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紙上見兇音客窗陪淚 夜闌做小販雪巷驚寒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過渡時代應有的現象,這樣一句話,在新人物感到腐化,或舊人物感到離奇的當兒,都靠它來解決了。
像周計春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本來是不容易答複。
若說思念父親是對的吧,餘何恐向來是主張廢除家庭制度的,不合自己的主張;若說思念父親是不對的吧,剛才自己才誇獎了他父親幾句,這頃刻之間,自己也不能自圓其說。
所以匆促之間,使出了他的老着,隻說一句:“這是過渡時代應有的現象。
” 計春對于這句話,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要完全明白,就當再問餘何恐兩句。
隻是他正在忙于著作,不是說廢話的時候,也就不敢追問。
餘何恐繼續地需要材料,自己也就繼續地供給材料。
那件破舊襖子下面,就藏有昨晚剩下來的幾個饽饽。
他望了火,出神了許久,忽然自言自語地歎了一口氣道:“不想我一個在南方做莊稼的人,倒跑到北平來賣硬面饽饽。
”說畢,又歎了一口氣,于是站起身來,在床鋪底下,抽出一件老羊皮的背心來。
這背心并沒有面子,也沒有紐扣,穿在身上,用一根布帶子攔腰一捆,就算完畢了。
然後把藤筐上的帶子在身上背着,再提了那盞玻璃燈,就悄悄地到作坊裡去了。
這些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原來世良所有的錢,都為了尋兒子,散傳單登廣告,花費得幹淨了。
他想着:兩次破産,轉到了這個地方來,還有什麼臉面去見同鄉。
兒子不回頭,老死也就隻好老死在北平了,但是住在這地方坐吃山空,怎樣能夠維持到永久?原來是想拉人力車,但是北平城裡的路徑不熟,而且在車廠子裡租車,還要一家鋪保,自己就辦不到,繼而又想找家豆腐店去當夥計,然而豆腐店掌櫃,因他是南方人,又不肯用。
最多,他便想做一個賣吃食的小販。
但是北平這地方當小販的,都有一種唱歌式吆喚聲。
一個四五十歲的南方人,卻無能為力。
說話之間,隆冬已到,隻聽那天空裡凄慘的西北風,吹過那屋脊外的電線,嗚!嗚!啧啧啧!便讓人添了無限的凄惶。
他住在會館裡臨院子的一間小屋内,窗格扇上的紙,除了變作焦黃色而外,重重疊疊,補貼上了許多大小方圓的紙塊。
西北風由天空裡帶來的冷氣,撲着紙窗咕咕作響。
屋子裡雖然有個小白爐子,那爐子裡冒出來的火光,還帶了黃色,好像也是在那裡作最後的掙紮。
爐子口上,放了一把鉛鐵水壺,壺嘴裡,若斷若續地向外冒着熱氣,壺裡頭叮鈴叮鈴的響聲,也像聽得見,也像聽不見。
世良找了一把矮椅子,放在爐子邊,兩手撐了大腿,托住了頭,沉沉地想着,許久許久,才昂起頭來,歎了一口氣,然而他的頭向上昂,他臉上兩行眼淚,卻是向下落着。
回頭看看一張靠牆的小黑闆桌子放了一大沓當票,将一塊破硯池蓋子把當票來壓住了。
桌子底下卻放了一隻藤制的圓筐子,筐子口上繞了一條藍色闆帶,筐子裡擁着一堆破舊的黑棉襖。
在筐子邊下,放了一隻其大如拳的小玻璃罩燈,上面有根小銅鍊子,乃是預備提着的。
說時,他就在身上掏出一片剪下來的報紙,兩手遞給周世良看。
那上面有一行大字題目,乃是:《摩登少年失蹤》。
在大題目之下,還有兩行小題目:“既非失戀之殺,亦非因貧私逃,隻為丢了愛人的鑽石”。
至原文就把這事記得很長。
中間有一段說:“該生有未婚妻,為皖籍富紳之女,生一切用途,均為女所接濟。
不料生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在平又戀一舞女,将未婚妻所助之款,一律化諸舞女之身。
近因将其未婚妻鑽石戒指一枚,戴之指上,出入舞場,以壯觀瞻。
此鑽石價值約及六七千元,為舞女所觊觎,遂于其回腸蕩氣之餘,設計騙去。
女聞而大怒,将興問罪之師,生亦自知無面目見其情人,遂不辭而别。
旅館中遺下箱櫃被褥,均窮極奢華,其平日享用可知。
且聞彼為一豆腐店商人之子,年不過十七歲,有此境遇,而更如此荒唐,又更奇矣!” 說到這裡,就淡笑一聲道:“不瞞你說,這回我到北平,下了個有來無去的決心。
我那家小豆腐店,也盤給你們老爺了。
我現在就是要回省去,也是餓死的貨。
所以我到了這裡,走不走,都不吃勁了。
” 計春插嘴道:“餘先生!你是把我父親作背景嗎?”餘何恐道:“是的。
”計春道:“他倒是老實,向來不罵人家父母。
”餘何恐笑道:“你也太老實了。
這是描寫農人的口吻,與你父親何幹?”于是繼續地念着劇本道:“隻過了四個月,一塊錢多賺兩鬥。
越是有錢的人,越在窮人身上榨油。
孩子你記着,有錢的人,都是我們的仇人。
我們千萬不能和他合作。
” 計春聽到合作兩個字,本來又想說不對。
鄉下做莊稼的人,知道合作兩個字,做什麼解釋?不過他同時感想到這對白上的兩句話:“有錢的人都是我們的仇人,千萬不能和有錢的人合作。
”這可有些研究的餘地。
除了自己這半年來,都是沾了有錢人的光而外,便是餘先生他終日地想找出幾個資本家出錢,開一所模範
像周計春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本來是不容易答複。
若說思念父親是對的吧,餘何恐向來是主張廢除家庭制度的,不合自己的主張;若說思念父親是不對的吧,剛才自己才誇獎了他父親幾句,這頃刻之間,自己也不能自圓其說。
所以匆促之間,使出了他的老着,隻說一句:“這是過渡時代應有的現象。
” 計春對于這句話,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要完全明白,就當再問餘何恐兩句。
隻是他正在忙于著作,不是說廢話的時候,也就不敢追問。
餘何恐繼續地需要材料,自己也就繼續地供給材料。
那件破舊襖子下面,就藏有昨晚剩下來的幾個饽饽。
他望了火,出神了許久,忽然自言自語地歎了一口氣道:“不想我一個在南方做莊稼的人,倒跑到北平來賣硬面饽饽。
”說畢,又歎了一口氣,于是站起身來,在床鋪底下,抽出一件老羊皮的背心來。
這背心并沒有面子,也沒有紐扣,穿在身上,用一根布帶子攔腰一捆,就算完畢了。
然後把藤筐上的帶子在身上背着,再提了那盞玻璃燈,就悄悄地到作坊裡去了。
這些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原來世良所有的錢,都為了尋兒子,散傳單登廣告,花費得幹淨了。
他想着:兩次破産,轉到了這個地方來,還有什麼臉面去見同鄉。
兒子不回頭,老死也就隻好老死在北平了,但是住在這地方坐吃山空,怎樣能夠維持到永久?原來是想拉人力車,但是北平城裡的路徑不熟,而且在車廠子裡租車,還要一家鋪保,自己就辦不到,繼而又想找家豆腐店去當夥計,然而豆腐店掌櫃,因他是南方人,又不肯用。
最多,他便想做一個賣吃食的小販。
但是北平這地方當小販的,都有一種唱歌式吆喚聲。
一個四五十歲的南方人,卻無能為力。
說話之間,隆冬已到,隻聽那天空裡凄慘的西北風,吹過那屋脊外的電線,嗚!嗚!啧啧啧!便讓人添了無限的凄惶。
他住在會館裡臨院子的一間小屋内,窗格扇上的紙,除了變作焦黃色而外,重重疊疊,補貼上了許多大小方圓的紙塊。
西北風由天空裡帶來的冷氣,撲着紙窗咕咕作響。
屋子裡雖然有個小白爐子,那爐子裡冒出來的火光,還帶了黃色,好像也是在那裡作最後的掙紮。
爐子口上,放了一把鉛鐵水壺,壺嘴裡,若斷若續地向外冒着熱氣,壺裡頭叮鈴叮鈴的響聲,也像聽得見,也像聽不見。
世良找了一把矮椅子,放在爐子邊,兩手撐了大腿,托住了頭,沉沉地想着,許久許久,才昂起頭來,歎了一口氣,然而他的頭向上昂,他臉上兩行眼淚,卻是向下落着。
回頭看看一張靠牆的小黑闆桌子放了一大沓當票,将一塊破硯池蓋子把當票來壓住了。
桌子底下卻放了一隻藤制的圓筐子,筐子口上繞了一條藍色闆帶,筐子裡擁着一堆破舊的黑棉襖。
在筐子邊下,放了一隻其大如拳的小玻璃罩燈,上面有根小銅鍊子,乃是預備提着的。
說時,他就在身上掏出一片剪下來的報紙,兩手遞給周世良看。
那上面有一行大字題目,乃是:《摩登少年失蹤》。
在大題目之下,還有兩行小題目:“既非失戀之殺,亦非因貧私逃,隻為丢了愛人的鑽石”。
至原文就把這事記得很長。
中間有一段說:“該生有未婚妻,為皖籍富紳之女,生一切用途,均為女所接濟。
不料生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在平又戀一舞女,将未婚妻所助之款,一律化諸舞女之身。
近因将其未婚妻鑽石戒指一枚,戴之指上,出入舞場,以壯觀瞻。
此鑽石價值約及六七千元,為舞女所觊觎,遂于其回腸蕩氣之餘,設計騙去。
女聞而大怒,将興問罪之師,生亦自知無面目見其情人,遂不辭而别。
旅館中遺下箱櫃被褥,均窮極奢華,其平日享用可知。
且聞彼為一豆腐店商人之子,年不過十七歲,有此境遇,而更如此荒唐,又更奇矣!” 說到這裡,就淡笑一聲道:“不瞞你說,這回我到北平,下了個有來無去的決心。
我那家小豆腐店,也盤給你們老爺了。
我現在就是要回省去,也是餓死的貨。
所以我到了這裡,走不走,都不吃勁了。
” 計春插嘴道:“餘先生!你是把我父親作背景嗎?”餘何恐道:“是的。
”計春道:“他倒是老實,向來不罵人家父母。
”餘何恐笑道:“你也太老實了。
這是描寫農人的口吻,與你父親何幹?”于是繼續地念着劇本道:“隻過了四個月,一塊錢多賺兩鬥。
越是有錢的人,越在窮人身上榨油。
孩子你記着,有錢的人,都是我們的仇人。
我們千萬不能和他合作。
” 計春聽到合作兩個字,本來又想說不對。
鄉下做莊稼的人,知道合作兩個字,做什麼解釋?不過他同時感想到這對白上的兩句話:“有錢的人都是我們的仇人,千萬不能和有錢的人合作。
”這可有些研究的餘地。
除了自己這半年來,都是沾了有錢人的光而外,便是餘先生他終日地想找出幾個資本家出錢,開一所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