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康熙二十三年,駕幸金陵。

    上親谒明太祖孝陵,由甬道旁行,谕扈從諸臣皆于門外下馬。

    上行三跪九叩頭禮,詣寶城前行三獻禮,出複由甬道旁行。

    賞赉守陵内監及陵戶人等有差,谕禁樵采,命地方宮嚴加巡察。

    父老從觀者數萬人皆感泣,總督王新命刻石紀事。

    古今未有之盛舉也。

     杜文端公立德,德器厚重,人不見其喜愠之色。

    京師有無賴子,偶與公驺卒哄,乘醉随公輿後辱署,公若不聞。

    無賴子随至邸第,署不止。

    久之,公遣問曰:“署可已乎?”無賴子歸,酒醒。

    或告以昨辱相公,倉皇詣第謝罪。

    公慰遣之,予二金,令改行生理。

    無賴子感泣而去,卒為善人。

    此真休休有容之度,凡為士大夫者當以此為法。

     太倉王相國掞未入閣前,大病幾危,或薦方士李姓禳之,獨閉一室,禮拜七日啟戶曰:“尚書無恙,昨鬥府已送扁,署雲熙朝元老,康熙某年月日為王掞立。

    ”未幾病瘳,後果如期宣麻。

    至雍正初罷相,始悟熙朝二字之驗。

     韓文懿公菼癸醜會狀,撤闱後上取墨卷覽之,稱主司得人。

     是年冬,召至起居館作《太極圖說》。

    命将平日窗稿進呈,遂以刻本五十篇進。

    上召至宏德殿,講《大學》畢,上問:“平日所作必尚多。

    ”時館師學士熊賜履代奏曰:“尚有三十三篇,以題目小不敢進呈。

    ”上曰:“不妨,都進來。

    ”其三篇即鄉熙朝新語。

    試墨卷,上悉留覽,其以時文受主知如此。

    前代所未有也。

    明隆慶中,長洲韓侍郎世能居陸墓。

    家故貧,祖永椿喜放生,每早持帚掃河灘螺蛳盡放水中,久而不倦。

    侍朗鄉試時,夢神告之曰:“汝祖放生功德大,當合累代貴顯。

    ”後官至少宗伯,使朝鮮,賜一品服。

    文懿公即其後人也。

     南宮張太史光豸,康熙戊午赴鄉試,時父病,不欲往,強之行。

    至旅店,夢一人以白帽與之,寤而恚甚,欲歸。

    而父書至,病良已,遂終場。

    歸家未幾報至,則光豸中解元矣。

    賀客麇至,内有一客雲:“邑中自前明大司馬白圭領解後,久無繼者,君能繼之,殊足賀矣。

    ”光豸始恍然。

     太原傅青主山,母夢老比邱而生,生複不啼。

    一瞽僧至門雲:“既來何必不啼。

    ”乃啼。

    六歲食黃精,不樂谷食,強之乃食。

    讀十三經、諸子史如宿通者。

    崇祯中,袁臨侯繼鹹被誣逮問。

    傅橐饘左右伏阙上書,白其冤。

    馬君常世奇作《義士傳》,比之裴瑜、魏邵。

    鼎革後隐于黃冠,己未薦舉鴻博,固辭不可。

    特旨免試放歸,授中書舍人以寵之。

     鄂西林相同,作侍衛時《詠懷詩》雲:“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

    ”若不料後此之出将入相者。

    及為七省經略,登甲秀樓絕句雲:“炊煙卓午散輕絲,十萬人家飯熟時。

    問訊何年招濟火,斜陽滿樹武鄉祠。

    ”居然以武侯自命,與未得志時氣象迥異。

     康熙壬寅,京口檄造戰艦。

    江都劉氏園中有銀杏一株,百餘年物也,亦被伐及。

    工人施刀鋸,則木之文理有觀音大士像二,妙鬘天然。

    衆共駭異,乃施之城南福緣庵中。

     孔太守興訓渡鄱陽湖,見有物甚長,黑質黃文,自空飛入湖,掉尾行數裡,風恬浪靜。

    竟不知何物也。

     錢塘沈方舟用濟為紅蘭主人客,其配朱道珠繪《故鄉山水熙朝新語。

    圖》,題詩其上,以寄方舟。

    主人為作詩雲:“應憐夫婿無歸信,翻畫家山遠寄來。

    ”方舟感動,未幾言旋。

    當時傳為佳話。

     江陰王韓起景琦,以名節自負。

    康熙中,學使者某以母壽祈福于古寺,寺僧懸孔子拜釋迦像。

    韓起見之怒,卷畫歸。

    學使知之,拘韓起至,訊之。

    韓起曰:“生恐累公得罪名教,故奉聖像歸耳。

    ”即學使前裂去佛像,拜而焚之。

    學使者诎于理,婉言謝之而已。

     長洲缪洗馬曰藻,十歲時能作擘窠大字,阊門西禅寺扁額,是其手筆。

    今寺宇屢經更葺,仍就舊額鈎勒新之,無有能更書者。

     潘荊山兆吾為浙閩總督滿保幕友。

    康熙五十四年,台灣奸民朱一貴滋事,事聞省城。

    時方二鼓,潘謂滿公曰:“兵貴神速,須盡此夜了之。

    ”即燈下書牒,頃刻數十言,未三鼓而部署定。

    黎明發兵,兩日至廈門,五日至鹿耳門。

    賊大怖,以為神兵自天而下,駭散無敢鬥者。

    凡七日而台灣平。

    滿公欲奏請恩獎,潘固辭不受。

    奇人也。

     陳恪勤公被逮入都時,遣人市米潞河。

    主人問:“客何來?”曰:“陳太守所。

    ”曰:“是湘潭陳公耶。

    ”曰:“然。

    ” 曰:“廉吏也。

    ”不受直,饋米十石,且遺以書雲:天子必再用公。

    公宜以一節終始,毋失天下望。

    “書末不署姓名。

    問擔米夫曰:”主人姓魏。

    “迹之,已閉戶他出,不知所之。

    殆塵隐也。

     納蘭容若性德,大學士明珠子,康熙癸醜進士。

    少聰敏,過目成誦。

    年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十九成進士,二十二授侍衛。

    擁書數萬卷,蕭然若寒素,彈琴歌曲,評書畫以自誤,人不知為宰相子也。

     副都統朱涵齋倫瀚,康熙壬辰武進士。

    年四歲時以煤塗壁,熙朝新語。

    肖人鬼鳥獸狀,見者驚詫。

    一日,攀煤車取煤,壓傷右手中指,治痊則此指甲獨厚而銳,有微凹,能容墨,遂以指代筆。

    聖祖嘗書其所畫扇賜高麗國王,王複請于朝,具币帛乞畫。

    一時傳為美談。

     長白留少宰保,幼年氣盛善怒,太夫人屢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