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一車行李含淚别故園 數件鄉儀赧顔探巨室
關燈
小
中
大
些東西太好了。
”世良聽到,以為這是一句挖苦話,把一張老臉臊得通紅,心裡也就怦怦亂跳,望了人家苦笑着,說不出話來。
女仆笑道:“真話。
我不和你開玩笑,我們老爺看了你的信,非常之歡喜,說是讓你進去當面談談。
” 車子推到一個高坡下,周世良将小車歇了,走上高坡,回轉身來望着。
計春道:“爹!你推不上這坡嗎?我在前面給你拉一把罷。
”周世良搖着頭道:“我倒不為這個,要歇一歇。
你看我們的村莊,已經看不見了。
我們不知什麼時候再看到這村莊呢,站在高坡上,多看一會子吧。
”說時,将手比齊了眉毛擋住了陽光,隻管向原路上看了去。
計春雖然年紀小,究竟肚子裡念過幾句書,見父親僵在這裡,不能完全坐視,就搶上前一步,迎着那門房笑道:“我動問一聲,這裡孔老爺在家嗎?”那門房向計春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問道:“你是這年紀大的什麼人?” 計春看到父親那戀戀不舍的樣子,不敢做聲,也就跟着走上高坡來。
果然,站在這裡,不但可以看到自己那個村莊,仿佛自己家裡後門外兩株大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了。
計春還未曾說什麼,世良歎了一口氣道:“我為着你,家鄉都不要了,你要怎樣努力,才對得住我呢?”計春更不敢說什麼,隻是正着臉色,望了自己的村子。
計春明知道父親是要哭哭不出來,再說什麼,那會惹着他更傷心,于是悄悄地随着他身後,連出氣的分兒,都有些不敢。
世良亦複如此,又怕兒子難過,父子兩人,就在渺無聲息的情況下,一裡又一裡路,離開了家鄉。
計春擡頭看看,這個人家磚牆,高到三四丈,是鄉下不容易看到的一幢房屋,看看重門裡面,那正屋大柱子落地,配着紅色的雕窗,這個人家的富麗,可想而知。
據自己在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有錢人家,吃的都是珍馐美味,哪個要吃鄉下人的芝麻炒米粉,拿回去也罷。
計春當她彎腰向大籃子裡去撿東西的時候,見她那隻手臂,真個雪藕也似,他心裡就想着:城裡的姑娘,究竟是比鄉下姑娘好看得多。
第一,就是這樣白嫩的皮膚,在鄉下是不容易找出來的。
計春在這裡想着發呆,世良也在這裡想着發呆;他想着:剛才和那門房談了一陣子,還沒有歸到正題,看那門房,有些拿鄉下人開心的樣子,自己究竟還是跟着向下說,不跟着向下說呢?跟着向下說,又怕碰那個門房的釘子;不向下說,難道就這樣回去不成? 計春在一邊也看出了父親為難的樣子,便道:“爹!等那個門房出來了,我們拿出信來,和他直說就是了。
”世良躊躇着道:“我倒有些後悔。
人家這樣有錢的人家,我們送一些土貨給人家,恐怕人家不歡喜,我想不如把這個籃子提了回去,明天再來罷。
” 計春便走了上前,跟着父親走,低聲道:“你不用做聲,讓我去跟他們說話就是了。
他問我們一句,我們答應一句,凡事都照實說,這也沒有什麼為難的。
”說着話,他兩手扯了他的衣襟,又微微地咳嗽着。
計春一看,這是一個機會,就迎着上前道:“我們倒是帶有一封信,請你帶進去罷。
”世良急忙中也不知說什麼好,就在身上掏出那封信來,雙手遞給了女仆。
女仆點着頭道:“你既是有信的,站一會兒,等個回信罷。
”于是提着籃子走了。
父子兩人站在大門口沒有主意的時候,那門房帶一個中年婦人出來了,據世良每次到省裡來的經驗所得,知道她是一個女仆。
她一直向這裡走來,向籃子裡望着,問道:“鄉下人!你這紅辣椒賣的嗎?我們小姐願意多出幾個錢買下你的來。
”世良不知道這小姐究竟是這家什麼人,就搔着頭發短茬子,微微地笑道:“這個我是由鄉下帶來送孔老爺的。
”女仆向門房笑道:“這倒來得巧,小姐想腌大柿子椒吃,就有人送。
喂!鄉下人,籃子裡還有兩個破布袋,快拿了出來。
”周世良笑道:“不!那也是送這裡孔老爺的。
鄉下人送點土東西,不值什麼。
”女仆聽說,提了籃子,就向裡面走。
父子兩個站在高坡上,彼此不發言,都是這樣呆望着。
那高樹上的新蟬,吱吱地叫着,好像對這臨别的兩父子,加上了一陣什麼惜别的意思。
世良在半年以來,總是惱恨着家鄉,決定了抛家遠去,可是到了現在真要走的時候,也不知道是何緣故,心裡更覺着難分難舍,眼睛裡面含着兩眶眼淚,隻管要流了出來。
不過自己要哭了下來,恐怕會惹着兒子心裡難受,于是勉強笑了起來道:“不要看了,越看倒好像越舍不得。
其實省裡到家,也不過一百一二十裡路,起早動身,摸黑也就趕回家了,我們有什麼舍不得呢?”他說着話,自走下了高坡,掀起腰帶來擦額頭上的汗珠,順便他就在眼睛皮上揉擦了幾下。
左邊門房,有個人應聲而出;見大門外站着一個人穿白大布褂子,藍大布褲子,臉上是黃中帶黑,當然這是個鄉下人,再看他手提的那個竹籃子,裡面通通紅的,有半籃子大柿子辣椒,他腳下穿了長統大布襪子,雙梁頭布鞋,還在上面囤積了許多黃土,當然,這也是鄉下人挂的一個幌子。
小車在路上走了兩天,到了安慶城裡。
先在小飯店裡住下了,世良和兒子商量着,是先去打聽學校呢?還是先去見孔善人呢?計春說
”世良聽到,以為這是一句挖苦話,把一張老臉臊得通紅,心裡也就怦怦亂跳,望了人家苦笑着,說不出話來。
女仆笑道:“真話。
我不和你開玩笑,我們老爺看了你的信,非常之歡喜,說是讓你進去當面談談。
” 車子推到一個高坡下,周世良将小車歇了,走上高坡,回轉身來望着。
計春道:“爹!你推不上這坡嗎?我在前面給你拉一把罷。
”周世良搖着頭道:“我倒不為這個,要歇一歇。
你看我們的村莊,已經看不見了。
我們不知什麼時候再看到這村莊呢,站在高坡上,多看一會子吧。
”說時,将手比齊了眉毛擋住了陽光,隻管向原路上看了去。
計春雖然年紀小,究竟肚子裡念過幾句書,見父親僵在這裡,不能完全坐視,就搶上前一步,迎着那門房笑道:“我動問一聲,這裡孔老爺在家嗎?”那門房向計春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問道:“你是這年紀大的什麼人?” 計春看到父親那戀戀不舍的樣子,不敢做聲,也就跟着走上高坡來。
果然,站在這裡,不但可以看到自己那個村莊,仿佛自己家裡後門外兩株大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了。
計春還未曾說什麼,世良歎了一口氣道:“我為着你,家鄉都不要了,你要怎樣努力,才對得住我呢?”計春更不敢說什麼,隻是正着臉色,望了自己的村子。
計春明知道父親是要哭哭不出來,再說什麼,那會惹着他更傷心,于是悄悄地随着他身後,連出氣的分兒,都有些不敢。
世良亦複如此,又怕兒子難過,父子兩人,就在渺無聲息的情況下,一裡又一裡路,離開了家鄉。
計春擡頭看看,這個人家磚牆,高到三四丈,是鄉下不容易看到的一幢房屋,看看重門裡面,那正屋大柱子落地,配着紅色的雕窗,這個人家的富麗,可想而知。
據自己在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有錢人家,吃的都是珍馐美味,哪個要吃鄉下人的芝麻炒米粉,拿回去也罷。
計春當她彎腰向大籃子裡去撿東西的時候,見她那隻手臂,真個雪藕也似,他心裡就想着:城裡的姑娘,究竟是比鄉下姑娘好看得多。
第一,就是這樣白嫩的皮膚,在鄉下是不容易找出來的。
計春在這裡想着發呆,世良也在這裡想着發呆;他想着:剛才和那門房談了一陣子,還沒有歸到正題,看那門房,有些拿鄉下人開心的樣子,自己究竟還是跟着向下說,不跟着向下說呢?跟着向下說,又怕碰那個門房的釘子;不向下說,難道就這樣回去不成? 計春在一邊也看出了父親為難的樣子,便道:“爹!等那個門房出來了,我們拿出信來,和他直說就是了。
”世良躊躇着道:“我倒有些後悔。
人家這樣有錢的人家,我們送一些土貨給人家,恐怕人家不歡喜,我想不如把這個籃子提了回去,明天再來罷。
” 計春便走了上前,跟着父親走,低聲道:“你不用做聲,讓我去跟他們說話就是了。
他問我們一句,我們答應一句,凡事都照實說,這也沒有什麼為難的。
”說着話,他兩手扯了他的衣襟,又微微地咳嗽着。
計春一看,這是一個機會,就迎着上前道:“我們倒是帶有一封信,請你帶進去罷。
”世良急忙中也不知說什麼好,就在身上掏出那封信來,雙手遞給了女仆。
女仆點着頭道:“你既是有信的,站一會兒,等個回信罷。
”于是提着籃子走了。
父子兩人站在大門口沒有主意的時候,那門房帶一個中年婦人出來了,據世良每次到省裡來的經驗所得,知道她是一個女仆。
她一直向這裡走來,向籃子裡望着,問道:“鄉下人!你這紅辣椒賣的嗎?我們小姐願意多出幾個錢買下你的來。
”世良不知道這小姐究竟是這家什麼人,就搔着頭發短茬子,微微地笑道:“這個我是由鄉下帶來送孔老爺的。
”女仆向門房笑道:“這倒來得巧,小姐想腌大柿子椒吃,就有人送。
喂!鄉下人,籃子裡還有兩個破布袋,快拿了出來。
”周世良笑道:“不!那也是送這裡孔老爺的。
鄉下人送點土東西,不值什麼。
”女仆聽說,提了籃子,就向裡面走。
父子兩個站在高坡上,彼此不發言,都是這樣呆望着。
那高樹上的新蟬,吱吱地叫着,好像對這臨别的兩父子,加上了一陣什麼惜别的意思。
世良在半年以來,總是惱恨着家鄉,決定了抛家遠去,可是到了現在真要走的時候,也不知道是何緣故,心裡更覺着難分難舍,眼睛裡面含着兩眶眼淚,隻管要流了出來。
不過自己要哭了下來,恐怕會惹着兒子心裡難受,于是勉強笑了起來道:“不要看了,越看倒好像越舍不得。
其實省裡到家,也不過一百一二十裡路,起早動身,摸黑也就趕回家了,我們有什麼舍不得呢?”他說着話,自走下了高坡,掀起腰帶來擦額頭上的汗珠,順便他就在眼睛皮上揉擦了幾下。
左邊門房,有個人應聲而出;見大門外站着一個人穿白大布褂子,藍大布褲子,臉上是黃中帶黑,當然這是個鄉下人,再看他手提的那個竹籃子,裡面通通紅的,有半籃子大柿子辣椒,他腳下穿了長統大布襪子,雙梁頭布鞋,還在上面囤積了許多黃土,當然,這也是鄉下人挂的一個幌子。
小車在路上走了兩天,到了安慶城裡。
先在小飯店裡住下了,世良和兒子商量着,是先去打聽學校呢?還是先去見孔善人呢?計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