞紅燈寵,朗然高挂,兩邊伏兵不知多少,橫沖直撞的來,真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謀而不在勇。
”左有陳亨,右有張旭,後有曹良臣,三千兵排死攻擊,殺得元兵四散奔潰。
也速隻得領了敗兵,向遼東而走。
曹良臣等隻是鼓噪趕來,直到薊州而還。
恰有元兵江文靖領兵來攻居庸,也速幸得合兵一處。
鎮守居庸的原是都督孫興祖,聞元兵合來侵犯,正要出兵迎敵,隻見哨子報:“有常遇春領兵十萬,前來救應。
”不勝之喜。
次日,江文靖在錦州列陣溺戰,常遇春自挺槍相迎。
未及五六合,把也速一槍刺死。
江文靖舍命而逃。
遇春驟馬追到,便活擒于馬上。
元兵踏死者不計其數,斬首一萬六百七十餘級。
常遇春對着孫興祖說:“都督可仍鎮此關,我們當提戈北往。
”即日進發,克了大甯、興和、開定,竟至開平府十裡外安營。
開平守将乃元骁将孫伯役與平章王鼎。
他二人便出城拒敵。
常遇春令左翼朱亮祖,右翼吳祯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