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萬年青

關燈
不錯。

    就是那個金翅鵬,此時經職司屏去左右,仔細一盤問,原來是一個俠肝義膽的漢子。

    &rdquo接着就把金翅鵬的細情,删繁摘要地說了一遍,又替金翅鵬說了許多好話,最後還求沐公爺開恩免罪,允許金翅鵬暫以土司府頭目名義,撥在龍土司營内差遣,日後有功,再行升賞。

     龍土司的請求,沐公爺沒有不準,卻笑道:&ldquo照你這樣說來,此人非但通曉武功,而且精于術數。

    最難得還是他的心術,在這颠沛之中,居然能恪守師訓,并不仗恃武藝為匪作歹,這一點就非常人所能。

    你既然賞識一番,倒要好好看待,将來定可做你的一條好臂膀,你可以得到知人善任的俠譽了。

    人才難得,這人我暫賞他一個都司職務,叫他在你的部下聽候差遣。

    老夫閑時,你帶他來見一見,也許老夫有事,用得着他。

    &rdquo 龍土司唯唯稱是之間,暗暗替金翅鵬歡喜,順便又替他謝委,正這樣說着,刑具叮铛之聲,由遠而近。

    一忽兒,幾個軍弁帶進紅孩兒來,跪在當地。

    沐公爺一推揪枰,俨然端坐,幾位幕僚同龍土司雁翅般侍立左右。

     沐公爺端詳了半晌,才開口問道:&ldquo紅孩兒,你白天立誓自明,說是絕非匪類,而且匪首就是你的仇人,小小年紀,有這樣膽量志氣,卻也難得。

    不過你不把始末情形說明,本爵雖然有意成全,也不能馬馬虎虎開發你。

    你如果害怕走漏消息,這兒都是本爵心腹,你盡管直說出來,隻要說得入情入理,本爵不但赦你無罪,還要成全你報仇志願。

    再說,你這樣年紀,絕沒有了不得的本領。

    想那匪人黨羽衆多,你這樣胡鬧,豈不白送一條性命嗎?你此刻不妨把本爵開導你的一番話,仔細去想一想再說。

    &rdquo 地上跪着的紅孩兒,微一擡頭,兩隻點漆的眼珠,骨碌碌向上一轉,覺着上面沐公爺滿面慈祥,句句打入自己心坎,究竟是個小孩子,心裡一感動,想起自己的委屈,小嘴一裂,竟嗚嗚咽咽的哭起來了。

    沐公爺一笑,向兩旁軍健喝道:&ldquo扶他起來,站着說話。

    &rdquo 紅孩兒被軍健一提臂膀,趁勢站起,一咬牙,忍住眼淚,朗聲說道:&ldquo公爺這樣開恩,犯民雖年幼無知,也覺感激不盡,哪敢再有隐瞞,自蹈罪戾?白天耳目衆多,不敢直說,犯民确有難言之隐,現在蒙公爺加恩開導,隻可據實禀告。

    犯民姓左,名昆。

    父親左鑒秋,江湖上有個外号,叫做瞽目閻羅,其實他眼珠并不瞎,天生兩眼白多黑少,兩眼望上略翻,就與瞎子無異。

    因為身充四川全省總捕頭,時常領着海捕公文,到處緝捕飛賊劇盜,就撮着明杖,翻着白眼充算命先生,有時到苗夷麕集的地方,還多帶一個串鈴,多背一具藥箱,就是一個江湖走方郎中。

    四川的賊盜,跌翻在我父親手中,可以說不計其數,因此瞽目閻羅的外号就傳遍江湖了。

    這樣同盜賊結仇,自然難免,可是我父親的武功,足可以制伏他們,所以四川有了我父親,好幾年沒有猖獗的盜案,就是省城撫按大臣,也非常的器重,十分敬禮。

     &ldquo這幾年我父親年紀已經五十出頭,手底下提拔出來的徒弟們,也有不少,便向官廳告老,還怕住在四川,仍難清靜,特地同我母親隐居鄰省貴州畢節縣飛缽峰下。

    我母親卻非漢人,飛缽峰犵狫沖一族,便是我母親的娘家,我父親隐居飛缽峰,一半也是我母親的主意。

    哪知隐居飛缽峰,享受清閑歲月不到一年,四川官廳便起了滔天大禍。

    原因是滇北吐蕃原是化外之國,也算中國附屬,每隔幾年就要進貢天朝。

    進貢之物,除吐蕃土産珍品之外,必定有幾件特殊的寶物,獻媚天朝天子。

     &ldquo這一年,吐蕃使臣押送進貢寶物,内有一件古今稀有的奇寶,這件奇寶是一盆萬年青。

    萬年青是南方植物名稱,綠葉朱果,異常好看,江南人家,差不多都有一盆萬年青,擱在天井花壇上,搬家時節,還特地拂拭幹淨,放在船頭上,取個吉利的意思,但是吐蕃進貢的一盆萬年青,卻是整塊翡翠琢出來的,直徑二尺六寸高,橫寬不過一尺多一點。

    最奇是下面花盆完全是羊脂白玉,周圍雕镂細筆山水,盆上萬年青的闊葉,卻又是通體透水綠。

    最難得叢葉中間,矗立着一簇朱果,共有九顆,晶瑩奪目,赤如火霁。

    整塊的東西,居然分出三樣顔色,白的真白,綠的真綠,紅的真紅。

    鬼斧神工,比真的萬年青還來得絢麗輝煌,确是天造地設的稀世之寶。

     &ldquo這件寶物裝在一具水晶匣子裡,外面又有一隻金絲楠木箱子,再用黃緞重重包封。

    照進貢例子,貢物在吐蕃起程以先,必須由吐蕃國王開明貢物名目件數,奏明朝廷,經過禦覽,欽派兩個内臣,專程到四川撫按衙門,坐候吐蕃使臣驗明貢物,然後由兩個欽派内臣一同護送進京。

    可是貢物一經驗收以後,從此保護貢物的責任便在兩個内臣和沿途地方長官的身上。

     &ldquo這一次吐蕃押貢使臣,穿過滇貴兩省,到了四川成都,由兩位欽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