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據張铎所說,對于十二個日本人來自太宰府警戒所一事,忽必烈很不滿意,并沒有下旨召見。

    忽必烈和中書省都認為,這是日本人害怕被攻打,所以才派出這幫人來窺探大元的虛實的。

     按照中書省的指示,張铎要帶送還這十二個日本人。

    四天後的四月七日,張铎帶着日本人再次離開開京奔赴日本。

     元宗派禦史[69]康之邵同行。

    幾天之後,趙良弼也和先行赴日的一行人一道再度作為使者離開開京赴日。

    元宗這時也讓幾個家臣把趙良弼一行人送到了漢江岸邊。

    李藏用在瀕死前的病床上寫的上奏文終究沒有被忽必烈采納。

     這一年在慌亂之中過去了。

    連開京的春天的連翹花什麼時候開又什麼時候落都不知道。

    四月的最後一天,元宗派使者赴元上奏,請求削減屯田軍糧的供應。

     進入五月之後,張铎從日本回來了。

    而趙良弼發誓這次一定不辱使命,于是決心在國書被送達日本朝廷之前一直留在日本。

    對于風濤對岸的那個小小的島國,元宗覺得很難理解。

    他聽說在這個島上,海邊的丘陵都被松樹覆蓋,白色的波浪不斷拍打海岸,然後粉身碎骨,在松籁之間能聽到有刀槍的聲音傳來。

    但光憑這些描述也很難想象日本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一說起日本,元宗的耳邊仿佛就隻有驚濤拍岸的聲音。

     八月忽必烈的诏令下來了。

    其中以嚴厲的口吻命令他們和洪茶丘共同商讨如何剿滅三别抄。

    在和洪茶丘商量之前,元宗詢問了金方慶的看法。

    金方慶說道,以招谕的形式來解決方為上策,如若不行再組織高麗軍讨伐。

    三别抄已經半海賊化了,隻要對這一半進行打擊,就能輕易地收服。

    如果讨伐軍是蒙古兵的話,對他們來說,投降就意味着死,因而他們會持續頑抗到底的。

    因此,派遣由高麗兵組成的讨伐軍排在第二位。

    必須極力組織蒙古軍加入讨伐的隊伍。

    還都以來的這兩年,高麗已擁有了不需借助蒙古軍也足以平定内亂的兵力。

     在和洪茶丘商議時,元宗把金方慶的話拿出來說了。

     洪茶丘知道三别抄的首領金通精有很多族人在開京,于是從中選出五人,把他們作為使者派到了耽羅。

    然後洪茶丘就南下監督之前忽必烈給這個國家下派的造船任務。

    對于族人的诏谕,三别抄并沒有任何反應。

     從夏末到秋天,三别抄特别猖獗。

    掠奪全羅道的貢米八百石,襲擊忠清道孤瀾島的造船廠,焚毀合浦和巨濟島的兵船,此類事件層出不窮。

    尤其是襲擊孤瀾島造船所的戰鬥,持續了很多天,所有的兵船都被焚毀了,船夫們也都被抓走了,造船的工匠們一個不剩的全被殺掉了。

    這可以說是對元朝的高麗政策作出的有組織的反抗,但另一方面,侵寇守備薄弱的州縣、抓捕官吏、掠奪農村漁村等等完全就是海盜的行為了。

    漸漸地,他們還阻止船隊停靠在京畿道的靈興島,在近海橫行霸道。

    不能再任由他們這樣胡作非為了。

     這一年的年末,洪茶丘從南邊進入開京後又立即趕赴蒙古。

    次年三月,他再度回到開京會見元宗,傳達了忽必烈征伐耽羅的命令。

    作戰命令一日之内便下達了。

    忻都和洪茶丘統率蒙兵,金方慶則是高麗軍的統帥。

    按照忽必烈的命令,高麗要把各道建造的所有兵船全都派到南海,兵船數量超過二百艘。

    其兵力是,蒙古軍二千,漢軍二千,高麗軍六千,規模極大。

    高麗為此隻得動員了各州縣所有的守備兵。

     通過作戰規模,元宗和金方慶都知道了,耽羅征伐不僅具有讨伐三别抄的意思,這明顯是為了将來組織日本征讨軍而準備的。

    元宗和金方慶都去找洪茶丘訴苦說,征集六千名士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獲得忽必烈授予這次戰役全部權限的洪茶丘根本就不聽。

    他隻說這是忽必烈的命令。

    為此,金方慶必須在出征之前湊足相應的人數。

     當金方慶率領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六千名高麗士兵出征時,他對元宗說道: &ldquo留在耽羅的三别抄全都會成為死屍的。

    我已做好心理準備了,要毫不留情地剿滅他們。

    事已至此,沒有其他辦法了,這一點還望陛下理解。

    &rdquo 元宗也對此表示了理解。

     征讨耽羅的各軍離開開京朝羅州進發不久,剛好時隔一年,趙良弼一行人從日本回到了開京。

    趙良弼形神憔悴。

    在日本停留了一年的他,一直被留置在太宰府,最終還是沒能獲準進入日本的京城,沒有完成國信使的使命就回來了。

     元宗接待并慰問了趙良弼,給了他白銀三斤,苎布[70]十匹。

    同席的達魯花赤李益也想贈些東西給趙良弼,但趙良弼沒有接受。

    他說道: &ldquo這說到底是從高麗人民手裡搜刮來的,恕良弼不能接受。

    &rdquo 趙良弼為了赴日縱向穿過了半島,重複了兩次往返合浦的旅程,所以他深知高麗各地人民生活的困苦,才這麼說的。

    趙良弼還在席間說道: &ldquo日本似乎知道了元朝要來攻打,傳聞在大街小巷裡流傳。

    海邊似乎守備森嚴。

    既然日本采取這種态度,那日本征讨軍的派遣已成定局,陛下對此要有心理準備。

    &rdquo 有一瞬間,元宗感覺趙良弼的視線和自己的撞到了一起。

    莫非趙良弼知道了在他的日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