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田園詩
關燈
小
中
大
一
在葫蘆壩靠西的河坎上,有一溜向陽高地,深褐色松軟的泥土裡,生長着全壩子上最好的莊稼。
排着方陣一樣的麥田,正在拔節期,綠蔥蔥的,健壯挺拔,一派蓬勃生機。
在大片麥田的方陣中間,像棋格子似的,這兒,那兒,呈現着一塊塊的嫩黃、粉紅和深紫色,好看極了。
那粉紅色的是剛剛開放的豌豆花。
星星點點,水靈清秀的花兒,被綠色葉片簇擁着,像剛剛醒來的少女揚起頭來張望着冬天的太陽。
那顔色紫紅的蠶豆花兒,深深地隐藏在濃綠的葉片下,像害羞似的,躍躍欲試地張開健美的雙翼。
早油菜花一片嫩黃,千朵萬朵樸素嬌小的花兒,借助着陣陣冷冽的寒風,向世界散發着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這一片欣欣向榮的莊稼地,與整個葫蘆壩的荒涼寂寞比較起來,是多麼的不協調啊!假如把它比作幹旱沙漠裡的綠洲,比作茫茫大海上的寶島,當然顯得誇張了一些,然而,它确實是葫蘆壩的一顆明珠!它以自己奪目的光彩,吸引着葫蘆壩上一切正直的莊稼人,它的價值隻有真正的莊稼人才懂得。
這顆閃光的明珠,正是吳昌全科研組的試驗地。
這一天,團支書許琴陪伴顔組長和小齊同志來這裡參觀,真是又高興,又禁不住一陣突突突地心跳。
對于質樸的農村姑娘來說,戀愛是不需要“談”的。
怎麼談啊?她的眼睛耳朵更管用。
她把自己對于男子的所見所聞放在心裡仔細斟酌之後,事情成與不成大緻就定下來了。
她們既不像某些知識分子那樣纏綿悱恻,也不像她們上輩母親那樣對未來的伴侶一無所知。
她們聽一句就懂得一百句。
二十多歲的許家幺姑娘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樣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心裡産生了這樣一個念頭:除了父親和姐姐以外,她需要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和他說說心裡的話,同他一塊兒并肩作戰,去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九姑娘跟她的姐姐們是不同的。
從前,當愛情在她那些姐姐們心中蘇醒的時候,像四姑娘那樣的人,是希望找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丈夫,在她純潔而又善良的心靈裡,曾朦胧地認為:做一個賢妻良母是自己的天職。
而七姑娘卻有着另外一種希望:她要求未來的丈夫比自己弱一點兒,才不至于不聽使喚。
三姑娘則是在找到了自己的丈夫以後,才産生愛和恨,愛他的忠厚善良;恨他的軟弱。
……姐姐們的這些心思,天真的九姑娘不曾體驗過,因為生活給她提供了另外一種條件。
她憧憬着另外一種新型的、勞動和戰鬥的夫妻生活,她愛那些為人民的利益去吃苦的英雄,至于那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卻考慮得不多。
她作為團支部書記,看到有些成天厮守在一堆的小夫妻們,為一件衣服、一雙襪子而讨論不休,或為幾個錢而大吵大鬧,她就感到厭煩。
如果說,愛情在九姑娘心裡蘇醒,先前還是一種朦胧的“情緒”,那末,幾天前那個晚上,她同金順玉大娘促膝談心以後,她就第一次清楚地體驗到:向往愛情生活的強烈感情,像滿河春水一樣陡漲起來,她那心靈的河床快要盛不下了!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幹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匆匆忙忙的步履,英俊的面孔,輕鎖的雙眉,蓬松的頭發……都在她心裡生了根。
對,吳昌全正是她傾心眷念的那個人!一旦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她就禁不住覺得臉上發燒,心兒突突突地跳! 雖然内心的激情像一團烈火,在她胸中猛烈燃燒,但團支部書記卻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一種莫名其妙的思慮壓抑着她——她懷疑:自己是一個團幹部,帶頭搞戀愛,這合适麼? 此刻,那個聰明的實幹家正站在她身邊,回答着顔組長提出的關于科研地裡各種試驗項目的問題。
平常少言寡語、有時說話頂撞的科研組長,惟有在别人同他談到農業生産問題的時候,才會顯出他的口才來。
在這方面,他的确學識淵博,說起來滔滔不絕。
他總是盡一切努力來說服人家,企圖使談話的對方堅信:按科學的辦法搞農業生産,就能擺脫貧困,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步子;使莊稼人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工作組同志齊明江不時插話,指出他不突出政治的問題: “路線鬥争的問題不解決好,你這些莊稼長得再好叉有什麼用呢?” 吳昌全好像沒有聽見似的,依然在興奮地向顔少春介紹着:“……這個麼?這叫‘凡六’,是個新品種,我們寫信向省農科院要了點來做品比試驗的。
你看,它跟别的麥子不同,稈矮,健壯,能抵抗黃鏽病和白粉病,這可不簡單。
我們本地的麥子,每年遭黃鏽病為害損失的産量就有三成!……這個麼?這是‘九八洞杠幺六’,一個特早熟小麥品種,最适宜于搞間套。
” “什麼,什麼?請你講慢點呀。
”顔組長打斷他的話,“叫九八什麼的?” 吳昌全耐心地重說一遍,又掏出鋼筆來,在一個小本兒上撕下—張紙,畫了幾筆,遞給顔組長。
顔少春接過一看,見寫着幾個數目字:“980—16A”。
“它的優點是什麼呀?” “成熟早,産量高,也能抗鏽病。
” “那麼,将來葫蘆壩就大面積推廣這個品種吧!” “不行,不能大面積推廣。
” “為什麼呢?” “大面積上品種太單一是不行的,播種期和收獲期太集中,勞動力安排不過來,還得要早熟、遲熟和中熟的品種,因地制宜地各種一點。
” 這種純技術性的談話,叫小齊同志聽得很不耐煩,而他的幾次插話,卻像一片樹葉兒落進滔滔的江河,誰也不曾注意到它,就被淹沒在滾滾的浪花中去了。
他憤怒而孤獨。
于是他決定趁這個工夫同許琴談一談青年工作方面應注意的事情。
許琴站在稍遠的一旁,一直努力鎮靜着自己撩亂的心緒,想聽顔組長和吳昌全讨論的題目,但思路老是集中不起來。
吳昌全健壯的身影,以及他好聽的男低音,是那樣擾亂着她的情懷,像陣陣春風吹來,使她雙頰泛紅,兩眼閃着異常動人的光彩。
當小齊同志向她轉過臉來的時候,也不由大吃一驚,像觸電似的麻木了,呆滞了,有生以來,第一次從他心底升起一股柔情,竟把自己要談的關于青年工作的話題忘得一幹二淨了。
但是,小齊,畢竟是小齊,他經過短暫的迷亂之後,馬上就清醒過來。
他斷定自己剛才的情緒是一種危險的情緒:“兒女情長,是資産階級的東西,它可以使一個革命者喪失立場……”報紙上不是說得十分明白麼? 在這一點上,許琴倒和齊明江有着共同之處呢!她感覺到小齊在注視自己的那一刹那間,心情立即就鎮定下來了,臉上表現出“公事公辦”的樣子,向小齊同志看了一眼。
小齊忙問:“你們團支部……多少團員?” “二十一個。
” “全大隊多少适齡青年呢?” “七八十個。
” “學理論、評《水浒》的運動開展得咋樣?” “不怎麼好。
我們葫蘆壩沒有一部《水浒》,誰也沒讀過那部書,怎麼評嘛。
” “沒關系,報紙上不是有文章嗎,組織大家邊學邊評嘛!去年批林批孔,你們共寫了多少批判文章?” “記不清楚了。
” “人平多少,有個大概數吧?” “人平……” 許琴的目光像被什麼吸引着,轉向一邊去了。
前面,吳昌全領着顔組長離開了麥子地,已向那片花團錦簇的豌豆地走去。
“怎麼,想不起來了?有記載吧?”小齊問。
“哦,你說什麼?”許琴回頭慌亂地反問。
這一次,小齊自己也糊塗了,他說:“你們團支部……多少團員呀?” 許琴突然清醒過來,笑道:“剛才不是說了,二十一個嘛!” “唔……” 齊明江這輩子頭一回在一個姑娘面前紅了臉。
許家九姑娘并不傻。
一個青年男子在她面前這樣臉紅,她知道是什麼意思。
她忙離開他,朝豌豆地那邊走去。
小齊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
這時候,顔少春站在開花的豌豆地邊笑吟吟地回過頭來向許琴和小齊招手。
等兩個年輕人先後走到她身邊以後,便對他們說:“來,聽小吳同志給我們上一課。
”接着她又親切地稱呼“昌全”,要他講一講種豌豆的學問。
吳昌全在和藹的工作組組長面前一點也不拘束。
他那平時有點憂郁的眼睛,這會兒滿有精神。
他一高興起來,黑蒼蒼的瘦臉越發顯得英俊。
隻有在這種情形下,粗心的人們才能發現他原來也有着一張青春煥發的好看的面孔。
“從哪兒講起啊?”他并不困窘,說話大方自若、不卑不亢。
隻有那種心地坦然、毫無私心雜念的新型農民才有這種神态。
他不像齊明江那樣,見着上級就怕,見着下級就壓。
凡是那種精神充實、理想遠大
排着方陣一樣的麥田,正在拔節期,綠蔥蔥的,健壯挺拔,一派蓬勃生機。
在大片麥田的方陣中間,像棋格子似的,這兒,那兒,呈現着一塊塊的嫩黃、粉紅和深紫色,好看極了。
那粉紅色的是剛剛開放的豌豆花。
星星點點,水靈清秀的花兒,被綠色葉片簇擁着,像剛剛醒來的少女揚起頭來張望着冬天的太陽。
那顔色紫紅的蠶豆花兒,深深地隐藏在濃綠的葉片下,像害羞似的,躍躍欲試地張開健美的雙翼。
早油菜花一片嫩黃,千朵萬朵樸素嬌小的花兒,借助着陣陣冷冽的寒風,向世界散發着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這一片欣欣向榮的莊稼地,與整個葫蘆壩的荒涼寂寞比較起來,是多麼的不協調啊!假如把它比作幹旱沙漠裡的綠洲,比作茫茫大海上的寶島,當然顯得誇張了一些,然而,它确實是葫蘆壩的一顆明珠!它以自己奪目的光彩,吸引着葫蘆壩上一切正直的莊稼人,它的價值隻有真正的莊稼人才懂得。
這顆閃光的明珠,正是吳昌全科研組的試驗地。
這一天,團支書許琴陪伴顔組長和小齊同志來這裡參觀,真是又高興,又禁不住一陣突突突地心跳。
對于質樸的農村姑娘來說,戀愛是不需要“談”的。
怎麼談啊?她的眼睛耳朵更管用。
她把自己對于男子的所見所聞放在心裡仔細斟酌之後,事情成與不成大緻就定下來了。
她們既不像某些知識分子那樣纏綿悱恻,也不像她們上輩母親那樣對未來的伴侶一無所知。
她們聽一句就懂得一百句。
二十多歲的許家幺姑娘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樣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心裡産生了這樣一個念頭:除了父親和姐姐以外,她需要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和他說說心裡的話,同他一塊兒并肩作戰,去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九姑娘跟她的姐姐們是不同的。
從前,當愛情在她那些姐姐們心中蘇醒的時候,像四姑娘那樣的人,是希望找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丈夫,在她純潔而又善良的心靈裡,曾朦胧地認為:做一個賢妻良母是自己的天職。
而七姑娘卻有着另外一種希望:她要求未來的丈夫比自己弱一點兒,才不至于不聽使喚。
三姑娘則是在找到了自己的丈夫以後,才産生愛和恨,愛他的忠厚善良;恨他的軟弱。
……姐姐們的這些心思,天真的九姑娘不曾體驗過,因為生活給她提供了另外一種條件。
她憧憬着另外一種新型的、勞動和戰鬥的夫妻生活,她愛那些為人民的利益去吃苦的英雄,至于那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卻考慮得不多。
她作為團支部書記,看到有些成天厮守在一堆的小夫妻們,為一件衣服、一雙襪子而讨論不休,或為幾個錢而大吵大鬧,她就感到厭煩。
如果說,愛情在九姑娘心裡蘇醒,先前還是一種朦胧的“情緒”,那末,幾天前那個晚上,她同金順玉大娘促膝談心以後,她就第一次清楚地體驗到:向往愛情生活的強烈感情,像滿河春水一樣陡漲起來,她那心靈的河床快要盛不下了!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幹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匆匆忙忙的步履,英俊的面孔,輕鎖的雙眉,蓬松的頭發……都在她心裡生了根。
對,吳昌全正是她傾心眷念的那個人!一旦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她就禁不住覺得臉上發燒,心兒突突突地跳! 雖然内心的激情像一團烈火,在她胸中猛烈燃燒,但團支部書記卻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一種莫名其妙的思慮壓抑着她——她懷疑:自己是一個團幹部,帶頭搞戀愛,這合适麼? 此刻,那個聰明的實幹家正站在她身邊,回答着顔組長提出的關于科研地裡各種試驗項目的問題。
平常少言寡語、有時說話頂撞的科研組長,惟有在别人同他談到農業生産問題的時候,才會顯出他的口才來。
在這方面,他的确學識淵博,說起來滔滔不絕。
他總是盡一切努力來說服人家,企圖使談話的對方堅信:按科學的辦法搞農業生産,就能擺脫貧困,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步子;使莊稼人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工作組同志齊明江不時插話,指出他不突出政治的問題: “路線鬥争的問題不解決好,你這些莊稼長得再好叉有什麼用呢?” 吳昌全好像沒有聽見似的,依然在興奮地向顔少春介紹着:“……這個麼?這叫‘凡六’,是個新品種,我們寫信向省農科院要了點來做品比試驗的。
你看,它跟别的麥子不同,稈矮,健壯,能抵抗黃鏽病和白粉病,這可不簡單。
我們本地的麥子,每年遭黃鏽病為害損失的産量就有三成!……這個麼?這是‘九八洞杠幺六’,一個特早熟小麥品種,最适宜于搞間套。
” “什麼,什麼?請你講慢點呀。
”顔組長打斷他的話,“叫九八什麼的?” 吳昌全耐心地重說一遍,又掏出鋼筆來,在一個小本兒上撕下—張紙,畫了幾筆,遞給顔組長。
顔少春接過一看,見寫着幾個數目字:“980—16A”。
“它的優點是什麼呀?” “成熟早,産量高,也能抗鏽病。
” “那麼,将來葫蘆壩就大面積推廣這個品種吧!” “不行,不能大面積推廣。
” “為什麼呢?” “大面積上品種太單一是不行的,播種期和收獲期太集中,勞動力安排不過來,還得要早熟、遲熟和中熟的品種,因地制宜地各種一點。
” 這種純技術性的談話,叫小齊同志聽得很不耐煩,而他的幾次插話,卻像一片樹葉兒落進滔滔的江河,誰也不曾注意到它,就被淹沒在滾滾的浪花中去了。
他憤怒而孤獨。
于是他決定趁這個工夫同許琴談一談青年工作方面應注意的事情。
許琴站在稍遠的一旁,一直努力鎮靜着自己撩亂的心緒,想聽顔組長和吳昌全讨論的題目,但思路老是集中不起來。
吳昌全健壯的身影,以及他好聽的男低音,是那樣擾亂着她的情懷,像陣陣春風吹來,使她雙頰泛紅,兩眼閃着異常動人的光彩。
當小齊同志向她轉過臉來的時候,也不由大吃一驚,像觸電似的麻木了,呆滞了,有生以來,第一次從他心底升起一股柔情,竟把自己要談的關于青年工作的話題忘得一幹二淨了。
但是,小齊,畢竟是小齊,他經過短暫的迷亂之後,馬上就清醒過來。
他斷定自己剛才的情緒是一種危險的情緒:“兒女情長,是資産階級的東西,它可以使一個革命者喪失立場……”報紙上不是說得十分明白麼? 在這一點上,許琴倒和齊明江有着共同之處呢!她感覺到小齊在注視自己的那一刹那間,心情立即就鎮定下來了,臉上表現出“公事公辦”的樣子,向小齊同志看了一眼。
小齊忙問:“你們團支部……多少團員?” “二十一個。
” “全大隊多少适齡青年呢?” “七八十個。
” “學理論、評《水浒》的運動開展得咋樣?” “不怎麼好。
我們葫蘆壩沒有一部《水浒》,誰也沒讀過那部書,怎麼評嘛。
” “沒關系,報紙上不是有文章嗎,組織大家邊學邊評嘛!去年批林批孔,你們共寫了多少批判文章?” “記不清楚了。
” “人平多少,有個大概數吧?” “人平……” 許琴的目光像被什麼吸引着,轉向一邊去了。
前面,吳昌全領着顔組長離開了麥子地,已向那片花團錦簇的豌豆地走去。
“怎麼,想不起來了?有記載吧?”小齊問。
“哦,你說什麼?”許琴回頭慌亂地反問。
這一次,小齊自己也糊塗了,他說:“你們團支部……多少團員呀?” 許琴突然清醒過來,笑道:“剛才不是說了,二十一個嘛!” “唔……” 齊明江這輩子頭一回在一個姑娘面前紅了臉。
許家九姑娘并不傻。
一個青年男子在她面前這樣臉紅,她知道是什麼意思。
她忙離開他,朝豌豆地那邊走去。
小齊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
這時候,顔少春站在開花的豌豆地邊笑吟吟地回過頭來向許琴和小齊招手。
等兩個年輕人先後走到她身邊以後,便對他們說:“來,聽小吳同志給我們上一課。
”接着她又親切地稱呼“昌全”,要他講一講種豌豆的學問。
吳昌全在和藹的工作組組長面前一點也不拘束。
他那平時有點憂郁的眼睛,這會兒滿有精神。
他一高興起來,黑蒼蒼的瘦臉越發顯得英俊。
隻有在這種情形下,粗心的人們才能發現他原來也有着一張青春煥發的好看的面孔。
“從哪兒講起啊?”他并不困窘,說話大方自若、不卑不亢。
隻有那種心地坦然、毫無私心雜念的新型農民才有這種神态。
他不像齊明江那樣,見着上級就怕,見着下級就壓。
凡是那種精神充實、理想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