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少年道:“在下姓雲,單名震。
” 張鐵嘴道:“雲兄弟,令尊是否武林中人?” 雲震點頭道:“先父諱翼,在生之日,行俠江湖,人稱‘中州一劍’。
” 說到此處,不覺心頭一動,道:“張先生也是武林中人麼?” 張鐵嘴似未料到雲震有此一問,楞了一楞,道:“唉!小兄弟,你看我這病鬼,像個練武的人麼?” 沉沉歎息一聲,接道:“你的武術想必是令尊大人傳授的了。
” 雲震點了點頭,道:“在下六歲失怙,先父在世之日,性好遊俠,家居之日甚少,也僅隻傳授了在下一套‘開山拳’,至于在下的劍法,卻是先母所授。
” 張鐵嘴訝然道:“哦!原來令堂也是武林中人。
” 雲震搖頭道:“先母是書香之後,原本不谙武術,隻因先父練劍之時,常在一旁陪侍,偶然興起,向先父學了過來,其後在下長大,先母便将劍法傳與在下。
” 張鐵嘴一聽,不禁眉頭一皺,道:“小兄弟既會劍法,何以身不佩劍?” 雲震臉上一紅,道:“不瞞先生,寒家原不富有,父母雙亡之後,在下流浪天涯,衣食尚且難過,雖想備置一柄佩劍,始終未能如願。
” 張鐵嘴接口道:“不佩劍比較好,至少在二十歲以前,身上不要佩劍。
” 雲震微微一笑,頓了片刻,道:“先生好似心神不定,莫非有什麼心事?” 張鐵嘴道:“唉!小兄弟,你聰明穎悟,理該看得出我已病入膏育,性命就在這旦夕之間啊!” 雲震道:“先生不必感傷,吉人自有天相,先生……” 他想說幾句安慰之辭,但見張鐵嘴目放異采,雙頰之上紅暈隐隐,大有回光返照,死亡在即之勢,不禁暗暗一歎,将底下的話咽住。
轉眼間,破廟中彌漫起一片愁雲慘霧,靜夜之中,但聞張鐵嘴粗重的鼻息,那皎潔的月光突然隐去,仿佛死神陰影已經籠罩在這小小的破廟。
忽聽張鐵嘴嘶啞的聲音道:“兄弟,令尊如果在世,想來尚在英年,不知……” 雲震不待他将話講完,黯然說道:“先父因為管一件閑事,與一個綽号“玉面飛狐”的武林人物發生沖突,拼殺起來,結果同歸于盡。
” 張鐵嘴歎道:“唉!行俠仗義,往往如此結局。
” 頓了一頓,問道:“小兄弟如今是随處漫遊,或是打算投向何方?” 雲震想了一想,道:“在下随處流浪,本來沒有一定的去處,不過最近聽人說起,山東濟南府有一位名武師,正在招收生徒,傳授武術,在下反正無事,打算跑一趟濟南,碰碰運氣。
” “原來如此,唉!我……” 雲震凝目望他一眼,道:“先生欲言又止,是有什麼話不便出口麼?” 張鐵嘴默然不語,半晌之後,忽又自言自語道:“任重道遠,危險重重,萍水相逢,還是不要拖累人吧!” 他自言自語,聲音又甚為低弱,雲震疑心自己聽錯,俯首問道:“張先生,你講什麼?” 張鐵嘴恍若未聞,雲震忍不住又問一遍,良久之後,始聽張鐵嘴悠悠一歎,道:“兄弟,你怕死麼?” 雲震怔了一怔,道:“在下不知怎樣講法……” 語音微頓,接道:“那得看是怎樣死法?” 張鐵嘴點了點頭,道:“小兄弟年紀雖輕,胸襟倒是不凡。
” 雲震剛想謙遜一句,忽見張鐵嘴神色大變,仿佛突然見到鬼魅一般,順着他的目光望去,發覺門外探出一顆腦袋,銀須很發,紅光滿面,赫然是日間在西子湖畔見過的那個華服老者。
那華服老者躲在門外,探首向内偷窺,突然被人發覺,似乎吓了一跳,脖子一縮,隐失不見。
雲震惑然道:“張先生,這老丈是誰,與先生素來相識麼?” 張鐵嘴愁容滿面,道:“經常碰面,不過未曾交談過。
” 雲震道:“此人奇怪得很,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卻又行止暖昧,鬼鬼祟祟。
” 張鐵嘴歎了一口氣,道:“這人是……” 話未講完,忽然心意一變,由懷中取出那黑色葫蘆,送給雲震,道:“小兄弟,你将葫蘆放在門外去。
” 雲震奇道:“這是先生保命延年之藥,幹嗎放在門外?” 張鐵嘴神情怪異,苦笑道:“我已油盡燈枯,無法再活下去,這藥丸留着無用,還是送人算了。
” 雲震暗暗想道:這張先生行事令人捉摸不透,看來也是一位怪人。
當下拿起葫蘆,大步走出門外,遊目四顧,曠野冷寂,四無人蹤,何來那華服老者的影子。
但聽張鐵嘴道:“就放在地上吧!” 雲震莫名其妙,依言将葫蘆放在地上,轉身走了回去。
行不數步,忽聽張鐵嘴道:“小兄弟,煩你将那一粒藥丸拾回來。
” 雲震扭頭一望,地上空空,那葫蘆早已不翼而飛,月光之下,原來放置葫蘆的地方有一粒黑色小點,看來正是張鐵嘴常服的那種藥丸,當即走了過去,打算将那藥丸拾了回來。
豈料,他這裡剛一舉步,忽見一雙白白胖胖,指甲修長的手,照地上那粒藥丸伸去。
雲震一見那雙手掌,就知是那華服老者的手,不由無名火起,大喝一聲,猛然撲了過去。
但覺眼前一花,撲了一空,四下一望,依然不見一點人影。
隻聽張鐵嘴喚道:“小兄弟快回來,幾粒藥丸,算不得什麼,快回來我們講話。
” 雲霞暗暗詛咒一聲,耳聽張鐵嘴又在咳嗽,急忙大步走了回去。
張鐵嘴咳嗽了許久,又喘息了一陣,始才靜下來,道:“小兄弟,你看那老頭兒是什麼人?” “雲震道:“正想請問,但恐先生講話費神,有傷貴體。
” 張鐵嘴微微一笑,道:“那老頭不過是個偷兒,小兄弟想不到吧?” 雲震訝然道:“偷兒?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 張鐵嘴含笑道:“吃我們這行飯的,除了一張嘴巴之外,就是一雙眼睛厲害,有一次這老偷兒做案,被我在一旁看見,是以知道他的底細,哈!這老偷兒貪心厲害,方才他想留下一粒藥丸,結果仍然是舍不得。
” 雲震牙根一咬,道:“這老賊趁人之危,可恨之至。
” 張鐵嘴笑道:“這老偷兒行動如風,你可記住,永遠别讓他靠近你的身旁。
” 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身子一屈,嘔出了一灘紫黑的血塊,雲震看入眼中,恻隐之心大動,恨不能以身代之,隻是徒自痛心,卻也無可如何。
歇了片刻,張鐵嘴重又躺卧地面,但喘息不停,額上汗流不止,眼内的神光也開始散亂起來。
雲震心痛如割,不覺大聲說道:“同是天涯淪落人,萍水相逢,也是有緣,你若有什麼未了之事,在下原意為你效勞,隻要是力所能及,定然不教你失望。
” 張鐵嘴聞言,雙目之内陡然一亮,一把抓住雲震的手,急切地道:“兄弟,當真麼?” 雲震毅然道:“君子一諾,舍身以赴,先生有什麼事盡管吩咐。
” 頓了頓,接道:“先生還有親人麼?” 張鐵嘴急聲道:“有,有,我有位師父。
” 他似是激動過份,說得一句,随即嘔血不止,雲震見狀,想他大概是難以活下去了,當下柔聲說道:“先生慢慢的講,尊師是何許人?家住何方?在下該當怎樣?” 張鐵嘴口齒啟動,欲言又止,忽然探手懷中,摸索良久,最後取出一物,顫聲說道: “兄弟,這……” 雲震接過手中,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形式古樸的紫檀木小匣,那木匣約有五寸長,三寸寬,一寸多厚,想是年代久遠,色澤已成紫黑,摸在手中,滑潤異常,雲震略略看了一下,道:“這木匣中藏的何物?與令師有何關系?” 張鐵嘴道:“這裡面裝着一塊美玉,玉上刻了一道符篆,這玉符是我師門中的至寶。
” 雲震暗暗忖道:星相為術數家,既不畫符念咒,又不降妖捉鬼,不知要這玉符何用,而且視為至寶? 隻見張鐵嘴雙手扪心,咳嗽了一陣,語聲微弱地道:“兄弟,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 雲震道:“先生隻管吩咐,不必客氣。
” 張鐵嘴道:“這玉符是我師門傳宗之寶,如今我客死他鄉,若不将這玉符交還師門,那……那我是死不瞑目的了。
” 雲震道:“就是這件心願麼?這代還玉将之事,看起來并不困難,在下或者可以勝任。
” 張鐵嘴黯然一歎,道:“也很困難啊,像适才那個老偷兒,幾粒藥丸尚且不肯過放,如此重寶,更要遭他觊觑了。
” 雲震先是一笑,忽然想到天下事無多意外,張鐵嘴的顧慮未始沒有道理,當下臉色一整,慨然說道:“先生放心,如果你病勢好轉,自然用不着我代勞,萬一你真個不測,在下定然竭盡全力,務必将玉符轉交令師。
” 張鐵嘴轉憂為喜,道:“兄弟,果能如此,我師徒同感大德,我雖在九泉之下,不敢忘記兄弟的好處。
” “先生言重了,先父急公好義,殺身不顧,在下幼承庭訓,豈敢有墜家風。
”頓了一頓,接道:“不知令師現居何方,大名如何稱呼?” 張鐵嘴道:“家師隐居在賀蘭山,仙迹岩,白石洞,道号白石先生。
” 雲震暗暗忖道:既屬隐士,當是鬼谷子之流了。
忽見張鐵嘴摸出一個小包,道:“我包中幾塊碎銀,是我數年的積蓄,兄弟帶在身邊,權充此行的路費。
” 雲震一想,賀蘭山遠在塞外,長行萬裡,難免需用川資,當下亦不推辭,接過小包,與那“玉符”一起收入懷中,貼身藏好。
張鐵嘴轉臉一望天色,沉思片刻,道:“此去賀蘭,迢迢萬裡,雲兄弟若不感覺疲倦,就請即時上路吧!” 雲震聞言一怔,道:“先生的病……” 張鐵嘴道:“我這病原是痼疾,苟延殘喘,勉強拖到今日,這一次發病,較之以往倍為嚴重。
” 他講不幾句,又複咳嗽嘔血起來,挨了半晌,始才接道:“我活在世上,唯一的心願,就是将‘玉符’歸還師門,這心願不了,我死難瞑目。
” 雲震眼看他與病魔掙紮,心頭殊為酸楚,想要立時上路,又不忍撇下這垂死的人單獨在此,但張鐵嘴一再催促,雲震無奈,隻得安慰了他幾句,硬起心腸,向他告辭。
此時天将拂曉,雲震離開破廟,披星戴月,獨自北上。
賀蘭山在塞外,由杭州起程,間關萬裡,實非易事,而此行的目的,不過是代人歸還一塊玉石。
雲震為人不笨,張鐵嘴的言談舉止,行事為人,顯然有很多可疑之處,不過,雲震本能地覺得,此人對自己并無惡意,由于張鐵嘴講話一多,就會嘔血不止,雲震不忍心多問,心想路程雖然遙遠,不過跋涉之勞,既能了卻一個垂死之人的心願,也算得一件義舉
” 張鐵嘴道:“雲兄弟,令尊是否武林中人?” 雲震點頭道:“先父諱翼,在生之日,行俠江湖,人稱‘中州一劍’。
” 說到此處,不覺心頭一動,道:“張先生也是武林中人麼?” 張鐵嘴似未料到雲震有此一問,楞了一楞,道:“唉!小兄弟,你看我這病鬼,像個練武的人麼?” 沉沉歎息一聲,接道:“你的武術想必是令尊大人傳授的了。
” 雲震點了點頭,道:“在下六歲失怙,先父在世之日,性好遊俠,家居之日甚少,也僅隻傳授了在下一套‘開山拳’,至于在下的劍法,卻是先母所授。
” 張鐵嘴訝然道:“哦!原來令堂也是武林中人。
” 雲震搖頭道:“先母是書香之後,原本不谙武術,隻因先父練劍之時,常在一旁陪侍,偶然興起,向先父學了過來,其後在下長大,先母便将劍法傳與在下。
” 張鐵嘴一聽,不禁眉頭一皺,道:“小兄弟既會劍法,何以身不佩劍?” 雲震臉上一紅,道:“不瞞先生,寒家原不富有,父母雙亡之後,在下流浪天涯,衣食尚且難過,雖想備置一柄佩劍,始終未能如願。
” 張鐵嘴接口道:“不佩劍比較好,至少在二十歲以前,身上不要佩劍。
” 雲震微微一笑,頓了片刻,道:“先生好似心神不定,莫非有什麼心事?” 張鐵嘴道:“唉!小兄弟,你聰明穎悟,理該看得出我已病入膏育,性命就在這旦夕之間啊!” 雲震道:“先生不必感傷,吉人自有天相,先生……” 他想說幾句安慰之辭,但見張鐵嘴目放異采,雙頰之上紅暈隐隐,大有回光返照,死亡在即之勢,不禁暗暗一歎,将底下的話咽住。
轉眼間,破廟中彌漫起一片愁雲慘霧,靜夜之中,但聞張鐵嘴粗重的鼻息,那皎潔的月光突然隐去,仿佛死神陰影已經籠罩在這小小的破廟。
忽聽張鐵嘴嘶啞的聲音道:“兄弟,令尊如果在世,想來尚在英年,不知……” 雲震不待他将話講完,黯然說道:“先父因為管一件閑事,與一個綽号“玉面飛狐”的武林人物發生沖突,拼殺起來,結果同歸于盡。
” 張鐵嘴歎道:“唉!行俠仗義,往往如此結局。
” 頓了一頓,問道:“小兄弟如今是随處漫遊,或是打算投向何方?” 雲震想了一想,道:“在下随處流浪,本來沒有一定的去處,不過最近聽人說起,山東濟南府有一位名武師,正在招收生徒,傳授武術,在下反正無事,打算跑一趟濟南,碰碰運氣。
” “原來如此,唉!我……” 雲震凝目望他一眼,道:“先生欲言又止,是有什麼話不便出口麼?” 張鐵嘴默然不語,半晌之後,忽又自言自語道:“任重道遠,危險重重,萍水相逢,還是不要拖累人吧!” 他自言自語,聲音又甚為低弱,雲震疑心自己聽錯,俯首問道:“張先生,你講什麼?” 張鐵嘴恍若未聞,雲震忍不住又問一遍,良久之後,始聽張鐵嘴悠悠一歎,道:“兄弟,你怕死麼?” 雲震怔了一怔,道:“在下不知怎樣講法……” 語音微頓,接道:“那得看是怎樣死法?” 張鐵嘴點了點頭,道:“小兄弟年紀雖輕,胸襟倒是不凡。
” 雲震剛想謙遜一句,忽見張鐵嘴神色大變,仿佛突然見到鬼魅一般,順着他的目光望去,發覺門外探出一顆腦袋,銀須很發,紅光滿面,赫然是日間在西子湖畔見過的那個華服老者。
那華服老者躲在門外,探首向内偷窺,突然被人發覺,似乎吓了一跳,脖子一縮,隐失不見。
雲震惑然道:“張先生,這老丈是誰,與先生素來相識麼?” 張鐵嘴愁容滿面,道:“經常碰面,不過未曾交談過。
” 雲震道:“此人奇怪得很,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卻又行止暖昧,鬼鬼祟祟。
” 張鐵嘴歎了一口氣,道:“這人是……” 話未講完,忽然心意一變,由懷中取出那黑色葫蘆,送給雲震,道:“小兄弟,你将葫蘆放在門外去。
” 雲震奇道:“這是先生保命延年之藥,幹嗎放在門外?” 張鐵嘴神情怪異,苦笑道:“我已油盡燈枯,無法再活下去,這藥丸留着無用,還是送人算了。
” 雲震暗暗想道:這張先生行事令人捉摸不透,看來也是一位怪人。
當下拿起葫蘆,大步走出門外,遊目四顧,曠野冷寂,四無人蹤,何來那華服老者的影子。
但聽張鐵嘴道:“就放在地上吧!” 雲震莫名其妙,依言将葫蘆放在地上,轉身走了回去。
行不數步,忽聽張鐵嘴道:“小兄弟,煩你将那一粒藥丸拾回來。
” 雲震扭頭一望,地上空空,那葫蘆早已不翼而飛,月光之下,原來放置葫蘆的地方有一粒黑色小點,看來正是張鐵嘴常服的那種藥丸,當即走了過去,打算将那藥丸拾了回來。
豈料,他這裡剛一舉步,忽見一雙白白胖胖,指甲修長的手,照地上那粒藥丸伸去。
雲震一見那雙手掌,就知是那華服老者的手,不由無名火起,大喝一聲,猛然撲了過去。
但覺眼前一花,撲了一空,四下一望,依然不見一點人影。
隻聽張鐵嘴喚道:“小兄弟快回來,幾粒藥丸,算不得什麼,快回來我們講話。
” 雲霞暗暗詛咒一聲,耳聽張鐵嘴又在咳嗽,急忙大步走了回去。
張鐵嘴咳嗽了許久,又喘息了一陣,始才靜下來,道:“小兄弟,你看那老頭兒是什麼人?” “雲震道:“正想請問,但恐先生講話費神,有傷貴體。
” 張鐵嘴微微一笑,道:“那老頭不過是個偷兒,小兄弟想不到吧?” 雲震訝然道:“偷兒?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 張鐵嘴含笑道:“吃我們這行飯的,除了一張嘴巴之外,就是一雙眼睛厲害,有一次這老偷兒做案,被我在一旁看見,是以知道他的底細,哈!這老偷兒貪心厲害,方才他想留下一粒藥丸,結果仍然是舍不得。
” 雲震牙根一咬,道:“這老賊趁人之危,可恨之至。
” 張鐵嘴笑道:“這老偷兒行動如風,你可記住,永遠别讓他靠近你的身旁。
” 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身子一屈,嘔出了一灘紫黑的血塊,雲震看入眼中,恻隐之心大動,恨不能以身代之,隻是徒自痛心,卻也無可如何。
歇了片刻,張鐵嘴重又躺卧地面,但喘息不停,額上汗流不止,眼内的神光也開始散亂起來。
雲震心痛如割,不覺大聲說道:“同是天涯淪落人,萍水相逢,也是有緣,你若有什麼未了之事,在下原意為你效勞,隻要是力所能及,定然不教你失望。
” 張鐵嘴聞言,雙目之内陡然一亮,一把抓住雲震的手,急切地道:“兄弟,當真麼?” 雲震毅然道:“君子一諾,舍身以赴,先生有什麼事盡管吩咐。
” 頓了頓,接道:“先生還有親人麼?” 張鐵嘴急聲道:“有,有,我有位師父。
” 他似是激動過份,說得一句,随即嘔血不止,雲震見狀,想他大概是難以活下去了,當下柔聲說道:“先生慢慢的講,尊師是何許人?家住何方?在下該當怎樣?” 張鐵嘴口齒啟動,欲言又止,忽然探手懷中,摸索良久,最後取出一物,顫聲說道: “兄弟,這……” 雲震接過手中,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形式古樸的紫檀木小匣,那木匣約有五寸長,三寸寬,一寸多厚,想是年代久遠,色澤已成紫黑,摸在手中,滑潤異常,雲震略略看了一下,道:“這木匣中藏的何物?與令師有何關系?” 張鐵嘴道:“這裡面裝着一塊美玉,玉上刻了一道符篆,這玉符是我師門中的至寶。
” 雲震暗暗忖道:星相為術數家,既不畫符念咒,又不降妖捉鬼,不知要這玉符何用,而且視為至寶? 隻見張鐵嘴雙手扪心,咳嗽了一陣,語聲微弱地道:“兄弟,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 雲震道:“先生隻管吩咐,不必客氣。
” 張鐵嘴道:“這玉符是我師門傳宗之寶,如今我客死他鄉,若不将這玉符交還師門,那……那我是死不瞑目的了。
” 雲震道:“就是這件心願麼?這代還玉将之事,看起來并不困難,在下或者可以勝任。
” 張鐵嘴黯然一歎,道:“也很困難啊,像适才那個老偷兒,幾粒藥丸尚且不肯過放,如此重寶,更要遭他觊觑了。
” 雲震先是一笑,忽然想到天下事無多意外,張鐵嘴的顧慮未始沒有道理,當下臉色一整,慨然說道:“先生放心,如果你病勢好轉,自然用不着我代勞,萬一你真個不測,在下定然竭盡全力,務必将玉符轉交令師。
” 張鐵嘴轉憂為喜,道:“兄弟,果能如此,我師徒同感大德,我雖在九泉之下,不敢忘記兄弟的好處。
” “先生言重了,先父急公好義,殺身不顧,在下幼承庭訓,豈敢有墜家風。
”頓了一頓,接道:“不知令師現居何方,大名如何稱呼?” 張鐵嘴道:“家師隐居在賀蘭山,仙迹岩,白石洞,道号白石先生。
” 雲震暗暗忖道:既屬隐士,當是
忽見張鐵嘴摸出一個小包,道:“我包中幾塊碎銀,是我數年的積蓄,兄弟帶在身邊,權充此行的路費。
” 雲震一想,賀蘭山遠在塞外,長行萬裡,難免需用川資,當下亦不推辭,接過小包,與那“玉符”一起收入懷中,貼身藏好。
張鐵嘴轉臉一望天色,沉思片刻,道:“此去賀蘭,迢迢萬裡,雲兄弟若不感覺疲倦,就請即時上路吧!” 雲震聞言一怔,道:“先生的病……” 張鐵嘴道:“我這病原是痼疾,苟延殘喘,勉強拖到今日,這一次發病,較之以往倍為嚴重。
” 他講不幾句,又複咳嗽嘔血起來,挨了半晌,始才接道:“我活在世上,唯一的心願,就是将‘玉符’歸還師門,這心願不了,我死難瞑目。
” 雲震眼看他與病魔掙紮,心頭殊為酸楚,想要立時上路,又不忍撇下這垂死的人單獨在此,但張鐵嘴一再催促,雲震無奈,隻得安慰了他幾句,硬起心腸,向他告辭。
此時天将拂曉,雲震離開破廟,披星戴月,獨自北上。
賀蘭山在塞外,由杭州起程,間關萬裡,實非易事,而此行的目的,不過是代人歸還一塊玉石。
雲震為人不笨,張鐵嘴的言談舉止,行事為人,顯然有很多可疑之處,不過,雲震本能地覺得,此人對自己并無惡意,由于張鐵嘴講話一多,就會嘔血不止,雲震不忍心多問,心想路程雖然遙遠,不過跋涉之勞,既能了卻一個垂死之人的心願,也算得一件義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