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

關燈
何不柔腸寸斷,肝膽俱裂。

     方兆南緩緩伸出右手,輕輕一觸那老人手背,隻覺僵硬冰冷,死去的時間似已不短,可笑自己一直守在這石洞之中,竟然不知這老人何時死去。

     回頭望去,隻見那縷衣村女,已自行醒了過來,原來她生死玄關已通,真氣已暢通全身經脈穴道,不緻凝聚不散,是以暈厥不久,即自動清醒過來。

     方兆南黯然歎息一聲,勸道:“人死不能複生,姑娘也不必太過悲傷,何況陳老前輩生前還要熬受經脈硬化之苦,這等舉世無比的慘酷折磨,隻怕非常人所能忍受,如非為着姑娘,隻怕他老人家早已不願生在人間了。

    ” 縷衣村女慢慢的挺身坐了起來,拭去臉上淚痕,說道:“我爺爺可有什麼遺言告訴你麼?” 方兆南道:“陳老前輩昨宵傳授我武功之時曾經告訴我說。

    他死之後,把他屍體葬在侗外一座絕峰之上……” 縷衣村女突然伸出雙手,抱起銀髯老人的屍體,道:“在什麼地方?快些去找。

    ” 方兆南話還沒有說完,正待接下去再說,那縷衣村女似已不耐,怒聲叱道:“快些走啊!” 她似是突然想起了什麼緊要之事一般,面色間隐起焦急之色。

     方兆南默然無言,轉身當先出洞,心中卻暗暗忖道:“我雖身受你救命之恩,但你也不可這般對我,這銀髯老人傳我武功,以後我常到他葬身之處,奠祭奠祭也就是了……” 他心中突然泛起了早些離開這少女的念頭。

     忖思之間,人已到了石洞口邊。

     他雖然自知輕功難以躍落這等高的距離,但卻不願有畏怯之情落入那縷衣村女眼中,縱身一躍,直向谷底飛去。

     待身子将要落入谷底之際,猛然一提真氣,竟然輕飄飄的腳落實地,回頭瞧時,縷衣村女早已站在他的身後。

     方兆南舉手指着前面一座突出群山的高峰說道:“就是那座高峰。

    ” 縷衣村女微微點頭,抱着祖父屍體,當先向前奔去。

     她生死玄關已通,輕身之術突飛猛進,手中雖然抱着一具屍體,但奔行之勢,仍然迅如飄風,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方兆南用出了全身的氣力,仍然被她越抛越遠,逐漸的消失了那縷衣村女的背影。

     待他爬上那高出群山的絕峰時,那樓衣村女已經挖好了一個洞穴了。

     峰頂上滿是積雪掩遮了的山石草物,望去一片銀白,隻有那洞穴突處,可見到一些山石泥土。

     那銀髯老人仍然盤膝而坐的姿勢,長髯在強勁的山風中飄飄飛舞…… 樓衣村女回顧望了方兆南一眼,欲言又止,輕輕的伸出玉臂,抱起放在雪中的屍體,放人洞穴。

     方兆南忍不住說道:“你就這般把他埋起嗎?” 樓衣村女微一怔神,回頭同道:“那要怎麼埋?” 方兆南舉目遠眺.看群山盡在眼底,心頭突然一動,暗忖道:“陳老前輩不選風景佳美之處,作他埋骨之所。

    單單選此絕峰,隻怕别有用心。

    ” 念頭一轉,突然想到銀髯老人臨死之前,曾經交給自己一個錦袋,囑咐自己暫時代為保管,如那縷衣村女“生死玄關”未通,就把這錦袋投入江海之中,如那樓衣村女打通了“生死玄關”,就把這錦袋支付于她。

     當下伸手人懷摸出錦袋,說道:“陳老前輩曾交給在下這隻錦袋。

    囑我暫時保管,待姑娘運功清醒之時,交于姑娘,也許陳老前輩在這錦袋之中,說出了他身後之事。

    ” 縷衣村女接過棉袋,立時打開,方兆南卻轉身向絕峰一邊走去。

     忽聞一聲嬌叱,起自身後。

    道:“回來!” 方兆南一猶豫,回頭問道:“姑娘可是叫我嗎?” 縷衣村女道:“這山峰隻有咱們兩人,我不叫你,難道說給石頭聽嗎?” 方兆南大步走了過來,心中卻在暗自想道:“魯南小店和她初遇之時,她是何等的知禮娴靜,怎的現在卻變得這般刁蠻 忽然想到,她是一個幼失父母之愛的弱女子,和祖父相依為命長大,一旦失去世上唯一的親人,自是難怪她性情急躁。

    心緒不甯,·一念及此、對她諸多無劄之處,全部釋然于懷。

     縷衣村女把手中錦袋交給方兆南道:“你瞧眈吧!” 方兆南猶豫了半晌道:“這個……” 樓衣村女嗅道:“什麼這個那個,我要你看,你就隻管放心的看啦!” 方兆南打開棉袋。

    隻見半隻小巧的鋼梭,和一紙白箋,箋上寫道:“來年仲秋之夜,到泰山黑龍潭畔,憑此半截‘七巧梭’。

    讨還‘龍舌劍’……” 箋上顯然餘意未盡。

    但不知何故,卻倏然中斷,除此白箋和那半截“七巧梭”外.别無他物。

     方兆南舉起半截斷梭,瞧了又瞧;除了發現梭尖一端,雕刻着“七巧梭”三個字外,再也找不出可疑之物。

     那銀髯老人并沒有在錦袋中安排自己的後事。

     縷衣村女看他隻管瞧着半截的“七巧梭”發呆,不禁嗔道:“你怎麼不講話呢?” 方兆南把半截“七巧梭”和白箋,一齊放在錦袋之中,笑道:“陳老前輩确實告訴過我,他死後把他屍體葬在這絕峰之上,如若咱們把他老人家的屍體、埋葬在土中,沒有棺木保護,隻要數月之後,屍體就化在泥上之中,日後咱們來奠祭他老人家時,隻怕難以找出……” 縷衣村女忽然插口接道:“你日後當真會和我一起來奠祭我爺爺嗎?” 方兆南道:“陳老前輩對我有傳授武功之賜,我自應把他當作師長看待。

    ” 凝目望去,隻見那老人屍體幹枯的毫無血色,心中突然一動,暗道,“他這般枯瘦如柴,想必精血早已幹竭,在這等終年積雪不化的絕峰之上,屍體當可保持不壞,眼下問題,是要想出個法兒.保護他的遺體,不要被烏獸之類傷害到,” 擡頭望去。

    隻見數丈外處,有一座六八尺的高大岩石,日光照耀下,晶瑩透明,不禁心中一動,失聲叫道:“有啦!這辦法倒是不錯。

    ” 縷衣村女霍地挺身站了起來,道“什麼辦法不錯?” 方兆南指着那岩石說道,“你那看岩石外面,不是有一片晶明玉物嗎?” 縷衣村女道:“這等絕峰之上,冰雪終年不化,石外冰層,有什麼好奇之處?” 方兆南道:“如果咱們把陳老前輩的屍體,凍在冰雪之中,在嚴寒保護之下,屍體決是不至腐壞。

    ” 縷衣村女黯然點頭,道:“你想的辦法确實很好!” 方兆南縱身躍到那大岩石下,舉手一掌拍去。

     但聞呼的一聲,餃餃落下幾塊碎冰。

     要知這等千年積冰,緊硬無比,方兆南這一掌用足了六成功力,竟難劈裂冰層。

     縷衣村女抱起老人身體,找到峰後一處終年難見陽光之處。

    和方兆南一齊動手,破開冰層積雪,把那銀髯老人屍體放人冰窟之中,然後緩緩堆上積雪,皚皚白雪,逐漸掩沒了銀髯老人的屍體。

     寒風凜冽,吹飄着兩人的衣袂,那縷衣村女秀美面頰上,直垂着四個冰條。

     原來她埋葬屍體之時,淚水由眼角緩緩滴下,冷風撲面,嚴寒透骨,不待她淚水滾下面頰,已然在臉上結成了冰條。

     方兆南幫着她堆好雪後,歎道:“姑娘準備到那裡去?” 縷衣村女舉手拂去臉上的冰痕,茫然一笑,道:“茫茫世界。

    沒有栖身立足之處,我就留在這裡伴守着爺吧!” 方兆南道:“絕峰酷寒,生物絕迹,姑娘縱有一身武功,也難常居此處。

    ” 縷衣村女重又取出懷中錦袋,瞧了白箋一眼,道:“那我就到泰山黑龍潭去吧!” 方兆南道:“箋上既未指明你找什麼人讨劍,又無對方住處,不屆中秋,去也無用!” 縷衣村女雙目一瞪,逼視住方兆南道:“留這裡不行,去泰山也不行。

    你要我到那裡去呢?” 方兆南道:“姑娘難道就沒有一處可以投奔的親人嗎?” 縷衣村女搖搖頭,答道:“除了我死去的爺爺之外。

    舉目世間,我沒有一個親人……” 方兆南道:“你的父母呢?” 縷衣村女茫然一笑,答道:“自我了解人事之後,就随在爺爺身邊,從未聽爺爺談過我父母之事。

    ” 方兆南暗暗忖道:“這倒是極為難辦之事,她一個毫無經驗閱曆的女孩子,縱有一身武功,也難應付江湖間重重險詐,眼下隻有暫時讓她和我走在一起,先去抱犢崗救了師妹再說。

    ” 心念一轉,說道:“姑娘既無一定行址,不如暫時和我同到魯南一行……” 縷衣村女緩緩的起身接道:“要我陪你同到魯南一行可以。

    但你得答應來年仲秋,陪我到泰山黑龍潭畔一行。

    ” 方兆南暗暗想到:“我是為怕你孤伶,那裡要你陪我。

    ”但又不便出言解說,隻好微微一笑,道:“好吧!如我屆時有暇,當奉陪姑娘同赴泰山一行就是!” 縷衣村女仰臉望着天際默默沉思了一陣,突然說道:“我一個女孩子家,和你同行在江湖之上,被人瞧在眼中,定然會取笑于我……” 方兆南倒沒想到她會突然說出這幾句話,不覺聽得微微一怔,心下暗自想道:“這倒不錯,男女之嫌,總得設法避避才好。

    ” 正待答複,那縷衣村女已搶先接道:“我從小随在爺爺身側長大,本對男女之嫌看得很淡,不知何故想到和你同行之事,心中忽然會緊張起來。

    ” 方兆南道:“這也難怪,姑娘十幾年中,除了和陳老前輩在一起外.從未和生人接觸相處……” 縷衣村女不待方兆南說完,接道:“但我心裡卻又知道你是個很好的人……”陡然站起身子,緩步向峰下走去。

     方兆南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泛起了極深的感慨,暗自歎道:“像她這等孤伶無依之人,從小就在寂寞之中生活,追随着白發蒼蒼的祖父,上下兩輩,相差了五六十歲,隻怕連個伴她遊樂之人,也是沒有,實難怪她胡思亂想,語無倫次。

    ” 一念及此。

    心中油生同情之感,忖道:“以後我要對她多多照顧,讓她明白人世之上,除了她死去的祖父,還有和藹可親之人,用最大的容忍,慰藉她孤零生活中養成的寂寞之心。

    ”當下放步追了上去。

     兩人走了十幾裡路,縷衣村女從來回頭瞧過方兆南一眼;方兆南也未和她說一句話,隻是默默相随身後。

     其實她内功精深,耳目靈敏無比,隻聽步履之聲,已知方兆南緊随身後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