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沐天瀾飛彈退賊
關燈
小
中
大
靠内宅相近一條堤上,火把照耀,人聲如潮,一眼看到那邊秋千架上忽然現出一條黑影,好像黑牡丹似乎已被人圍上。
捉挾鬼猛然記起來時黑牡丹的吩咐,慌掏出蘆管做的哨子,含在口中尖咧咧一吹,果然那邊黑牡丹同聲遙和,卻見黑牡丹在遠遠的秋千架上,身形一晃,人已躍出牆外。
捉挾鬼不敢怠慢,慌也在這邊縱出圍牆。
黑牡丹好快的身法,從遠遠的牆根,疾逾飛箭,貼牆趕來。
捉挾鬼略說老九已脫身,老二受傷被圍。
黑牡丹隻說了一句:“我還得進去。
”人又飛進牆内去了。
捉挾鬼略一躊躇,“唰”的又是一條黑影,在靠邊園後一段牆内,飛躍而出,一看身影便知是遊魂普二。
捉挾鬼飛也似的趕去,兩鬼一會合,便竄入林内,碰見了雲海蒼虬上官旭,也是瞽目閻羅在秋千架下,略一俄延,再躍上圍牆,追蹤黑牡丹,不見賊影的當口。
上文業已表過,且說酒鬼在“小蓬萊”屋後,受了重傷,拼命掙入竹林,耳内聽得衆軍從兩面牆角抄來,又聽得屋上,有兩個小孩子的嫩嗓子大喊:“快向竹林内搜查,賊人逃進林内去了。
”酒鬼滿臉血迹,心慌意亂,哪敢再向林外窺探,咬牙忍疼,連爬帶滾,拼命向林内鑽去。
偏巧這片竹林,地勢真還恰巧,居然被他誤打誤撞,在竹林深處找到一條羊腸小徑,提着氣跄跄踉踉向前飛奔,總算幸運,黑牡丹業已聞聲趕來。
酒鬼這時再也支持不住,一看到黑牡丹,便有氣無聲地喊了一句:“黑姑娘,我栽了!”說罷,暈絕于地。
黑牡丹玉臂輕舒,一把挾起酒鬼,“唰唰唰”幾個箭步,便竄出老遠,等待守衛“小蓬萊”衆軍弁入林排搜,哪還有蹤影,連賊人受了重傷都不知道,隻有房坡上并肩而立的兩個孩子肚裡雪亮罷了。
這便是瞽目閱羅離開“小蓬萊”以後的情節,不過二公子沐天瀾在衆人面前所講,也無非限于屋上發暗器,擊退賊人的一幕情節。
至于黑牡丹二次入園,救走酒鬼,以及遊魂普二、捉挾鬼種種内情,兩個孩子也是莫名其妙,在下借此補叙一番罷了。
且說席上隻有瞽目閻羅把先後情節互相印證,便一一了然,但是龍土司和上官旭還有點不大明白。
龍土司尤其性急,向天瀾一豎拇指,呵呵笑道:“想不到二公子同左老師傅,盤桓了幾個月功夫,便有這樣能耐,幾年之後,便可無敵天下了,真真可喜!這事被公爺知道,還不知怎樣高興呢?不過二公子在屋上擊傷賊人,究竟用的甚麼暗器呢?再說你們兩位,不是在這屋内呆着,怎會到了後房坡去的呢?” 天瀾聽他問到這兒,似乎很忸怩,向瞽目閻羅偷偷地瞥了一眼,才笑答道:“我哪有這樣能耐,不過事情來得湊巧罷了,我說出來,諸位可不要見笑!我師傅初到此地,同我父親在‘湖山四望亭’對酌談心,談論武功。
我師傅當面施展絕技,飛出亭外,手捉空中雙鳥(事見前文),那時我心中羨慕不過,恨不得立時跟師傅學會這手本領。
從此不見飛鳥便罷,一見鳥雀兒,便用石子亂投,自己以為這樣天天練習,也許石子能夠百發百中,一樣可以把空中飛鳥擊下來。
“有一次被我師傅看見,對我解說練腕、練目的武功密奧,替我預備了一升幹黃豆,教我在暗室裡,點起一支線香,天天遠遠對着一點香頭的紅光,凝神注目,漸漸看到香火頭的紅光,自然而然地擴大起來。
“一月以後,香火頭的紅光,隻看我一凝神,便要變成制錢那麼大。
師傅又教我用兩指拈住一粒黃豆,在五步開外,一粒粒黃豆向香火頭抖手發出。
起初沒有準頭,一百粒黃豆,還不能擊滅一次香火。
半月以後,才漸漸明白運用腕功,漸漸增加擊滅次數,距離也漸漸移遠。
“卻好已到夏末秋初,師傅又指點我許多訣竅。
不準我在室内再打香頭。
每天晚上,身邊帶了一小袋黃豆,跟着師傅在園内散步。
師傅教我用黃豆去擲林下草際,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螢火蟲的一點小紅光,正同線香頭一般。
不過螢火蟲是活的,實在難以取準。
可是我師傅一舉手,便能随心所欲,把牠擊滅了,而且雙手并發,或者單手聯珠,無不得心應手,喜得我歡蹦亂跳,可是逢到自己一試,實在不容易中的,又經我師傅詳細指點,多日練習手法,才能十中一二。
“可是秋天轉眼過去,螢火蟲便沒有了。
我師傅卻在‘小蓬萊’屋後,竹林枝梢上,用絲線長長的挂了許多小棉花球。
竹枝随風搖擺,垂下了來的許多小棉花球,也滿空飛舞,煞是好看。
師傅在教完正式的功課以後,便帶着我到屋後,像擊螢火蟲一般,去擲棉花球。
每次卻隻準用十二粒黃豆,必須一口氣把十二粒黃豆顆顆都中,才算交代過去。
最近把棉花球都撤去,黃豆也不用了,師傅到外面替我鑄了一袋鐵蓮子,又在竹林外圈一排竹竿上,高高低低,挖了不大不小的許多窟窿,教我用各種身法、步法,用十二顆鐵蓮子,向竹竿上窟窿一顆顆發出去,必須顆顆嵌進窟窿以内。
倘若略失準頭,
捉挾鬼猛然記起來時黑牡丹的吩咐,慌掏出蘆管做的哨子,含在口中尖咧咧一吹,果然那邊黑牡丹同聲遙和,卻見黑牡丹在遠遠的秋千架上,身形一晃,人已躍出牆外。
捉挾鬼不敢怠慢,慌也在這邊縱出圍牆。
黑牡丹好快的身法,從遠遠的牆根,疾逾飛箭,貼牆趕來。
捉挾鬼略說老九已脫身,老二受傷被圍。
黑牡丹隻說了一句:“我還得進去。
”人又飛進牆内去了。
捉挾鬼略一躊躇,“唰”的又是一條黑影,在靠邊園後一段牆内,飛躍而出,一看身影便知是遊魂普二。
捉挾鬼飛也似的趕去,兩鬼一會合,便竄入林内,碰見了雲海蒼虬上官旭,也是瞽目閻羅在秋千架下,略一俄延,再躍上圍牆,追蹤黑牡丹,不見賊影的當口。
上文業已表過,且說酒鬼在“小蓬萊”屋後,受了重傷,拼命掙入竹林,耳内聽得衆軍從兩面牆角抄來,又聽得屋上,有兩個小孩子的嫩嗓子大喊:“快向竹林内搜查,賊人逃進林内去了。
”酒鬼滿臉血迹,心慌意亂,哪敢再向林外窺探,咬牙忍疼,連爬帶滾,拼命向林内鑽去。
偏巧這片竹林,地勢真還恰巧,居然被他誤打誤撞,在竹林深處找到一條羊腸小徑,提着氣跄跄踉踉向前飛奔,總算幸運,黑牡丹業已聞聲趕來。
酒鬼這時再也支持不住,一看到黑牡丹,便有氣無聲地喊了一句:“黑姑娘,我栽了!”說罷,暈絕于地。
黑牡丹玉臂輕舒,一把挾起酒鬼,“唰唰唰”幾個箭步,便竄出老遠,等待守衛“小蓬萊”衆軍弁入林排搜,哪還有蹤影,連賊人受了重傷都不知道,隻有房坡上并肩而立的兩個孩子肚裡雪亮罷了。
這便是瞽目閱羅離開“小蓬萊”以後的情節,不過二公子沐天瀾在衆人面前所講,也無非限于屋上發暗器,擊退賊人的一幕情節。
至于黑牡丹二次入園,救走酒鬼,以及遊魂普二、捉挾鬼種種内情,兩個孩子也是莫名其妙,在下借此補叙一番罷了。
且說席上隻有瞽目閻羅把先後情節互相印證,便一一了然,但是龍土司和上官旭還有點不大明白。
龍土司尤其性急,向天瀾一豎拇指,呵呵笑道:“想不到二公子同左老師傅,盤桓了幾個月功夫,便有這樣能耐,幾年之後,便可無敵天下了,真真可喜!這事被公爺知道,還不知怎樣高興呢?不過二公子在屋上擊傷賊人,究竟用的甚麼暗器呢?再說你們兩位,不是在這屋内呆着,怎會到了後房坡去的呢?” 天瀾聽他問到這兒,似乎很忸怩,向瞽目閻羅偷偷地瞥了一眼,才笑答道:“我哪有這樣能耐,不過事情來得湊巧罷了,我說出來,諸位可不要見笑!我師傅初到此地,同我父親在‘湖山四望亭’對酌談心,談論武功。
我師傅當面施展絕技,飛出亭外,手捉空中雙鳥(事見前文),那時我心中羨慕不過,恨不得立時跟師傅學會這手本領。
從此不見飛鳥便罷,一見鳥雀兒,便用石子亂投,自己以為這樣天天練習,也許石子能夠百發百中,一樣可以把空中飛鳥擊下來。
“有一次被我師傅看見,對我解說練腕、練目的武功密奧,替我預備了一升幹黃豆,教我在暗室裡,點起一支線香,天天遠遠對着一點香頭的紅光,凝神注目,漸漸看到香火頭的紅光,自然而然地擴大起來。
“一月以後,香火頭的紅光,隻看我一凝神,便要變成制錢那麼大。
師傅又教我用兩指拈住一粒黃豆,在五步開外,一粒粒黃豆向香火頭抖手發出。
起初沒有準頭,一百粒黃豆,還不能擊滅一次香火。
半月以後,才漸漸明白運用腕功,漸漸增加擊滅次數,距離也漸漸移遠。
“卻好已到夏末秋初,師傅又指點我許多訣竅。
不準我在室内再打香頭。
每天晚上,身邊帶了一小袋黃豆,跟着師傅在園内散步。
師傅教我用黃豆去擲林下草際,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螢火蟲的一點小紅光,正同線香頭一般。
不過螢火蟲是活的,實在難以取準。
可是我師傅一舉手,便能随心所欲,把牠擊滅了,而且雙手并發,或者單手聯珠,無不得心應手,喜得我歡蹦亂跳,可是逢到自己一試,實在不容易中的,又經我師傅詳細指點,多日練習手法,才能十中一二。
“可是秋天轉眼過去,螢火蟲便沒有了。
我師傅卻在‘小蓬萊’屋後,竹林枝梢上,用絲線長長的挂了許多小棉花球。
竹枝随風搖擺,垂下了來的許多小棉花球,也滿空飛舞,煞是好看。
師傅在教完正式的功課以後,便帶着我到屋後,像擊螢火蟲一般,去擲棉花球。
每次卻隻準用十二粒黃豆,必須一口氣把十二粒黃豆顆顆都中,才算交代過去。
最近把棉花球都撤去,黃豆也不用了,師傅到外面替我鑄了一袋鐵蓮子,又在竹林外圈一排竹竿上,高高低低,挖了不大不小的許多窟窿,教我用各種身法、步法,用十二顆鐵蓮子,向竹竿上窟窿一顆顆發出去,必須顆顆嵌進窟窿以内。
倘若略失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