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都、茶丘軍、種田軍、合浦鎮戍軍皆還。
忠烈王讀完忽必烈的诏書,把它交到了金方慶的手中。
金方慶一看,内心激動不已。
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下嫁的意義從那時起過了三年終于以這種形式體現出來了。
忠烈王所希望的都被忽必烈提到了。
當然忽必烈對高麗的這種溫情的考慮不應該全都歸功于忽都魯揭裡迷失的下嫁,但毫無疑問,其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金方慶把诏書恭恭敬敬地歸還給了王,又以虔誠的态度沉默着把頭深深地低了下去。
在他心裡,似乎也能理解忽必烈這個人了。
他突然有了一種沖動,想把诏書反過來看看其背後隐藏的東西。
忠烈王立即乞求拜谒以表謝意,很快便獲準了。
在忽必烈下達诏書的次日,忠烈王帶着金方慶進王宮參見。
&ldquo臣先前懇請召還洪茶丘軍一事,陛下迅速恩準,之後各軍也接到了召還的命令。
萬分感激,特來祝陛下萬壽無疆。
&rdquo 他對忽必烈說道。
這一天忽必烈說的話很少。
臉上始終帶着安詳的笑容。
因為金方慶先前曾跟忠烈王提過,希望在各軍撤退的時候不要強征良民,此事要跟忽必烈叮囑一下。
于是,他提起了這件事。
忽必烈立即說道: &ldquo這件事我已經下過指示了,不用擔心。
沒有人敢搶掠你們國家的一個百姓的。
&rdquo 忠烈王此時突然覺得既然忽必烈全面地滿足了自己的要求,那麼自己也應該站在忽必烈的立場上說點什麼:&ldquo作為高麗來說,不會拒絕陛下把一個信任的鞑靼人作為達魯花赤派過來的。
&rdquo 忽必烈立即說道: &ldquo為什麼還要達魯花赤呢。
高麗的事情,就讓高麗的國王按照自己的心意自己去管理不更好嗎?&rdquo 于是忠烈王又接着往下說了。
由于覺得忽必烈的這些好意不知根底,所以内心感覺極其恐懼。
&ldquo能隻保留合浦的鎮戍軍嗎?為了防備倭人入寇,那是有必要的。
&rdquo 忽必烈這次也是立刻回答: &ldquo倭寇什麼的不足為慮。
高麗人幾乎很少受倭寇之害。
還是國王自己使用國人來管理吧。
&rdquo 然後忽必烈詢問了金方慶的健康問題,還有金宰相至今見過幾次朕了等等。
金方慶想要數一下,但似乎忽必烈覺得那種事其實無關緊要,于是輕輕擺了擺手說道:&ldquo你沒見過秋天的上都,上都是秋天的季節最美。
下次你秋天來上都吧。
&rdquo 谒見隻持續了一刻,就這樣結束了。
七月二十一日,忠烈王和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要回國了,前去和忽必烈道别。
從忽必烈那裡獲賜了海東青(隼的一種)一對,以及&ldquo驸馬高麗王&rdquo的金印。
第二天,一行人離開上都南下北京(大名府)。
忽必烈派親衛隊士兵護送。
以皇子脫歡、皇女蒙葛台為首的朝臣、官人等很多人從燕都趕到北京,為一行人開了送别宴會。
宴會在屋外舉行。
在夾雜着歌舞的熱鬧的宴席上,王最後讓忽赤(宿衛士)之中最擅長歌舞的人唱了一首歌頌皇恩的歌曲。
宿衛士都是氣質高雅的衣冠子弟,他們的舉手投足都獲得了元朝官吏的贊賞。
宴會接近結束時,落日染紅了宴席,忠烈王的臉和公主的臉、金方慶的臉也都紅了。
金方慶也在這次宴席上第一次認真地承認王和公主的這次入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對高麗有利的方向發展,他發自肺腑地覺得能活得長久真的是太好了。
然後把這事跟宰臣元傅耳語了幾句。
留在北京兩天之後,忠烈王一行又一路向東朝着高麗行進。
離開上都剛好一個月的八月二十三日,忠烈王和洪茶丘遇上了。
地點就在離東京還有五日行程的地方。
洪茶丘正在離開自己的任地返回上都的途中。
王停下了行進的隊伍,在廣袤原野的中央設下座席迎接洪茶丘。
洪茶丘先開口說道,見到在長途旅行中王和公主都平安無恙,心中無限欣喜。
在王踏上入朝之旅之後,自己就接到了要和金宰對質、須即刻回國的命令,于是離開了開京。
但途中又接到韋得儒等人已死、不必對質的報告,于是又留在了任地東京。
現在正按照忽必烈的指示趕赴上都途中,沒想到在這裡遇上了回國途中的王,真是高興之至。
忠烈王問道: &ldquo卿可知你和軍隊都要從高麗撤走一事?&rdquo &ldquo我還未接到那個命令。
恐怕回去面見皇上之後就會接到了吧。
&rdquo 洪茶丘說道。
&ldquo大志未遂就歸還,這個不合你的本意吧?&rdquo 王以諷刺的口吻說道。
洪茶丘笑了。
對忠烈王和金方慶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洪茶丘的笑聲。
那是以空洞的聲音發出的尖厲的笑聲。
洪茶丘說道: &ldquo但我和高麗有着不可思議的緣分。
我想,今後還會時常帶着任務到訪貴國的,和國王和以及金宰相的緣分不會就這麼斷了。
&rdquo 洪茶丘完全是以他國的人的身份在說話。
會見極短時間内就結束了。
洪茶丘鄭重地向國王和公主低頭告退。
金方慶自始至終沒有跟洪茶丘說一句話,但洪茶丘也沒跟金方慶說什麼,甚至沒看他一眼。
本來他是不能在忠烈王和金方慶所在的座席上露面的,但洪茶丘故意在他面前這麼做了。
從他始終面色不改這一點來看,他雖然是高麗君臣們的敵人,倒也挺有魄力,也讓人感覺十分可怕。
國王一行人慢慢地持續着旅程,八月二十八日進入了東京,然後九月七日、在渡過鴨綠江的兩天前遇上了正在回國途中的達魯花赤張國綱。
國王在一個荒村中的一家寺院為張國綱設了餞别宴。
在曆代的達魯花赤中,張國綱明顯是一個溫厚清廉的人物,處事公平,高麗人都以他為德。
在兩次誣告事件中,他都沒有同流合污。
忠烈王和金方慶都對張國綱有着戀戀不舍的感覺。
&ldquo現在達魯花赤和元帥都即将歸國。
且官兵也都一并撤退。
這應該說是你們國家之福啊!&rdquo 張國綱說道。
九月七日,一行人渡過鴨綠江,時隔五月又踏上了現在還在東甯府的管轄之下,但已經确定是故國地界的土地。
翌八日,一行人又遇上了撤回途中的副達魯花赤石抹天衢一行人。
石抹天衢拜見了忠烈王,就像在說别人的事一般,對自己在任期間的罪行表達了歉意。
在北界西海的旅程持續了好幾天。
這裡已經成為了元的直轄地,隻有這裡依然到處駐留着元兵和高麗歸附軍的士兵們在。
忠烈王心想,将來也不是不可能返還這片土地的,為了自己和公主,忽必烈定會那麼做的。
越過慈悲嶺後,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讓國王在進京的那天派兩殿的牽龍(親衛隊的儀仗兵)戴上金花帽[30]、宰樞、文武百官穿上禮服來迎接自己。
公主想把自己在第一次赴元參見時所做的事情也在自己的國家嘗試一下。
忠烈王把李栩派到都城中傳達了旨意。
但是留守的宰臣印公秀覺得要是太過誇張的話不知民衆會怎作何想法,于是回複應該穿應時的服裝。
忠烈王說給公主聽後,公主答應了。
即便如此,九月二十四日、迎接王和公主進京的儀式還是前所未有的盛大。
牽龍、巡檢、白甲等各個親衛隊的指揮者、都将校[31]、樂官們都身着禮服迎駕。
百官、緻仕、宰樞、三品、諸宮院副使等都到郊外來迎接。
隊伍一直排到了宣義門。
在他們的護衛之中,國王和公主同辇進入都城。
國學七管[32]諸徒、東西學堂[33]諸生們,給國王和公主作了贊歌在宮中演奏,以贊頌他們讓所有的駐留軍都撤走,給國家作出了難以想象的巨大貢獻。
忠烈王讀完忽必烈的诏書,把它交到了金方慶的手中。
金方慶一看,内心激動不已。
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下嫁的意義從那時起過了三年終于以這種形式體現出來了。
忠烈王所希望的都被忽必烈提到了。
當然忽必烈對高麗的這種溫情的考慮不應該全都歸功于忽都魯揭裡迷失的下嫁,但毫無疑問,其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金方慶把诏書恭恭敬敬地歸還給了王,又以虔誠的态度沉默着把頭深深地低了下去。
在他心裡,似乎也能理解忽必烈這個人了。
他突然有了一種沖動,想把诏書反過來看看其背後隐藏的東西。
忠烈王立即乞求拜谒以表謝意,很快便獲準了。
在忽必烈下達诏書的次日,忠烈王帶着金方慶進王宮參見。
&ldquo臣先前懇請召還洪茶丘軍一事,陛下迅速恩準,之後各軍也接到了召還的命令。
萬分感激,特來祝陛下萬壽無疆。
&rdquo 他對忽必烈說道。
這一天忽必烈說的話很少。
臉上始終帶着安詳的笑容。
因為金方慶先前曾跟忠烈王提過,希望在各軍撤退的時候不要強征良民,此事要跟忽必烈叮囑一下。
于是,他提起了這件事。
忽必烈立即說道: &ldquo這件事我已經下過指示了,不用擔心。
沒有人敢搶掠你們國家的一個百姓的。
&rdquo 忠烈王此時突然覺得既然忽必烈全面地滿足了自己的要求,那麼自己也應該站在忽必烈的立場上說點什麼:&ldquo作為高麗來說,不會拒絕陛下把一個信任的鞑靼人作為達魯花赤派過來的。
&rdquo 忽必烈立即說道: &ldquo為什麼還要達魯花赤呢。
高麗的事情,就讓高麗的國王按照自己的心意自己去管理不更好嗎?&rdquo 于是忠烈王又接着往下說了。
由于覺得忽必烈的這些好意不知根底,所以内心感覺極其恐懼。
&ldquo能隻保留合浦的鎮戍軍嗎?為了防備倭人入寇,那是有必要的。
&rdquo 忽必烈這次也是立刻回答: &ldquo倭寇什麼的不足為慮。
高麗人幾乎很少受倭寇之害。
還是國王自己使用國人來管理吧。
&rdquo 然後忽必烈詢問了金方慶的健康問題,還有金宰相至今見過幾次朕了等等。
金方慶想要數一下,但似乎忽必烈覺得那種事其實無關緊要,于是輕輕擺了擺手說道:&ldquo你沒見過秋天的上都,上都是秋天的季節最美。
下次你秋天來上都吧。
&rdquo 谒見隻持續了一刻,就這樣結束了。
七月二十一日,忠烈王和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要回國了,前去和忽必烈道别。
從忽必烈那裡獲賜了海東青(隼的一種)一對,以及&ldquo驸馬高麗王&rdquo的金印。
第二天,一行人離開上都南下北京(大名府)。
忽必烈派親衛隊士兵護送。
以皇子脫歡、皇女蒙葛台為首的朝臣、官人等很多人從燕都趕到北京,為一行人開了送别宴會。
宴會在屋外舉行。
在夾雜着歌舞的熱鬧的宴席上,王最後讓忽赤(宿衛士)之中最擅長歌舞的人唱了一首歌頌皇恩的歌曲。
宿衛士都是氣質高雅的衣冠子弟,他們的舉手投足都獲得了元朝官吏的贊賞。
宴會接近結束時,落日染紅了宴席,忠烈王的臉和公主的臉、金方慶的臉也都紅了。
金方慶也在這次宴席上第一次認真地承認王和公主的這次入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對高麗有利的方向發展,他發自肺腑地覺得能活得長久真的是太好了。
然後把這事跟宰臣元傅耳語了幾句。
留在北京兩天之後,忠烈王一行又一路向東朝着高麗行進。
離開上都剛好一個月的八月二十三日,忠烈王和洪茶丘遇上了。
地點就在離東京還有五日行程的地方。
洪茶丘正在離開自己的任地返回上都的途中。
王停下了行進的隊伍,在廣袤原野的中央設下座席迎接洪茶丘。
洪茶丘先開口說道,見到在長途旅行中王和公主都平安無恙,心中無限欣喜。
在王踏上入朝之旅之後,自己就接到了要和金宰對質、須即刻回國的命令,于是離開了開京。
但途中又接到韋得儒等人已死、不必對質的報告,于是又留在了任地東京。
現在正按照忽必烈的指示趕赴上都途中,沒想到在這裡遇上了回國途中的王,真是高興之至。
忠烈王問道: &ldquo卿可知你和軍隊都要從高麗撤走一事?&rdquo &ldquo我還未接到那個命令。
恐怕回去面見皇上之後就會接到了吧。
&rdquo 洪茶丘說道。
&ldquo大志未遂就歸還,這個不合你的本意吧?&rdquo 王以諷刺的口吻說道。
洪茶丘笑了。
對忠烈王和金方慶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洪茶丘的笑聲。
那是以空洞的聲音發出的尖厲的笑聲。
洪茶丘說道: &ldquo但我和高麗有着不可思議的緣分。
我想,今後還會時常帶着任務到訪貴國的,和國王和以及金宰相的緣分不會就這麼斷了。
&rdquo 洪茶丘完全是以他國的人的身份在說話。
會見極短時間内就結束了。
洪茶丘鄭重地向國王和公主低頭告退。
金方慶自始至終沒有跟洪茶丘說一句話,但洪茶丘也沒跟金方慶說什麼,甚至沒看他一眼。
本來他是不能在忠烈王和金方慶所在的座席上露面的,但洪茶丘故意在他面前這麼做了。
從他始終面色不改這一點來看,他雖然是高麗君臣們的敵人,倒也挺有魄力,也讓人感覺十分可怕。
國王一行人慢慢地持續着旅程,八月二十八日進入了東京,然後九月七日、在渡過鴨綠江的兩天前遇上了正在回國途中的達魯花赤張國綱。
國王在一個荒村中的一家寺院為張國綱設了餞别宴。
在曆代的達魯花赤中,張國綱明顯是一個溫厚清廉的人物,處事公平,高麗人都以他為德。
在兩次誣告事件中,他都沒有同流合污。
忠烈王和金方慶都對張國綱有着戀戀不舍的感覺。
&ldquo現在達魯花赤和元帥都即将歸國。
且官兵也都一并撤退。
這應該說是你們國家之福啊!&rdquo 張國綱說道。
九月七日,一行人渡過鴨綠江,時隔五月又踏上了現在還在東甯府的管轄之下,但已經确定是故國地界的土地。
翌八日,一行人又遇上了撤回途中的副達魯花赤石抹天衢一行人。
石抹天衢拜見了忠烈王,就像在說别人的事一般,對自己在任期間的罪行表達了歉意。
在北界西海的旅程持續了好幾天。
這裡已經成為了元的直轄地,隻有這裡依然到處駐留着元兵和高麗歸附軍的士兵們在。
忠烈王心想,将來也不是不可能返還這片土地的,為了自己和公主,忽必烈定會那麼做的。
越過慈悲嶺後,公主忽都魯揭裡迷失讓國王在進京的那天派兩殿的牽龍(親衛隊的儀仗兵)戴上金花帽[30]、宰樞、文武百官穿上禮服來迎接自己。
公主想把自己在第一次赴元參見時所做的事情也在自己的國家嘗試一下。
忠烈王把李栩派到都城中傳達了旨意。
但是留守的宰臣印公秀覺得要是太過誇張的話不知民衆會怎作何想法,于是回複應該穿應時的服裝。
忠烈王說給公主聽後,公主答應了。
即便如此,九月二十四日、迎接王和公主進京的儀式還是前所未有的盛大。
牽龍、巡檢、白甲等各個親衛隊的指揮者、都将校[31]、樂官們都身着禮服迎駕。
百官、緻仕、宰樞、三品、諸宮院副使等都到郊外來迎接。
隊伍一直排到了宣義門。
在他們的護衛之中,國王和公主同辇進入都城。
國學七管[32]諸徒、東西學堂[33]諸生們,給國王和公主作了贊歌在宮中演奏,以贊頌他們讓所有的駐留軍都撤走,給國家作出了難以想象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