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009年,發現之旅(2)
關燈
小
中
大
此時,何小兵能敞開心扉地享受陽光、食物了,像和了一把牌,結清了所有債務,一身輕松地離開了麻将桌。
他帶着這種美妙的感受,進入了一種現實和虛幻交織的狀态中。
"你晚上吃什麼啊?"夏雨果披散着濕漉漉的頭發踢醒何小兵。
何小兵緩過神,回憶了一下剛才聽到了什麼,說:"你想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 "那咱倆出去轉轉吧!"夏雨果說。
"走!" 此後的幾天,何小兵總是提醒夏雨果該吃飯了,然後問夏雨果想吃什麼,他就帶着夏雨果出去吃或者給她買回來。
除此之外,天熱的時候他還提醒夏雨果注意防曬,天陰的時候提醒夏雨果出門帶傘,天黑的時候提醒夏雨果該休息了,天亮的時候,敲門提醒夏雨果該起床了。
終于,夏雨果也提醒了何小兵一次:"我覺得咱倆該回北京了。
" 第十一章2010年,重新開始 何小兵在高速上開着車,明天就大年三十了,他準備回家過年。
陽光從天窗照下來,不開空調也很暖和,沿途看到了起伏的公路、樹林、村莊、農田、狗,天不是很藍,有些發灰。
灰就灰吧,要那麼完美幹嗎,有陽光就足夠了,何小兵想。
車裡放着電台的音樂,已經出了北京,信号斷了,何小兵開始放cd。
這是一個老樂隊的新專輯,聽了兩首歌,何小兵就聽不下去了。
這個樂隊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還硬挺着,新專輯裡的歌無比空洞,前不久何小兵在電視上看到了這個樂隊的采訪,主唱快四十了,還把自己裝扮得像個憤青,一口一個民主與自由,還說了點兒全人類解放的事兒,提到了曼德拉和甘地,可是他們這些年的表現,怎麼看都不像和這些事兒沾邊,何小兵甚至産生一個想法:這幫哥們兒也太裝丫挺的了! 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兒,容易毫無理由地憤怒,有情可原,但不惑之年了,還存心從社會找碴兒,找不到的時候生擠,擠不出來就拿那些确實存在但跟本人并沒有什麼關系的話題說事兒,這就矯情了。
何小兵現在明白了,以前憤怒是因為無知,世界本是這樣,而自己沒變成這樣,一旦不合我意,就怒火叢生。
現在不憤怒了,也不是就有知了,也許隻是一種盲目的有知,在世界的本性面前,他永遠是個孩子,在長大,但永遠長不大,或許壓根兒不可能長大,所以,他永遠不能自滿。
雖然音樂裡缺少深入内心的東西,但喇叭裡傳出的鼓點讓何小兵聽了依然感覺很來勁兒,下意識地踩住油門,超過了旁邊的車,不知不覺已經超速了。
何小兵保持高速行駛着,應急車道有抛錨的車,司機支着前車蓋兒,檢查着發動機。
還有兩輛相撞的車,被拖車拖到應急車道,前臉兒已經變形。
何小兵降低了車速,對于在路上的人,安全回到家,比什麼都重要。
沒上過路的人,對于上路迫不及待,不知道會有困難,因為沒見過路上的困難,以為前方隻有風景和趣事。
而上過路的人,對于上路從容不迫,在把無數的前方變成身後時,再看前方風景的時候,也想着遇到困難怎麼辦。
已經開了一半的路程,到了服務站,何小兵停下車,上了趟廁所,買了一份報紙,喝着咖啡看。
報上總結着這一年裡國内外發生的大事,面對報紙上的海嘯、地震、空難、礦難、貪污、自焚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門和網絡人物,何小兵總想說點兒什麼,但又不知道說什麼,對于這些事情的出現,議論再多,也無法阻止它們繼續發生。
但總有一些人在發表着自己的看法,不知道他們把自己當成誰了,嘴裡總是不閑着,不知道這些人是真的出于關懷還是為了讓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才關注這些事兒。
總之,他們能從前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迅速
他帶着這種美妙的感受,進入了一種現實和虛幻交織的狀态中。
"你晚上吃什麼啊?"夏雨果披散着濕漉漉的頭發踢醒何小兵。
何小兵緩過神,回憶了一下剛才聽到了什麼,說:"你想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 "那咱倆出去轉轉吧!"夏雨果說。
"走!" 此後的幾天,何小兵總是提醒夏雨果該吃飯了,然後問夏雨果想吃什麼,他就帶着夏雨果出去吃或者給她買回來。
除此之外,天熱的時候他還提醒夏雨果注意防曬,天陰的時候提醒夏雨果出門帶傘,天黑的時候提醒夏雨果該休息了,天亮的時候,敲門提醒夏雨果該起床了。
終于,夏雨果也提醒了何小兵一次:"我覺得咱倆該回北京了。
" 第十一章2010年,重新開始 何小兵在高速上開着車,明天就大年三十了,他準備回家過年。
陽光從天窗照下來,不開空調也很暖和,沿途看到了起伏的公路、樹林、村莊、農田、狗,天不是很藍,有些發灰。
灰就灰吧,要那麼完美幹嗎,有陽光就足夠了,何小兵想。
車裡放着電台的音樂,已經出了北京,信号斷了,何小兵開始放cd。
這是一個老樂隊的新專輯,聽了兩首歌,何小兵就聽不下去了。
這個樂隊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還硬挺着,新專輯裡的歌無比空洞,前不久何小兵在電視上看到了這個樂隊的采訪,主唱快四十了,還把自己裝扮得像個憤青,一口一個民主與自由,還說了點兒全人類解放的事兒,提到了曼德拉和甘地,可是他們這些年的表現,怎麼看都不像和這些事兒沾邊,何小兵甚至産生一個想法:這幫哥們兒也太裝丫挺的了! 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兒,容易毫無理由地憤怒,有情可原,但不惑之年了,還存心從社會找碴兒,找不到的時候生擠,擠不出來就拿那些确實存在但跟本人并沒有什麼關系的話題說事兒,這就矯情了。
何小兵現在明白了,以前憤怒是因為無知,世界本是這樣,而自己沒變成這樣,一旦不合我意,就怒火叢生。
現在不憤怒了,也不是就有知了,也許隻是一種盲目的有知,在世界的本性面前,他永遠是個孩子,在長大,但永遠長不大,或許壓根兒不可能長大,所以,他永遠不能自滿。
雖然音樂裡缺少深入内心的東西,但喇叭裡傳出的鼓點讓何小兵聽了依然感覺很來勁兒,下意識地踩住油門,超過了旁邊的車,不知不覺已經超速了。
何小兵保持高速行駛着,應急車道有抛錨的車,司機支着前車蓋兒,檢查着發動機。
還有兩輛相撞的車,被拖車拖到應急車道,前臉兒已經變形。
何小兵降低了車速,對于在路上的人,安全回到家,比什麼都重要。
沒上過路的人,對于上路迫不及待,不知道會有困難,因為沒見過路上的困難,以為前方隻有風景和趣事。
而上過路的人,對于上路從容不迫,在把無數的前方變成身後時,再看前方風景的時候,也想着遇到困難怎麼辦。
已經開了一半的路程,到了服務站,何小兵停下車,上了趟廁所,買了一份報紙,喝着咖啡看。
報上總結着這一年裡國内外發生的大事,面對報紙上的海嘯、地震、空難、礦難、貪污、自焚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門和網絡人物,何小兵總想說點兒什麼,但又不知道說什麼,對于這些事情的出現,議論再多,也無法阻止它們繼續發生。
但總有一些人在發表着自己的看法,不知道他們把自己當成誰了,嘴裡總是不閑着,不知道這些人是真的出于關懷還是為了讓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才關注這些事兒。
總之,他們能從前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