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關燈
裡有一種獨一無二的魅力——恒殊畢業于倫敦傳媒學院,旅居英國八年,作為一個生活、工作在英國的中國人,中文是她的母語,她的小說裡天生就有中文的細膩與瑰麗、奇妙與隽永;但同時,多年的旅居生涯又讓她的文字裡充滿了歐洲文學複古典雅的韻味,而且她狂熱地愛好哥特文化,她的文字與審美力都彌漫着哥特式的,神秘陰霾卻又瑰麗堂皇的質感。

    後來當恒殊簽約到我們公司,我們開始整理她的個人資料時,才赫然發現,她竟然是國内好多本暢銷書的翻譯者。

    我也恍然大悟她文字裡那種“翻譯腔”到底從何而來。

    同時,在閱讀完《天鵝》之後,我也發現了,這種所謂的“翻譯腔”風格的文字,是最适合,也是唯一适合《天鵝》這個故事的文風。

    因為本來中國文化裡,就沒有吸血鬼這個體系,非常中文的語感,反倒會和吸血鬼的氛圍格格不入(這也是為什麼國内很多作者也寫吸血鬼,但總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的原因)。

    正是恒殊的這種原汁原味的翻譯腔,使得整部小說讓人信服,讓人足以沉浸到她的小說世界裡而不至于“出戲”。

    但同時,剝開翻譯腔的表皮,恒殊字裡行間的質感,卻是徹徹底底的中文美感,精雕細琢,隽永優美,甚至有一種國畫裡淡雅留白、重神韻輕形體的異曲同工之妙,也讓我們這些本來對吸血鬼文化不熟悉的異邦人,能夠順利地融入那個本屬于古歐洲的文化系統。

     而從文化底蘊層面上來說,和當下熱門的各種吸血鬼系列相比,《天鵝》系列打破了以往吸血鬼小說”借恐怖之名寫青春言情”的慣例,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由中國人創作的正統吸血鬼小說。

    小說裡随處可見的歐洲古典文化,從曆史到繪畫,從建築到音樂,縱橫古今,恒殊信手拈來,頭頭是道,仿佛一部活着的大英百科全書。

    裡面的各種情節,比如主角在參觀國家畫廊的時候,恒殊借主角之口,對裡面收藏的各種名畫的曆史背景、創作風格一一道來,如數家珍;或者主角在某個飯店用餐,恒殊又将這家飯店的曆史特色及坊間典故一一糅合在一起。

    《天鵝》裡各處容納的歐洲文化多得數不勝數,這也讓《天鵝》超越了一般的類型小說,成為一部包羅萬象的史詩般的作品。

     再有就是《天鵝》的情節設計,整部小說彌漫着讓讀者們怦然心動的窒息般的愛情,無數浪漫的描寫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更呈現出一種哥特式的獨有美感,這種危險的美讓人異常着迷。

    除去這些浪漫的橋段,小說在情節伏筆設計、懸念營造上,都格外精彩,其中某些恐怖段落的氛圍真是讓人難以呼吸。

    在恒殊看起來波浪不驚的平穩叙述下,無處不在的細節暗示和陡然襲來的真相交錯沖擊讀者,實在是一種頂級的閱讀享受。

     最後,想談一談《天鵝》中我最喜歡的魔鬼與D伯爵身上的那種黑色幽默和文章裡不斷閃現的高級笑料,實在是非常非常聰明,這些讓人會心一笑或者哭笑不得的對話和細節、反諷和暗示,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個作者是寫專欄出身的雜文家。

     在出書前夕,寫宣傳文案的時候,我赫然發現,果不其然,恒殊确實就是新華社《環球》雜志的專欄作家。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呐? ——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玫瑰,千姿百态,芳香迷人。

    然而這種全世界開遍的美麗植物,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發源地是中國。

    而恒殊,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朵盛開在英倫的玫瑰。

     ——是時候,讓大家領略一下,屬于這朵英倫玫瑰的獨特芬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