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慧

關燈
朝翰詹源流編年》,康熙十六年冬十月&ldquo敕選翰林官供奉内廷&rdquo條,錄上谕:&ldquo書寫之事,止令高士奇在内供奉,加内閣中書銜,食正六品俸,内務府撥房居住。

    &rdquo此即起句&ldquo家傍紅牆裡&rdquo的由來。

    上片盛道高士奇得恃天顔,為罕有之榮。

    &ldquo微聞奏賦天顔喜&rdquo本為恭維之語,緊接&ldquo眉子硯,澄心紙&rdquo兩樣文房名物,雖可解釋為蒙頒文绮之賜,但亦明明道出,高士奇不過一供奉的書手而已。

     下片自陳無所長,隻合與漁樵共老。

    &ldquo深感雲霄憑問訊&rdquo,可以想見高士奇深緻殷勤,而句中絕無曾見面,或受愧遺之意。

    以下&ldquo算人生幾度逢知己&rdquo是客氣話。

    結句&ldquo燕市上,浩歌起&rdquo,與過片數句相呼應。

    &ldquo浩歌&rdquo指白居易《浩歌行》,借古人成句,自道:&ldquo未死有酒且酣歌,顔回短命伯夷餓;我今所得亦已多。

    功名富貴須待命,命若不來知奈何!&rdquo乃以曠達語作辭謝。

    高士奇一向善于招搖,以&ldquo門路獨真&rdquo,大概曾托人向陳其年緻意,謂可以薦其才學,徑達天聽,富貴可期。

    而陳其年恥于如此進身,而又不便直言拒絕,因此作詞,自陳志趣,兼以酬答&ldquo知遇&rdquo之意。

     于此可知,以後高士奇由一書手變為&ldquo詞臣&rdquo,一旦得意,思輿士林之列。

    而如陳其年不死,恐終不免為朱潘之續。

     陳其年半生漂泊,佳節不歸,作《望江南》詞,追憶端陽做客,即有金陵、南徐、揚州、吳門、西湖、嘉興、如臯、前門(京師)、南陽等地。

    而客遊或攜姬人,或攜娈童,似乎絕少偕妻出遊,其實伉俪感情甚深。

    陳夫人殁于康熙十九年。

    第二年自立秋起,其年陸續有八首&ldquo矣&rdquo字韻的《賀新郎》,皆為悼亡之作。

    窮愁潦倒,憶婦思鄉,因而恹恹成病。

    第七首題作:&ldquo臘月初六日是餘生日,即亡婦忌辰也。

    詞以志痛,仍用前韻&rdquo。

     嫁與黔婁矣!憶糟糠穩他不住,兩眸清水。

    為我懸弧梵夾,下列瑤簽第幾?直絮得鹦哥流涕。

    今日蓮幢餘轉拜,原相憐,再世休如此!花簌簌,堕成雨。

    安排果系幹支耳?記當年代占雞蔔,偏央鄰裡;更喚街南盲婦到,彈動香蛇子,推測盡五行生死。

    磨蠍早知真見祟,便長貧忍客京華裡?朝飛雉,寒難起。

     上片言每逢生日,妻子必為之誦經祈福。

    &ldquo梵夾&rdquo者佛經。

    &ldquo今日蓮幢餘轉拜,願相憐,再世休如此!&rdquo沉痛語中,正見深情。

    下片起句,以命運果真在八字注定自問,轉入當年妻子為之蔔卦算命的回憶,而失悔于果真富貴無分,又何必徒客京華?不如栖守故裡,雖貧猶得骨肉團聚?于此可知,其年之應鴻博,實以&ldquo饑來驅我&rdquo,無可奈何。

    而詞臣清苦,大失所望之情,亦宛然如見。

     至除夜又作一詞:&ldquo辛酉除夕恭遇兩宮徽号覃恩,臣妻亦沾一命。

    感懷紀事,仍用前韻&rdquo: 一歲将闌矣!怅年華挽他不住;滔滔似水。

    五十餘番婪尾酒,愁類今番有幾?蠟燭也替人流涕。

    愁絕客冬逢是節,盼征轺尚冀人來此;渾不道,竟成雨。

     栖遲隻為君恩耳,甯不念茶香荀滑,銅官故裡?今日五花沾一命,波及臣之妻子;敢尚訴臣饑欲死?倘比黃花人尚在,制翟衣寄到深閨裡,雖病也,定然起! 這樣的詞,最見其年的才氣,也最見其年的深情。

    一百十六字中,包含許多情事,他人需刻意經營者,其年随筆而道,毫不費力,而靡不盡意,真為傑構。

     上片除夕,追念平生,自傷老境,而歸結于去年此日,猶盼征轺。

    當是有接春之事,而妻子已殁于十二月初六。

    江南路遙,噩耗猶未到京。

    下片喃喃自道,似向亡妻訴委屈,實乃自訴委屈,而歸結于五花诰封之頒,妻不及見。

    &ldquo翟衣&rdquo不知出于何典,望文生義,當指霞帔。

    此詞與前詞合看,可以明顯地看出,陳夫人對其年之出仕,期望至為殷切。

    則應征鴻博,或者出于妻子敦促,并非本心,亦未可知。

     其年壯歲凡自叙之詞,類皆豪邁,如&ldquo被酒與客語,調寄水調歌頭&rdquo: 老子半生事,慷慨喜交遊。

    過江王謝子弟,填巷哄華驺。

    曾記獸肥草淺,正值風毛雨血,大獵北岡頭;日暮不歸去,霜色冷吳鈎。

    今老大,嗟落拓,轉沉浮。

    疇昔博徒酒侶,一半葬荒丘。

    閉置車中新婦,羞縮嚴家餓隸,說着亦堪愁。

    我為若起舞,若定解此不! 雖嗟落拓,猶自酒酣起舞,豪情不減。

    自悼亡後,出語蕭索,刻意言愁,令人不忍卒讀。

    此為生之意志衰退的迹象,所謂不祥之兆,非盡無稽。

    其絕筆一詞,作為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十三,調名&ldquo愁春未醒&rdquo,題為《牆外丁香花盛開感賦》: 攀來尚隔,望處偏清。

    算開到此花,闌珊春已在長亭!滴粉搓酥,小紅牆角倍分明。

    年年此際,籠歸馬上,遞偏春城。

     昨歲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捱筝;怅新來梁間燕去,往事星星。

    隻有鄰花,依依不作路旁情。

    夜深難睡,缤紛花影,篩滿空庭。

     按:此詞是在京中所作,&ldquo春城&rdquo可證。

    玩味詞意,乃在思念去年此時所昵的歌童。

    &ldquo秃袖&rdquo者&ldquo秃衿小袖&rdquo的略語,&ldquo阮&rdquo者阮成,與月琴一類的樂器;&ldquo怅新來梁間燕去&rdquo,則知寄巢未幾,翩然複去;下文&ldquo隻有鄰花,依依不作路旁情&rdquo,正反襯此歌童的絕裾無情。

    怨而不怒,此老畢竟溫柔多情。

     此詞之後,有其年四弟宗石的識語: &ldquo此先兄壬戌年四月十三日作也。

    先兄即于五月初七日捐館,讀&lsquo算開到此花,闌珊春已在長亭&rsquo十二字,竟成詞谶&hellip&hellip此阕已後,&lsquo廣淩散&rsquo不複彈矣!&rdquo是為絕筆之證。

    其年之死,《清史稿》本傳說他&ldquo卒于史館&rdquo。

    而《清詩紀事》說他&ldquo以頭癰卒于河南&rdquo。

    鄧石如不妄言,所記必有所本。

    以意測度,大概是四月十三以後,頭癰疾作,南歸養病,卒于途中。

     陳其年殁後第八年,亦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湖海樓詞集》問世。

    在此以前,其年的詞集已刊行者,有與朱竹合刻的《朱陳村詞》,自刻的《烏絲詞》、《迦陵詞》,而惟有《湖海樓》為詞的全集。

     《湖海樓詞集》為其年胞弟宗石所刻。

    其年昆季五人,居長。

    宗石行四,是侯方域的女婿,入贅商丘。

    康熙二十幾年,在河北當縣官,節俸為其長兄刊詩集、文集。

    而詞集則卷帙浩繁,力有未逮,遲至二十八年始得付梓。

     宗石在序文中說,其年&ldquo中年始學為詩餘,晚歲尤好之不厭,或一日得數十首,或一韻至十餘阕。

    統計小令、中調、長調,共得四百一十六調,共詞一千六百二十九阕&hellip&hellip自唐宋元明以來,從事倚聲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

    &rdquo實際猶不止此數,連逸稿在内,總在一千八百首左右。

     《湖海樓詞集》共三十卷,計小令五卷共三百九十首;中調六卷共二百九十五首;長調九百四十四首,合為一千六百二十九首。

    這部詞集,除了卷帙之富,古今第一以外,還有一項非常珍貴而權威的特色,即一至二十一卷,每卷皆由四位至好或好其詞者公選,一時名家,網羅殆盡。

    約略而數,有宋琬、曹爾堪、曹溶、湯賦、王士祿、納蘭成德、吳任臣、彭孫、曹貞吉、嚴繩孫、朱彜尊、朱實穎、杜、毛奇齡、姜宸英、方象瑛、宋荦、毛骥、王士祯、徐乾學、尤侗、吳绮、米漢雯、王鴻緒、徐嘉炎、梁佩蘭、王、陸芬、鄧漢儀、梅庚等等,泰半為文苑傳中的人物。

    然而,此可資為談助,并不足以使《湖海樓詞集》增重生色。

    其年之詞,自足千古! 其年有弟四人。

    最小的乳名阿龍,生于壬辰(順治十年),其時陳貞慧四十九歲。

    阿龍是庶出。

    其仲、叔、季三人,并皆能詞。

    阿龍自小失怙恃,随四哥宗石住商丘,其年有《三姝媚》一首,題作&ldquo送子萬弟攜五弟之睢陽。

    并令二弟、三弟、四弟同和。

    他日一展齊纨,便成聚首也。

    &rdquo此詞為&ldquo别&rdquo字韻,錄仲、叔、季和作,以見一門風雅: 故園兄弟,正秋冬之際,殊難為别。

    幾陣西風吹雁落,日暮雲連天闊。

    此去平台,夢回水榭,相憶情空切。

    離筵宴罷,舉頭霜月初缺。

    最憐早歲親亡,零丁孤苦,堪與何人說?潦倒一編予漸老,怅望同枝天末;客舍如家,家鄉如客,淚也都成血。

    囑渠自愛,榜師無奈催發。

     此詞為維嵋所作。

    維嵋字半雪,行二,&ldquo豁達多奇計&rdquo,而境遇坎坷,四十後即下世。

     溪臨罨畫,奈聚首幾時,又成離别。

    迢遞他鄉千裡路,縱有音書遼闊。

    白雁黃花,才過重九,對景增凄切。

    參差雲樹,望中誰是伊阙?最是弟北兄南,匆匆判決,辛苦如何說?笑指阿龍年最小,此是吾家謝末。

    誨育成人,莫耽嬉戲,不負駒名血。

    乾坤蒼莽,慎旃車揭風發! 此詞為維嶽所作。

    維嶽字緯雲,行三。

    除其年外,緯雲的詩詞,都勝過兄弟。

     蓼莪罷詠,歎哥南弟北,頓成離别。

    一夜西風驅斷雁,月冷後湖空闊。

    千裡睢陽,三更梁苑,夢裡思鄉切。

    悲來欲語,口中無限卸阙。

    幸喜故國重來,對床風雨,細把離情說;毀卵破巢多少恨,赢得孤身天末。

    倏忽春深,無端秋盡,看盡楓成血;扁舟江上,可憐明又将發。

     此詞為宗石所作,宗石即子萬,行四。

    他是侯方域的女婿。

    《壯悔堂文集》中有一篇《贈陳郎序》,作于宗石十歲時,序言,締姻于乙酉,&ldquo陳郎方二歲&rdquo,則出生于甲申,正思宗殉國之年;又言:&ldquo郎名宗石,字萬,取萬石君之義。

    &rdquo《史記-一百三萬石君傳》:&ldquo其父趙人也,姓石氏,趙亡,徙居溫。

    &rdquo萬石君以恭敬事漢高,子孫繁昌,家門鼎盛,以孝謹著聞于郡國。

    但萬石君出身微賤,亦&ldquo無文學&rdquo。

    陳貞慧以貴介公子,為子命名,即以孝謹期許,則古人孝謹者甚多,何以獨獨責望其以萬石君為宗?自有深意在内。

    大概陳貞慧此時已決心終老于岩壑之間,而又不願子孫長久貧賤,暗示不妨另投新主,以孝謹起家保富貴,雖棄本姓無礙。

    宗石後為侯氏贅婿,此為士大夫家所卑視之事,而宗石毅然行之,且攜幼弟住于嶽家,或亦因父教之故。

    但身曆其境,必有無數委屈,此所以宗石所和一詞,尤為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