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翅鵬拆字起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瞎子呵呵大笑道:&ldquo公爺真可以,這一來倒叫草民難以置答了。
好,好,既承公爺擡愛,草民隻可勉效棉薄。
不過草民有幾句憨直之言,先向公爺求教一下,未知公爺肯俯納否?&rdquo 沐公爺慌答道:&ldquo老師父定有高論,這是老夫求之不得的。
這裡逼窄得很,這樣炎天,未免屈辱高論。
寒府後面花園玉帶溪湖山四望亭,頗宜消夏,我們不如移席園中,暢聆高論。
老夫明晨便回營中,趁此可以陪老師父盡一日之歡,便是老夫也有幾句肺腑之語,想同老師父一談。
&rdquo說罷,不待吩咐,屋外侍從們早已傳命佈置去了。
不一時便有人躬身報稱,園中筵席伺候停當,于是三四個家将、材官戎裝先導,沐公爺同瞎先生并肩而行。
瞎先生依然拿着那支明杖,還有藥箱、串鈴,自有人替他藏妥一邊。
沐天波、沐天瀾跟着後面,一路談談笑笑,慢慢走進園中。
可惜瞎先生看不出園中勝景,隻有讓耳鼻領略些鳥語花香、水木清淑之氣而已。
不遠到了玉帶溪湖山四望亭中。
原來這所亭子三面臨水,湖面盡種浮苔,清香撲席,山色入杯,确是名園最勝之處。
沐天瀾掉舟入湖,鳝王出現就在亭子對面荷花極盛所在。
這時賓主入席,兩兄弟居下陪侍,幾個材官便在座後,執壺上茶。
沐公爺談笑之中,忽然想起一事,向瞎先生問道:&ldquo人生五官,視官最重要,平常人如果失掉視官,不便已極,但是在老師父身上,似乎又當别論了。
&rdquo 瞎子聽了一楞,笑道:&ldquo草民也是不便,幸而伴着這枝竹竿引路,否則,早已把這條殘身葬送在黔蜀萬山叢中了。
&rdquo 沐公爺微微笑道:&ldquo老師父咱們一見如故,何必深自韬晦。
先時在屋中與老師父同席,見師父運用匙箸,同常人無二,已是有異。
此刻老夫一路同行,留意老師父進得園來,過橋渡澗,步履安詳,并不仗明杖指路,而且比老夫有視官的還便捷得多,老師父定有特别修養,才能如此。
但不知運用武功當口,縱高跳矮起來,也能行動自如嗎?&rdquo 其實沐公爺明知故問,明知這位瞎子,定有絕技在身,但是拜瞎子當老師,總有點玄虛,故而成心用話探他一探。
哪知這幾句話,還正抓着瞎子的癢筋。
瞎子平生天不怕,地不怕,最怕人家提一個瞎字。
如果有人說,一身好本領的人,萬一眼上出了毛病,那一身本領,還有甚麼用處呢?他一聽這樣話,倘然說話的人不是練家子還好,如果也是行家,他立時逼着你要動手過招,試一試究竟瞎眼的功夫高,還是不瞎眼的功夫高。
這時沐公爺說到這上面,瞎子坐在席上,頓時白菓眼向上一翻,鼻孔裡哼了一聲,雖然不說甚麼,面子上也不大自然,已有點帶出來。
卻好這時靠岸一面亭口台階下面,有一株一二丈高大梧桐樹,碧油油的闊葉,把整個亭子籠罩得綠沉沉,比人工搭就的天棚,還來得涼爽。
梧桐樹那一面,緊貼着一座绉瘦透漏的湖石屏山,足有一丈多高,石屏山中間一塊鏡面方石上,鑿着&ldquo涵碧&rdquo二字。
字體八分書,填着石綠。
梧桐枝上,正有一群鐵嘴麻雀,在梧葉底下,飛來飛去,吱吱打架。
瞎子側耳一聽,便接着前頭話兒,借題發揮,向亭外一指,朝沐公爺笑道:&ldquo公爺說得對,無論對于武功有多大造詣,雙眼一瞎便算滿完。
比如說那面吱吱亂叫的麻雀兒,如果目力好,弓把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彈下來下酒了。
&rdquo 沐公爺尚未答言,下面二公子沐天瀾笑道:&ldquo師父,我常聽咱家将們談論武功,說是輕功夫好的人,能夠在空中捉鳥,氣功夫好的人,能夠招手降天禽。
這種功夫,未免太玄虛了。
師父見多識廣,定然知道其中的真假。
我想如果真有其事,真如同長着翅膀滿天飛一般了!&rdquo 瞎子笑道:&ldquo好,今天我承公爺厚待,多吃了一點點酒,借酒遮臉,我來練一手功夫,給二位公子取個笑兒。
練得不好,原諒我身有殘疾。
公爺,恕草民放肆。
&rdquo一語未畢,兩手輕輕一扶桌邊,向沐天瀾一笑道,&ldquo俺替你捉幾隻麻雀來玩玩。
&rdquo語音未絕,哧的一聲,已平空飛起,活像水中遊魚似的,橫着身子,從衆人頭上飛出亭子外去了。
沐公爺和兩位公子都吃了一驚!忙伸頭向亭外一看,哪有瞎子的影子。
恰聽亭外伺候的家将們一陣亂嚷:&ldquo好俊的本領,公子爺快來,老師父在對面假山上招手哩。
&rdquo 亭内沐公爺率領二子也趕出亭外來,擡頭一看,隻見瞎子笑哈哈,兩手一背,若無其事地立在石屏頂上,衣角被天風吹得飛舞起來,真有一點飄飄欲仙之概。
沐公爺心裡暗笑:&ldquo你被我輕輕一激,便露出真相來了。
誰看得出這瞎老頭,有這樣大的本領?最奇瞎了兩隻眼,依然能夠縱躍如飛,真是古今少見。
瀾兒真能拜在這位奇人門下,受益定然不淺。
先頭我還有一點猶豫,此刻才心裡塌實了。
&rdquo心裡這樣一轉,兩手遙拱,高聲說道:&ldquo老師父這樣本領,實在少有,今天老夫開了眼了。
天氣炎熱,老師父快下來,我們還是入席細
好,好,既承公爺擡愛,草民隻可勉效棉薄。
不過草民有幾句憨直之言,先向公爺求教一下,未知公爺肯俯納否?&rdquo 沐公爺慌答道:&ldquo老師父定有高論,這是老夫求之不得的。
這裡逼窄得很,這樣炎天,未免屈辱高論。
寒府後面花園玉帶溪湖山四望亭,頗宜消夏,我們不如移席園中,暢聆高論。
老夫明晨便回營中,趁此可以陪老師父盡一日之歡,便是老夫也有幾句肺腑之語,想同老師父一談。
&rdquo說罷,不待吩咐,屋外侍從們早已傳命佈置去了。
不一時便有人躬身報稱,園中筵席伺候停當,于是三四個家将、材官戎裝先導,沐公爺同瞎先生并肩而行。
瞎先生依然拿着那支明杖,還有藥箱、串鈴,自有人替他藏妥一邊。
沐天波、沐天瀾跟着後面,一路談談笑笑,慢慢走進園中。
可惜瞎先生看不出園中勝景,隻有讓耳鼻領略些鳥語花香、水木清淑之氣而已。
不遠到了玉帶溪湖山四望亭中。
原來這所亭子三面臨水,湖面盡種浮苔,清香撲席,山色入杯,确是名園最勝之處。
沐天瀾掉舟入湖,鳝王出現就在亭子對面荷花極盛所在。
這時賓主入席,兩兄弟居下陪侍,幾個材官便在座後,執壺上茶。
沐公爺談笑之中,忽然想起一事,向瞎先生問道:&ldquo人生五官,視官最重要,平常人如果失掉視官,不便已極,但是在老師父身上,似乎又當别論了。
&rdquo 瞎子聽了一楞,笑道:&ldquo草民也是不便,幸而伴着這枝竹竿引路,否則,早已把這條殘身葬送在黔蜀萬山叢中了。
&rdquo 沐公爺微微笑道:&ldquo老師父咱們一見如故,何必深自韬晦。
先時在屋中與老師父同席,見師父運用匙箸,同常人無二,已是有異。
此刻老夫一路同行,留意老師父進得園來,過橋渡澗,步履安詳,并不仗明杖指路,而且比老夫有視官的還便捷得多,老師父定有特别修養,才能如此。
但不知運用武功當口,縱高跳矮起來,也能行動自如嗎?&rdquo 其實沐公爺明知故問,明知這位瞎子,定有絕技在身,但是拜瞎子當老師,總有點玄虛,故而成心用話探他一探。
哪知這幾句話,還正抓着瞎子的癢筋。
瞎子平生天不怕,地不怕,最怕人家提一個瞎字。
如果有人說,一身好本領的人,萬一眼上出了毛病,那一身本領,還有甚麼用處呢?他一聽這樣話,倘然說話的人不是練家子還好,如果也是行家,他立時逼着你要動手過招,試一試究竟瞎眼的功夫高,還是不瞎眼的功夫高。
這時沐公爺說到這上面,瞎子坐在席上,頓時白菓眼向上一翻,鼻孔裡哼了一聲,雖然不說甚麼,面子上也不大自然,已有點帶出來。
卻好這時靠岸一面亭口台階下面,有一株一二丈高大梧桐樹,碧油油的闊葉,把整個亭子籠罩得綠沉沉,比人工搭就的天棚,還來得涼爽。
梧桐樹那一面,緊貼着一座绉瘦透漏的湖石屏山,足有一丈多高,石屏山中間一塊鏡面方石上,鑿着&ldquo涵碧&rdquo二字。
字體八分書,填着石綠。
梧桐枝上,正有一群鐵嘴麻雀,在梧葉底下,飛來飛去,吱吱打架。
瞎子側耳一聽,便接着前頭話兒,借題發揮,向亭外一指,朝沐公爺笑道:&ldquo公爺說得對,無論對于武功有多大造詣,雙眼一瞎便算滿完。
比如說那面吱吱亂叫的麻雀兒,如果目力好,弓把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彈下來下酒了。
&rdquo 沐公爺尚未答言,下面二公子沐天瀾笑道:&ldquo師父,我常聽咱家将們談論武功,說是輕功夫好的人,能夠在空中捉鳥,氣功夫好的人,能夠招手降天禽。
這種功夫,未免太玄虛了。
師父見多識廣,定然知道其中的真假。
我想如果真有其事,真如同長着翅膀滿天飛一般了!&rdquo 瞎子笑道:&ldquo好,今天我承公爺厚待,多吃了一點點酒,借酒遮臉,我來練一手功夫,給二位公子取個笑兒。
練得不好,原諒我身有殘疾。
公爺,恕草民放肆。
&rdquo一語未畢,兩手輕輕一扶桌邊,向沐天瀾一笑道,&ldquo俺替你捉幾隻麻雀來玩玩。
&rdquo語音未絕,哧的一聲,已平空飛起,活像水中遊魚似的,橫着身子,從衆人頭上飛出亭子外去了。
沐公爺和兩位公子都吃了一驚!忙伸頭向亭外一看,哪有瞎子的影子。
恰聽亭外伺候的家将們一陣亂嚷:&ldquo好俊的本領,公子爺快來,老師父在對面假山上招手哩。
&rdquo 亭内沐公爺率領二子也趕出亭外來,擡頭一看,隻見瞎子笑哈哈,兩手一背,若無其事地立在石屏頂上,衣角被天風吹得飛舞起來,真有一點飄飄欲仙之概。
沐公爺心裡暗笑:&ldquo你被我輕輕一激,便露出真相來了。
誰看得出這瞎老頭,有這樣大的本領?最奇瞎了兩隻眼,依然能夠縱躍如飛,真是古今少見。
瀾兒真能拜在這位奇人門下,受益定然不淺。
先頭我還有一點猶豫,此刻才心裡塌實了。
&rdquo心裡這樣一轉,兩手遙拱,高聲說道:&ldquo老師父這樣本領,實在少有,今天老夫開了眼了。
天氣炎熱,老師父快下來,我們還是入席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