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黑牡丹夜探沐公府

關燈
密扣夜行衣,月下不辨正色,大半是杏黃色,腰束紫紅灑花軟巾,斜跨一具革囊,足下穿着薄底撥尖鹿皮小蠻靴,雖不是三寸金蓮,也顯得瘦小玲珑。

    最奇左手抱着一對異樣兵刃,遠看去銀光閃閃,宛如長劍,不過劍鋒上彎過來是個鈎形。

     瞽目閻羅識貨,知道這對兵刃名叫“鴛鴦鈎”,是從古代吳鈎劍脫化出來的,正是峨嵋玄門獨門傳授,江湖上使這種鴛鴦鈎的還不多見,想不到這女子能夠使用這樣兵刃,武功當然不弱,怪不得張傑落荒而逃了。

    心裡這樣一轉,也無非是一眨眼的功夫,對面女子卻已雙足微點,竄到跟前五六步開外,一停身,右手一指瞽目閻羅,嬌喝道:“對面何人?快快通名,俺寶鈎不斬無名之輩。

    ” 瞽目閻羅冷笑道:“女流之輩,也敢口出狂言,老朽成都瞽目閻羅便是,你是何人,夤夜闖進府來,意欲何為?” 對面女子倏的把雙鈎,左右手一分,鈎墩上垂着尺許長流蘇,随風飄拂,形态極為美觀。

    左鈎紋風不動,右鈎向前一平,櫻唇微啟,隻說了一句:“俺是秘魔崖,九子鬼母門下,黑牡丹便是。

    ”身形微恍,竟從不到一尺寬的牆頭上,欺近身來,右臂一擡,鈎柄的尺許流蘇,在瞽目閻羅面前一恍,左鈎疾逾飄風,“螳螂探爪”,已向胸前遞到。

     瞽目閻羅鼻孔裡微微哼了一聲,一矬腰,人已倒退出去五六尺,嘩啦一聲響,從腰中卸下鳝骨鞭,卻向花園内一指道:“那邊溪頭,秋千架下,有塊草地,你有膽量随老夫去較量較量。

    ”說畢,不待還言,人已飛落牆外。

     張傑不敢停留,向女子一招手,也跟着跳向園内去了。

     黑牡丹大怒,喝道:“姑娘豈懼你輩,今天先叫你們嘗一嘗俺寶鈎的厲害!”語音未絕,小蠻靴一點牆頭,“一鶴沖霄”,淩空拔起一丈多高,在空中柳腰一折,雙鈎一分,頭下腳上,活似一隻飛燕,向園内秋千架,斜掠下來,其疾如矢。

    一近秋千架頂上,忽地用手上雙鈎,向頂上橫木一搭,正鈎住那條橫木,随着下落之勢,且不落地,兩腿一悠,把搭在橫木的雙鈎,變作秋千索,整個身子,悠了一個半輪形,雙鈎一松,恰恰正停在那支橫木上。

    向園内深處瞥了一眼,才轉過身來。

     這當口,阖府軍弁們已得知發現女賊,正有一撥家将,領着不少的弓箭手擁進園來。

    黑牡丹在秋千架上一停身,遠近皆見,這撥軍弁們嘴上齊聲高喝,忽喇喇向秋千所在包圍過來,可是同時聽得園内,遠遠人聲驚喊,堤上巡邏的軍健也舉着兵刃,疾馳趕去。

     瞽目閻羅同張傑,已立在秋千架下的草地上,一聽到遠處的喊聲,也是愕然四顧,所怕的“小蓬萊”出事,可是被這女賊牽制,一時不易分身。

     不意玉帶溪對岸,玲珑太湖石上,突然發出一陣尖咧咧的哨子聲音。

    秋千架上的黑牡丹本已一順手上的雙鈎,想飛身而下,一聽後面遠遠的哨子聲音,突又屹然停住。

    雙鈎一併,伸手從腰間革囊一掏,一按櫻唇,竟也發出同樣的悠遠尖銳的哨音。

     從黑牡丹飛立秋千架到賊人哨音暗和,可以說同時的動作,真是一瞬的工夫。

    老練的瞽目閻羅,靈敏的張傑,也鬧得顧此失彼。

    這時一聽女賊旁若無人的口哨遙應,瞽目閻羅又驚又怒,向圍上來的軍健們大喊:“休放走女賊,趕速放箭,格殺不論。

    ” 一聲喊畢,軍弁們四面喊聲如雷,立時扳開匣弩,克克之聲亂響。

    原來這種匣弩,内有崩簧,一發五支,連珠而出,可以射到百步開外,力量比普通弓箭大得多,據說是武侯遺制,非但沐公府弓箭手擅用匣弩,連土司們的苗兵,也能利用匣弩,而且精益求精,有比沐府所用還強勝百倍的。

     這當口,開放匣弩的弓箭手也有一二十名,都散立在對岸溪邊的樹影下。

    溪面甚窄,距黑牡丹立身的秋千架,也不過幾十步遠近。

    隻要衆弩齊發,賊人萬難躲閃。

    哪知略微的遲了一步,黑牡丹隻在秋千架身形一恍,已向靠近秋千的一座假山飛躍過去。

     假山離圍牆不遠,瞽自閻羅一看女賊要跑,可是這時匣弩亂射,滿空嗖嗖之聲,反而阻礙了瞽目閻羅,難以飛身追蹤,隻好從草地上向圍牆所在趕去。

    果然,等到瞽目閻羅繞道趕到,黑牡丹已立在圍牆上。

     此處面前有一座假山擋住,弓箭難到,黑牡丹從容不迫地笑道:“左老英雄,不知你受沐家怎樣大恩,這樣死力衛護。

    全是鐵,能揑多少釘?憑你一人之力,無非多添一個屈死鬼。

    老實對你說,今天我到此,奉令下書,不願同你拼鬥。

    你如果想保全老命,火速離開是非之地。

    三天以内,用不着姑娘我揮動寶鈎,自然有人來取沐家全家人頭。

    信不信由你,我失陪了。

    ”說畢,忽然右臂一擡,喊聲,“照镖!” 瞽目閻羅慌向旁一躍,“嗒”的一聲,一件東西落下身邊,拾起來一看,原來不是暗器,卻是一封柬貼,裹着一塊石頭。

    瞽目閻羅擡頭一看牆上的黑牡丹,蹤影全無。

    這時瞽目閻羅心中,老念着“小蓬萊”的安危,實在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