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滇南八寨
關燈
小
中
大
族中絕無僅有,就是漢人中也是萬人選一。
獨角龍王膝下有了這麼一對佳兒嬌女,其樂可知。
看自己兒女聰敏英秀,迥異恒流,便用重金聘請昆明一位飽學漢儒,到金駝峰土司府中,教讀一對兒女,又拜托一位義結金蘭的奇人,傳授武藝。
原來金駝峰龍土司手下頭目無數,但在土司府同自己時刻不離的,隻有三十六個大頭目。
這三十六個,全從龍家苗族中千選萬選出來的勇士,其中卻有一個不是龍姓,也不知他底細是苗是漢,而且沒有姓沒有名,隻有一個别号,人全叫他金翅鵬。
他就把這個名字頭一金字作為自己的姓,究竟他姓甚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這個人是怎麼樣同獨角龍王結合呢?說來話長,而且也是一件奇事。
先頭不是說過獨角龍王因為扶佐黔國公沐啟元勤勞王事,得到世襲宣慰司的爵位,那時獨角龍王正是少年英雄時代,而沐啟元是個文臣出身,卻因乃祖沐英的汗馬功勞,子孫享受黔國公封蔭,世世鎮守雲南,有調兵遣将保衛邊疆之權。
黔國公府就在雲南省城昆明碧雞坊,國公府規模崇闳,閥閱顯赫。
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仗着功臣之後,也同藩王一般,全省大小官吏,莫不仰其鼻息。
國府中僅僅家将,就有五百多員,即此一端,其餘便可推想了。
說也奇怪,雲南各土司,對于國公府命令尚能服從,本省撫按大員的命令,就視若弁髦了,所以朝廷上也隻有倚賴沐府,懷柔綏輯,調處各強盛的土司了。
當時沐啟元奉命出征邊界土寇,便令調各土司苗兵出力,滇南八寨,自然都在調遣之列。
不過勇冠三軍的龍土司,和沐啟元相處異常合契,沐啟元也倚仗獨角龍王,如同一條臂膀。
出征當口,碧雞坊黔國府中卻出了一件奇事。
原來世襲黔國公沐啟元有兩個兒子,長公子沐天波年已弱冠,且已受室,府中事無大小,全由這位長公子主持。
可是天波雖系閥閱世襲,因從小席豐履厚,未免趨近纨绔貴胄一流,對于文武兩途,無非略涉皮毛。
唯獨次公子沐天瀾年雖幼稚,卻生得粉妝玉琢,神秀氣清,迥異常見。
黔國公沐啟元奉旨出征當口,沐天瀾那時方才九歲。
這年夏天碧雞坊黔國公府後花園崇樓傑閣下,有一道玉帶溪,潆洄曲折,岸柳如屋,源通滇池,頗饒水木情管之勝。
沐天瀾嬌生嬌養,卻天生體輕足健,膂力非常。
每逢夕陽西下,趁伴娘丫頭們不留神時,一直就跑到玉帶溪,留連玩耍。
溪旁柳陰之下,原纜着幾隻精緻的釣舟。
沐天瀾人小膽大,這天竟跳下釣舟,解開纜索,拿起一片小槳向柳根上一點,就撐開了,一劃兩劃,居然被他劃出一箭多地遠去。
這處湖面頗為廣闊,囘面臨湖水榭,筠簾靜下,湖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清芬撲鼻,佳景宜人。
沐天瀾蕩入蓮花深處,披襟當風,領略荷香,忘其所以。
而且舟小人小,一湖的荷葉,密密層層矗立水面,池畔水榭之間,偶然有幾個人向湖中一望,也看不見沐天瀾的身影,沐天瀾自己玩得出神,也忘記家人們了。
沐天瀾玩了半天,看看日影西沉,晚霞散绮,才想掉舟回來。
猛一低頭,忽見舟前不遠一枝幹頭蓮花梗下,水面嗤嗤的亂響,荷葉無風亂顫。
忽見金光閃閃,有酒杯粗細蛇頭,昂出水面二三寸高,身子有三尺多長,比自己臂腕粗,通體金黃,在水中争光耀目,箭也似的向舟飛馳而來。
沐天瀾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心裡一驚!忙舉槳向後一撥,小舟橫了過來。
他的意思,想撥槳掉過舟來,遠遠的逃避。
哪知心慌意亂,又不會使槳,舟旁又有荷葉阻隔,要倒退容易,掉過舟來卻是很難,所以槳一動,小船便橫了過來,小船一橫,湊巧不過,正擋住那東西的去路。
那東西昂頭分水,疾如飛箭,嘩嘩一聲水響,竟像憑空躍舟而過。
沐天瀾猛覺得眼前金光一閃,舟身向下一沉,後稍一跷,身不由己向前撲去。
兩手向前一抓,正抓住那東西腥粘滑膩的身子,一聲驚喊!頓時舟身颠播,好似天旋地轉,耳中隻聽得潑刺亂響,水珠四濺。
慌忙驚跌之中,整個身子已撲在舟心,而且腥粘滑膩的蛇身,也被自己身子壓住,身外一段長尾卻把大腿纏住。
幸而人小身輕,跌也跌得巧,隻向船心跌入,雖然一陣颠播,卻未翻在水中。
可是身壓蛇,蛇繞腿,頭下腳上,一時爬不起來,又不敢猛加掙紮,恐怕把小船弄翻。
惶急之下,兩手死命攢住蛇身,一低頭不分皂白,拼命張嘴一咬,咬緊蛇身,死不放松。
哪知他這一咬,卻咬得很巧,正咬在七寸頭上,居然被他咬得鮮血直流。
他也不管腥穢,血流滿嘴,兀自拼出吃奶力氣,咬緊牙根,不肯松口,而且氣急呼吸之間,鮮血迸流,灌入肚内。
其實這東西如果真是蛇類,身有細鱗,八九歲的小孩,無論天生神力,一時也難用嘴咬破。
三尺多長的長蛇,也沒有這樣和善易制,而且毒血沾唇,小命也就完了,哪有這種便宜?那東西無非是一條積年的大黃鳝,因在沐國公府花園玉帶溪中,從來沒有漁翁捉釣,故能養得這樣長而且粗大,大約壽命總在二三十年以上,也是一件稀罕東西。
不過在沐天瀾小孩子眼中,總以為是長蟲一類罷了。
獨角龍王膝下有了這麼一對佳兒嬌女,其樂可知。
看自己兒女聰敏英秀,迥異恒流,便用重金聘請昆明一位飽學漢儒,到金駝峰土司府中,教讀一對兒女,又拜托一位義結金蘭的奇人,傳授武藝。
原來金駝峰龍土司手下頭目無數,但在土司府同自己時刻不離的,隻有三十六個大頭目。
這三十六個,全從龍家苗族中千選萬選出來的勇士,其中卻有一個不是龍姓,也不知他底細是苗是漢,而且沒有姓沒有名,隻有一個别号,人全叫他金翅鵬。
他就把這個名字頭一金字作為自己的姓,究竟他姓甚麼,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這個人是怎麼樣同獨角龍王結合呢?說來話長,而且也是一件奇事。
先頭不是說過獨角龍王因為扶佐黔國公沐啟元勤勞王事,得到世襲宣慰司的爵位,那時獨角龍王正是少年英雄時代,而沐啟元是個文臣出身,卻因乃祖沐英的汗馬功勞,子孫享受黔國公封蔭,世世鎮守雲南,有調兵遣将保衛邊疆之權。
黔國公府就在雲南省城昆明碧雞坊,國公府規模崇闳,閥閱顯赫。
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仗着功臣之後,也同藩王一般,全省大小官吏,莫不仰其鼻息。
國府中僅僅家将,就有五百多員,即此一端,其餘便可推想了。
說也奇怪,雲南各土司,對于國公府命令尚能服從,本省撫按大員的命令,就視若弁髦了,所以朝廷上也隻有倚賴沐府,懷柔綏輯,調處各強盛的土司了。
當時沐啟元奉命出征邊界土寇,便令調各土司苗兵出力,滇南八寨,自然都在調遣之列。
不過勇冠三軍的龍土司,和沐啟元相處異常合契,沐啟元也倚仗獨角龍王,如同一條臂膀。
出征當口,碧雞坊黔國府中卻出了一件奇事。
原來世襲黔國公沐啟元有兩個兒子,長公子沐天波年已弱冠,且已受室,府中事無大小,全由這位長公子主持。
可是天波雖系閥閱世襲,因從小席豐履厚,未免趨近纨绔貴胄一流,對于文武兩途,無非略涉皮毛。
唯獨次公子沐天瀾年雖幼稚,卻生得粉妝玉琢,神秀氣清,迥異常見。
黔國公沐啟元奉旨出征當口,沐天瀾那時方才九歲。
這年夏天碧雞坊黔國公府後花園崇樓傑閣下,有一道玉帶溪,潆洄曲折,岸柳如屋,源通滇池,頗饒水木情管之勝。
沐天瀾嬌生嬌養,卻天生體輕足健,膂力非常。
每逢夕陽西下,趁伴娘丫頭們不留神時,一直就跑到玉帶溪,留連玩耍。
溪旁柳陰之下,原纜着幾隻精緻的釣舟。
沐天瀾人小膽大,這天竟跳下釣舟,解開纜索,拿起一片小槳向柳根上一點,就撐開了,一劃兩劃,居然被他劃出一箭多地遠去。
這處湖面頗為廣闊,囘面臨湖水榭,筠簾靜下,湖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清芬撲鼻,佳景宜人。
沐天瀾蕩入蓮花深處,披襟當風,領略荷香,忘其所以。
而且舟小人小,一湖的荷葉,密密層層矗立水面,池畔水榭之間,偶然有幾個人向湖中一望,也看不見沐天瀾的身影,沐天瀾自己玩得出神,也忘記家人們了。
沐天瀾玩了半天,看看日影西沉,晚霞散绮,才想掉舟回來。
猛一低頭,忽見舟前不遠一枝幹頭蓮花梗下,水面嗤嗤的亂響,荷葉無風亂顫。
忽見金光閃閃,有酒杯粗細蛇頭,昂出水面二三寸高,身子有三尺多長,比自己臂腕粗,通體金黃,在水中争光耀目,箭也似的向舟飛馳而來。
沐天瀾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心裡一驚!忙舉槳向後一撥,小舟橫了過來。
他的意思,想撥槳掉過舟來,遠遠的逃避。
哪知心慌意亂,又不會使槳,舟旁又有荷葉阻隔,要倒退容易,掉過舟來卻是很難,所以槳一動,小船便橫了過來,小船一橫,湊巧不過,正擋住那東西的去路。
那東西昂頭分水,疾如飛箭,嘩嘩一聲水響,竟像憑空躍舟而過。
沐天瀾猛覺得眼前金光一閃,舟身向下一沉,後稍一跷,身不由己向前撲去。
兩手向前一抓,正抓住那東西腥粘滑膩的身子,一聲驚喊!頓時舟身颠播,好似天旋地轉,耳中隻聽得潑刺亂響,水珠四濺。
慌忙驚跌之中,整個身子已撲在舟心,而且腥粘滑膩的蛇身,也被自己身子壓住,身外一段長尾卻把大腿纏住。
幸而人小身輕,跌也跌得巧,隻向船心跌入,雖然一陣颠播,卻未翻在水中。
可是身壓蛇,蛇繞腿,頭下腳上,一時爬不起來,又不敢猛加掙紮,恐怕把小船弄翻。
惶急之下,兩手死命攢住蛇身,一低頭不分皂白,拼命張嘴一咬,咬緊蛇身,死不放松。
哪知他這一咬,卻咬得很巧,正咬在七寸頭上,居然被他咬得鮮血直流。
他也不管腥穢,血流滿嘴,兀自拼出吃奶力氣,咬緊牙根,不肯松口,而且氣急呼吸之間,鮮血迸流,灌入肚内。
其實這東西如果真是蛇類,身有細鱗,八九歲的小孩,無論天生神力,一時也難用嘴咬破。
三尺多長的長蛇,也沒有這樣和善易制,而且毒血沾唇,小命也就完了,哪有這種便宜?那東西無非是一條積年的大黃鳝,因在沐國公府花園玉帶溪中,從來沒有漁翁捉釣,故能養得這樣長而且粗大,大約壽命總在二三十年以上,也是一件稀罕東西。
不過在沐天瀾小孩子眼中,總以為是長蟲一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