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07年,有點暈菜
關燈
小
中
大
何小兵在看到海報上的那組中獎号碼後,就想好這些錢怎麼花了,他打算給自己錄一張專輯。
現在專輯已經錄出來了,母帶就擺在他面前。
封面是黑色的,何小兵早在四年前就想好了,有朝一日能出專輯的話,就用這個樣式的封面,隻有黑色才夠狠、夠勁兒,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依然覺得黑色才是對的,從沒想過别的顔色。
截至母帶階段,何小兵已經花了四十萬制作費。
詞曲都是自己寫的,不用花錢,隻需要支付制作人、樂手、編曲和錄音棚的費用。
本來二十多萬就能錄出大陸唱片的水準,但何小兵覺得要做就往好了做,他願意為能再好點兒埋單。
母帶做好後,何小兵隻聽了一遍,便把它從音箱裡取出,不敢再聽。
他突然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東西,上面的聲音沒有讓他覺得美好,不僅不動聽,甚至是難聽,就連以前認為完美得無懈可擊的黑色封面,現在也變得難看了。
何小兵很失望。
如果說,以前出專輯是他的理想,這個理想最大的價值,就是别人怎麼看無所謂,他自己覺得有價值。
現在錄出來了,自己聽完都覺得毫無價值,何況别人。
專輯裡的十首歌都是何小兵幾年前寫的,最近的一首也是一年多前寫的,現在聽起來,異常矯情。
寫這些歌的時候,何小兵剛二十出頭,對于這個歲數的人來說,矯情不是矯情,而是詩意,于是這些歌也不可避免地矯情上了。
當初錄制的時候,何小兵正處于理想即将實現的興奮中,耳朵不客觀,迫不及待地找人錄制。
那些參與錄制的人,也沒有提出自己的想法,為了把這個活兒拿下,隻是一味迎合何小兵。
當被問到是否好聽的時候,沒有人說不好聽,隻有說好聽,這個活兒才能盡快完成,錢才能拿到手。
現在塵埃落定,何小兵清醒了,再聽,發現了問題。
這些歌,無論歌詞還是旋律、配樂,都不符合他現在的心境,或者說達不到他對好音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标準。
十首歌,用了十種不同的方式在無病呻吟,何小兵過了迷戀這種感覺的歲數。
夏雨果大四實習,父母幫她找了一個北京的單位,她回了北京。
何小兵并沒有因為夏雨果的出現而心情好轉,依然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家附近有一個破公園,門票一塊錢,老年人免費,平時除了老頭兒老太太進去遛彎兒,沒什麼人去。
何小兵每天睡醒後,都帶上面包和水,花一塊錢買張票進去,找棵樹坐在下面,打發時間,累了就躺下,耗到公園關門,回家。
他在每棵樹下都坐過了,清楚了這個公園裡有多少棵樹,楊樹多少,柳樹多少,銀杏樹多少……哪棵樹上有鳥窩,哪個窩是喜鵲的,哪個窩是烏鴉的…… 坐在公園裡,何小兵每天都在想一件事情:寫一首不裝b的歌。
可是寫來寫去,越寫越覺得裝。
最終,他終于想通了:這個想法本身就很裝b。
寫歌,以及一切藝術創造,當往外使勁努的時候,肯定不會好,好的作品不是擠出來的,而是它自己流出來的,藝術家隻是把它接住了而已。
在寫歌上,何小兵對自己要求嚴格,但是水平又達不到自己制定的标準,于是沮喪、郁悶、煩躁接踵而來。
他的壞脾氣,已經滲透到他和夏雨果之間。
夏雨果每天都要給何小兵打幾個電話,問他幹嗎呢,何小兵很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何小兵就反問夏雨果:"你說我幹嗎呢,我能幹嗎啊?" 在幾次得到何小兵這樣的答複後,夏雨果再給何小兵打電話,剛要問"幹嗎呢",說出倆字,趕緊改口:"吃了嗎?" 何小兵也不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就說:"吃不吃能怎麼着?!" 夏雨果知道何小兵心情不好,沒事兒便不再給他打電話,但何小兵并沒有因此就不找夏雨果的碴兒。
有一天天黑了,何小兵從公園回來,看見夏雨果正就一件商品在網上和賣家交涉,夏雨果覺得東西有問題,要求退貨,賣家不退,夏雨果就從各個角度給商品拍了照,把照片傳過去,然後繼續理論,折騰了一晚上,最後貨不退了,賣家答應優惠十塊錢。
"一晚上,就省了這十塊錢,值嗎?"何小兵不解。
"哪怕一塊錢,也得讓他承認,他的東西有問題,必須較這個真兒!"夏雨果自豪地說。
"你把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有意義嗎?"何小兵說,"人不應該糾纏在這些事情上!" &q
現在專輯已經錄出來了,母帶就擺在他面前。
封面是黑色的,何小兵早在四年前就想好了,有朝一日能出專輯的話,就用這個樣式的封面,隻有黑色才夠狠、夠勁兒,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依然覺得黑色才是對的,從沒想過别的顔色。
截至母帶階段,何小兵已經花了四十萬制作費。
詞曲都是自己寫的,不用花錢,隻需要支付制作人、樂手、編曲和錄音棚的費用。
本來二十多萬就能錄出大陸唱片的水準,但何小兵覺得要做就往好了做,他願意為能再好點兒埋單。
母帶做好後,何小兵隻聽了一遍,便把它從音箱裡取出,不敢再聽。
他突然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東西,上面的聲音沒有讓他覺得美好,不僅不動聽,甚至是難聽,就連以前認為完美得無懈可擊的黑色封面,現在也變得難看了。
何小兵很失望。
如果說,以前出專輯是他的理想,這個理想最大的價值,就是别人怎麼看無所謂,他自己覺得有價值。
現在錄出來了,自己聽完都覺得毫無價值,何況别人。
專輯裡的十首歌都是何小兵幾年前寫的,最近的一首也是一年多前寫的,現在聽起來,異常矯情。
寫這些歌的時候,何小兵剛二十出頭,對于這個歲數的人來說,矯情不是矯情,而是詩意,于是這些歌也不可避免地矯情上了。
當初錄制的時候,何小兵正處于理想即将實現的興奮中,耳朵不客觀,迫不及待地找人錄制。
那些參與錄制的人,也沒有提出自己的想法,為了把這個活兒拿下,隻是一味迎合何小兵。
當被問到是否好聽的時候,沒有人說不好聽,隻有說好聽,這個活兒才能盡快完成,錢才能拿到手。
現在塵埃落定,何小兵清醒了,再聽,發現了問題。
這些歌,無論歌詞還是旋律、配樂,都不符合他現在的心境,或者說達不到他對好音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标準。
十首歌,用了十種不同的方式在無病呻吟,何小兵過了迷戀這種感覺的歲數。
夏雨果大四實習,父母幫她找了一個北京的單位,她回了北京。
何小兵并沒有因為夏雨果的出現而心情好轉,依然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家附近有一個破公園,門票一塊錢,老年人免費,平時除了老頭兒老太太進去遛彎兒,沒什麼人去。
何小兵每天睡醒後,都帶上面包和水,花一塊錢買張票進去,找棵樹坐在下面,打發時間,累了就躺下,耗到公園關門,回家。
他在每棵樹下都坐過了,清楚了這個公園裡有多少棵樹,楊樹多少,柳樹多少,銀杏樹多少……哪棵樹上有鳥窩,哪個窩是喜鵲的,哪個窩是烏鴉的…… 坐在公園裡,何小兵每天都在想一件事情:寫一首不裝b的歌。
可是寫來寫去,越寫越覺得裝。
最終,他終于想通了:這個想法本身就很裝b。
寫歌,以及一切藝術創造,當往外使勁努的時候,肯定不會好,好的作品不是擠出來的,而是它自己流出來的,藝術家隻是把它接住了而已。
在寫歌上,何小兵對自己要求嚴格,但是水平又達不到自己制定的标準,于是沮喪、郁悶、煩躁接踵而來。
他的壞脾氣,已經滲透到他和夏雨果之間。
夏雨果每天都要給何小兵打幾個電話,問他幹嗎呢,何小兵很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何小兵就反問夏雨果:"你說我幹嗎呢,我能幹嗎啊?" 在幾次得到何小兵這樣的答複後,夏雨果再給何小兵打電話,剛要問"幹嗎呢",說出倆字,趕緊改口:"吃了嗎?" 何小兵也不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就說:"吃不吃能怎麼着?!" 夏雨果知道何小兵心情不好,沒事兒便不再給他打電話,但何小兵并沒有因此就不找夏雨果的碴兒。
有一天天黑了,何小兵從公園回來,看見夏雨果正就一件商品在網上和賣家交涉,夏雨果覺得東西有問題,要求退貨,賣家不退,夏雨果就從各個角度給商品拍了照,把照片傳過去,然後繼續理論,折騰了一晚上,最後貨不退了,賣家答應優惠十塊錢。
"一晚上,就省了這十塊錢,值嗎?"何小兵不解。
"哪怕一塊錢,也得讓他承認,他的東西有問題,必須較這個真兒!"夏雨果自豪地說。
"你把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有意義嗎?"何小兵說,"人不應該糾纏在這些事情上!"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