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夜探虎穴
關燈
小
中
大
的石屏上,又赫然露出半截狒狒屍身,自腰以上,軟軟當當的倒挂在石屏外面,嘴角上面血水直流,從石屏上搭拉下去。
二人已知道自己人做的手腳,便不以為意。
窈娘當先穿入怪石縫内,天衢跟着左拐右轉,宛如穿行八陣風,有時還得竄高縱矮,提氣飛越,如果不識路徑的人到此,定已走得暈頭轉向,一輩子休想走到地頭了。
窈娘平時留心,心地又聰明伶俐,居然沒有白費氣力,在怪石林内轉了幾個彎,忽然側身闖進一條窄窄的石胡同。
兩邊石壁足有五六丈高,上面隻露出一線天光。
石胡同内隐隐傳出一片潺潺水聲,石壁回響,如奏異樂。
窈娘仗劍當先,居然又平安無事,闖過了這條石胡同,躍出石胡同口外,眼光到處,隻見面前十幾丈開闊的一條溪流,擋住前進之路。
溪中奔流急湍,嘩嘩亂響,溪上并無橋梁等物,要想渡過這條溪流卻非易事。
兩人在石胡同口外略一駐足,察看渡溪之法。
何天衢偶一回頭,大吃一驚!嘴上驚喊了一聲:“咦!”已踴身縱開丈許遠,塌身反顧,犀牛望月,右臂一擡,兩支鋼镖業已出手,兩縷寒光,向胡同内飛去。
這時桑窈娘也扭頭看到了。
原來兩人躍出石胡同時,暫一停步,一心注意面前的溪光水聲。
萬想不到身後石胡同口左右兩面,分立着兩頭兇猛絕倫的狒狒,而且同人一般立得筆挺,背負皮囊,斜揖幾支毒藥飛梭,兩條毛臂各抱着七八尺長的長鋒标槍,屹立不動,好似兩個巨靈神守着這個要口。
這一下真出兩人意料之外。
窈娘也驚得躍離老遠,眼看天衢兩支鋼镖,勁足勢疾,直貫兩頭狒狒的胸口。
明明都已中着要害,兩頭狒狒居然紋風不動。
窈娘早已探手镖囊,還以為狒狒皮堅毛厚,天衢飛镖無功,慌也玉腕連擡,發出峨嵋玄門傳授的喪門白虎釘。
這種白虎釘,極其霸道,釘長不逾四寸,純鋼打就,釘頭棗核形,八面見棱,内藏細孔,飽喂毒藥,一中要害,見血封喉,厲害無比。
窈娘恐怕天衢冒險,急發出兩支白虎釘,分向兩頭猛獸打去。
月光之下,看清兩支白虎釘,均已中的。
一中左眼,一中右頰。
可是事情真奇怪,兩頭狒狒茫然無知,依然紋風不動的立着。
天衢忍不住,一個箭步趕到右邊狒狒跟前,挺起手上靈金劍,向脅下直搠過去,“嗤”的一聲,貫革而入直透後背,一抽劍,霍地一退步。
那頭狒狒的脅下“嗤嗤”的流出血來,卻依然一動不動。
兩人覺得詫異,一齊挺劍逼近跟前,仔細觀察,這才看出兩個狒狒原是死的,不知被何人利用壁縫生根的枯藤,把兩頭狒狒攔腰緊縛,綁在石壁腳下,裝成背镖持槍,擺布得活的一般。
狒狒遍體金毛又長又厚,遮蓋住了攔腰捆綁的藤條,一時真還看不出所以然來。
兩人白鬧騰了半天,倒被兩頭死狒狒吓得不輕。
窈娘笑道:“這倒不是老前輩們向我們開玩笑,這是有作用的,你想對岸已近賊巢,難免有賊黨眺望。
如果遠望這兒兩頭狒狒,依然神氣活現的守着,便覺得沒有出毛病。
老前輩們主意真高,可把我們二人冤苦了!” 天衢一想,果然不錯,便讓它仍舊綁着,隻把二人發出的鋼镖和白虎釘取下來,藏入镖囊,急急走下溪灘,互商渡溪之法。
窈娘道:“從前我親眼看到九子鬼母在這溪面上,淩波飛渡,來往自如,總以為施展登萍渡水、八步趕蟾一類的輕功,後來無意中又看到羅刹女、黑牡丹二人,竟在這溪面上互相笑罵,盤旋追逐,來往如飛,好久功夫才攜手登岸。
我看得将信将疑,真不信她們功夫已到這樣高超的地步,仔細一考查,才看出這條溪流,雖然水勢洶洶,又深又急。
其實溪底散布着不少礁石,大一點的礁石,在溪面上略略透出一點石尖,因為透出水面不多,被漩伏沖激,水花争湧,遮掩了水面的礁石。
溪面既然散布着許多礁石,羅刹女等借此接腳,自然逐奔自如了。
不過這種礁石,終年被奔流沖擊,光滑如油,在溪面上又隻微露一點石尖,十幾丈開闊的溪面,能夠接腳的礁石,也不過四五處,距離長短不等,沒有真實的輕功,也難免失足落水的。
現在我先來試它一試。
”語音未絕,兩臂一分,“唰”的一聲,已向溪面飛去,縱身時早已認定落腳地點,飄飄然金雞獨立,停住一丈七八遠的溪面上。
在這水月相映,林巒幽奇的境界中,一位綽約女郎,亭亭水面,真像名手畫就的淩波仙子。
眨眼之間,窈娘施展輕功,在溪心倏左倏右,倏起倏落,又像是點水蜻蜓,掠波燕子,刹時便已飛登彼岸。
何天衢看得喜心翻倒,幾乎喝起彩來,雙足點處,也觑準溪心一處礁石縱去,連連縱躍,也自接蹤飛渡闊溪,同登彼岸了。
回頭一看那岸石胡同口,兩頭死狒狒兀是拄槍鹄立,虎虎如生。
兩人到了這岸,略一辨認路徑,依然窈娘當先領路,穿過沿溪一片松林,便見面前現出峻險深邃的幽壑。
奇峰插天,危崖撲地,山形犬牙相錯。
天然的在峰根崖腳之下,露出逶迤曲折的一條小道。
走上這條小道,幾個盤旋,便進壑底。
四面層巒環抱,形若甕底,似乎走入絕地,無路可通。
耳内卻隐隐聽得“蓬蓬”之聲,響個不絕。
壑底既然無路,這種蓬蓬之聲,便像從四面山嶂崖壁之内傳出來的一般。
天衢正聽得奇怪,窈娘卻滿不理會,仗着一柄長劍,把身前崖壁下一大盤枯藤,用劍尖挑開,一連挑開了好幾盤枯藤,赫然露
二人已知道自己人做的手腳,便不以為意。
窈娘當先穿入怪石縫内,天衢跟着左拐右轉,宛如穿行八陣風,有時還得竄高縱矮,提氣飛越,如果不識路徑的人到此,定已走得暈頭轉向,一輩子休想走到地頭了。
窈娘平時留心,心地又聰明伶俐,居然沒有白費氣力,在怪石林内轉了幾個彎,忽然側身闖進一條窄窄的石胡同。
兩邊石壁足有五六丈高,上面隻露出一線天光。
石胡同内隐隐傳出一片潺潺水聲,石壁回響,如奏異樂。
窈娘仗劍當先,居然又平安無事,闖過了這條石胡同,躍出石胡同口外,眼光到處,隻見面前十幾丈開闊的一條溪流,擋住前進之路。
溪中奔流急湍,嘩嘩亂響,溪上并無橋梁等物,要想渡過這條溪流卻非易事。
兩人在石胡同口外略一駐足,察看渡溪之法。
何天衢偶一回頭,大吃一驚!嘴上驚喊了一聲:“咦!”已踴身縱開丈許遠,塌身反顧,犀牛望月,右臂一擡,兩支鋼镖業已出手,兩縷寒光,向胡同内飛去。
這時桑窈娘也扭頭看到了。
原來兩人躍出石胡同時,暫一停步,一心注意面前的溪光水聲。
萬想不到身後石胡同口左右兩面,分立着兩頭兇猛絕倫的狒狒,而且同人一般立得筆挺,背負皮囊,斜揖幾支毒藥飛梭,兩條毛臂各抱着七八尺長的長鋒标槍,屹立不動,好似兩個巨靈神守着這個要口。
這一下真出兩人意料之外。
窈娘也驚得躍離老遠,眼看天衢兩支鋼镖,勁足勢疾,直貫兩頭狒狒的胸口。
明明都已中着要害,兩頭狒狒居然紋風不動。
窈娘早已探手镖囊,還以為狒狒皮堅毛厚,天衢飛镖無功,慌也玉腕連擡,發出峨嵋玄門傳授的喪門白虎釘。
這種白虎釘,極其霸道,釘長不逾四寸,純鋼打就,釘頭棗核形,八面見棱,内藏細孔,飽喂毒藥,一中要害,見血封喉,厲害無比。
窈娘恐怕天衢冒險,急發出兩支白虎釘,分向兩頭猛獸打去。
月光之下,看清兩支白虎釘,均已中的。
一中左眼,一中右頰。
可是事情真奇怪,兩頭狒狒茫然無知,依然紋風不動的立着。
天衢忍不住,一個箭步趕到右邊狒狒跟前,挺起手上靈金劍,向脅下直搠過去,“嗤”的一聲,貫革而入直透後背,一抽劍,霍地一退步。
那頭狒狒的脅下“嗤嗤”的流出血來,卻依然一動不動。
兩人覺得詫異,一齊挺劍逼近跟前,仔細觀察,這才看出兩個狒狒原是死的,不知被何人利用壁縫生根的枯藤,把兩頭狒狒攔腰緊縛,綁在石壁腳下,裝成背镖持槍,擺布得活的一般。
狒狒遍體金毛又長又厚,遮蓋住了攔腰捆綁的藤條,一時真還看不出所以然來。
兩人白鬧騰了半天,倒被兩頭死狒狒吓得不輕。
窈娘笑道:“這倒不是老前輩們向我們開玩笑,這是有作用的,你想對岸已近賊巢,難免有賊黨眺望。
如果遠望這兒兩頭狒狒,依然神氣活現的守着,便覺得沒有出毛病。
老前輩們主意真高,可把我們二人冤苦了!” 天衢一想,果然不錯,便讓它仍舊綁着,隻把二人發出的鋼镖和白虎釘取下來,藏入镖囊,急急走下溪灘,互商渡溪之法。
窈娘道:“從前我親眼看到九子鬼母在這溪面上,淩波飛渡,來往自如,總以為施展登萍渡水、八步趕蟾一類的輕功,後來無意中又看到羅刹女、黑牡丹二人,竟在這溪面上互相笑罵,盤旋追逐,來往如飛,好久功夫才攜手登岸。
我看得将信将疑,真不信她們功夫已到這樣高超的地步,仔細一考查,才看出這條溪流,雖然水勢洶洶,又深又急。
其實溪底散布着不少礁石,大一點的礁石,在溪面上略略透出一點石尖,因為透出水面不多,被漩伏沖激,水花争湧,遮掩了水面的礁石。
溪面既然散布着許多礁石,羅刹女等借此接腳,自然逐奔自如了。
不過這種礁石,終年被奔流沖擊,光滑如油,在溪面上又隻微露一點石尖,十幾丈開闊的溪面,能夠接腳的礁石,也不過四五處,距離長短不等,沒有真實的輕功,也難免失足落水的。
現在我先來試它一試。
”語音未絕,兩臂一分,“唰”的一聲,已向溪面飛去,縱身時早已認定落腳地點,飄飄然金雞獨立,停住一丈七八遠的溪面上。
在這水月相映,林巒幽奇的境界中,一位綽約女郎,亭亭水面,真像名手畫就的淩波仙子。
眨眼之間,窈娘施展輕功,在溪心倏左倏右,倏起倏落,又像是點水蜻蜓,掠波燕子,刹時便已飛登彼岸。
何天衢看得喜心翻倒,幾乎喝起彩來,雙足點處,也觑準溪心一處礁石縱去,連連縱躍,也自接蹤飛渡闊溪,同登彼岸了。
回頭一看那岸石胡同口,兩頭死狒狒兀是拄槍鹄立,虎虎如生。
兩人到了這岸,略一辨認路徑,依然窈娘當先領路,穿過沿溪一片松林,便見面前現出峻險深邃的幽壑。
奇峰插天,危崖撲地,山形犬牙相錯。
天然的在峰根崖腳之下,露出逶迤曲折的一條小道。
走上這條小道,幾個盤旋,便進壑底。
四面層巒環抱,形若甕底,似乎走入絕地,無路可通。
耳内卻隐隐聽得“蓬蓬”之聲,響個不絕。
壑底既然無路,這種蓬蓬之聲,便像從四面山嶂崖壁之内傳出來的一般。
天衢正聽得奇怪,窈娘卻滿不理會,仗着一柄長劍,把身前崖壁下一大盤枯藤,用劍尖挑開,一連挑開了好幾盤枯藤,赫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