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遊俠兒一拳破敵 射雕手片語傳經

關燈
,所以那同來的兩個日本人,也大家幫着來勸郭子蘭。

    郭子蘭不能推托,也換套柔術衣服。

    為什麼黃文漢并不知道柔術,可以不換衣服,郭子蘭的柔術到了三段,倒要換衣服呢?有個原故。

    因為黃文漢不能用柔術和今井鬥,穿洋服不妨事。

    郭子蘭不仗中國拳術讨巧,不換衣服,恐怕撕破了失體面。

    郭子蘭換好了衣服,來到草場上,和今井對行了禮。

     兩人照着柔術的鬥法,各扭住各人的衣,遊動了幾步。

    郭子蘭的氣勁最足,在國内久練把式,身子非常,靈活。

    又是和初段的人比,不待說是所行無事,任今井揉擦掀擺了一會,他隻是不動。

    今井起先聽黃文漢說他是三段,心中有些不肯信,到這時候才知道黃文漢不是吹牛皮。

    掀擺了一會,掀擺不動。

    見郭子蘭并不回手,便扭住郭子蘭的衣,自己将身子用力往後一跌,想将郭子蘭拖下身來,再用腳底将郭子蘭的小腹一抵,使郭子蘭跌個筋鬥。

    這種手法,在柔術裡面是一種極橫蠻極粗淺的手法。

    郭子蘭如何得上當,隻手一緊,早将今井提住躺不下去。

     郭子蘭故意扭着他久鬥,将他放翻了又提起來,隻是不松手。

     今井年少氣盛,又當着大衆吹牛皮說是四段,連跌了幾交,羞得無地縫可入,恨不得請出有馬純臣來(有馬純臣,有名四段),立刻将郭子蘭翻倒。

    又恨不得乘郭子蘭不提防,一把按在地下,随自己侮弄着洩忿,然而都做不到。

    還是郭子蘭因鬧得時間太久了,松松手來摩挲慰勞。

    今井累得滿頭是汗,喘不過氣來,坐在草場上歇息了二十來分鐘,才一步一跌的進房換衣服。

    郭子蘭、吉川的衣服早換好了,催着他同去射箭。

    他哪裡能走得動,連搖頭道不去。

    吉川也不強他,等他換好了衣服,六人一同出來。

    今井獨自提着手套回去,不提。

     黃文漢道:“十二點多鐘了,我們且去牛乳店吃點面包。

    ”四人都同聲道好,就在大學對門一家牛乳店裡坐下來。

    黃文漢叫了五份面包牛乳,各人吃了,郭子蘭回了四角五分錢的帳,五人步行到大久保。

    吉川近來時常在見尾弓場射箭,黃文漢同吉川射過兩次,同來的兩個日本人與郭子蘭是初次。

    進了弓場,郭子蘭看房屋都是新造的,箭道異常軒敞。

    箭道兩邊新栽着四排桧樹,夾成兩條來往拾箭的道兒。

    箭廳上一個白須老頭兒,正在那裡彎弓引滿的調鼻息。

    黃文漢指給郭子蘭道:“那就是館主見尾入農。

    你看他的姿勢,何等閑雅!”郭子蘭點頭稱歎。

     五人走近箭廳,館主從容發了手中的箭:“朋登”一聲。

    各人回頭看,正中在靶子中間,不約而同的齊叫了聲好。

    館主收了弓,與大衆見禮。

    吉川給郭子蘭及兩個日本人紹介了,館主一一說了幾句仰慕的話,大家就坐。

    不一會,一個六十來歲的老太婆端着一盤茶出來,吉川慌忙起身說道:“不敢當。

    怎好勞動老太太!”黃文漢等都起身行禮,館主也連忙起身笑道:“請坐,請坐,不必客氣。

    寒舍沒有用人,炊竈之事都是拙荊主持。

    隻是她于今也老了,有些婆娑。

    ”大家接了茶歸座。

    吉川喝了一口茶便起身說道:“我們五人,連見尾先生六人,拈阄分曹射好麼?”各人不待說都道好。

    見尾即從桌上筆筒内選出六根簽來,分送給各人抽了。

    郭子蘭見簽當上刻着一個花字,看黃文漢的是一個月字,吉川的也是月字,見尾是花字,那兩個日本人,一花一月,郭子蘭笑道:“不必射,我這曹一定勝。

    ”吉川道:“怎麼講?”郭子蘭指着見尾道:“老将在這裡,怕不勝嗎?”吉川笑道:“不必老将在你那曹,你那曹就勝。

     一次射四箭,老将便全中了,若你們二人一箭不中,不仍是平均不及半數嗎?“見尾撚須笑道:”我是個老不成用的,哪是你們的對手?你們都在壯年,眼明手穩,又能耐久。

    還有一層弄你們不過,我曆來習射不求中的,成了一種習慣,拿起弓就覺得不中不要緊,隻要姿勢一絲不錯。

    “吉川道:”姿勢一絲不錯,哪有不中的呢?“見尾搖頭道:”不然,中的别是一問題。

    中的有偶然,姿勢沒有偶然。

    你射箭多年了,還不覺得嗎?“吉川道:”我以為這一箭射中了,姿勢便沒有錯,幾年來都是這樣。

    “見尾笑道:”是這般習射的很多,還有許多這樣的名手呢。

    “見尾說着話,用杌子墊着腳,從天棚上取出幾把弓下來。

    去了花套,一一抵住壁上好了弦,望着黃文漢等笑吟吟的道:”我這裡沒有好弓,請各位将就着用罷。

    “黃文漢起身謝了,各人袒出左膀,量自己的力量分弓。

    惟郭子蘭都嫌太輕,揀了把最重的才六分半(弓之輕重在厚薄,六分半約中國六力)。

    見尾道:”郭君自己的弓幾分?“郭子蘭笑道:”我喜略硬的,平日所用七分三厘。

    “見尾道:”太重了。

    日本全國射七分弓的不過三人,然皆射得不好。

    射箭不必求增長氣力,越軟弓能射遠箭,越是真力量。

    一枝箭原沒多重,隻要力不旁漏,順着勢子吐出去,哪有射不到靶的?弓硬了,縱有力量能和開軟弓一樣,一般的箭,怎能受得住?若再加以勢力旁漏,便永遠沒有走直道的日于了,不是弄巧反拙嗎?“郭子蘭聽了,思量平日射箭的成績,才恍然大悟。

    那佩服見尾的心思,立時增到十二分,連忙謝了教。

    見尾進房拿出五個箭筒來,各人打開取了四枝。

    見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