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歙縣洪桐生梧,乾隆庚子,恭應南巡召試,欽賜舉人。

    後中庚戌科進士,散館授職編修。

    嘉慶元年正月,太上皇帝授寶禮成,群臣上表稱賀,翰苑諸臣各進持賦詞章,俱蒙睿賞,頒赉有差。

    桐生獨出機杼,敬撰《萬全全韻頌》進呈,洋洋萬餘言,導揚盛軌,無一膚泛語。

    聖心嘉悅,拜蟒袍文绮之賜。

    是年冬,簡授山東沂州府知府。

    先是,桐生之兄名樸、名榜者,俱以召試邀恩,曆官至知府。

    後先接踵,若合符節,亦見文人遭際之隆也。

     嘉慶九年八月,奉上谕:“朕兄成親王,自幼精專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來,臨池無間。

    近日朝臣文士之工書者,罕出其右。

    早應摹勒貞珉,俾廣流傳,而王捴謙自矢,不肯遽付鈎镌。

    昨特命軍機大臣傳旨,谕令将平日所書各種,自行選擇刻石。

    始據王具摺陳謝,遵旨于回京後覓工摹刻。

    著照所請,以诒晉齋名顔其卷帙。

    王即繕朕此旨,勒冠簡端,以當制序。

    本日王所奏之摺,亦著另書一通,附刊于後。

    以志一時翰墨欣賞之盛。

    欽此。

    ”王遵旨泐石壽世,藝林寶貴,珍若球琳。

    洵熙朝盛事也。

     錢唐錢聲谷槐,弱冠遊庠,屢困場屋。

    嘗祈夢于忠肅祠,夢忠肅示一紙,大書十六字曰:“尚早尚早,來不湊巧。

    若問功名,綠衣人小。

    ”醒而不樂,謂中期尚遠也。

    然綠衣句不解熙朝新語。

    所謂。

    嘉慶甲子,潘芝軒司農典浙江試,聲谷始領薦,年已六旬。

    谒見座主,詢及入學年歲,具以實對。

    潘拱手緻敬曰:“前輩前輩,是年家大人入學,某尚未生也。

    ”因悟夢兆之巧。

     此事與劉子壯夢出朱之弼房中相似。

     嘉慶辛酉,郫縣天後宮紫橦花盛開,花類牽牛。

    有小鳥翔鳴其間,丹喙金距,文彩遍體,形似鳳而小,群鳥随之不可勝數。

    居人以得見為祥,不能比歲然也。

    石門顧輯五述。

    嘉慶乙醜三月,簡州徐刺史鼎奉檄赴嘉定催銅。

    夜夢五人從東來,自稱行疫使者,将赴成都。

    問何時回去,曰過年看龍燈方回。

    後徐回省,适見瘟疫流行,憶及所夢,告之總督。

    令府縣曉谕民間,以五月朔大張燈火,如元宵故事。

    自錦江門以達鹽市口,金鼓震地,燈火燭天,花炮煙火徹夜不絕。

    各官複捐俸,延僧道設壇誦經。

    如是者五日,時疫遂平。

    豈厲鬼亦可以術绐之耶?或曰,是良有司恫■在抱,足以感嘉祥而消沴氣也。

     播州老瀛山之白瀛觀,志稱老君修煉于此山。

    門前石梯百餘級,水經石窦中,淙淙可聽。

    崖上镌“梯步鳴琴”四大字,筆力蒼勁。

    山門之左,瀑布千尺從崖瀉下,仿佛廬山面目。

    觀之南,兩峰夾峙處跨以石橋,勢若飛虹,下臨絕壑,名曰飛仙橋。

    橋南石筍一株,峻削直上。

    石下一洞,内供大士像,題曰“卧雲枕月。

    ”石筍稍南有玉井焉,甃以白石,覆以松桧,相傳飲此者多壽。

    棋盤崖石幾石椅,狀皆極肖,遠望之如懸峭壁間,崖路一線,猱援而上,山上異景頗多,不能殚述。

    其最奇者莫如香碑,削壁萬仞,崖際忽吐一石如舌形,大似三間屋,圍以石楠。

    香碑嵌石壁上,字類古篆文,模糊不甚可辨,遊人以絹拭之攜歸,其香經月不散。

    從玉井左轉,以鐵鍊承木架浮梁,以達香碑。

    餘于甲子春過播州,遊白瀛觀。

    見一老道士,類百餘歲人,操秦音,喜著高腳木屐,其行甚捷。

    問其年,笑熙朝新語。

    而不答。

    或曰明季避流冠時即居此,國初時尚與鄉先生賦詩贈答,年來益與世俗相遠。

    觀中住持即其徒孫,年亦九旬矣。

    蓋道士皆飲玉井泉者,故多壽雲。

     邛州火井,槽産鹽而乏柴草,竈戶全賴井火以煎熬。

    色類螢火,以豬尿胞吸其氣,能攜之遠方。

    用大針刺一孔,以火爇之即然,光大如豆,終夜不滅。

    餘過邛州時曾親試之。

     餘幼時讀《莊子》“北溟有魚,其名為鲲。

    化而為鵬,其翼若垂天之雲。

    ”以為莊叟寓言,未必實有是物也。

    後閱《南彙縣志》載,國初時有大魚過海口,其高如山,蠕蠕而行,過七晝夜始盡,終未見其首尾。

    嘉慶甲子,山東登州府蓬萊縣濱海處,一日忽有大鳥從空飛過,兩翼垂天,晝為之暝。

    城内外人觀者億萬,鹹恐懼羅拜。

    逾時始不見。

    豈即《莊子》所謂鲲鵬耶? 嘉慶丙子十月,江蘇海州據報沿海有大魚一頭,兩目已剜去,計長三十六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