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獲絕技佛法無邊

關燈
方兆南随在那縷衣村女身後,離開了天風道長那些群豪。

     走了三四裡左右,忽然想到師妹被困那山洞之苦,自己如若晚去一天,她就要多吃一天的苦頭。

     當下停住腳步,高聲說道:“在下承姑娘援手相救,心中十分感激……” 縷衣村女忽的回過頭,接道:“你難道不認識我了?” 方兆南雖然早已瞧出此女正是自己月前投奔抱犢崗朝陽坪尋找袖手樵隐時,店中所遇的村女,但因不知對方姓名,不知如何稱呼。

     聽得她相詢之言,抱拳一笑道:“月前得姑娘相贈食物,在下才不緻身受饑寒交迫之苦,怎能忘去,因我不知……” 縷衣村女道:“是啦!當時我沒有告訴你我的姓名,難怪你不知了、我姓陳……” 忽然覺得一個大姑娘家,怎能親口把閨諱告訴一個少年男于,隻感臉上一熱,倏然住口。

     方兆南躬身一禮.神情拘謹的笑道:“原來是陳姑娘,在下方兆南……” 樓衣村女歎道:“唉!我爺爺也來了。

    ”此言說的大是突然。

    而且說來幽幽如訴。

    無限凄楚,輕颦秀眉,滿臉愁苦之容。

     方兆南怔了一怔,道:“令祖定然是位隐迹風塵中的高人,方兆南如有幸能拜見一面實乃生于一大幸事。

    ” 他本想說出告别之言,但在聽得那縷衣村女之言後,不得不客氣一番。

     那縷衣村女長歎一聲,幽幽說道:“我爺爺舊傷複發,卧病不起,已經暈迷過去三日夜,唉!在這等荒山之中,我一個孤身弱女子,遇上下這等事……” 說話之間,熱淚奪眶而出。

     方兆南勸道:“陳姑娘不必太過傷心,吉人自有天相……” 縷衣村女接道:“我爺爺恐怕是不能活了!” 方兆南聽了一呆,暗道:“縱然是你爺爺病情沉重,你也不能這般說法啊!” 但他口中卻勸慰道:“在下身上帶有譽滿天下的名醫知機子言陵甫言老前輩的辟毒鎮神丹,有助令祖病情。

    ” 縷衣村女搖頭道:“我爺爺的醫道,舉世無二,不管什麼重傷大病,都能着手而愈,他都無法療救自己重發舊傷,縱然華佗重生,也怕是無能為力了!” 言來神情凄然,無限悲戚,緩緩轉身,慢步而去。

     方兆南心中暗道:“人家對我有救命之恩,我豈能在此時告别而去?”當下跟在那縷衣村女身後行去。

     轉過了兩個山彎,到一處突岩,說道:“我爺爺就卧病在那突岩上一座石洞之中。

    ”兩臂一振嬌軀淩空而起,半空中一個翻身,落在那突岩之上。

     方兆南看那突岩大約有兩丈多高,估計自己輕功,絕難一躍而上,岩下石壁如削.又無立足之處,不禁卻步發呆。

     那縷衣村女似己瞧出方兆南的為難,解下束腰絹帶,垂下突岩,說道:“你跳起來抓住絹帶,我帶你上來吧!” 方兆南暗道了一聲:“慚愧!”一提丹田真氣,振臂向上一躍,右手探處,抓住了下垂絹帶。

     那縷衣村女玉腕一收,把方兆南帶上下突岩,緩緩的把絹帶系在腰上,說道:“我爺爺就在這石洞之中。

    ”轉身向裡走去。

     方兆南轉眼望去,果然一座兩間大小的石洞靠壁處鋪了一片枯草,草上橫卧着一個銀髯駝背的老人。

     縷衣村女走近那老人身邊,屈膝跪在地上,叫道:“爺爺,有人來瞧你了。

    ” 她一連呼喚數聲,那老人渾如不聞,連身子也未動過一下。

     方兆南低聲說道:“讓他好好的睡一會,不要叫他。

    ” 縷衣村女回過頭幽凄一笑,坐下身子,雙手抱膝,凝目望着那沉睡的老人,淚水緩緩而出。

     石室中一片沉寂。

    但卻彌漫着一種凄涼的氣氛。

     方兆南心中雖想說幾名勸慰之言。

    但又覺千頭萬緒,無從說起,默然的坐在一側,望着那縷衣村女暗道:“以她的武功推論,這卧病老人必然是身負奇學之人。

    不知何以竟卧病這荒山之中?” 正自忖思當幾。

    忽聽那橫卧枯草的銀髯駝背老人,輕微的歎息一聲,坐了起來。

    說道: “霜兒,你又哭了麼?” 縷衣村女慌忙舉手拂拭去臉上淚水,笑道:“我沒有哭!” 她一面舉手擦着淚痕,一面說着天真的謊言,可是,此情此景,謊言卻加重了凄涼的氣氛。

     駝背老人微微搖着頭,說道:“我已經對你說過幾次了,你此時正值‘玄天氣功’将要圓滿之時,十二重樓雖通,生死玄關還未開,最忌憂苦悲戚。

    我舊傷複發,壽數已盡,縱然有靈芝仙丹,也難續我壽命……” 這幾句話,似是說的十分吃力,喘息了兩口氣,才接道。

    “我早已元氣耗盡,油幹燈枯,所以未立時死去,全為惦念你武學未成,一念之後,使我每日要熬受三十時辰的氣血逆轉經脈之苦……” 他緩緩的把目光投注在方兆南身上,問道:“霜幾.這位是什麼人?” 縷衣村女道:“他是我剛才救授之人,我見他被人群毆,一時氣憤,出手相救,我告訴了他爺爺卧病之事,他就随我一同來 此瞧你。

    ” 方兆南聽得一張臉通紅似火,熱辣辣的難受,暗道:“你縱然對我有過救命之恩,也不能這般瞧不起我。

    ” 挺身站了起來,深深一揖,說道:“陳姑娘相救之恩,在下絕不敢忘,他日如有機緣,定當投桃一報,我此刻尚有急事待辦,就此告别了。

    ” 說完話,也不待對方回答,轉身向洞外走去。

     他剛走到洞口,突聽一個低沉的聲音叫道:“舉世之間有幾人敢在老夫面前這等放肆,你這娃兒膽子不小,還下快些給我回來!” 聲音雖然低沉無力,但語氣之中,卻含蘊着無比的尊嚴,方兆南聽得微微一怔,停下了腳步。

     回頭望去,隻見那銀髯駝背老人倚壁而坐,臉上一片莊嚴肅穆,雖然面如黃蠟,一付病容,但卻仍然有一種懾入心神的氣魄,不自覺的緩步走了過去。

     那縷衣村女一直靜靜的瞧着方兆南,臉上神情十分奇怪,既無憤怒之意,亦無戀戀不舍之情。

     方兆南走近那老人之後,躬身一禮,問道:“老前輩有什麼吩咐麼?” 駝背老人輕輕的哼了一聲,一瞪雙目,那神光渙散的眼睛中,陡然暴射出兩道淩芒,有如冷電霜刃,直似要看透人五腑六髒。

     方兆南和那目光接觸,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冷顫。

     銀髯老人從頭到腳把方兆南打量一遍,冷冷說道:“見了老夫,怎生這等無禮?” 方兆南奇道:“晚輩怎敢對老前輩無禮。

    ” 銀髯老人道:“當今之世見了老夫下拜之人,屈指可數,你這娃兒竟敢以常禮和老夫相見。

    ” 此人口氣之大,方兆南從未聽過,不禁微生怒意,暗道:“我對你這般恭敬,還算禮數不夠,難道真要對你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不成?” 轉眼望去,隻見那縷衣村女,瞪着一雙明如秋水的眼睛望着他,眉字間憂郁重重,不禁心中一動,付道:“此女對我有過施食之情,救命之恩,我對眼下這傷病纏身的老人,有什麼不恭敬的舉動,定要害她傷心。

    ” 念頭一轉,霍然站直身于,對那銀髯駝背人,拜了下去。

     駝背老人面上泛現歡愉之色,低聲說道:“孩子,起來啦!當今世上想要我受他一拜之人,不知凡幾,但能對我行這等大禮的,舉世滔滔,卻隻有你一人……” 方兆南見他雙頰上,各有一大塊又深又長的刀疤痕迹,使他輪廓本極端正的臉上,增加不少恐怖之色。

     駝背老人深深的歎息一聲,望了那縷衣村女一眼,自言自語的說道:“霜兒,我已經熬受幾十年的痛苦了,現在要盡力再支撐下去,除非找到‘血池圖’……” 他微微一頓,又接道:“此刻,縱然能夠找到‘血池圖’,但也已經大晚了……” 縷衣村女道:“我知道爺爺能夠再活下去,但爺爺自己卻不願再活下去了。

    ” 方兆南隻聽得心頭大生震動,暗暗的忖道:“怎麼?這些人都好像和‘血池圖’有着牽連糾葛?” 駝背老人略一沉思,緩緩伸出右手,輕撫着縷衣村女,說道:“我已經耗盡了本身的元氣,就是起死回生的靈丹,也無法使我長留人世了,唉!你行将一個人……” 縷衣村女似已無法再控制激動的情緒,撲向那老人懷中,放聲哭了起來。

     駝背老人緩緩閉上眼睛,兩滴淚水,由眼角滾落面頰。

     石洞中充滿了凄傷的氣氛,方兆南不知不覺間受到感動,想道:“此女對祖父這般留戀,卻從未提到父母,想是父母早已死去…·” 駝背老人突然一整臉色,神色嚴肅的說道:“霜兒,我最多能活上半月的時間了,我必須在這半月之内,把我知道的武功盡 數傳授于你……” 隻聽老人繼續說道:“我所以異于常人不死,全憑一口真元之氣,保身護命,再者我事先有了妥善的準備,配制了很多藥物服用,才能多延至現在……” 縷衣村女道:“這些事,我一直都不知道,爺爺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 銀髯駝背老人道:“我如早把此事洩露,影響你武功進境甚大,所以,一直朱告訴過你……”他仰臉望着洞頂,默然思索了一陣,聲色實轉嚴厲的問道:“霜兒,你聽不聽爺爺的話?” 樓衣村女道:“霜兒怎敢不聽,爺爺,但請吩咐!” 駝背老人歎道:“在我未死之前,你需要以百倍的信心,打通生死玄關,使武功步入另一種境界,如若不能做到,那就不如把一身武功,全部廢去,作一個平平常常之人,嫁一個山野樵夫。

    農夫,或能樂享天年……” 方兆南暗道:“這話倒是說的不錯,一個不會武功的女孩子。

    才能安安分分的嫁作人婦,相夫教子,操持家務……” 偷眼向那縷衣村女望去,隻見那臉色一片冷靜,毫無激動之容,不禁心底生出敬佩之感,暗道:“此女聽得挑斷她經脈之言,仍然這般的沉着冷靜,實非常人能及。

    ” 那銀髯老人目光緩緩從那村女臉上掃過,又道:“須知你現在的武功,已非一般武林人物所能望項背,我如死了之後,你一人在江湖上闖蕩,難免會和人動手,隻要你一出手,就不難被人瞧出你的武功來路,查出你的身世,那時……” 縷衣村女凄婉一笑,道:“爺爺可是擔心你的仇人,查出霜兒身世後,向我施下辣手報複麼?” 銀髯老人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