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杜蘭德号”和黛呂舍特
關燈
小
中
大
門答臘做過養鳥人,在火奴魯魯當過将軍,在加拉帕戈斯群島②當過宗教新聞記者,在奧姆拉烏特做過詩人,在海地參加過共濟會③。
他以最後的這個身分在大戈阿夫④發表了一篇悼詞,當地的一些報紙上還保留了這樣的片段:&ldquo&hellip&hellip永别了,高尚的靈魂!你現在在蔚藍色的蒼穹飛翔,你無疑會遇到小戈阿夫⑤的出色的神父萊昂德爾·克拉莫。
你告訴他,由于十年輝煌的努力,你建成了小牛灣的教堂!永别了,卓越的天才,模範的會員!&rdquo他的共濟會會員的面具,正像人們見到的那樣,并不妨礙他戴上天主教的假鼻子。
作為共濟會會員,他和進步人士觀點一緻,作為天主教徒,他和循規蹈矩的人站在一起。
他稱自己是純粹的白種人,他憎恨黑種人。
但是他确實很欽佩蘇洛克⑥。
一八一五年,在波爾多①,他是一名綠黨②。
在那個時期,他的保皇主義的激情從他的前額向外伸出來,表現為一根極大的白羽毛。
他生活得好像日月食那樣,出現,消失,又出現。
這是一個八面玲珑的無賴。
他懂土耳其語,法語中&ldquo被送上斷頭台處決&rdquo,他說成nébo■ssé③。
他曾經在的黎波裡④做過一個大學生家裡的奴隸,他在棍棒底下學會了土耳其語。
他的職務是晚上到清真寺門口,對教徒們高聲朗讀寫在小木闆上或者駱駝的肩胛骨上的《古蘭經》⑤。
他很可能做過背教者⑥。
他什麼事都能勝任,包括更壞的事。
他能夠在哈哈大笑的同時,緊皺眉頭。
他說:&ldquo在政治方面,我隻尊重不受任何影響的人。
&rdquo他說:&ldquo我贊成風俗習慣。
&rdquo他說:&ldquo應該把金字塔放回它原來的基礎上。
&rdquo他喜歡快快活活,待人熱誠。
他的嘴的形狀會否定他說的話的意思。
他的鼻孔很可能被看成是牛馬羊的鼻孔。
在他的眼角交叉着一些皺紋,各種各樣隐秘的思想都在那兒集中。
他的面部表情的秘密也隻有在那兒才能看出來。
他的鵝腳爪是秃鹫的爪子。
他的頭蓋骨的頂部是低下去的,鬓角很寬。
他的畸形的耳朵長滿了毛,好像說:&ldquo不要對在這個洞裡的野獸說話。
&rdquo -------- ⑤聖路易騎士團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創立的。
①摩爾人的腦袋,是當時一種市集上常可見到的測力機,有一腦袋模型,對準一拳可測出力氣大小。
②加拉帕戈斯群島,為厄瓜多爾一群島,又名科隆群島。
③共濟會,一秘密團體,起源于中世紀的石匠和教堂建築工匠的行會。
④⑤大戈阿夫和小戈阿夫,在海地。
⑥蘇洛克(1782?&mdash1867),奴隸出身的海地總統,後又于1849年自稱為皇帝,1859年被推翻,在流亡中死去。
①波爾多,法國西南部城市。
②綠黨,因所戴帽徽是綠色的,故名,是1815年在法國南方建立的保皇黨。
③據本書原版本注,這并非土耳其語,而是一句俄語&ldquo别害怕&rdquo變來的。
④的黎波裡,今利比亞首都。
⑤《古蘭經》,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
⑥指改信伊斯蘭教。
有一天,在格恩西島,誰也不知道朗泰納上哪兒去了。
萊希埃裡的合夥人&ldquo溜掉了&rdquo,合夥用的銀箱全空了。
在這隻銀箱裡自然有朗泰納的錢,可是也有萊希埃裡的五萬法郎。
萊希埃裡四十年來,做沿海航行的海員和船上的木工,靠了他手藝高超和為人誠實,攢了十萬法郎,朗泰納偷走了一半。
萊希埃裡遭到一半的破産,并沒有灰心喪氣,立刻就考慮如何重新振作起來。
一個勇敢的人的财産可以被人奪走,可是他的勇氣是奪不走的。
那時候,大家剛開始談論汽船,于是萊希埃裡想到來試一試這種被人争議的富爾頓的機器,用火船①連接起諾曼底群島和法國大陸。
他根據自己的這個想法,孤注一擲,将餘下的錢全部用到了這件事上。
在朗泰納卷逃六個月以後,大家驚愕地看到從聖桑普森的港口裡駛出一隻冒煙的船,就像在海上發生了火災一樣,這是第一隻在拉芒什海峽航行的汽船。
人人都憎惡它,蔑視它,立刻送給它一個綽号,叫&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②&rdquo。
這隻船被宣布将在格恩西島和聖馬洛之間做定期航行。
-------- ①即汽船。
據本版本注,認為這個稱呼可能是雨果創造出來的。
②是一種荷蘭帆船,船頭很圓。
四續烏托邦故事 誰都知道,萬事開頭難。
在格恩西島和法國海岸之間往返的獨桅縱帆船的船主們全都提出了強烈抗議。
他們指控這種違背《聖經》和侵犯他們專利的行為。
一些教堂也紛紛出來譴責。
有一位叫以利戶的牧師把汽船叫做&ldquo一個不信教的東西&rdquo。
隻有帆船才被認為是正統的。
大家在汽船裝來又卸下的牛的腦袋上清楚地看到魔鬼的角。
這種反對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可是漸漸地他們終于發覺那些牛運來後不是很疲乏,可以賣較高的價錢,肉也好吃一些;乘客在海上遇到危險的可能性也減少了;這種航行,價錢不貴,卻時間短,更加可靠;在規定的時間動身,又在規定的時間抵達;船走得快,裝的魚就要新鮮一些,人們從此可以在法國的市場上大量出售在格恩西島經常捕得過多的魚;格恩西島上的值得贊美的母牛的奶做的黃油由&ldquo魔鬼船&rdquo裝運要比由獨桅縱帆船裝運時間快得多,質量一點也沒有降低,因此迪南需要,聖布裡厄需要,雷恩需要①;終于,因為有了大家叫做&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旅行安全,航程準時,來往又方便又迅速,航行次數增加了,商品銷路擴大了,買賣範圍擴展了,總之,應該容忍這隻違犯《聖經》的&ldquo魔鬼船&rdquo,因為它使這個島富有起來了。
有些有眼力的人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大膽地贊揚它。
法院書記西爾朗多阿對這隻船給了很高的評價。
而且,從他那方面看,這确實是公正的意見,因為他一直不喜歡萊希埃裡,首先是因為萊希埃裡是&ldquo梅斯&rdquo,而朗多阿隻是&ldquo西爾&rdquo②,其次的原因是朗多阿雖然是聖彼得港的法院書記,可他是聖桑普森堂區的教民。
在這個堂區裡,隻有他們兩個人,萊希埃裡和他,是沒有偏見的人,這便足夠使他們兩人彼此讨厭了。
同在一船的人,彼此總離得很遠。
然而西爾朗多阿卻坦率地稱贊起汽船。
另外一些人也開始同意他的意見。
事情在難以覺察中發展,就如同潮水上漲一樣。
随着時間的推移,成績越來越大,作用更加明顯,大家都看到好處不斷多起來,終于有一天,除了幾個謹慎的人以外,人人都贊美&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了。
今天,人們不大贊美它了。
四十年前的這種汽船使我們現代的船舶設計師覺得好笑。
這件奇妙的東西是畸形的,這個奇迹是虛弱的。
如今我們的橫渡大西洋的大輪船和一七○七年德尼·帕潘①在富爾達河②上叫人駕駛的有明輪③和生火的船之間的差距,并不比有三層甲闆的戰艦&ldquo蒙特貝洛号&rdquo④和二世紀時的丹麥大劃槳船⑤之間的差距小。
&ldquo蒙特貝洛号&rdquo身長兩百尺⑥,闊五十尺,有一根一百十五尺的大桅桁,三千噸位的載重量,乘一千一百人,有一百二十門炮,一萬發炮彈,一百六十盒彈丸,在作戰的時候,兩舷能同時發出三千三百斤鐵,在航行的時候,能展開五千六百平方米的帆受風。
二世紀時的丹麥大劃槳船是在威斯特&mdash薩特魯普⑦海邊的污泥裡發現的,裡面全是石斧、弓和大頭棒,現在保存在弗倫斯堡⑧的市政府大廈裡。
從帕潘的第一隻船到富爾頓的第一隻船,一七○七年到一八○七年,正好相隔一百年。
&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和這兩種毛坯樣的船相比,無疑是一個進步,可是它本身也是一個毛坯。
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是一個傑作。
科學的一切雛形都呈現出兩個外貌,醜如胎兒,妙如胚芽。
-------- ①以上三地都在法國。
②&ldquo西爾&rdquo比&ldquo梅斯&rdquo低一級,詳見本章第六節。
①帕潘(1647&mdash1714),法國物理學家,發明家,1679年發明蒸汽高壓鍋,1707年在富爾達河上試航了一隻汽船。
②富爾達河在德國東部。
③明輪,是一種船用推進器,狀如車輪,因大部分在水面以上,故稱&ldquo明輪&rdquo。
④&ldquo蒙特貝洛号&rdquo在1812年下水,是當時的一等戰艦。
⑤是一種戰艦。
⑥這裡指古法尺,每尺相當于三百二十五毫米。
下文中出現的都是古法尺。
⑦在今德國弗倫斯堡附近。
⑧弗倫斯堡,德國最北端的大城市,弗倫斯堡灣頂端的港口。
五魔鬼船 &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沒有依照帆面風壓中心①安裝桅杆,這不是它的缺點,因為這是造船業的一條規則。
此外,船隻用火力做為推動力,帆就成為次要的了。
還要指出的是,一隻有明輪的船對給它裝不裝帆是無所謂的。
這隻&ldquo圓頭帆船&rdquo太短,太圓,太矮又太壯,船舭②和船側後半部都太大,大膽的造船的人沒有想到把它造得輕巧一些。
&ldquo圓頭帆船&rdquo也有小帆船的一些缺點和優點。
它前後颠簸不大,可是左右搖擺得利害。
它的明輪罩太高了。
照它的長度來看,它的橫梁太多了一些。
笨重的機器把它塞得滿滿的。
為了讓船隻能多裝貨,不得不過度地加高了舷側,這就使&ldquo圓頭帆船&rdquo幾乎出現了一七七四年的戰艦那樣的缺點,那是一種不合規格的樣式,它必須拆除桅杆以後才能很好地作戰和航行。
因為船身短,船轉向應當快,轉動用的時間和船身的長度有關,但是它的重量卻使短小給它帶來的方便喪失了。
它的船中肋骨太寬,因此船就走不快,原因是水的阻力跟沉入水中的最大的截面和船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船頭是垂直的,在今天這也許不是缺點,可是在那個時候,始終不變使用的是傾斜成四十五度。
船體所有的曲線都連接得十分合适,但是要偏斜航行,它們不夠長,尤其是和一向從側面排出的成棱柱形的海水平行的時候。
遇到大風大浪的天氣,這隻船一會兒船頭吃水,一會兒船尾吃水,這說明重心有一個毛病。
由于機器的重量,裝載的貨物不在原定的地方,重心常常移到主桅的後面,于是就得借助蒸汽的力量,不能信賴主桅帆,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主桅帆起的作用不是使船在上風處,而是會使船首偏航。
當緊挨風向的時候,唯一的辦法是突然松開主桅帆的下後角索,這樣,風被前下角索固定在船頭,主桅帆就不再像是船尾帆了。
這種操作是很困難的。
舵是老式的,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舵輪,而是用的舵柄,它在固定在艉柱的鉸鍊上轉動,被一根橫放在船尾框架上面的小梁推動。
兩隻類似交通艇的小船吊在吊艇杆上。
船有四隻錨:備用大錨,副錨,也就是工作錨,working-anchor①,還有兩隻八字錨②。
這四隻錨和錨鍊一起抛在水裡,看情況,有時由船尾的大絞盤操作,有時由船尾的小絞盤操作。
在那個時期,蒸汽起錨機還沒有代替撬棒③的斷斷續續的力量。
隻有兩隻八字錨,一隻在右舷,一隻在左舷,所以船不能再抛下第三隻錨,這樣,面對某些風向,要使它稍稍除去一些帆樯索具。
不過,這時候它可以使用副錨。
浮标是符合标準的,造得能承受住漂浮的錨标索的重量。
小艇的大小很适用。
這是船隻的名符其實的備用船,它有足夠的力量拉起主錨。
這隻船的一個新奇之處是它有一部分用鍊條裝配索具,盡管這樣,卻絲毫不能消除動索④的活動性,也不能消除靜索⑤的張力。
所有的桅杆,雖然是次要的,但是毫無缺點;索具很緊,使用也很方便,就是似乎少了一些。
肋骨結實,不過顯得粗劣,汽船不像帆船那樣要求木制品精緻。
這隻船的速度是每小時兩海裡⑥。
在抛錨的時候,它能很好地轉過船頭。
這便是&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它在海上航行得十分好,隻是它缺少一個能分開海水的尖頭,所以還不能說它的外形就是完美的了。
人們感覺得出,遇到危險,或者是暗礁或者是龍卷風,它便不大容易駕駛。
它像一個笨重的東西那樣會發出咯啦咯啦的響聲。
它在波浪上行駛的時候,會發出像新鞋底發出的聲音。
-------- ①帆面風壓中心,是指船帆上承受風的各種作用的一點。
②舭是船底和船側間的彎曲部分。
①英語,意為:工作錨。
②八字錨,是抛在船的兩側的兩隻錨,一般和風向垂直。
③這是一根可拆開的棍棒,用來轉動絞盤。
④動索,指繩索的一端是松開的。
⑤靜索,指繩索兩端都是給固定住的。
⑥這裡的海裡指古海裡,每古海裡約合五·五五六公裡。
這隻船主要是一個容器,像所有船隻一樣,它給裝備起來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商業,它完全是照裝貨的要求構造的,隻載少數的乘客。
運送牲口使裝載的活很困難,又非常特别。
那時候是要把牛趕進貨艙裡,這可是複雜的事情,如今它們都放在前甲闆上了。
萊希埃裡的魔鬼船的明輪罩漆成了白色,船殼一直到吃水線是火紅色的,船的其它部分,按照那個時期以醜為美的風氣,都漆成了黑色。
空載的時候,它吃水是七尺,滿載的時候,它吃水是十四尺。
說到機器,功率十分強大。
它的能力是一個馬力運三噸,這幾乎是一隻拖船的牽引力。
明輪翼的位置都很好,在船的重心稍許前面一點。
機器的最高壓力是兩個大氣壓。
它耗煤很多,雖然它靠的是蒸汽的凝結和膨脹①。
因為支點不固定,它沒有飛輪,為了補救這個缺點,像今天我們還在做的一樣,用一個雙重的裝置使裝在回轉軸末端的兩隻曲柄輪流交替,讓一隻曲柄在死點②的時候,另一隻曲柄能一直在成直角的位置上。
整個機器放在一塊鑄鐵闆上,因此,即使遇到海上遭難的嚴重情況,海水的沖擊也不會影響它的平衡,船殼被破壞,機器卻不會破壞。
為了使機器更加牢固,在汽缸旁邊安了主連杆,這樣平衡棒的擺動中心就從中央移到頂端。
從那以後,就發明了擺動汽缸①,連杆也因此取消了,不過,在那個時期,汽缸旁邊的連杆仿佛是機器裝備中的最新成果。
鍋爐被隔闆分開,裝有排有鹽的海水的泵。
明輪很大,可以減少能力的損耗,煙囪很高,可以加強爐子的通風,但是明輪大了,招來了波濤,煙囪高了,招來了大風。
木葉片,鐵鈎,鑄鐵毂,這就組成了明輪,構造得非常好,令人驚奇的是都能拆開來。
始終有三片葉片沉在水裡。
葉片的中心的速度隻超過船的速度的六分之一,這是這些明輪的缺點。
此外,曲柄的杆太長,滑閥将蒸汽分到汽缸裡,摩擦得太利害。
但是,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機器看來是,而且也确實是值得贊賞的。
這部機器是法國貝爾西鐵廠制造的。
梅斯萊希埃裡粗略地對它做了一些設想,機械師照着他的圖樣制
他以最後的這個身分在大戈阿夫④發表了一篇悼詞,當地的一些報紙上還保留了這樣的片段:&ldquo&hellip&hellip永别了,高尚的靈魂!你現在在蔚藍色的蒼穹飛翔,你無疑會遇到小戈阿夫⑤的出色的神父萊昂德爾·克拉莫。
你告訴他,由于十年輝煌的努力,你建成了小牛灣的教堂!永别了,卓越的天才,模範的會員!&rdquo他的共濟會會員的面具,正像人們見到的那樣,并不妨礙他戴上天主教的假鼻子。
作為共濟會會員,他和進步人士觀點一緻,作為天主教徒,他和循規蹈矩的人站在一起。
他稱自己是純粹的白種人,他憎恨黑種人。
但是他确實很欽佩蘇洛克⑥。
一八一五年,在波爾多①,他是一名綠黨②。
在那個時期,他的保皇主義的激情從他的前額向外伸出來,表現為一根極大的白羽毛。
他生活得好像日月食那樣,出現,消失,又出現。
這是一個八面玲珑的無賴。
他懂土耳其語,法語中&ldquo被送上斷頭台處決&rdquo,他說成nébo■ssé③。
他曾經在的黎波裡④做過一個大學生家裡的奴隸,他在棍棒底下學會了土耳其語。
他的職務是晚上到清真寺門口,對教徒們高聲朗讀寫在小木闆上或者駱駝的肩胛骨上的《古蘭經》⑤。
他很可能做過背教者⑥。
他什麼事都能勝任,包括更壞的事。
他能夠在哈哈大笑的同時,緊皺眉頭。
他說:&ldquo在政治方面,我隻尊重不受任何影響的人。
&rdquo他說:&ldquo我贊成風俗習慣。
&rdquo他說:&ldquo應該把金字塔放回它原來的基礎上。
&rdquo他喜歡快快活活,待人熱誠。
他的嘴的形狀會否定他說的話的意思。
他的鼻孔很可能被看成是牛馬羊的鼻孔。
在他的眼角交叉着一些皺紋,各種各樣隐秘的思想都在那兒集中。
他的面部表情的秘密也隻有在那兒才能看出來。
他的鵝腳爪是秃鹫的爪子。
他的頭蓋骨的頂部是低下去的,鬓角很寬。
他的畸形的耳朵長滿了毛,好像說:&ldquo不要對在這個洞裡的野獸說話。
&rdquo -------- ⑤聖路易騎士團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創立的。
①摩爾人的腦袋,是當時一種市集上常可見到的測力機,有一腦袋模型,對準一拳可測出力氣大小。
②加拉帕戈斯群島,為厄瓜多爾一群島,又名科隆群島。
③共濟會,一秘密團體,起源于中世紀的石匠和教堂建築工匠的行會。
④⑤大戈阿夫和小戈阿夫,在海地。
⑥蘇洛克(1782?&mdash1867),奴隸出身的海地總統,後又于1849年自稱為皇帝,1859年被推翻,在流亡中死去。
①波爾多,法國西南部城市。
②綠黨,因所戴帽徽是綠色的,故名,是1815年在法國南方建立的保皇黨。
③據本書原版本注,這并非土耳其語,而是一句俄語&ldquo别害怕&rdquo變來的。
④的黎波裡,今利比亞首都。
⑤《古蘭經》,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
⑥指改信伊斯蘭教。
有一天,在格恩西島,誰也不知道朗泰納上哪兒去了。
萊希埃裡的合夥人&ldquo溜掉了&rdquo,合夥用的銀箱全空了。
在這隻銀箱裡自然有朗泰納的錢,可是也有萊希埃裡的五萬法郎。
萊希埃裡四十年來,做沿海航行的海員和船上的木工,靠了他手藝高超和為人誠實,攢了十萬法郎,朗泰納偷走了一半。
萊希埃裡遭到一半的破産,并沒有灰心喪氣,立刻就考慮如何重新振作起來。
一個勇敢的人的财産可以被人奪走,可是他的勇氣是奪不走的。
那時候,大家剛開始談論汽船,于是萊希埃裡想到來試一試這種被人争議的富爾頓的機器,用火船①連接起諾曼底群島和法國大陸。
他根據自己的這個想法,孤注一擲,将餘下的錢全部用到了這件事上。
在朗泰納卷逃六個月以後,大家驚愕地看到從聖桑普森的港口裡駛出一隻冒煙的船,就像在海上發生了火災一樣,這是第一隻在拉芒什海峽航行的汽船。
人人都憎惡它,蔑視它,立刻送給它一個綽号,叫&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②&rdquo。
這隻船被宣布将在格恩西島和聖馬洛之間做定期航行。
-------- ①即汽船。
據本版本注,認為這個稱呼可能是雨果創造出來的。
②是一種荷蘭帆船,船頭很圓。
四續烏托邦故事 誰都知道,萬事開頭難。
在格恩西島和法國海岸之間往返的獨桅縱帆船的船主們全都提出了強烈抗議。
他們指控這種違背《聖經》和侵犯他們專利的行為。
一些教堂也紛紛出來譴責。
有一位叫以利戶的牧師把汽船叫做&ldquo一個不信教的東西&rdquo。
隻有帆船才被認為是正統的。
大家在汽船裝來又卸下的牛的腦袋上清楚地看到魔鬼的角。
這種反對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可是漸漸地他們終于發覺那些牛運來後不是很疲乏,可以賣較高的價錢,肉也好吃一些;乘客在海上遇到危險的可能性也減少了;這種航行,價錢不貴,卻時間短,更加可靠;在規定的時間動身,又在規定的時間抵達;船走得快,裝的魚就要新鮮一些,人們從此可以在法國的市場上大量出售在格恩西島經常捕得過多的魚;格恩西島上的值得贊美的母牛的奶做的黃油由&ldquo魔鬼船&rdquo裝運要比由獨桅縱帆船裝運時間快得多,質量一點也沒有降低,因此迪南需要,聖布裡厄需要,雷恩需要①;終于,因為有了大家叫做&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旅行安全,航程準時,來往又方便又迅速,航行次數增加了,商品銷路擴大了,買賣範圍擴展了,總之,應該容忍這隻違犯《聖經》的&ldquo魔鬼船&rdquo,因為它使這個島富有起來了。
有些有眼力的人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大膽地贊揚它。
法院書記西爾朗多阿對這隻船給了很高的評價。
而且,從他那方面看,這确實是公正的意見,因為他一直不喜歡萊希埃裡,首先是因為萊希埃裡是&ldquo梅斯&rdquo,而朗多阿隻是&ldquo西爾&rdquo②,其次的原因是朗多阿雖然是聖彼得港的法院書記,可他是聖桑普森堂區的教民。
在這個堂區裡,隻有他們兩個人,萊希埃裡和他,是沒有偏見的人,這便足夠使他們兩人彼此讨厭了。
同在一船的人,彼此總離得很遠。
然而西爾朗多阿卻坦率地稱贊起汽船。
另外一些人也開始同意他的意見。
事情在難以覺察中發展,就如同潮水上漲一樣。
随着時間的推移,成績越來越大,作用更加明顯,大家都看到好處不斷多起來,終于有一天,除了幾個謹慎的人以外,人人都贊美&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了。
今天,人們不大贊美它了。
四十年前的這種汽船使我們現代的船舶設計師覺得好笑。
這件奇妙的東西是畸形的,這個奇迹是虛弱的。
如今我們的橫渡大西洋的大輪船和一七○七年德尼·帕潘①在富爾達河②上叫人駕駛的有明輪③和生火的船之間的差距,并不比有三層甲闆的戰艦&ldquo蒙特貝洛号&rdquo④和二世紀時的丹麥大劃槳船⑤之間的差距小。
&ldquo蒙特貝洛号&rdquo身長兩百尺⑥,闊五十尺,有一根一百十五尺的大桅桁,三千噸位的載重量,乘一千一百人,有一百二十門炮,一萬發炮彈,一百六十盒彈丸,在作戰的時候,兩舷能同時發出三千三百斤鐵,在航行的時候,能展開五千六百平方米的帆受風。
二世紀時的丹麥大劃槳船是在威斯特&mdash薩特魯普⑦海邊的污泥裡發現的,裡面全是石斧、弓和大頭棒,現在保存在弗倫斯堡⑧的市政府大廈裡。
從帕潘的第一隻船到富爾頓的第一隻船,一七○七年到一八○七年,正好相隔一百年。
&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和這兩種毛坯樣的船相比,無疑是一個進步,可是它本身也是一個毛坯。
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是一個傑作。
科學的一切雛形都呈現出兩個外貌,醜如胎兒,妙如胚芽。
-------- ①以上三地都在法國。
②&ldquo西爾&rdquo比&ldquo梅斯&rdquo低一級,詳見本章第六節。
①帕潘(1647&mdash1714),法國物理學家,發明家,1679年發明蒸汽高壓鍋,1707年在富爾達河上試航了一隻汽船。
②富爾達河在德國東部。
③明輪,是一種船用推進器,狀如車輪,因大部分在水面以上,故稱&ldquo明輪&rdquo。
④&ldquo蒙特貝洛号&rdquo在1812年下水,是當時的一等戰艦。
⑤是一種戰艦。
⑥這裡指古法尺,每尺相當于三百二十五毫米。
下文中出現的都是古法尺。
⑦在今德國弗倫斯堡附近。
⑧弗倫斯堡,德國最北端的大城市,弗倫斯堡灣頂端的港口。
五魔鬼船 &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沒有依照帆面風壓中心①安裝桅杆,這不是它的缺點,因為這是造船業的一條規則。
此外,船隻用火力做為推動力,帆就成為次要的了。
還要指出的是,一隻有明輪的船對給它裝不裝帆是無所謂的。
這隻&ldquo圓頭帆船&rdquo太短,太圓,太矮又太壯,船舭②和船側後半部都太大,大膽的造船的人沒有想到把它造得輕巧一些。
&ldquo圓頭帆船&rdquo也有小帆船的一些缺點和優點。
它前後颠簸不大,可是左右搖擺得利害。
它的明輪罩太高了。
照它的長度來看,它的橫梁太多了一些。
笨重的機器把它塞得滿滿的。
為了讓船隻能多裝貨,不得不過度地加高了舷側,這就使&ldquo圓頭帆船&rdquo幾乎出現了一七七四年的戰艦那樣的缺點,那是一種不合規格的樣式,它必須拆除桅杆以後才能很好地作戰和航行。
因為船身短,船轉向應當快,轉動用的時間和船身的長度有關,但是它的重量卻使短小給它帶來的方便喪失了。
它的船中肋骨太寬,因此船就走不快,原因是水的阻力跟沉入水中的最大的截面和船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船頭是垂直的,在今天這也許不是缺點,可是在那個時候,始終不變使用的是傾斜成四十五度。
船體所有的曲線都連接得十分合适,但是要偏斜航行,它們不夠長,尤其是和一向從側面排出的成棱柱形的海水平行的時候。
遇到大風大浪的天氣,這隻船一會兒船頭吃水,一會兒船尾吃水,這說明重心有一個毛病。
由于機器的重量,裝載的貨物不在原定的地方,重心常常移到主桅的後面,于是就得借助蒸汽的力量,不能信賴主桅帆,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主桅帆起的作用不是使船在上風處,而是會使船首偏航。
當緊挨風向的時候,唯一的辦法是突然松開主桅帆的下後角索,這樣,風被前下角索固定在船頭,主桅帆就不再像是船尾帆了。
這種操作是很困難的。
舵是老式的,沒有像今天這樣的舵輪,而是用的舵柄,它在固定在艉柱的鉸鍊上轉動,被一根橫放在船尾框架上面的小梁推動。
兩隻類似交通艇的小船吊在吊艇杆上。
船有四隻錨:備用大錨,副錨,也就是工作錨,working-anchor①,還有兩隻八字錨②。
這四隻錨和錨鍊一起抛在水裡,看情況,有時由船尾的大絞盤操作,有時由船尾的小絞盤操作。
在那個時期,蒸汽起錨機還沒有代替撬棒③的斷斷續續的力量。
隻有兩隻八字錨,一隻在右舷,一隻在左舷,所以船不能再抛下第三隻錨,這樣,面對某些風向,要使它稍稍除去一些帆樯索具。
不過,這時候它可以使用副錨。
浮标是符合标準的,造得能承受住漂浮的錨标索的重量。
小艇的大小很适用。
這是船隻的名符其實的備用船,它有足夠的力量拉起主錨。
這隻船的一個新奇之處是它有一部分用鍊條裝配索具,盡管這樣,卻絲毫不能消除動索④的活動性,也不能消除靜索⑤的張力。
所有的桅杆,雖然是次要的,但是毫無缺點;索具很緊,使用也很方便,就是似乎少了一些。
肋骨結實,不過顯得粗劣,汽船不像帆船那樣要求木制品精緻。
這隻船的速度是每小時兩海裡⑥。
在抛錨的時候,它能很好地轉過船頭。
這便是&ldquo萊希埃裡的圓頭帆船&rdquo,它在海上航行得十分好,隻是它缺少一個能分開海水的尖頭,所以還不能說它的外形就是完美的了。
人們感覺得出,遇到危險,或者是暗礁或者是龍卷風,它便不大容易駕駛。
它像一個笨重的東西那樣會發出咯啦咯啦的響聲。
它在波浪上行駛的時候,會發出像新鞋底發出的聲音。
-------- ①帆面風壓中心,是指船帆上承受風的各種作用的一點。
②舭是船底和船側間的彎曲部分。
①英語,意為:工作錨。
②八字錨,是抛在船的兩側的兩隻錨,一般和風向垂直。
③這是一根可拆開的棍棒,用來轉動絞盤。
④動索,指繩索的一端是松開的。
⑤靜索,指繩索兩端都是給固定住的。
⑥這裡的海裡指古海裡,每古海裡約合五·五五六公裡。
這隻船主要是一個容器,像所有船隻一樣,它給裝備起來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商業,它完全是照裝貨的要求構造的,隻載少數的乘客。
運送牲口使裝載的活很困難,又非常特别。
那時候是要把牛趕進貨艙裡,這可是複雜的事情,如今它們都放在前甲闆上了。
萊希埃裡的魔鬼船的明輪罩漆成了白色,船殼一直到吃水線是火紅色的,船的其它部分,按照那個時期以醜為美的風氣,都漆成了黑色。
空載的時候,它吃水是七尺,滿載的時候,它吃水是十四尺。
說到機器,功率十分強大。
它的能力是一個馬力運三噸,這幾乎是一隻拖船的牽引力。
明輪翼的位置都很好,在船的重心稍許前面一點。
機器的最高壓力是兩個大氣壓。
它耗煤很多,雖然它靠的是蒸汽的凝結和膨脹①。
因為支點不固定,它沒有飛輪,為了補救這個缺點,像今天我們還在做的一樣,用一個雙重的裝置使裝在回轉軸末端的兩隻曲柄輪流交替,讓一隻曲柄在死點②的時候,另一隻曲柄能一直在成直角的位置上。
整個機器放在一塊鑄鐵闆上,因此,即使遇到海上遭難的嚴重情況,海水的沖擊也不會影響它的平衡,船殼被破壞,機器卻不會破壞。
為了使機器更加牢固,在汽缸旁邊安了主連杆,這樣平衡棒的擺動中心就從中央移到頂端。
從那以後,就發明了擺動汽缸①,連杆也因此取消了,不過,在那個時期,汽缸旁邊的連杆仿佛是機器裝備中的最新成果。
鍋爐被隔闆分開,裝有排有鹽的海水的泵。
明輪很大,可以減少能力的損耗,煙囪很高,可以加強爐子的通風,但是明輪大了,招來了波濤,煙囪高了,招來了大風。
木葉片,鐵鈎,鑄鐵毂,這就組成了明輪,構造得非常好,令人驚奇的是都能拆開來。
始終有三片葉片沉在水裡。
葉片的中心的速度隻超過船的速度的六分之一,這是這些明輪的缺點。
此外,曲柄的杆太長,滑閥将蒸汽分到汽缸裡,摩擦得太利害。
但是,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機器看來是,而且也确實是值得贊賞的。
這部機器是法國貝爾西鐵廠制造的。
梅斯萊希埃裡粗略地對它做了一些設想,機械師照着他的圖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