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花人。
可憐謝客無遺宅,何必逋仙有後身。
燕麥兔葵芟剔盡,绛桃依舊占芳春。
第一風流自愛名,佯狂獨得聖之清。
奏書不逐嚴夫子,撾鼓真同祢正平。
半偈悟憚空電逝,小樓讀畫尚花明。
饒他文灑求餘韻,三百年來識此生。
吾宗衢後數尤奇,牢落悲深曠代知。
司馬青衫同灑淚,尚書紅杏舊題詞(謂宋商邱中丞)。
銜碑土近要離冢,拾翠人歸短簿祠。
千古英豪齊下馬,況傳華胄備官司。
荒煙蔓草剩寒燈,仙館重開問寺僧。
五十步分樵采路,三千界埽辟支乘。
乞花好句留楹帖(近得居士真迹一聯,刻之祠楹)。
夢墨遺編付剡藤。
表墓式闾吾豈敢,名流好事寫韓陵。
白玉樓成隔兩塵,水村山郭幾番新。
未知若個眠雲處,想見當年荷锸人。
蘭若舊藏題後碣,菰蘆雅稱夢中身。
橫塘十裡秋聲館,合與芳園一例春。
荒邱冥漠不書名,訪到山橋澗水清。
指點青磷孤月出,侵尋黃壤亂雲平。
一抔馬鬣新封大,三尺雞碑小記明。
過客莫歌蒿裡曲,早歸兜率悟無生。
菱芡重重鼎俎奇,橫阡設祭暮雅知。
唐風剩有毛苌傳,楚些曾無宋玉詞(崇祯甲申,毛子晉嘗封表之,置墓田丙舍,紀以碑。
今蕩然無存,惜商邱中丞未曾議及)。
地以滄桑沈斷礎,人于伏臘走叢祠。
秋來雁稅從新占,憑仗村翁社媪司。
文人慧業照元燈,(墓前碑仍題明唐解元)。
煙穗前生記老僧。
花塢吟樽延客賞,石湖釣艇沛吾乘。
城開更注十年漆,松茂長搴百尺藤。
疑冢卻嗤銅雀伎,空教賣履望西陵。
新進士釋褐後谒國子師,大司成例得坐受,無少遜,且當新貴展拜時,戒不得動。
若頭動,則于一甲第一名不利。
左右手動,則于一甲二三名不利。
俗說如此,然辄有奇驗。
嘉慶辛未,天門蔣丹林祥墀為祭酒,一甲一名蔣修撰立镛即祭酒子也,父子行此大典,莫不羨其遭際。
有朝士贈詩雲:“回憶趨庭學熙朝新語。
禮時,國恩家慶喜難支。
阿翁不敢掀髯笑,怪底郎君拜起遲。
” 詩近諧,亦佳話也。
蘇州府城東史家巷蔣氏有二第,門首俱豎旗杆。
一為庸德堂,乾隆癸巳夏,雷震旗杆木。
明年甲午,肯庵明府基順天中式,乙未聯捷會魁。
一為亦政堂,嘉慶丁巳除夕,鄰家祀神,爆竹火爇旗杆上,光燭通衢。
明年戊午,雲{甚}主事泰階中鄉魁,己巳恩科成進士。
識者以為雷震、火炎,皆文光騰上之征也。
蘇州府城阊門外南濠之黃家巷,古名雁宕裡,相傳都少卿讀書燈,即其地也。
明時尚系近城曠地,煙戶甚稀。
至國朝生齒日繁,人物殷富,闾閻且千,鱗次栉比矣。
巷内何姓,素稱積善,數十年來耆瑞屢征,天之所以待之者亦厚也。
乾隆壬午,何厚齋名麟之妻周氏,年八十八,以五世同堂,有司上其事于朝,得旌如制。
乾隆壬寅,厚齋之子何墨耕永钜,年八十二,又以五世同堂得旌典。
至嘉慶丙寅,墨耕之子何勉耘漣,年八十四,又以五世同堂請旌。
邀恩賜“八葉衍祥”匾額,闾裡榮之。
祖孫相繼三次以五世同堂得旌,世所罕有。
淮安太守趙公名璠,因公赴徐州。
途次見推小車者,将客人行李抛擲路旁,怒形于色,不願推送,客錯愕無所措。
趙停車問之,車夫乃言曰:“小人自徐州受雇,推送此客,行三日矣,尚不知其姓。
今日偶問及,知伊姓秦。
小人姓嶽,安能為仇家作仆禦耶?”趙大笑,因谕之曰:“秦嶽之仇,乃六百年前事爾。
何憾于客耶?”車夫乃悟。
趙與之錢二千文,命仍送客往。
此與皮匠殺秦桧事相類,真赤子之心也。
乾隆甲辰歲,潘樹庭世榮與其弟芝軒世恩同遊于庠。
有梅溪居士者,為作《棣萼聯芳圖》以賀之。
三十年來,芝軒官至尚書,樹庭以中書引疾歸裡。
嘉慶丁醜,樹庭兩子曾彥、曾锜熙朝新語。
亦同遊泮宮。
居士又作《紫薇雙照圖》為贈,系以詩雲:“棣萼才名本出群,一枝先發上蒼雯。
惟君獨享山林福,不作人間出岫雲。
三十年前事偶同,秀才原是舊家風。
春來第一開心事,又見雙雙入泮宮。
”可添入《玉堂佳話》。
元和俞冠三濂于乾隆戊寅年入學時,有白鶴翔于庭,鹹以為瑞。
至嘉慶丁醜,冠三年巳八十,矍铄異常,又見白鶴來翔。
拟于戊寅秋應恩科鄉試,是冬,循例應得重遊泮宮。
亦熙朝人瑞也。
可憐謝客無遺宅,何必逋仙有後身。
燕麥兔葵芟剔盡,绛桃依舊占芳春。
第一風流自愛名,佯狂獨得聖之清。
奏書不逐嚴夫子,撾鼓真同祢正平。
半偈悟憚空電逝,小樓讀畫尚花明。
饒他文灑求餘韻,三百年來識此生。
吾宗衢後數尤奇,牢落悲深曠代知。
司馬青衫同灑淚,尚書紅杏舊題詞(謂宋商邱中丞)。
銜碑土近要離冢,拾翠人歸短簿祠。
千古英豪齊下馬,況傳華胄備官司。
荒煙蔓草剩寒燈,仙館重開問寺僧。
五十步分樵采路,三千界埽辟支乘。
乞花好句留楹帖(近得居士真迹一聯,刻之祠楹)。
夢墨遺編付剡藤。
表墓式闾吾豈敢,名流好事寫韓陵。
白玉樓成隔兩塵,水村山郭幾番新。
未知若個眠雲處,想見當年荷锸人。
蘭若舊藏題後碣,菰蘆雅稱夢中身。
橫塘十裡秋聲館,合與芳園一例春。
荒邱冥漠不書名,訪到山橋澗水清。
指點青磷孤月出,侵尋黃壤亂雲平。
一抔馬鬣新封大,三尺雞碑小記明。
過客莫歌蒿裡曲,早歸兜率悟無生。
菱芡重重鼎俎奇,橫阡設祭暮雅知。
唐風剩有毛苌傳,楚些曾無宋玉詞(崇祯甲申,毛子晉嘗封表之,置墓田丙舍,紀以碑。
今蕩然無存,惜商邱中丞未曾議及)。
地以滄桑沈斷礎,人于伏臘走叢祠。
秋來雁稅從新占,憑仗村翁社媪司。
文人慧業照元燈,(墓前碑仍題明唐解元)。
煙穗前生記老僧。
花塢吟樽延客賞,石湖釣艇沛吾乘。
城開更注十年漆,松茂長搴百尺藤。
疑冢卻嗤銅雀伎,空教賣履望西陵。
新進士釋褐後谒國子師,大司成例得坐受,無少遜,且當新貴展拜時,戒不得動。
若頭動,則于一甲第一名不利。
左右手動,則于一甲二三名不利。
俗說如此,然辄有奇驗。
嘉慶辛未,天門蔣丹林祥墀為祭酒,一甲一名蔣修撰立镛即祭酒子也,父子行此大典,莫不羨其遭際。
有朝士贈詩雲:“回憶趨庭學熙朝新語。
禮時,國恩家慶喜難支。
阿翁不敢掀髯笑,怪底郎君拜起遲。
” 詩近諧,亦佳話也。
蘇州府城東史家巷蔣氏有二第,門首俱豎旗杆。
一為庸德堂,乾隆癸巳夏,雷震旗杆木。
明年甲午,肯庵明府基順天中式,乙未聯捷會魁。
一為亦政堂,嘉慶丁巳除夕,鄰家祀神,爆竹火爇旗杆上,光燭通衢。
明年戊午,雲{甚}主事泰階中鄉魁,己巳恩科成進士。
識者以為雷震、火炎,皆文光騰上之征也。
蘇州府城阊門外南濠之黃家巷,古名雁宕裡,相傳都少卿讀書燈,即其地也。
明時尚系近城曠地,煙戶甚稀。
至國朝生齒日繁,人物殷富,闾閻且千,鱗次栉比矣。
巷内何姓,素稱積善,數十年來耆瑞屢征,天之所以待之者亦厚也。
乾隆壬午,何厚齋名麟之妻周氏,年八十八,以五世同堂,有司上其事于朝,得旌如制。
乾隆壬寅,厚齋之子何墨耕永钜,年八十二,又以五世同堂得旌典。
至嘉慶丙寅,墨耕之子何勉耘漣,年八十四,又以五世同堂請旌。
邀恩賜“八葉衍祥”匾額,闾裡榮之。
祖孫相繼三次以五世同堂得旌,世所罕有。
淮安太守趙公名璠,因公赴徐州。
途次見推小車者,将客人行李抛擲路旁,怒形于色,不願推送,客錯愕無所措。
趙停車問之,車夫乃言曰:“小人自徐州受雇,推送此客,行三日矣,尚不知其姓。
今日偶問及,知伊姓秦。
小人姓嶽,安能為仇家作仆禦耶?”趙大笑,因谕之曰:“秦嶽之仇,乃六百年前事爾。
何憾于客耶?”車夫乃悟。
趙與之錢二千文,命仍送客往。
此與皮匠殺秦桧事相類,真赤子之心也。
乾隆甲辰歲,潘樹庭世榮與其弟芝軒世恩同遊于庠。
有梅溪居士者,為作《棣萼聯芳圖》以賀之。
三十年來,芝軒官至尚書,樹庭以中書引疾歸裡。
嘉慶丁醜,樹庭兩子曾彥、曾锜熙朝新語。
亦同遊泮宮。
居士又作《紫薇雙照圖》為贈,系以詩雲:“棣萼才名本出群,一枝先發上蒼雯。
惟君獨享山林福,不作人間出岫雲。
三十年前事偶同,秀才原是舊家風。
春來第一開心事,又見雙雙入泮宮。
”可添入《玉堂佳話》。
元和俞冠三濂于乾隆戊寅年入學時,有白鶴翔于庭,鹹以為瑞。
至嘉慶丁醜,冠三年巳八十,矍铄異常,又見白鶴來翔。
拟于戊寅秋應恩科鄉試,是冬,循例應得重遊泮宮。
亦熙朝人瑞也。