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敗
關燈
小
中
大
成捆束,共約有千餘擔。
常遇春問說:“要他何用?”湯和對說:“夜間亦可備明。
”那時聚集船隻,共計一千有餘艘。
鄧愈便令分為五隊:鄧愈居中,湯和居左,郭英居右,耿炳文壓後、常遇春當先,齊往巢湖進發。
探子哨知信息,報與趙普勝,普勝遂與左君弼說:“你可領兵當俞廷玉輩内沖,我當領兵拒常遇春等外患。
”君弼自己整齊船隻,截住桐城閘,不題。
普勝領了大船五百隻,排開陣勢,遇春便挺槍來殺,兩下交兵。
正是: 浪疊千層龍噴海,風生萬壑虎吟山。
卻說那普勝的戰船高大,又從上流,亂把石炮打來,苗葉槍替那箭,像雨點的飛去飛來。
朱兵船小,又無遮蔽,不能前進。
常遇春正在煩躁,隻見湯和領了十數隻中樣大的船,船上皆把牛皮張定,那些箭石雖然來得猛密,粘着軟皮,都下水去了。
每船上用水手五十人,齊把那蘆葦、莽草點着,恰遇西北風吹得十分緊急,湯和便叫衆軍放火。
那趙普勝的船,都是蔑章竹篷,引火之物,朱兵火箭火炮,飛星放去,便燒起來。
風又大,火又緊,哈喀喇喇,把那二百餘隻船,不過兩個時辰,焚毀殆盡。
這邊衆将乘火奮擊,賊兵大亂。
那普勝隻得駕小船向西北上逃走。
常遇春恰從上流趕來,大喝一聲,把他的兄弟趙全勝,一刀砍落水内。
普勝拚命的搖船,徑投薪州徐壽輝去了。
鄧愈叫鳴金收軍,共獲戰船七百餘隻,刀杖、器械不計其數。
鄧愈說:“今日之捷,是湯和居首。
”湯和拱手,說道:“此是朱元帥天威,衆将虎力,與和何幹?”常遇春說:“我早來見湯公,命軍卒束草,隻說備明,豈知有此大用。
公何不早言之?”湯和說道:“機謀少洩,恐反不成。
”衆将稱善。
鄧愈說:“兵貴神速,乘此長驅,種左君弼無備,一鼓可擒也。
”便都即刻解舟,順流而下。
此時太祖被困日久,苦無出圍之計,隻見哨子來報,湯和等連破海牙、普勝等寨,已将至桐城問了。
太祖大喜,即同衆将登敵樓觀望,果然西北角上大隊人馬殺來。
太祖吩咐:“我們便可從裡面沖殺出去。
”當下徐達、趙德勝、胡大海,共領兵五萬,大小船約二千零四十餘隻,列成隊伍,竟沖出來。
喜得左君弼船大,不利進退,趙德勝便以小船對戰,操縱如飛。
廖永安又繞出其後,兩下夾攻,君湖大敗。
永安直追至雍家城下,奈賊黨蕭羅,率衆舍命而來,箭石如飛蝗雪片,那永安鼻中,中了冷箭,便叫道:“大小三軍,更宜努力!”遂将身跳出船頭,死力督戰。
便活捉了蕭羅過船,敵人不戰而走。
卻說鄧愈所統大兵,未得人江,太祖船隻尚擁溪内,彼此都無策可施。
恰好大雨連落十日,看那水勢滔天,廖永安喜說:“乘勢越山可渡。
”中間有一條大洞,斷開山嶺,山脊上有清陽橋,這些小船盡皆過澗。
太祖所坐戰艦,正憂難過,意欲棄舟,另坐别船,永安呐喊一聲說:“聖天子百神護衛,橋神自有靈效。
”隻見那船倏忽間,烏雲繞轉如飛,從洞裡穿過,一毫不差些須,遂人大江,與湯和等相會。
太祖備說了被困的事,且慰勞諸将遠征,吩咐筵宴稱慶,就與新來諸将相叙。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常遇春問說:“要他何用?”湯和對說:“夜間亦可備明。
”那時聚集船隻,共計一千有餘艘。
鄧愈便令分為五隊:鄧愈居中,湯和居左,郭英居右,耿炳文壓後、常遇春當先,齊往巢湖進發。
探子哨知信息,報與趙普勝,普勝遂與左君弼說:“你可領兵當俞廷玉輩内沖,我當領兵拒常遇春等外患。
”君弼自己整齊船隻,截住桐城閘,不題。
普勝領了大船五百隻,排開陣勢,遇春便挺槍來殺,兩下交兵。
正是: 浪疊千層龍噴海,風生萬壑虎吟山。
卻說那普勝的戰船高大,又從上流,亂把石炮打來,苗葉槍替那箭,像雨點的飛去飛來。
朱兵船小,又無遮蔽,不能前進。
常遇春正在煩躁,隻見湯和領了十數隻中樣大的船,船上皆把牛皮張定,那些箭石雖然來得猛密,粘着軟皮,都下水去了。
每船上用水手五十人,齊把那蘆葦、莽草點着,恰遇西北風吹得十分緊急,湯和便叫衆軍放火。
那趙普勝的船,都是蔑章竹篷,引火之物,朱兵火箭火炮,飛星放去,便燒起來。
風又大,火又緊,哈喀喇喇,把那二百餘隻船,不過兩個時辰,焚毀殆盡。
這邊衆将乘火奮擊,賊兵大亂。
那普勝隻得駕小船向西北上逃走。
常遇春恰從上流趕來,大喝一聲,把他的兄弟趙全勝,一刀砍落水内。
普勝拚命的搖船,徑投薪州徐壽輝去了。
鄧愈叫鳴金收軍,共獲戰船七百餘隻,刀杖、器械不計其數。
鄧愈說:“今日之捷,是湯和居首。
”湯和拱手,說道:“此是朱元帥天威,衆将虎力,與和何幹?”常遇春說:“我早來見湯公,命軍卒束草,隻說備明,豈知有此大用。
公何不早言之?”湯和說道:“機謀少洩,恐反不成。
”衆将稱善。
鄧愈說:“兵貴神速,乘此長驅,種左君弼無備,一鼓可擒也。
”便都即刻解舟,順流而下。
此時太祖被困日久,苦無出圍之計,隻見哨子來報,湯和等連破海牙、普勝等寨,已将至桐城問了。
太祖大喜,即同衆将登敵樓觀望,果然西北角上大隊人馬殺來。
太祖吩咐:“我們便可從裡面沖殺出去。
”當下徐達、趙德勝、胡大海,共領兵五萬,大小船約二千零四十餘隻,列成隊伍,竟沖出來。
喜得左君弼船大,不利進退,趙德勝便以小船對戰,操縱如飛。
廖永安又繞出其後,兩下夾攻,君湖大敗。
永安直追至雍家城下,奈賊黨蕭羅,率衆舍命而來,箭石如飛蝗雪片,那永安鼻中,中了冷箭,便叫道:“大小三軍,更宜努力!”遂将身跳出船頭,死力督戰。
便活捉了蕭羅過船,敵人不戰而走。
卻說鄧愈所統大兵,未得人江,太祖船隻尚擁溪内,彼此都無策可施。
恰好大雨連落十日,看那水勢滔天,廖永安喜說:“乘勢越山可渡。
”中間有一條大洞,斷開山嶺,山脊上有清陽橋,這些小船盡皆過澗。
太祖所坐戰艦,正憂難過,意欲棄舟,另坐别船,永安呐喊一聲說:“聖天子百神護衛,橋神自有靈效。
”隻見那船倏忽間,烏雲繞轉如飛,從洞裡穿過,一毫不差些須,遂人大江,與湯和等相會。
太祖備說了被困的事,且慰勞諸将遠征,吩咐筵宴稱慶,就與新來諸将相叙。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